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精选5篇)

a现代化农场大批培育的苹果,卖相好,个头均匀,价格适中;

b新疆某偏远农场种植的有机苹果,光滑圆润,价钱是第一种的两至三倍;

e城郊老农自家刚摘的苹果,没打太多农药肥料,大小不均,卖相欠佳,价钱也比第一种稍便宜。

你会选哪种?

这些研究发表后,受到的质疑和讨论非常热烈。可惜至今为止,围绕着有机食品的真实价值,仍无法盖棺定论。但至少,当你把围绕它的争议都梳理一遍后,下次满怀豪情地为“有机”掏腰包时,可以更清楚自己买下的到底是什么。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

最终他们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论文,得出的结论多少让人意外:“我们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有营养。”论文的主要作者史密斯·斯潘格勒介绍,在他们筛选出的调查中,有223篇对比分析了有机和常规食品的主要营养元素,另外17篇则对比了两种食品的食用者的健康状况。

“跟常规蔬果相比,有机蔬果的维生素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几乎相同。在检测过的14种营养物质中,有机蔬果里含量明显高于常规蔬果的只有两种:磷和酚类(比如辣椒素)。不过,鉴于比较少人会缺乏磷和酚类,这项发现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不过,他们也有一些积极的发现。比如在有机牛奶和有机鸡肉中,Omega-3脂肪酸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这对人体的心脏有好处。有机食品也确实含有更多的苯酚,苯酚中的类黄碱素(flavonoid)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物。只是,这些食物中的十八碳烯酸含量也比较高,这种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另外,这些物质的含量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如果要证明这种差别的有效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斯坦福大学的这篇论文,反对者举出了例子:加州大学的食物化学家阿里森·米歇尔的团队曾做过长达十年的试验,发现同样品种的番茄,在有机和常规的种植方式下,前者所含的两种抗氧化剂比后者要高出79%和97%。史密斯·斯潘格勒也看过这项研究,但她认为,这项试验的种植条件比较特殊,番茄的生产从头到尾都被严格控制着,如果放到不同的种植气候、土壤中,有机番茄是不是还能有这种表现,是很难说的。“所以,有机和普通种植方式对食品营养的影响,还不如特定的土壤气候环境、种植收割周期等对营养的影响来得大。”

至于德纳·布拉瓦塔,面对病人关于有机食品的询问,她有了明确一些的答案:“单从营养价值上来说,有机食品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但多吃蔬果的健康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差钱,吃有机的当然好。但与其省吃俭用每天只买一个有机苹果,你不如用同样的价钱,每天多买几种蔬果吃。”

有机食品同样具有毒性

虽然仅从营养成分上看,有机食品似乎没什么神奇,但它并非没有让人称道之处。就拿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在三千多种有机食品中,只有7%的样本检测到了农药残留,而在十万多种常规食品中,检测出农残的几率是38%。此外,常规食品上发现的细菌,更容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报告也提到了两项对儿童健康的研究,发现食用有机食品的孩子体内的农药残留确实更低。就在报告发表的下个月,美国儿科学会也对这个问题表了态:在2012年10月的《儿科学》上,儿科学会的专家建议“尽管没有临床证据说明有机食品更有营养价值,但它们确实能降低农药和抗生素的摄入量。鉴于儿童和胎儿的免疫系统并没有成人完善,儿童和孕妇食用有机食品无疑是比较安全的。”

安全!低农残!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关键了!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买了有机水果在衣服上擦擦就吃,有机蔬菜可以冲一冲就拿去拌沙拉呢?

最好不要上当。

其次,有机蔬果不使用化肥,因此在种植时大多使用植物性堆肥或是动物排泄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人畜体内都有病菌和重金属,会随着粪便排出,用这些肥料种植出来的蔬果,沾染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几率更高,可能引发食用者的感染甚至死亡。美国哈德逊研究所的全球食品研究主管丹尼斯·艾弗瑞是名激烈的反有机人士,他曾引用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宣称食用有机食品感染大肠杆菌的危险性是食用普通食品的八倍。

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由于有机农田的虫害比较难控制,有些植物被咬伤后可能分泌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也更容易被霉菌等感染。而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学者吉蒂尼·S曾在2005年发表过一项研究,他和同事对比了有机牛奶和普通牛奶后,发现有些有机牛奶样本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牛奶,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出具体的原因。

看不见的资源耗费

对于现代化农业对环境的破坏,触目惊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化肥农药抗生素泛滥、土地板结贫瘠、河流水道被污染……有机食品的培育,其实是人们回归传统,向大自然还债的一种方式。有许多研究和实例证明,有机种植对恢复土壤生命力,调节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把它跟环保联系起来。

那么,回到买苹果的例子,如果我买下了来自新疆的有机苹果,是不是就比买城郊老农的苹果要环保呢?这是个有趣的论题。

如果从碳排放的角度看,尽管有机苹果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友好,但它从遥远的产地包装好,千里迢迢地运到我身边的超市,这个过程所耗费的能源可能已经抵消了它带来的好处,那么,买城郊老农刚摘下来的苹果是不是反而环保一点?

而从种植过程所耗费的资源看,有机食品也未必真的更环保。美国罗代尔研究所的专家就曾提出,为了控制虫害,专门生产大量的有机农药本身便提高了社会和生态成本。以最常用的除虫菊为例,为了从除虫中提炼出足够的有效成分,满足每年全球超过两万吨的需求,肯亚和秘鲁开垦了大量的花田,并靠无数人力每天手工采收一亿多朵花。这些花田本身占用了生产农作物的土地,甚至是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换来的,这对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说到消耗的社会成本,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的教授肯·格林有更明确的看法。他和同事曾在2007年向英国环境农业部(DEFRA)提交过一份全面的报告。在报告中,格林和同事比较了150种最常见的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得出的观点是:“与集中化大批量产的同类食品相比,有机生产能源利用率不高,消耗的土地可能加重森林和生态系统的负担。”比如,报告提到,跟常规牛奶相比,有机牛奶的生产需要增加80%的土地,排放的污染物也增加了一倍。

关键词:饮食知识;饮食质量;食品价格;营养;中国

一、引言

同时,如果我们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其实肥胖是可以预防的。尽管有众多的策略可以预防和缓解肥胖,但本论文探究的中心是食品价格政策在改善人们的饮食量和饮食质量方面的潜力。通过运用食品价格弹性指数(Andreyevaetal.,2010;Gallet,2010),食品价格对食品需求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食品需求价格弹性和食品交叉价格弹性均得到了深入广泛的研究(Chenetal.,2014;Ortegaetal.,2009;ZhuangandAbbott,2007;FangandBeghin,2002;Zhangetal.,2001;Shonoetal.,2000)。例如,Chenetal.(2014)就做了67份评估中国家禽的食物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其弹性估值范围在-2.051和0.930之间,平均值为-0.667,标准差为0.451。但是之前的这些研究多以预测一般人口食物需求为重心,极少调查肥胖人群以及研究如何提高他们的饮食质量。

通过使用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个人层面的面板数据,本论文主要研究食品价格如何影响营养摄入和饮食质量,以及食品价格在拥有不同体质指数和初始膳食知识的人群层级中发挥的影响各是如何。至于结果变量,我们选取了能量摄入和饮食质量,而不是某一类别食物的消耗。这是因为很难下定论说某一特定的食物种类就是造成肥胖的关键原因。而且通过获取不同食物类别中的替代品,营养摄入和饮食质量可以衡量食品价格变化所带来的综合影响。具体来说,我们针对如下两个问题进行了调查:①食品价格弹性在健康人群和肥胖人群之间是否有差别;②食品价格弹性的不同是否取决于人们在健康膳食方面的初始知识储量的高低。

本论文的剩余部分结构是这样的。第二部分综述了中国食品价格和食品消费趋势;第三部分展示了我们用于实证分析和描述分析的数据;第四部分描述了我们的估算策略;第五部分报告了估计结果;第六部分通过讨论食品价格政策作为抗击肥胖措施的潜力来总结。

五、评估结果

(一)对营养摄入的影响

表2~4显示了通过指定方程(1)和(3)所得的价格和收入弹性的估值。我们首先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样本结果(如表2所示),第二步,我们根据体重指数将样本分成两个次级样本――健康体重(18.5体重指数

(二)对饮食质量的影响

表5显示了通过指定方程(3)所得的价格和收入弹性的估值,此处Δln(Nihvt)被替换成Δln(HEIit)。总体上来说,我们发现,猪肉和食用油价增加会导致饮食质量下降,而其他食物群的价格增加则会提高饮食质量。在食物群中,猪肉价格所造成的影响最大(-0.041),而其他食物群造成的影响则相似,影响值固定在同一区间内(从0.016到0.026)。例如,猪肉价格增加1%,健康饮食指数(HEI-ch)下降0.041%;然而鸡肉价格增加1%,健康饮食指数(HEI-ch)则上升0.026%。

我们也发现,超重人群与健康体重人群相比,其饮食质量更受食物价格变化的影响。例如,猪肉价格每增长1%,超重人群健康饮食指数就下降0.077%,而健康体重人群该指数仅下降0.031%。类似的,鸡肉价格每增长1%,超重人群健康饮食指数就增加0.068%,然而健康体重人群所受影响并不显著。这些发现表明食物价格政策在提升超重人群饮食质量上比健康体重人群更有效。

最后,我们发现食物价格对饮食质量的影响随着最初的膳食知识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分。鸡肉、蔬菜和鸡蛋价格对饮食质量的显著影响只对高膳食知识人群有效。另外,猪肉、豆类、食用油价格对饮食质量的显著影响只在低膳食知识人群中体现。例如,猪肉价格每上涨1%,低膳食知识人群的健康饮食指数就下降0.042%,而高膳食知识人群几乎不受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鸡肉价格每增长1%,高膳食知识人群的健康饮食指数就上升0.056%,而对低膳食知识人群影响较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只对低膳食知识人群产生的显著负面影响,可能暗示这些人更可能在上面所说两种产品价格上涨时,减少水果消费。

六、结论

本文结果显示,食品价格与收入的变化对超重人群的影响大于健康体重人群,且食品价格上涨对高膳食知识人群的饮食质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低膳食知识人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猪肉与食用油价格上涨对超重人群以及低膳食知识人群的饮食水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要更大。相比之下,鸡肉、蔬菜与蛋类价格上涨对高膳食知识人群的积极影响则更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低膳食知识人群的营养摄取对其收入变化更为敏感。

根据发现,食品政策对超重人群的作用比健康体重人群要更大。此项结果也表明,在评价食品价格政策对饮食质量的影响时,要注重考虑食品群间的相互替代。例如,当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消费成本增加时,此时人们不仅会减少猪肉消费,还可能减少其他食物群(如水果、蔬菜)的消费,另外,若想将猪肉消费的下降控制在最小,猪肉价格的上涨就可能更多地导致水果消费的减少而非猪肉消费的减少,而这又将导致饮食水平的进一步下降。此外,结果也暗示了饮食教育能够减弱猪肉和食用油价格增长、收入等因素对营养摄取和饮食水平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尽全力控制内生性因素对预估的影响,但如果给定数据,上述结论中还是存在内生性问题。除此之外,我们的发现还是有建设性的(并非结论性的),因为它阐明了中国食品价格政策用于预防与控制肥胖现象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环境中的人对特定食物种类(如猪肉)的偏好并不相同,因而我们的结果不能照搬于其他国家。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2010:《健康体育运动全球建议》。

[2]中国国家统计局,1992-2013:《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Andreyeva,T.,M.W.Long,andK.D.Brownell.2010,“TheImpactofFoodPricesonConsumption:ASystematicReviewofResearchonthePriceElasticityofDemandforFood”,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100(2):pp.216-222.

[4]Bhattacharya,J.,Sood,N.,2011,“WhoPaysforObesity?”,JournalfoEconomicPerspectives,25,pp.139-158.

[5]ChenD,AlberD,ZhouD,YuX,andThompsonW.,2014,AMeta-AnalysisofFoodDemandElasticitiesforChina,WorkingPaper.

[6]CHNS(ChinaHealthandNutritionSurvey),2009,TheNationalInstituteofNutritionandFoodSafety,China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arolinaPopulationCenter,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

[7]Fang,C.,andJ.C.Beghin,2002,“UrbanDemandforEdibleOilsandFatsinChina:EvidencefromHouseholdSurveyDat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30(4):pp.732-753.

[8]Gallet,C.A.2010,“MeatMeetsMeta:AQuantitativeReviewofthePriceElasticityofMeat”,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92(1):pp.258-272.

[9]Guenther,P.M.,Reedy,J.,Krebs-Smith,S.M.,Reeve,B.B.,Basiotis,P.P.,2007,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theHealthyEatingIndex-2005,CenterforNutritionPolicyandPromotion,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

[10]Ortega,D.L.,H.H.Wang,andJ.S.Eales.2009,MeatDemandinChina,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1(4):pp.410-419.

[11]Shimokawa,S.2013,“WhenDoesDietaryKnowledgeMattertoObesityandOverweightPrevention?”,FoodPolicy,38(1):pp.35-46.

[12]Shono,C.,N.Suzuki,andH.M.Kaiser.2000,“WillChina'sDietFollowWesternDiets?”,Agribusiness,16(3):pp.271-279.

[13]Zhang,X.,T.D.Mount,andR.N.Boisvert.2001,“TheDemandforFoodGraininChina:NewInsightsintoaControversy”,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Review,30(1):1-9.

[14]Zhuang,R.,andP.Abbott.2007,“PriceElasticitiesofKeyAgriculturalCommoditiesinChina”,ChinaEconomicReview,18(2):pp.155-169.

RolesofFoodPriceandDietaryKnowledge

inImprovingDietQualityinChina

SatoruShimokawa

(TheInstituteofDevelopingEconomies,Japan)

黄金大米是为提高

大米中胡萝卜素含量而开发

黄金大米是新一代的转基因产品。以前的转基因主要目标是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协助种植的方面,而黄金大米则是为了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维生素A缺乏很普遍。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多种后果,尤其是影响视力,严重的会导致“夜盲症”甚至失明。我国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多达10%以上。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中的胡萝卜和南瓜都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传统大米中不含维生素A或者胡萝卜素,黄金大米通过转入一些基因,在大米中产生胡萝卜素。儿童每天吃一碗黄金大米米饭,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维生素A需求。

黄金大米的开发在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但是推广一直受到重重阻力。实际上,许多第一代的转基因产品引发争议的问题它都不存在。比如说,它的目的是增加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不能增加植物的生存优势,所以那些基因即使“漂流”到野外也不会产生“超级野草”;黄金大米所涉及的所有专利都已经被拥有者有条件放弃,在低收入地区,农民只需付普通种子的价格就可以购买黄金水稻种子,而且可以自己留种;黄金大米是金黄色的,跟普通大米明显不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黄金大米可以算是一个“公益项目”。对于解决维生素A缺乏,它提供了一个选择。固然,多吃肉食、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直接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与它们相比,黄金大米是否有优势,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更多人担忧的,是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对于转基因食品以及其他各种新的食品,科学上评判安全的标准是“是否比传统食品有更高的风险”。如果没有,就认为其安全性跟传统产品“实质等同”,从而认为它是“安全”的。

黄金大米实验是

营养研究的必要,与道德无关

黄金大米的开发安全性的检验已经完成,结论是其“健康风险不比传统大米高”。为了验证从这种大米中摄取的胡萝卜素是否能够高效转化为维生素A,就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此前,已经对成人进行过这样的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但要知道它在儿童身上是否有同样的转化率,就只能在儿童身上进行。不仅仅是黄金大米,其他针对儿童的药品和食品的“功效”实验,都只能在儿童身上进行。这跟道德无关,而是研究的必要。在制定实验方案的时候,会对“可能风险”有更严格的控制。换句话说,实验成功,证明的是“产品有预期的功效”;实验失败,说明“效果不好”,但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尽管从2011年开始,学院启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过去两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2实训实习教学条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差距为了较好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实训场地、实习基地。目前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加上学校所处的林芝地区食品加工企业较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获得严格和广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训练和技能的应用[2]。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密结合的种养殖与加工结构,以最大程度服务于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为特色,对食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3]。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力争使课程更贴近于学生,更符合食品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2确立主干课程原来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较多,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归纳出专业的核心内容,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6]。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计划调整的核心就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经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多次调研与探讨,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和食品包装学13门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

3教学方式改革和探索

3.1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7]。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从两年前仅有《食品生物化学》等极少数课程利用多媒体上课到目前80%以上的课程均由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2实行双线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学院行政-教研室-教师线”和“学院党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线”双线管理,第1条线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第2条线配合学校“两课”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国家感情及民族感情。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两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到目前为止学院共有两队选手获自治区“成才杯”三等奖,1对选手获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3.3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例增大2012年至今,学院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新到位实验室设备价值200余万元,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开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如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中就开设了畜产品加工综合实验、乳制品加工综合实验以及蛋制品加工综合实验。在食品工厂设计中开设了工厂设计实验、工厂制图实验。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开设了特殊人群食谱设计、个人食谱设计、不同阶段人群食谱设计、营养学调查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3.4毕业实习改革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采取了大学生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近两年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50%左右。对于没有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教研室采取了关口前移,提前安排部署,在第7学期开始的时候便给学生指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便于学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避免第8学期毕业论文实验与毕业就业实习冲突。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将两者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能力[8]。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9]。在过去两年中,教研室充分利用自治区实训项目,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教师取得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11名教师深入到林芝地区乳品企业进行了实践实训,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室老师基本上都成为了“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10]。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大学农牧学院现有的校内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更多地依赖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来,学院先后与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分中心等多家单位达成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协议。特别是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实践实训的重要基地。为学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结束语

关键词:营养本科办学注册营养师制度日本营养学

1.日本营养学专业发展状况

早在1910年,日本就开始摸索营养学,针对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何时吃、吃什么、吃多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1920年,日本内务府设立了营养研究所,即现在的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1924年,作为日本营养学创始人的佐伯矩用私费设立了日本的第一所营养学校佐伯营养专门学校;时至今日,日本的营养学高等教育也多见于私立大学。1933年设立的女子营养学园,于1961年更名为女子营养大学,营养学专业开始跨入高等教育的行列。1947年,日本意识到营养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营养师法》。1962年确立管理营养师(注册营养师)制度[4]。

日本的国立大学中,涉及营养学的代表性院校为:御茶水女子大学、奈良女子大学与德岛大学。前两所大学的营养学分别归于生活科学系和生活环境系下,属于综合科类;德岛大学的营养学归属于医学系下,属于医科类。

表1御茶水女子大学课程设置情况

本科学生在大四学期末,都有参加国家管理营养士(注册营养师)考试的资格,合格者给予管理营养士资格证,可以进入医院营养科或在食品企业中享受中高层人才管理待遇。管理营养士资格证是进入医疗机构和大型食品企业的敲门砖,因此营养学专业本科期间的教学以通过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为主要目标之一,前三年理论联系实验教学,将基础与应用知识全面解析,再通过最后一年科研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结构全面掌控、融会贯通,以便顺利通过毕业前夕的全国管理营养士资格考试。

2.对我国开展营养本科办学的启示

2.1营养专业课程设置的宽泛性。

2.2国内本科营养专业可借鉴的课程内容。

要让营养专业本科学生受到系统的专业培训,课程设置应该具备哪些要点?这是笔者试图从日本营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习和借鉴的。根据表1总结来看,有一些核心内容(见表2)是可以总结并借鉴的。国内的营养专业,尤其是开设在医学院的营养专业,在完成上述核心课程的教学之余,可以充分利用医学院的教学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医院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3对国内本科营养教学的启示。

2.4营养本科办学分组发展,形成科研化、产业化。

3.结语

营养学专业的本科办学是国家发展营养学、建设营养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专业政策方面的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早前的医学营养专业为五年制,具有医学学士学位,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证考试,而现阶段一并改为四年制,理学学士学位,加剧了学生对本专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的不确定性。目前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中国注册营养师资格认证及考试大纲已经进入积极研讨期,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有力推动我国注册营养师认证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

[1]柳园,胡雯,饶志勇,等.医学营养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华西医学,2013,28(1):142-144.

[2]杜寿玢,李珏声.我国营养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2006,28(2):106-107.

[3]张兵,翟凤英,张辉.营养立法对我国国民营养改善与营养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61-63.

THE END
1.黑龙江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学》2022第1页,共3页黑龙江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学》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食品中的风味物质,以下哪种提取方法常用于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A.溶剂萃取法B.蒸馏法C.固相微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7846654.html
2.食品检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食品检验员考试是检验食品检验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为了帮助食品检验员更好地备考,本文提供一些食品检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供借鉴。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食品检验的目的是什么?A. 检验食品是否含有有害物质 B. 检验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 C. 检验食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D. 检验食品是否新鲜 答案: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206304055768676&wfr=spider&for=pc
3.从农田到餐桌的营养学辐照食品是通过安全剂量的电磁辐射进行灭菌的食品。()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叶柄、果柄、花瓣等器官的脱落,叶绿素的消失,都属于果蔬衰老的表现。()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击付费后查看 海参的烹调方式很多,炒、炸等,低温真空烹饪海参,营养损失少,口感好。()A:对 B:错 内容已经隐藏,点http://wkebb.com/c/f0441d4187cf6a29348a4cea7b9ee20b.html
4.超星尔雅学习通《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中南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正确答案:D 1.3安排好一日三餐、饮水及零食 1、关于合理膳食要求,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 B、科学烹饪和加工食物 C、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D、不保证食品安全 正确答案:D 2、由零食提供的能量不宜超过一天总能量的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70489db94e654e63a0814bbfc79d4c71
5.国家开放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国家开放国家开放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题库,国家开放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考试真题,国家开放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www.examk.com/c/fRQKa4
6.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6篇)篇1:食品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吃下去不会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食品( X ) 2、生吃海鲜味道鲜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X ) 3、食用油在高温、阳光照射、与空气长期接触等条件下极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应当尽量密封,放在干燥、避光、低温的环境保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vmb8ai2.html
7.微信公众平台02避免过度烹饪过度烹饪可能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但也不能为了追求口感而使食物未完全熟透。注意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对于需要二次加热的食品,要确保加热温度和时间足够,以杀死可能在储存过程中滋生的细菌。#0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01室温不安全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cyNjg0Mg==&mid=2649894396&idx=1&sn=02635f05cfa085e3e34cfed3fdaa52b9&chksm=82b0a99c98d947c77180935b1ee28806ecf4264ede1d0de6203dcae4f7d73feafc2872cd26d6&scene=27
8.《食品安全学》复习题及答案2、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食用过同样的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 3、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2.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答案要点: 1、发病率高,病死率因致病菌而异; 2、夏季发病率高,5~10月多发; 3、主要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 3.引起亚硝酸盐https://zhuanlan.zhihu.com/p/654454551
9.食品科学技术: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食品科学技术》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食品科学技术:食品营养学》题库,分栏、分..http://www.91exam.org/exam/87-3812/3812847.html
10.24年广东公共营养师考试科目和题型全面解析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科目概述 2024年广东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主要包括八个科目,内容涵盖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各类人群营养、食品营养评价、营养调查与评价、保健食品及食品安全,以及技能与实操。这些科目的设计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营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医学基础 http://www.tm022.com/ggyys/xiaoxi/958839.html
11.(答案版)学好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做孩子们的降守护人!免费午餐2019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竞赛——【学校老师版】现已全部结束答题。分数并不是这次活动的唯一目的,“学知识、懂营养,做孩子们的健康守护人”才是最重要的! 餐妞妞也赶紧来送上此次学校老师版试题的答案,我们查漏补缺,学好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一起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http://www.mianfeiwucan.org/infor/detail3/post/2368/
12.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完结食品营养学期末考试试卷1-1. 食品对人体有何作用? 为什么在食品中不应滥加药品?(10分) 1-2. 何谓食品营养学? 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分)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研究的内容: ① ② 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检测; ③ ④ 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 ⑤ ⑥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3279793
13.问题分析报告(系列14篇)通过业务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开展[岗位学习、岗位练兵、业务竞赛",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此提高检察干*的综合素质。要认真做好司法考试培训工作,为参加7.知道保质期与保存期的区别吗?() A.清楚B.知道一点C.不知道 8.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煮豆浆时你的做法是?() A.出现大量白色泡沫即可Bhttps://www.liuxue86.com/a/4920557.html
14.食品分析课程范文12篇(全文)查阅网络资料、咨询相关部门、亲身走访市场后不难发现,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多发, 表明需要大量的食品分析检验人才走向市场;消费模式多元, 对不同种类食品的需要不断增加;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三高”症状越来越常见, 需要从食品检验分析的角度设计营养。市场调研结果可知,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探索应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vxd52d5.html
15.2024江西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考研科目有哪些?附指导教师根据江西农业大学2024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可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生考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2食品化学与食品微生物学,下面是详细内容,包含复试科目,对江西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生感兴趣的同学快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12655.html
16.2022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营养素一一是指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 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即:BT-U+F+S 3.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of food,TEF---食物热效应是指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的额外消耗,过去称为https://www.yxfsz.com/view/1542324617837907970
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易错题精编,史上最全整理!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912451_1036182826.html
18.2016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技能考试大纲专业知识(应知)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考试知识点为食品原料选择、食品加工工艺、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食品检测、食品储藏与保鲜、食品生产安全防护基本知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行业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219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