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版块正式上线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怀进鹏访问墨西哥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关于举办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通知
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读本赠阅及欺凌防治教育活动”虚假信息的公告
关于部分证书失效的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一期)的通知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24年春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非事业编制)
关于教育部党组第六巡视组巡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三期)的通知
面向未来教育转型的大学校园重构——第九届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科技引领协同创新构建国际产学研用新生态——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天津会区)在津成功举办
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三期)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行
互鉴共创: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丨IFIE2024·分论坛四
数智赋能:提升应用型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丨IFIE2024·分论坛三
战略引领:塑造应用型高校创新生态丨IFIE2024·分论坛二
平台导入滇西大,打造发展新引擎
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专家组进校助滇西大“变轨超车”
专家组进校指导兰州文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
专家组进校助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转型
专家组进校助力钦州学院打造转型样板
产教融合专家组赴滇西大指导工作
“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成员名单更新
中心印发《“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管理办法(试行)》
一、学龄前儿童健康发展的背景
1.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2.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3.防控重大疾病: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4.其他具体条目: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
二、儿童营养
1.平衡膳食依据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适用于2岁以上人群):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2)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增加5条)
2.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3.托幼机构的平衡膳食要求
食谱:每1~2周制订食谱一次;托幼机构一般可分为两个年龄组,即1~2岁,3~6岁,各年龄组食谱应有区别;推荐使用带量食谱,力求达到平衡膳食。
经济:根据膳食费计划膳食,正负2%
执行:食堂应保证按照食谱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执行,不应任意改变;儿童食品适宜当日采购、当日用完;有条件的托幼机构可为贫血、营养不良、食物过敏等儿童提供特殊膳食;不提供正餐的托幼机构,每日至少提供1次点心。
食品安全:不提供凉拌菜和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饭菜和不洁食物;购买的半成品或熟食要充分烧煮后方可食用;注意进餐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幼儿餐具的消毒;用于烹调的食物要保证新鲜,加工生、熟食品用的刀具、容器等应分开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厨房清洁和烹调人员的个人卫生。
膳食评估:评估周期为每个季度;评估内容包括食物种类每天12种,每周25种;热量和蛋白质全日制达到“DRI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80%以上,寄宿制“DRIs”的90%以上;维生素A、B1、B2、C及矿物质钙、铁、锌等应达到“DRIs”的80%以上;优质蛋白质应达到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全日热量分配在早、中、晚。
三、儿童运动
1.运动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积极措施。运动具有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控制体重、促进认知发育、发展自信心、提升社交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综合健康效应。通过运动能提高儿童的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可锻炼儿童的意志,促进儿童体格、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2.学龄前期是终身运动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学龄前儿童是思维、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学龄前期是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动作技能可以更容易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并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由于能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容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生运动习惯。
3.儿童的运动状态
四、儿童口腔保健
1.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没有龋洞、没有疼痛的感觉、牙龈颜色正常、牙龈没有出血。
2.龋病的危害:影响咀嚼功能、营养的摄入;影响恒牙和恒牙列;病灶感染;影响发音和美观。
3.常见的口腔保健知识——刷牙及漱口。保证效果——父母给7岁以下儿童刷牙;习惯培养——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牙线,保证牙齿邻面清洁;选择适宜儿童使用的牙刷和牙膏;少吃甜食、规律进餐;定期口腔检查。
五、儿童眼保健
1.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的目标
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儿童,及时进行矫治,降低儿童弱视发生率,提高弱视治愈率;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近视的早期诊断
(1)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幼儿园:善于观察孩子视物时的各种不良现象,如眯眼、斜眼、歪头及喜近距离看电视等,遮盖孩子单眼看看;3岁入园是开始视力检查(学会给孩子查视力);发现问题,尽早干预,控制近视进展;3岁-10岁,散瞳验光很重要。家长:要学会自查。
3.弱视及其治疗
(1)弱视的危险因素:多发生在单眼;首位危险因素:斜视;屈光参差;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发现斜视有助于对婴幼儿视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