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用规范?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是法律;

二是行政法规;

三是部门规章;

四是规范性文件。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

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属于规范性文件;

2007年11月16日和2008年8月7日财政部又分别印发了第1号和第2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二)基本准则的作用

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主要如下:

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

我国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即基本准则)”。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各项具体准则也都明确规定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二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由于经济交易事项的不断发展、创新,一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具体准则中尚未规范但又急需处理。

这时,企业不仅应当对这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进行会计处理,而且在处理时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准则的要求,尤其是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等方面的规定。

因此,基本准则不仅扮演着具体准则制定依据的角色,也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了会计处理依据。

从而确保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所有会计实务问题的规范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7月23日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修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条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1][2]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四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第十五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第十七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第十九条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2]

第三章资产

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二条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四章负债

第二十三条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第二十四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五条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第二十六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二十八条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第二十九条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1][2]

第六章收入

第三十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第三十一条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第三十二条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

一、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德育为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德育工作指南,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

三、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精准分析学情,加强因材施教,各班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六、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设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七、规范招生行为。落实学生失学辍学报告制度,义务教育学校不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普通高中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违规招生,不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坚持随机均衡编班,不设立重点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八、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组织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情境教学。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随意增减课时、增加难度、调整进度,不得超前超纲。普通高中开展选课走班不早于高一下学期末。

十、严格考试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依据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十一、规范教材教辅。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

十四、打造学校文化。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培育形成科学的“一训三风”,创作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歌、校徽、校旗。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十五、守好安全底线。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每月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

《基本规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4月14日。

应该建账的单位都应依法设账、建账。建账是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在我国《会计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中均有了具体的规定;

建账是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是会计基础工作之基础,只有建账,才能借助于会计账册,进行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储存和提供,也只有通过会计账簿,才能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依据会计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决策和管理;

依法建账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单位为掩盖其违法乱纪行为,故意不建账造成账目不全,或者不按照建账的基本要求,严重破坏了会计工作秩序,损害了会计基础工作的功能,构筑注册物业管理师报名了经济领域违法乱纪的温床;

因此,要细化建账、设账工作,建账既包括设账,解决有无问题,也包括规范设账行为、解决合法、合规问题。

一,取得原始凭证,二,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账簿。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

三,根据各账簿本月余额,填制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应交税金表。

基本准则的制定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会计实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整个会计准则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准则,它表明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遵循的规则。这些规范是一种尊重他人、展现自己教养和成熟的方式。无论是在商务会议、社交聚会还是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礼仪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印象对人们的看法有很大的影响。当你展示出良好的礼仪时,你会给人留下积极、专业、有教养的印象。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工作、社交以及各种场合中取得成功。

良好的基本礼仪还能增强你的自信心。当你知道如何在特定场合中正确表现,你会感到更加自信和舒适。这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和压力。

下面是一些在不同场合中保持专业形象的关键技巧:

遵守基本礼仪规范不仅能提升你的形象,还能增强你的自信心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各种场合中保持专业形象对于个人事业以及人际关系的成功都非常关键。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展现出最佳的自己。

谢谢阅读!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主要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组织、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适用于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小企业正逐渐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也显得尤为重要。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计量进行了详细规定。会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基础的各种经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小企业会计要素的识别、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相应的会计准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组织的设立、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和会计人员职责等方面的要求。一个良好的会计组织是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能力的必要条件。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会计核算是指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将经济事项记录和分类、计量和处理,形成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过程。小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核算方法和程序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虽然相对灵活,但仍然需要小企业和会计人员严格遵守。只有依法依规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和报告,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主要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组织、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为小企业提供了行业标准的基础。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并为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帮助小型企业规范财务报告和会计处理而制定的一套准则。它主要侧重于满足小企业的需求和特点,简化账务处理流程,同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些报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会计原则准备。

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涉及到计量、确认和报告的方法,如计价、折旧、减值处理等。选定了会计政策后,需要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小企业会计准则还包括其他一些会计要求,如会计记录的保存和检查、会计估计的制定和变更等。这些要求旨在帮助小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内容,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分析。

某小型餐饮企业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首先,企业按照规定格式和方法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明了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并计算了净资产。利润表显示了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其次,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合适的会计政策。例如,对于原材料的计价方法,企业选择了加权平均法。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企业选择了直线法。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

最后,企业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保存了关键的会计记录,并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在会计估计方面,企业制定了准确和合理的估计方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个好处:

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了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处理,帮助这些企业建立起健全的会计制度和流程。遵守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因此,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该充分理解和遵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编制和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THE END
1.河南省交通运输安全救助基金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促进基金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保证基金会资金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是基金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http://www.hnsjtysaqjzjjh.com/index.php?c=show&id=75
2.财政会计13、各级财政部门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购买(A)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 A、中央政府B、地方各级政府C、各类企业D、各类金融机构 14、各级财政设置预算周转金的用途是(C)。 A、对下级财政进行补助B、安排本级财政支出 C、调节预算收支季节性差额D、平衡下级预算收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ork56ck.html
3.会计法规总复习题8篇(全文)3、《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的内容有哪些?P21 七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4、什么是一致性原则?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P3334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mkhd99n.html
4.公务员会计专业知识模拟试题(4)专业知识3、下列属于权益性证券的有:()A、国库券 B、企业债券C、股票 D、金融债券4、下列可作为会计核算原始凭证的有:()A、对账单 B、购货发票C、经济合同 D、请购单5、年度终了结帐时,有余额的帐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其结转方法是:()A.编制记帐凭证并据以记帐B.余额直接记入新帐余额栏C.将余额记入本年http://www.winsedu.com/Article/Public/Speciality/200507/3246.html
5.06法律本科《财税法教程》作业题及答案学历教育3、简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答:财政法调整的对象是财政分配关系。包括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国家预算关系、税收关系、行政收费关系、国家信用关系、企业财务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政府采购关系、转移支付关系等。 4、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财政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http://www.yxdx.com.cn/html/xljy/2007/1024/1121.html
6.信息详情页12.以下哪项不是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的项目?()A.资产类B.所有者权益类C.成本类D.利润类13.以下哪项不是企业负债类科目分类?()A.代销商品款B.预付账款C.待转资产价值D.递延税款14.以下哪项不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A.有价证券https://www.chinaacc.com/new/15/24/57/2005/12/li205161014215002330-0.htm?gg=bbsseo
7.2016年会计从业考试法规试题精选1[解析]:票据基本当事人有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7.开户银行对已开户()年,但未发生任何业务的账户,应通知存款人办理销户手续。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开户银行对已开户一年,但未发生任何业务的账户,应通知存款人办理销户手续。 http://eastkj.com/content.asp?wzid=546
8.经济法概论简答题简述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简答题15.什么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有哪些职权? 答:厂长(经理)负责制,是指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由厂长或者经理全权负责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下,厂长(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指挥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厂长的职权有:(1)经营管理决策权。(2)生产指挥权。(3)行政领导干部的提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108713
9.会计核算制度7.重要性原则。本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反映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8.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9.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https://www.360doc.cn/article/8461609_253888694.html
10.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经济业务事项中,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D.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A B C D 11. 各单位应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笔核对检查以下内容是否一致 。 A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6&ex_Id=3728
1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有如果管理层表示收入增长是由于销售量增加所致,注册会计师可以调查与市场需求相关的情况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若政府购买支出减少,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r上升 B. r下降 C. Q上升 D. Q下降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量块是没有刻度的端面量具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创业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7ee87a985b42fd8d344028cb19bfe6.html?fm=bdbds2e267b8e7e3d69ffd692ec33957c0149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商业(插图修订第10版))书评2、企业家和打工者有何不同?答:打工者拥有带薪假期和医疗保险,企业家缺少上述权益,且承担更大风险,使得企业家享有更大的决策自由、更多的机会和可观的财富。3、经济环境和税收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答:在经济环境萎靡、赋税较高的情况下,唯一能够改善结果的就是政府,政府可以放宽相应的政策来刺激企业发展。4、现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98294/
13.2006年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12006年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1 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1、 会计证禁考的年限为(5年) 2、按(b)可将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a、内容结构 b、法律架构 c、核算内容 d、管理https://www.51test.net/show/205690.html
14.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有关规定;现金管理以及汇票、本票、支票等主要支付结算工具的相关法律规定;税法的构成要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方式、税http://kjxy.ncpu.edu.cn/kechengjianshe/html.php?c-69.html
15.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0901是指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或者其亲属拥有委托方或者相关当事方的股权、债权、有价证券、债务,或者存在担保等可能影响独立性的经济利益关系。 人员关联 是指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或者其亲属在委托方或者相关当事方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他可能对评估结论施加重大影响的特定职务。 https://www.printdiy.cn/qinqingwenzhang/2020/1126/32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