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0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3月4日下午,会市委组织开展了“三八”节专题活动,特邀会市委原副主委、吕梁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原主任、吕梁市知名中医专家郭向勤为广大会员做了以“饮食与健康”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李媛副主委主持活动)
(郭向勤做精彩讲座)
会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媛,副主委李晋东、刘延宁,市直总支及离石支部、柳林支部女会员和机关人员参加了的讲座。中共吕梁市委统战部、市直工委、市妇联、市地震局、市工商联、市文化交流中心、市青年晋剧院以及民革、民盟机关等单位妇工委慕名也组织女职工聆听了讲座。
(大家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内容丰富,许多会员拿起手机记录)
树立健康饮食理念,吃出健康美味生活。郭主委充分发挥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中医实践经验,围绕什么是健康、健康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等方面内容,将自己多年来对健康饮食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言语幽默风趣,讲解通俗易懂,建议中肯实用。
“食中即有药,药中即有食,药食同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健康饮食因人而异,体质不同,饮食结构也应有所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的、应季的食材才是最适宜的”等许多独到的健康饮食见解使大家耳目一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所包含的常见食材、温寒特性、主要作用、适宜人群等知识让大家豁然开朗;不同人群的不同饮食方案,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产生不同功效等令大家受益匪浅。
在互动环节,郭主委还耐心解答了会员提出的有关饮食习惯、营养搭配等方面的问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别开生面,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于树立科学的健康饮食理念,掌握科学的健康饮食方式,提高了健康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是送给广大女会员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市区的部分男会员和会员家属也聆听了讲座。(李媛、车芳芳)
附:
《饮食与健康》——吃出你的健康来
主讲:原吕梁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郭向勤
什么是健康?
l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躯体上、精神上、社会和心理上完好的竞争状态。”
l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身体健康制订了新的标准,它包括躯体和心理健康状态。即躯体健康的“五快”和心理健康的“三良好”。
躯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
l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l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况良好。
l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l睡的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五病理信息干扰。
l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
l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情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然开朗。
l良好的处世能力:洞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关系良好。要有“健康的寿命”,也叫有质量的寿命,有的人虽然寿命挺长,但是经常感到不舒服,整日不离药物,这样的人虽然活着,但是不幸福。
l健康长寿三字诀
l“趣”、“食”、“药”的统一.
“趣”即兴趣、趣味,也就是要有健康的心境.健康的心境和心情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尤其是要有健康的情趣,了解和掌握一些有趣的故事,才能保持和拥有健康的情趣,达到健康的身体。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很少有人终生不得病,病后不吃药的。那么,如何不得病,病了如何来吃药,吃药时如何来吃饭,药食如何来共同防病、治病,这就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陶冶情操,保持良好心态,古人有“读书明理”、“读史明志”“讲故事养性”之说,尤其是日常饮食中、日常用药时多加注意,古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即是药,会吃饭即会生活,吃好饭就能健康,会用药就不会乱用药。
l关于吃
l人类从为了生存,从找寻食物而发现可以使用的食材以及可以治病的药物。到人工种植某些可以作为食用的植物而有了现在的各种五谷。因此我国是以五谷杂粮为主要基因的人种。现在人们不但已经能吃饱,而且希望能吃好,更是希望能吃的健康,吃出健康。
那么关于吃,不简单是吃饭,也包括吃药。因为至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是“药食同源”。许多食材至是人的食品,也是治病的药材;有些药材也同时是良好的食材。
l会不会“吃”很重要
l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吃喝。“民以食为天”,没有一个人是不吃不喝而能活在世上的,吃好喝好才能活着,但如何能使人活得健康长寿,这就要求我们要会吃。科学吃饭,学会吃饭,均衡营养,才能避免“四十岁以前瞎吃饭,四十岁以后瞎吃药”。
食物的分类
l自然界一切的动、植物,与生以来都有它们的用处,有一物就有一用,甚至于多用,有的成为“五谷”,有的成为“五果”,有的成为“五畜”,有的则成为“五菜”。
l“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就是古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中草药,并且创造了中药学。
食物与药物
l药物是从食物中而来,故有“药食同源”之说.
l药物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去毒有六分、七分、八分、九分之别。
l药证相投,则病可去,药不及病,则无济于事。药过于病,亦必伤害正气而变生他患。
l食有酸、甜、苦、辛、咸,食多则伤人,偏食则致病,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上,除了药物,还应注意饮食的调养,故有“三分吃药,七分疗养”之说。
l人体的“气”
l中医把人作为整体来认识.在生理上主要讲气化,并认为人体的气有升降浮沉四种趋势,药物也有升降浮沉四种趋势,并把人体的生理分为阴阳二十五种人,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所患的疾病也就不同,在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采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治疗方法。
l中医一贯讲究“药食同源”
l《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l《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l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l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l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黄帝内经》中的“五菜”为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并非是特指,而是泛指各种蔬菜。一般来说,各种蔬菜在古代作为饥荒时的补充而存在。而在现代,蔬菜则是我们的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存在。在秋季,多食蔬菜可以疏通气息,易于通便,滋润秋燥。
l五谷和五果
l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l五果:即:李、杏、枣、桃、栗。《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l五蓄和五菜
l五畜:指牛、犬、羊、猪、鸡等五种畜类肉。《素问·脏气法时论》:“五畜为益。”
l“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
l古人把豆类作为五谷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因为谷类蛋白质缺乏赖氨酸,豆类蛋白质缺少蛋氨酸.谷类、豆类一起食用,能起到蛋白质相互补益的作用。因此有“五谷为养”一说。
l“五果”是指桃、梨、杏、李、枣、栗子等多种鲜果、干果和硬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还有一部分植物蛋白质。
l“五果”尽量生吃,才能保证养分中的维生素不受烹调的破坏。鲜果加工成干果,便于运输和贮存,虽然水溶性维生素有损失,但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反而因脱水而增多。硬果类如花生、核桃、瓜子、杏仁、栗子,所含蛋白质类似豆类,可弥补谷类蛋白质的不足。
l“五畜”是指畜、禽、鱼、蛋、奶之类的动物性食物。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不足。
l食物有四性五味,中医详解不同属性食物各自功效。
l食物“四性”:寒、凉、温、热等四个属性。人们可利用食物性味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中医理论称之为“四气”或“四性”。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为平性食物。<<神农本草经>>记载:“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l食物“五味”:指食物具有酸、辛、苦、甘、咸五味。
平性食物
l具有健脾、补益等祛病养生功效。
l常见食物有粳米、玉米、芝麻、黄豆、黑豆、牛奶、红萝卜、白菜、芋头、枸杞等。
温热食物
l具有祛寒、温中、补虚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l温性食物有糯米、核桃、羊肉、虾、木瓜、荔枝、红枣、栗子、龙眼、洋葱、姜、何首乌等。
热性食物
l有辣椒、胡椒等。
寒凉食物
l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养阴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l寒性食物有西瓜、苦瓜、冬瓜、香蕉、紫菜、海带、柿子、蟹等。
l凉性食物有黄瓜、白萝卜、芹菜、茄子、绿豆、豆腐、梨、枇杷、菊花、鸭肉等。
辛味食物
l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祛病保健养生功效。
l常见食物有姜、大蒜、白萝卜、陈皮、佛手、胡椒、辣椒、韭菜、酒等。
l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等保健养生功效。常见食物有番茄、木瓜、醋、赤小豆、柠檬等。
苦味食物
l具有清心泻火、消暑祛湿等保健养生功效。
l常见食物有苦瓜、白果、桃仁、荷叶、茶叶等。
甘味食物
l具有温中补虚、缓解疼痛、润燥等保健养生功效。
l常见食物有山药、白糖、冰糖、蜂蜜、红枣、葡萄及动物的肉和内脏。
咸味食物
l作用是软和补,具有软坚散结、补肾益精等保健养生功效。
l常见食物有盐、海产品、动物肾脏等。
中医提醒
l性平的食物四季都可食用。
l性温的食物除夏季适当少食用外,其他季节都可食用。
l性凉的食物夏季可常食用,其他季节食用须配合性温的食物一起吃。
l性寒的食物尽量少吃,如食用必须加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热的食物。
1、谷类食物
1.1性平的谷类食物
l大米、玉米、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等。
1.2性温的谷类食物
l糯米、黑米、高粱等。
1.3性凉的谷类食物
l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等。
2、肉类饮食
l“五畜为益”。是指畜、禽、鱼、蛋、奶之类的动物性食物。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弥补植物蛋白质的不足。
2.1性平的肉类食物
l猪肉、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鹌鹑、蛇肉、阿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鲫鱼、青鱼、乌贼、鱼翅、鲤鱼、海参(微凉)。
2.2性温的肉类食物
l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蛤蚧、蚕蛹、羊奶、虾、毛蚶、鲢鱼、带鱼、鲶鱼、刀鱼、鳟鱼、鳝鱼、大头鱼等。
2.3性凉的肉类食物
l鸭肉、兔肉、马奶、鱼、鲍鱼等。
2.4性寒的肉类食物
l鸭蛋(性微寒)、马肉、螃蟹、海蟹、蛤蜊、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乌鱼、章鱼等。
3、果类食物
l是指桃、梨、杏、李、枣、栗子等多种鲜果、干果和硬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还有一部分植物蛋白质。果类尽量生吃,才能保证养分中的维生素不受烹调的破坏。鲜果加工成干果,便于运输和贮存,虽然水溶性维生素有损失,但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反而因脱水而增多。硬果类如花生、核桃、瓜子、杏仁、栗子,所含蛋白质类似豆类,可弥补谷类蛋白质的不足。《内经》有“五果为助”。
3.1性平的果类食物
l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南瓜子、芡实、莲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等。
3.2性温的果类食物
l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等。
3.3性凉的果类食物
l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莲子芯、百合等。
3.4性寒的果类食物
l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杨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香瓜等。
4、菜类食物
4.1性平的菜类食物
l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微凉)、大头菜、青菜、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蜇、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猴头菇、葫芦等。
4.2性温的菜类食物
l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等。
4.3性热的菜类食物
l辣椒
4.4性凉的菜类食物
l西红柿、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菠菜、黄花菜、莴笋、枸杞头、芦蒿、豆腐、面筋、藕、冬瓜、丝瓜、黄瓜、蘑菇、金针菇等。
4.5性寒的菜类食物
l马齿苋、蕹菜(空心菜)、发菜(龙须菜)、竹笋(微寒)、瓠(hu)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等。
5、其他饮食
l包括:加工类食物;药食同用类食物;佐料类食物。
5.1性平的其它食物
l白糖、冰糖(微凉)、豆浆、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燕窝、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甘草、酸枣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饴糖等。
5.2性温的其它食物
l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酒、醋、红茶、咖啡、红糖、桂花、冬虫夏草、黄芪(性微温)、太子参、人参、当归、白术、何首乌(微温)等。
5.3性热的其它食物
l胡椒、肉桂等。
5.4性凉的其它食物
l绿茶、蜂蜜、蜂王浆、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西洋参、决明子等。
5.5性寒的其它食物
l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等。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也就是说:吃是动物的本能,人类更是在吃的问题上,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研究和探讨,如何吃,怎么吃?啥时候吃什么?这就是现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养生内容之一。
最好的吃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科学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传统的吃法就是最好的。
怎么吃?
l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各种饮食蔬菜果类的四气五味,这就已经提示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来决定。如脾胃虚寒之人,就不宜多食寒性食物,如素体燥热之人就不宜多食热性食物等等。
啥时候吃什么?
l天地自然界的万物是一样的,但所处的环境有不同而有所不同。人也一样,南方和北方的居住条件、气候特点等不同,因此饮食也有不同。最简单的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春夏秋冬不同,最好的习惯就是,什么季节生长什么就吃什么是最好的。
饮食的科学性
l人生下来就会吃,难道吃还需要让人教吗?吃的好才能活的好,要想活的好,就要吃的好,这里所说的“好”不是所谓的吃什么“营养品”、“保健品”或所谓的高挡食品,而是强调饮食的科学性。
l最朴素的就是最科学的,饮食不是越好越多就好,不是所谓的精细食物就好,实际上人类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就拿维生素来说,人体就需要大约200以上,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也就是几十种左右,而大量的维生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尤其是从蔬菜和粗粮中摄取,其它如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多,但人的体内是不能缺少的,这些都需要从许多食物中来摄取,包括太阳的照射,使用的灶具等都是摄取的途径。
保健品并不一定保健
饮食养生
l古代医学经典《内经》中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之道,而且把这种观点放在首篇来论述,这不会是贸然而设的吧!现代的人又不比古人笨,难道不懂得“乱吃”的害处吗?在清人尤乘辑《寿世青编》一书中有“薄气味以养气”,指出“所食愈多,其心愈塞,其年愈损”。并转引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讲的话:“寿夭休论命,常令饮食均;若要无诸疾,须当节五辛”。历代医学家在论述养生保健方面,反复强调一个观点:饮食不可过量,过则病生;不宜过分膏梁厚味,否则易患病症;饮食宜清淡,否则加重脏腑负担,影响健康。
如何保健
l后人提出:要想长生,必须肠清;要想健康,必须清淡等健康警句和格言。由此可见,日进山珍海味,每日膏梁厚味,保健品、营养品不离,未必有益健康,也未必能防止得病,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适得其反。
要科学进食
l吃要会吃,不是见到能吃的就不分好坏,统统进入腹内,实际上,我们在吃的方面不科学的地方很多,只不过是我们已习以为常了。比如我们在又渴又饿的时候,往往是先吃凉菜,那时胃内分泌液不足,胃内血管扩张,突然进入凉菜,可使胃内血管收缩,不利对胃的保护。
科学的进食应当是
l先吃热菜,后吃凉菜,这样吃又不伤胃,且又有利口的效果;再一个就是关于吃火锅的问题,我们习惯于在冬季吃火锅,从人体的生理特征来看,人体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征,冬季人的皮毛肌肤处于闭藏时候,吃火锅最容易出汗,加之室内外温差较大,这时候最容易导致人感冒。而冬季天气寒冷,人体为了抵抗外邪侵犯,体内是温热状态,这就是中医说的“正气”,到了夏季,尤其是伏天,天气炎热,人体内是处于相对寒凉状态,因此身体不好的人,夏季一吃寒凉饮食就会出现泄泻下痢的疾病,因此,古人有“夏季一阴生,冬季一阳生”之说(这涉及到天文知识)。
美味不一定营养
l吃饭是为了生存,生存必须有营养,在饮食方面盲目追求时尚的人,对于营养是不屑一顾的,总是满足口腹之欲,却不会珍惜自己的健康。他们有这样一种偏见:营养丰富的食物大多是顺口的、美味的。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每一种食物都有营养,每一种食物都是可以美味可口的。
营养与吸收
l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是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转变为可供给人体能量的整个过程的总和。从营养科学来说,就是要供给及提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
l所谓营养指的则是维护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体力所需要的各种饮食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和水。人体本身是由这些营养素构成的。以正常的成年人为例,蛋白质占人体重的16%,脂肪占18%,碳水化合物占0.7%,无机盐占5.2%,维生素占1%,粗纤维和水占60%。
l这七类营养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各显神通,相互协调,相互制约,除此以外,人体尚须少量的、但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了解各类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使机体合理地吸收营养素,并切实做到各类营养素的科学搭配和平衡,对于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l蛋白质是构成人体一切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生命的产生、存在和消亡都与蛋白质有关,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食物蛋白质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是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分别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l而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不能维持机体正常健康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谷类,麦类,玉米所含的蛋白质和动物皮骨中的明胶等蛋白质。
蛋白质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l植物性蛋白质:谷类含蛋白质6%--10%.豆类:大豆35%--40%,其它豆类20%--30%;坚果类,如花生、核桃、葵花子、莲子等15%--25%。
l动物性蛋白质:肉类10%--20%;禽类15%--20%。鱼类15%--20%。蛋类10%--15%。奶类,牛奶中平均为3.3%。
l钙:乳及乳制品。水产品中的小虾皮、海带,豆类,紫菜、发菜,骨粉、蛋壳粉等。但必须多晒太阳。
l铁:含铁的食物主要是动物内脏、动物的血、肉类、豆类及蔬菜等。
l硒:动物肾、肝,海产品及肉类等,蔬菜和水果含量较低。硒过多易中毒。
l碘:主要是在海产品中,如海带、紫菜、海参、海盐等。碘过多也可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
l铬:不足可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食物中主要是牡蛎、蛋黄、和动物肝脏,其次是类制品、海产品、粗粮中。特别是精制食品中几乎没有铬。
l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很多,包括维生素A、C、E、B族等。
人体必需的食物纤维素
除了上述营养素以外,更主要的是水。人一天不吃或者几天不吃,生命也会维持,但是人如果缺了水,那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首先会使人体电解质紊乱。人体一天大致需要2000--3000毫升水,才能保证人体的需要。因此,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数。
科学的饮食
l坚持科学的饮食原则也至关重要。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既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动。因此,遵从各种营养素的适量配合,使各营养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平衡,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饮食原则。
遵循基本的饮食原则
l食用各种不同的食物。
l增食水果、蔬菜,尤其是新鲜、未经烹调的水果、蔬菜。
l建议主食不宜进食太多,每餐应有2—3样新鲜蔬菜凉调或爆炒。尽量避免食用腌制、薰、烤的食品。
l使用盐类要有节制,尽可能于食物中少加食盐,尽可能选择低盐食物。避免长期食用精制糖,少食含糖的食品。
l一般早餐应吃好,中餐应吃饱,晚餐应吃少,进食时应心情愉快,细嚼慢咽,不宜过饱。
l每日摄取的脂肪量不超过总热量的25%。肉类每日摄取量一般在:[身高(厘米-105(常数)]*(克)即可。建议每周吃2次鱼,动物内脏尽可能少吃,多吃海产品类食品。
食物科学搭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
l有些食物在一起食用,可以增加营养,有一些就不宜在一起吃,如果不注意乱吃,就可能减低食物的营养成份,甚至于出现中毒反应,危及生命。
l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以供大家参考:
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和搭配
l大米+绿豆: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润喉止渴等功效。
l玉米+碱:可使人易吸收烟酸,减少癞皮病的发生。
l豆腐+海带:可降低动脉硬化、有减肥的效果,预防甲状腺病。
l豆腐+木耳:有养胃润肺、凉血止血、降脂减肥的作用。
l豆腐+鱼:可增加钙的吸收。
l豆腐+草菇:有利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营养的吸收。
l豆腐+虾仁:易消化,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肥胖者尤为适宜。
l豆腐+韭菜:适宜于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大便干燥、癌症患者食用。
l豆腐+油菜: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l豆腐+罗卜:有助吸收豆腐的营养。
l豆腐+白菜:适用于大小便不利、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等。
l豆腐+黄瓜:适用于高血压、肥胖症、癌症、水肿、清热烦渴、咽喉肿痛等患者食用。
l豆腐+玉竹:能温暖身体、消除疲劳、美肌益颜。
l豆腐+生菜:具有滋阴补肾、增白皮肤、减肥健美的作用。
l豆腐皮+香菜梗:可以促进麻疹透发、亦可健胃,祛风寒、除尿臭、阴臭等。
l豆腐+青蒜苗:有消炎、杀菌、生发、和抑制癌细胞的特殊功效。
l豆芽+韭菜:解毒通便、清热减肥的作用。
l花生+芹菜:常吃可改善脑血管循环、延缓衰老的作用,适合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患者。
l花生+啤酒+毛豆:有益脑健脾,增加记忆力与智力。
l芝麻+海带: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甲状腺病等作用。
l黄豆+韭菜:常吃可增白皮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
l白菜+辣椒: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用。
l蔬菜+谷物+红葡萄酒:吃谷物、蔬菜,并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以预防肠癌。
l白菜+虾+或牛肉、猪肝:能预防动脉硬化、结肠癌以及某些心血管疾病,还可以辅助治疗肺热咳嗽、便秘等病症。
l卷心菜+木耳或虾米:补肾壮骨、填精健脑、健脾通络,能强壮身体,防病抗病。
l卷心菜+海米:具有健脑健脾的功效,对动脉硬化、结石、便秘、肥胖症等有疗效。
l油菜+虾仁:可以降血压、止头痛、解毒消肿,另外还可以防治糖尿病和龋齿疼。
l黄花菜+猪肉或鸡蛋:适合于治疗咽痛、目赤、虚劳吐血、热毒肿痛、痢疾、便血、小便赤涩、营养不良等病症。
l菜花+西红柿:能清血健身、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有健胃消食,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尤为适宜。
l菜花+猪肉或玉米:具有强壮身体、滋阴润燥的功效;菜花配玉米可做为脾胃虚弱、脘痞胀闷、食少痩弱、黄疸水肿等病症的食疗菜肴。
87
l香菜+黄豆或猪大肠:香菜加黄豆可以增强免疫力,防病抗病,强身壮体。加猪大肠具有补虚、止肠血的功效。还适合于治疗大小便出血、便血、血痢、痔疮等病症。
l莴笋+蒜苗:可防治高血压。
l莴笋+黑木耳:对高血压和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有防治的疗效。
l南瓜加红枣+牛肉+莲子:加红枣:适合于动脉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疾病;加赤小豆:有一定的健美、润肤作用,还对感冒、胃痛、咽喉痛、百日咳及癌症有一定的疗效;加牛肉:适合于辅助治疗中气虚弱、消渴、肺痈、筋骨酸软等病症;加莲子:适合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食用,也适合肥胖、便秘者;加绿豆:有生津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l冬瓜+火腿:对小便有良效。
l冬瓜+口蘑:有利小便、降血压的作用。
l茄子+苦瓜+黄豆:加苦瓜对心血冠病有良效。加黄豆可平衡营养,有通气、顺肠、润燥消肿、平衡营养。
l黄瓜+土豆+木耳:加土豆:可降低脂肪的吸收。加木耳:有减肥的作用,具有滋补强壮、和血作用。
l西红柿+黄瓜+豆腐+鸡蛋:加黄瓜适合于辅助治疗身热口渴、胸中烦闷、水肿、阴虚火旺、热性病伤阴、高血压等病。加豆腐:有温补脾胃、生津止渴、益气和中的作用;加鸡蛋: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和抗衰老的疗效。
l芹菜+西红柿:能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l丝瓜|丝瓜+土豆:加鸡蛋适合于治疗热毒、咽痛、目赤、消渴、烦热等症;加虾仁:适合于辅助治疗肺虚咳嗽、体倦、腰膝酸痛等症;加土豆:可防治急性肠胃炎、呕吐、腹泻等症。
l罗卜+羊肉|牛肉:加羊肉具有助阳、补精、消食、顺气的作用,使补而不滞。加牛肉:适合于治疗消化不良、消渴、营养不良、虚损羸痩、腰膝酸软等病。
l胡罗卜+菠菜:可防治脑卒中。
l辣角+豆腐+小虾+苦瓜:加豆腐是理想的益智美容健脑食品;加小虾;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软、小便频繁等有好处;加苦瓜:对热性病身热、烦渴、温热、肝火、目赤、目痛等有益。
l红薯+猪排+莲子:加猪排:去油腻、补纤维素。加莲子:有美容作用。
l洋葱+猪肝+猪肉+鸡蛋:加猪肝适合于夜盲、眼花、视力模糊、浮肿、面色萎黄、贫血、体虚乏力等营养不良病;加猪肉:适合阴虚干咳、口渴、体倦、乏便秘等病;加鸡蛋:可降低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l蘑菇+生菜+油菜+扁豆+豌豆+青豆:加生菜可用于热咳、痰多、胸闷、吐泻等;加油菜:可促进肠蠕动,减肥等;加扁豆:有健肤、长寿的作用;加豌豆:可防治油腻引起的食欲不振;加青豆、腐竹:清热解毒、健身宁心。
l蘑菇+香菇:适用于营养不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管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癌症患者食用。
l金针菇+豆腐:适宜于营养不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管硬化、糖尿病、癌症患者等食用。
l银耳+木耳:对久病体虚、肾虚腰背痛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l银耳+鹌鹑蛋或鸭蛋或猪脑:加鹌鹑蛋有益气补血、健脑强身、降压降脂的作用,对贫血、妇婴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血管硬化、心脏病等病人均有补益作用。常吃还能防止老年性疾病。
l加鸭蛋可治疗肺阴不足所致的咽喉干燥、声嘶、干咳等症,对阴虚、头晕和皮肤干燥所引起的瘙痒也有以定的作用。
l加猪脑可滋肾补脑、对用脑过度、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
肉禽蛋的最佳搭配
l猪肉+罗卜;猪肉+白菜;猪肉+蘑菇;猪肉+竹笋;猪肉+豆苗;肉类+南瓜和茄子;猪肚+豆芽;猪肝+苦瓜或苦菜;猪肝+白菜;猪肝+菠菜;猪腰+木耳;猪腰+黑木耳;猪腰+竹笋;牛肉+土豆;牛肉+芹菜;牛肉+白罗卜+洋葱;羊肉+香菜;羊排+米酒;排骨+海带;鸡肉+红豆;鸡肉+羊葱;鸡肉+菜心;鸡肉+菜花;鸡肉+牛蒡+栗子;鸡肉+竹笋;鸡肉+金针菇;鸡肉+豆角+木耳;鸡肉+冬瓜;鸡肉+绿豆芽;鸡蛋+菠菜;鸡蛋+海鲜;鸡蛋+南瓜花;鸭肉+酸菜;兔肉+葱;
l鲤鱼+白菜;鱼肉+苹果;甲鱼+冬瓜;乌鱼+黄瓜;
甲鱼+蜜糖;鱿鱼+木耳;鲍鱼+竹笋;虾仁+韭菜花;虾米+芹菜;虾皮+海带。苹果+牛奶;苹果+茶叶+洋葱;核桃仁+山楂或芹菜;蜜枣+牛奶;猕猴桃+酸牛奶;桃子+牛奶;栗子+红枣;牛奶+蜂蜜。生姜+牛奶;生姜+羊肉;姜+醋;蒜+生菜,等等。
不宜同用的食物
l芹菜与黄瓜同吃减低营养;芹菜与甲鱼同吃可中毒;芹菜同鸡肉可出现呕吐;
l黄瓜与辣椒、黄瓜与西红柿、与菠菜、小白菜、菜花同吃减低营养。
l葱和狗肉、或枣同吃上火;和豆腐可影响钙吸收。
l胡罗卜不宜和白罗卜同吃,影响吸收;胡罗卜与酒可使肝损伤;吃胡罗卜加醋可使营养全失。
l白罗卜与动物肝脏可使营养下降;与苹果、梨、葡萄、橘子最易诱发甲状腺肿;与人参同吃使作用下降;与木耳同吃易得皮炎。
l韭菜与酒、韭菜与蜂蜜均不宜。
l花生与黄瓜易腹泻。
l南瓜不宜与菠菜、油菜、西红柿、圆辣椒、菜花、小白菜等同吃;与虾可引起痢疾;与羊肉可腹胀。
l西红柿与红薯易得胆结石;与咸鱼同吃易得癌;与胡罗卜、猪肝影响营养。
l吃土豆与西红柿易消化不良;与香蕉易生斑。
l鸡蛋不宜与豆浆同吃;也不宜与鲤鱼,尤其是孕妇,易使小孩生胎毒。
药物与食物
l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甲硝唑等与酒可产生毒性;
l用激素类药物不宜吃含钙、含糖食物;
l用甲状腺素不能食用豆类;也不宜吃绿色蔬菜(如大豆、豌豆、芦笋、卷心菜、菠菜等)。
l利尿药不宜吃胡罗卜、香蕉、橘子,否则易诱发心血管病。
l服维生素C前后2小时左右不能吃虾否则可产生类似砒霜的毒性。
l服多酶片不能用热水,否则降低疗效。
l降压药不能饮西柚汁,否则增加副作用。
l滋补类中药不能吃罗卜,可降低疗效。
l苦味健胃药不宜吃甜食。
l服止泻药不能吃牛奶。
l抗过敏药不能吃奶酪、肉制品。否则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
l服钙片前后2小时左右不吃菠菜,否则易生结石病。
l用抗生素时不能吃牛奶、果汁,否则增加毒性。
l用布洛芬时不喝咖啡、可乐,否则增加毒性或诱发胃溃疡等。
l服黄连素前后2小时左右不要喝茶,否则降低疗效。
l用阿司匹林不可喝酒、果汁,否则易肝损伤或发生胃出血等病。
l不管用什么药时,都不能吸烟,否则降低药效,增加肝的负担。
十大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罐头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品;奶油类食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类食品;话梅和蜜饯类食品。
排毒养颜功效最好的十种食物
绿豆、糙米、红薯、猪血、苹果、韭菜、菠菜、香、木耳、空心菜
减肥瘦身功效最好的十种食物
冬瓜、红、黄瓜、竹笋、魔芋、土、薏米、苦瓜、绿豆芽、兔肉
增强免疫力功效最好的十种食物
淮山药、花椰菜、芦笋、洋葱、香菇、芝麻、鸡肉、牡蛎、包菜、牛蒡
舒缓压力功效最好的十种食物
莲子、花生、香蕉、核桃、百合、黄鳝、茼蒿、黄花菜(忘忧草)、小米、鸡肉
防癌抗老功效最好的十种食物
枸杞、茶叶、茶树菇、杏仁、猕猴桃、黄花鱼、木瓜、油菜、鱿鱼、石榴
鸡蛋、粳米、牛奶、鸡肝、猪肉、香蕉、苹果、胡萝卜、鳕鱼、生菜
金针菇、鲑鱼、鳕鱼、牛奶、鹌鹑蛋、胡萝卜、鸡蛋、牛肉、虾、豆浆
红枣、牛奶、莲藕、乌鸡、鲫鱼、黑米、鲤鱼、鲈鱼、黄豆、虾
燕麦、豆腐、鸭肉、小米、龙眼、火龙果、银杏、鸽肉、腐竹、茄子
猪脑、核桃、黄花菜、鸡蛋、板栗、沙丁鱼、猪肝、红枣、龙眼、豆腐
牛肉、橙子、瑶柱、奶酪、鸭肉、牡蛎、甲鱼、带鱼、秋葵、葡萄
南瓜子、开心果、海带、白萝卜、莴笋、木耳菜、鳗鱼、苹果、茭白、玉米
香菇、橘子、芥菜、鳗鱼、猪蹄、海蜇、猪肝、茶叶、绿豆、木耳
芝麻、番石榴、玉米、橙子、豆浆、燕麦、油菜、菠菜、草莓、鲍鱼
辣椒、梨子、生姜、大蒜、韭菜、紫苏、胡椒、羊肉、番茄、薄荷
花生、包菜、糯米、蜂蜜、酸奶、香蕉、扁豆、芦荟、山楂、银耳
芹菜、海参、紫菜、鹅肉、松子、菠萝、佛手瓜、白菜、番茄、山楂
南瓜、泥鳅、黄瓜、番茄、花椰菜、香菇、小麦、红薯叶、荞麦、黄豆芽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指导居民饮食的“金字塔”
l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于2007年制定的适合中国人群的膳食指南,是根据中国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而制定的指导性食物营养摄入指南,其目的是改善全民营养健康状况,控制和减少慢性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一
l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l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l谷类薯及杂豆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250-400克;
l蔬菜和水果类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300--500克和200-400克;
l鱼、禽、肉、虾、蛋类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25克(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
l奶类及奶制品及大豆和坚果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及坚果类30-50克。
l第五层塔尖是油脂和盐类,每天不超过25-30克,盐不超过5克。
l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因为我国居民现在平均吃食糖的量还不多,少吃些或适当多吃些可能对健康的影响不大。但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饮酒的问题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有说明。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二
l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各类食物的组成是根据全国营养调查中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计算的,所以每一类食物的重量不是指某一种具体食物的重量。
1、谷类薯类及杂豆
2、蔬菜和水果
l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经常放在一起,因为它们有许多共性。但蔬菜和水果终究是两类食物,各有优势,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尤其是儿童,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蔬菜、水果的重量按市售鲜重计算。
l一般说来,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3、鱼肉蛋鱼、肉、虾、蛋
l鱼肉蛋鱼、肉、虾、蛋归为一类,主要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l鱼、虾及其他水产品含脂肪很低,有条件可以多吃一些。这类食物的重量是按购买时的鲜重计算。肉类包含畜肉、禽肉及内脏,重量是按屠宰清洗后的重量来计算。这类食物尤其是猪肉含脂肪较高,所以生活富裕时也不应该吃过多肉类。蛋类含胆固醇相当高,按个人具体情况而定,如处在生长期的人群可以相对多吃一些,有“三高”症状的就要尽量少吃,一般每天不超过一个为好。
4、奶类和豆类食物
l奶类和豆类食物:奶类及奶制品当前主要包含鲜牛奶、酸奶、奶酪和奶粉等。宝塔建议的300克按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来折合约相当于鲜奶600克或奶粉84克。中国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钙,奶类应是首选补钙食物,是最直接最快捷的补钙食品。有些人饮奶后有不同程度的肠胃道不适,可以试用酸奶或其他奶制品。豆类及坚果豆包括许多品种,宝塔建议的30-50克是个平均值,根据其提供的蛋白质可折合为大豆40克或豆腐干80克等。
l膳食宝塔利用各层次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应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宝塔同时建议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200mL(约6-8杯);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最后的话
l以上所介绍的垃圾食品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吃,是建议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所介绍的各种健康食物也应辨证看待,不要墨守成规机械对待,在这里只是建议多吃,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根据各自特点,家庭情况来对待。
l食中即有药,药中即有食,药食同源,用药时如何吃,吃好饭而后不用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