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吃货爱看的历史书,带你了解影响世界进程的食物美食烹饪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读水浒|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家|文学的读法|陈寅恪语录|……

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吃货三问日常进行,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有人默默研究让食物好吃的方法,有人则策马扬鞭把自家吃食开拔到世界各地。

今天推荐5本有关食物史、烹饪史的书,让所有吃货战力up,把格局从小餐桌上升到大世界。

1.饥饿帝国

童鞋怎么说:

跳出传统的历史视角,从一个个场景和小小的餐桌看向恢弘的大英帝国史。

读者@胡少女

“欧洲人!他们成天就干这个:坐着叫‘伙计!给我上菜’。”

1689年的西非,为什么法国人可以和迷人的非裔葡萄牙女郎共享同一个菠萝?19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一队铜矿勘探员如何养成了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1993年,非属圭亚那的钻石开采员为何做起了咖喱鬣蜥?每一个看似独立的故事,背后都用一个线索紧密相连:食品,是大英帝国发展的驱动力。

大不列颠对食品的渴求,促成了大英帝国的崛起,而食品促进了商业的转向,继而影响全球贸易与战争。

从纽芬兰的腌鳕鱼,到东印度码头停泊的载满胡椒和香料的货船;富人们喝着勃艮第葡萄酒,搭配着撒满了香料的食品,在沙拉上倒上意大利橄榄油;殖民地的食品已经完全融入了所有大不列颠人的日常饮食里。

英国历史学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莉齐·克林汉姆,从食物的视角带我们了解大英帝国的600年殖民史。

2.美食与文明

非常好读好看又好吃的一本书,作者的文风好有趣。就我所看过的书里面,这本应该是最全面的饮食历史类书籍了。

读者@shlel

早餐在路边摊买个豆浆油条,中午来一份低热量沙拉配面包,晚上约会来点牛排红酒……这一天吃下来,你是否知道,自己正见证着世界饮食流派的大融合。

1500年前来自波西米亚的夏威夷人推崇芋头,芋泥配鱼是他们的美食;300年前,英国人和美国人来到夏威夷,带来了面包和烤肉,19世纪晚期,东亚移民带着筷子和碗到了夏威夷,米饭加蒸鱼成了家常便饭。正如这座小岛的烹饪演化,世界食物大融合也有着类似的规律。

波斯人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的饮食;蒙古人吸收了中国宋朝和波斯的饮食;罗马人吸收了古代世界的希腊菜肴;日本人则在20世纪初改良了英美料理。人们对烹饪术的掌握和传播,让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变得更加多元与融合。

伦敦大学历史学博士蕾切尔·劳丹通过大量史料和精美插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展现了从大约两万年前人类掌握谷物烹饪到现在、世界上主要饮食的兴衰历史。

3.不白吃漫画食物简史

不白吃漫画:了不起的食物简史

以后再看到由茄子、土豆和青椒做出来的地三鲜,会不会有一种看见了全家福的感觉呢?(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噗。)

读者@CC

胡萝卜不是萝卜,它和香菜芹菜是兄弟;土豆、番茄、茄子、辣椒、枸杞是亲戚;周朝人就吃生鱼片,法国王后把土豆花当时尚;……生动的漫画形象,专业的植物学、生物学及历史知识,超过100种食物的起源和轶事,这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简史,更是一本百科全书。

4.吃: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

翻开这本新奇博学的书,颠覆饮食常识,做个餐桌上最懂吃的吃货。

读者@@花吖丫

食物是历史的注脚,是文化的样本。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说:告诉我你吃什么,我会告诉你你是什么。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浓缩在这小小的餐盘里。

食物史上的诸多革命,正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互动的最佳写照:火的使用让烹饪诞生;从狩猎采集到畜牧农耕,文明也悄然发生了变革;社会分化让饮食也有了“高低之分”,帝国主义和移民打破了全球吃的界限;

难得的是在这映射了历史进程的、吃的故事中,也不乏妙趣横生的佐料:素食者和食人族竟存在着共同之处?最早的畜牧对象不是牛羊而是蜗牛!在这个地球上,小麦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知名学者和BBC节目主持人阿梅斯托就像是行家精巧地剥开龙虾壳,为我们揭开个中秘辛,呈现了一部“吃出来的全球史”,带你从餐桌上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5.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从人类学角度的观察。语言有纪录片风格。脉络清晰,可以让人快速又简单了解茶的发展史。

读者@云集

小小一片茶叶,与中华文明发展、世界格局变化、全球化推进都有着密切联系。它是古代和近代贸易中的“液体黄金”,是君王的点金术。谁是最早的植茶者,而日不落帝国是如何嗜茶成瘾的?

在茶的故事里,有中国文化历史中最生动的部分;在茶的故事里,有世界版图震荡的关键瞬间。

在茶的国度,读茶叶简史,是一种具有东方美学神韵的历史冒险。

THE END
1.古代关于食谱方面的书有没有古代关于食谱方面的书有没有亮剑 精选回答 1、隋代谢讽《食经》; 2、唐韦巨源《烧尾食单》; 3、宋虞宗《食珍录》; 4、司膳内人《玉食批》; 5、陆游《老学庵笔记》所录“宴金国人使九盏”; 6、周密《武林旧事》载宋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宴节次》; 7、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六司百官食次”https://edu.iask.sina.com.cn/jy/2TS0EuwIohB.html
2.数学思维最新章节郑乐隽著碰巧,在上述这个食谱里,方法很重要——我们没法儿直接用一个很大的托盘成功地烤出布朗尼,我们必须要用小号模具。在数学里,方法也许比配料更重要。真正的数学很可能并不是你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到的东西。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我似乎一直都知道数学的内涵要比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些更丰富。那么,什么是数学呢? 食谱书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567587/3.html
3.翻了300种美食书,我们找到了春节假期,天天都想下厨做饭的秘密在家过年,也要好好做饭:本期书单,我们特别为你准备了一系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菜系的食谱书:经典的法式与意式料理,淡雅的和食,营养丰富、易于烹饪的鱼料理,诱人的巧克力,冰岛生机勃勃的北欧创意美食……还有米其林星级厨师的烹饪技巧倾囊相授。 说到食谱书,它们其实是蛮特别的一种存在。现如今,做饭类app越来越好用,bhttps://www.douban.com/note/794735628/
4.宋代美食书籍《清异录》《本心斋蔬食谱》《山家清供》《菌谱《菌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也开创了我国菌类植物学的先河。此书被编入《四库全书》。 南宋时,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菌谱》就是对作者家乡所产食用菌的调查记述。现有百川学海、说郛、山居杂志、墨海金壶、珠丛别录、仙居丛书等本。今据百川学海本整理。 https://www.jianshu.com/p/239721ff6b11
5.新西兰奇异特色物品艾德蒙食谱一畅销书 这份食谱是由制造“艾德蒙烘焙粉”的厂商所出版、是新西兰卖得最好的书。几乎所有新西兰的孩子离家时,都会买或向母亲借这本烹饪圣经。 8号铁丝 新西兰以创造才能与自给自足而著称。人们说,新西兰人只要用一根“8号铁丝”就可以创造出各种奇特的东西。8号铁丝是标准粗细的铁丝,新西兰各地的农场常http://www.cyts.ha.cn/techan/15333.html
6.图书分类推荐不同领域精选好书推荐各个类型的书籍Top10→MAIGOO当我们去图书馆时,会发现所有的书都是分门别类摆放的,利于顾客查阅也方便图书管理员整理。不同类型的图书可以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投资理财、职场管理、生活保健等等。不同领域都有很多精选好书,下面maigoo小编为您盘点了各个类型的书籍Top10,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275.html
7.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经史子集都有哪些书?经史子集分别指什么? 经史子集介绍 经史子集是谁开创的? “经史子集”一词最早出现于《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一开始它是一种图书分类法,又叫四部分类法。经,儒家经典著作及其注疏释义之书;史,历史相关;子,诸子百家之学说,也包括佛与道;集,文集诗集http://m.xuexili.com/guoxue/17594.html
8.二年级第二次习作假如头上开满鲜花假如爸爸头上长满科学书,那他一定很喜欢研究。 假如妈妈头上长满有关食谱的书 那她一定是个做饭小能手。 假如我的头上长满有关外太空书, 那我一定是第一个见到外星人的人。 如果头上不长头发 赵煜恒 如果我的头上不长头发, 长点别的东西, 一定特别有意思! https://www.meipian.cn/siwyxfj
9.露营说这44本书是走向户外的技能储备什么是「里山」?「里山」一词源于日文「Satoyama」的发音,意指在邻里附近的山林、平原。透过永续的生态保育以及結合当地自然資源的生活方式,与土地产生互动,即是「里山生活」的表現。——《里山生活基本术》 《里山生活基本术》是由日本作家大内正伸所撰写的一本兼具实用性与知识性的工具书,回归自然生活概念,找回最https://www.thetigerhood.com/camping-book/
10.科学网—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吃的法则:经典第一章 吃什么?吃真实的食物 本章中的规则将有助于你学会区分真实的食物——植物、动物、菌菇这些人类世代摄食的东西——和现代食品科学的产物,那些日益统治美国食品市场和日常食谱的深加工食品。每一条法则都提供了一种分辨方法,但去共同目标是让不健康食品阻挡在购物车之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7592-119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