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健康知识要点整理

狭义的解释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或者说,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玩的方式。

广义的解释,把生活方式看作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各种生活活动方式。

如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爱好嗜好等生活习俗以及劳动工作、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

完整的生活方式概念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2、生活方式是生活行为和生活观念的总和

从本质上说,生活方式是生活水平、生活行为习惯和爱好以及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的总和。

二、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外延

1、生活方式是社会历史产物由生产方式决定

无论何种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所以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个人来说,生活方式的形成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2、生活方式体现社会乃至个人的文明程度

3、生活方式反映人的基本素质和价值观念

三、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健康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2、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生活方式病

四、生活方式病的危险无处不在

1.精神压力

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成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之下,不仅会引起焦虑、抑郁等神经症,还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性疾病

2.膳食结构不合理

营养结构、饮食习惯、食品污染等成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导致诸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贫血等发病率增高

3.吸烟及过量饮酒

4.缺少运动

5.过度疲劳

6.滥用药物

8.时尚生活隐藏健康危险

9.不良行为引发新疾病

10、现代生活处处存在危险

11、对危害因素认识不足更加危险

五、正确认识生活方式病

1、生活方式病是自我制造的疾病

2、科学生活方式预防或减少生活方式病

六、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一)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生活方式病

1、糖尿病

2、高血压病

3、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被视为生活方式病,是因为吸烟、大量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尤其是过量摄入饱和脂肪)、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使患病风险加大

4、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五病综合征”,都与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以及体力活动太少有关。

5、癌症

诱发癌症的大多数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称,40%的癌症可以通过锻炼、吃健康食品和不抽烟来预防。

(二)心理障碍性疾病

威胁来自:1、生活环境的威胁

2、生存状态的挑战

3、内心冲突的加剧

(三)性传播疾病

1、形势:发病率持续上升形势严峻

一、健康概念

1、健康概念体现社会发展和进步

人的本质,是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那么人的健康也应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

2、现代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21世纪人类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3、健康观念决定健康水平

二、现代健康的内涵

1、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形体外观、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生化指标、精力体力、活动能力、抗病和康复能力等的完美状态,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2、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

精神健康主要包括理解生活基本目的的能力,以及关心和尊重所有生命体的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人格发展健全,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良好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等等。

3、社会适应健康

指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持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

4、道德健康

具有真善美与假恶丑、荣辱与是非的观念和辨别能力;

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健康的本质

1、健康是机体内外环境间和谐平衡的状态

健康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人体内部各生理系统之间的功能活动处于相对稳定协调的最佳状态,是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或和谐的最佳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平衡为健康之本。

2、健康表现为机体维持平衡维护健康的调节适应和抗病康复的能力

健康表现为个体的生命能量和生存能力,适应和调节能力,抗病和康复的能力。

3、机能失衡危及健康

污染和压力是当今人体机能失衡的主要原因。

生活环境对机体提出的挑战都是最具强制性的因素,是机体所不能回避的。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人,备感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巨大,长期处在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状态,极易造成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平衡失调,导致亚健康状态或各种疾病的发生。

4、认识健康本质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

四、医学模式

1、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模式是对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和本质的概括,是对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认识。

2、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

生物医学模式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形成的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疾病,重视治疗,重视个体,重视病原体或生化指标、细胞分子的异常,轻视预防;轻视群体健康;忽视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4、疾病谱的变化挑战生物医学模式

5、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生物医学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组成部分

必须指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现代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是包容的关系。

THE END
1.膳食平衡的原则有哪些专家文章膳食平衡的原则有主副搭配、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热量平衡、规律进餐等。 1.主副搭配:在饮食方面,在主食与副食的选择上要均衡,避免主食或者副食偏多。 2.食物多样化:膳食的选择需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如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食物,避免饮食过于单一。 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x2fspyoyko10cbx.html
2.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正确的为()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B.荤油多放.菜17.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正确的为( )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B.荤油多放,菜品味要浓 C.吃饭要饱,体力过剩 D.为了节约,稍微变质的食物可以食用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为了做到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些食物. 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95457171e9684bf2bc3420cacac7c285
3.学校合理膳食基本要求教学资料.docx学校合理膳食基本要求教学资料.docx,学校合理饮食的基本 要求 精选资料 合理饮食的基本要求 依据中国式均衡营养的饮食结构和我国传统饮食的优弊端,合理饮食应依据以下 八大基本要求。 .食品多样,谷类为主 各样各样的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同样,没有一种食品能供应人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10/5143043300004134.shtm
4.针对某校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如下,其中符合平衡膳食基本要求的是【单选题】爱祖国、爱人民、( )、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的前后直径平均为(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和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438fcca51b403a86e17c1699a89e70a1.html
5.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校园餐应贯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学生餐营养指南(WS/T5542017)》等要求,以《高县校园餐营养膳食指导方案(2024年第一版)》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满足学生的生长发育需求。 https://www.gaoxian.gov.cn/nn/detail.html?deptId=92338136&docId=20240904161242-330337-00-000
6.药食同源,内养外护,knowyoumore,knowhealthmore,knowbeauty“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连贯的两种情境,都很抓人眼球的宣传副标题。下边的自问自答也是这句话很好的注解:慢病哪里来?肉蛋鱼奶缺乏式营养不良;慢病如何祛?“四分法”破解食疗密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看到这一句就不由自主想起董老师的“短期靠智力,中期靠毅力,长期靠体力”。“食饮有节,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645442/
7.合理膳食范文11篇(全文)为推动合理膳食指导的持续开展,我们成立了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合理膳食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的指导网络,制订工作方案,下发了《***县开展合理膳食指导工作的通知》,并及时召开了骨干培训会,对《人群合理膳食指导手册》及健康教育沟通交流的技巧进行培训,要求各镇、村卫生人员结合基本公共卫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2s2i6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