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营养配餐》教学设计(精选7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营养配餐》

教材分析:本课是《数学与体育》第3节教学内容。教材通过呈现我国运动员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图片引入课题。让学生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分析解决营养搭配中的问题,并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营养配餐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难点: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

教学方法:抓住“营养配餐”这一主题,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适当作调整。首先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有关营养成分的计算方法,并从小组内分析、调整、评议小明的菜单,到学生估算、调整个人菜单,再到设计一份家庭营养菜单,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学法指导上,以合作探究与启发诱导相结合,突出“五让”,即:资料让学生搜集;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北京奥运会前五名国家的奖牌榜。师激qing引入。“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交流:运动员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小结: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根据营养标准合理搭配食物,那么普通人群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家人、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2、课件展示: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儿童的图片。

交流:看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缺乏锻炼、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疾病缠身……)

板书:营养配餐

【设计意图】以奥运健儿需要营养配餐迁移到普通人群需要合理饮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导练相济,综合应用

1、相互交流,理解营养成分表(学生阅读教科书46页小资料。)

交流1:看了这张表格,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交流2:50克牛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150克面条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多少呢?怎样计算?这一练习对于六年级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理解。然后小组交流,得出:

20.1÷2=10.05(克)

20.1×1/2=10.05(克)

50×20.1%=10.05(克)……

73.0÷2×3=109.5(克)

73.0×1.5=109.5(克)

150×73%=109.5(克)……

交流3:蔬菜类的食物各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都较低,你是怎样看待的?(估计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会说出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非常多,蔬菜类食物虽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其它营养成分。)

2、下面我们一起做一回营养师,评价小明的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学生看书)

下面是某小学今日午餐菜谱:小明要了这样一份饭菜红烧牛肉剪鸡蛋米粉100克青菜清蒸鲫鱼炒青菜馒头100克宫保鸡丁宫保鸡丁番茄汤面条50克米饭家常豆腐

(1)试一试,判断小明这顿午餐选择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2)算一算,验证(对照12岁左右儿童的营养标准)请大家运用计算器完成下表,做在书上。

(3)改一改,建议你能合理的调整一下小明的午餐吗?

(小组内设计,交流。)

这里个别学生会完全按照营养配餐标准进行配餐,应引导学生知道大部分配餐不可能完全符合营养标准,只要接近就可以了。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小明进行了合理的配餐。这样,每个同学就能成为小小营养师了。其实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的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不同。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12岁左右儿童合理的营养成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氛围,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其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1、汇报饮食,合作评价。学生将自己昨天中午的饮食(包括昨天下午饭前吃的)填入空白表格,并估算出自己饮食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小组内交流评价。(学生汇报的菜式可能有三类。

第一类:所吃的菜全是荤菜,即肉菜;

第二类:所吃的菜全是素菜;

第三类:所吃的菜有荤菜也有素菜,即荤素搭配。估计学生评价时会牵涉吃荤菜、不注意锻炼出现过胖的情况,吃素菜会出现身体瘦弱的情况,吃零食会影响身体健康,主食过少吃不饱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肥胖、瘦弱引导学生交流:

交流:肥胖会有什么后果,瘦弱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你对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的儿童分别有什么建议?

2、调整菜单,交流评议。(结合组内评价调整自己的饮食菜单),

交流:看看别人的菜单是否符合自己(我估计通过交流学生会说出一份科学合理的菜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拟定菜单时要考虑个人口味、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职业……)

小结:同学们,不科学的饮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地学习,我相信大家在日常饮食中会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三餐定量、科学饮食、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四)整理收获,课后延伸

1、谈收获,提高知识的通过率和巩固率。

[教学提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能力目标:

⑴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⑴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

(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

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点评:适当的评价,激励的言语,给学生以振奋,增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⑵点题:

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⒉探索新知:

⑴学生预习: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⑵指导学习

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

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教师:好聪明,既然小明的午餐营养不均衡,那么营养师会给他什么建议呢?

学生3:营养师会建议他多吃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些的食物

教师:很好,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学生众:好

⒊巩固新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优午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

(点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交流中发表他们各自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维,最终使学生的学识与智慧为整个集体所共享,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学生在自由表达他们的思维和见解的宽松氛围中,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2课时

⒈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

⒉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学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

学生2:150÷500×8=2.4≈2个

学生3:8÷(500÷150)=2.4≈2个

学生4:设一天大约需要吃x个鸡蛋,则列方程为

=

,得x=2.4

(点评: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补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种方法,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锻炼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学生5: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

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5: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教师: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如果有,请写下来.

(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点评:通过上题的多种思路的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经验,开阔了思路,再次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⒊巩固练习:

⑴书p31.想一想

⑵p31.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

⒋总结:

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

学生6: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

学生7: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学生众:好.

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

【资料袋】

数学能以现在这种简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首先应当感谢数字记号和符号体系的出现。早在公元6世纪,由印度所首创的1、2、3、…、9以及尔后的0等数字记号就为数字的书写带来了方便。现在的“+”、“-”、“×”、“÷”、“=”等一系列符号,则是在数学家们又经过了长达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渐出现的。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在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和“-”作为加号和减号。但他的这个创造经过了100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英国著名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当时也有人主张用除线“—”表示相除。1659年瑞士的拉痕把两种除号合二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1540年英国数学家锐考尔德开始用“=”作为等号。他曾说,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当用来表示相等。

【总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教师及时、简单、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鼓励;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使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启发中得到激发,从而使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和知识的补充,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从心眼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浓江学校的数学教师仲春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营养配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本节课就为学生架起了一座数学与日常生活的桥梁。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体验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午餐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性,教给学生用正确的数学思想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营养配餐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应用课,在知识的学习上没有太复杂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能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难点定为:能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

五、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抓住“营养配餐”这一主题,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有关营养成分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学法指导上,以合作探究与启发诱导相结合,突出“五让”,即:资料让学生搜集;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整体教学构思是: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然后通过激发学生想要分析自己最喜欢食谱是否合理的愿望引入对小明食谱的探究过程,最后通过分析自己最喜欢的食谱是否符合营养师的建议。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我的教学环节的设置及设计意图。

(一)激qing引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三幅对比照片(第一幅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胖墩,第二幅是两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第三幅是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的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通过上面的对比照片,学生自然会想到合理膳食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引入本节课课题:营养配餐。

(二)探索新知:

在探索新知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四个活动:

活动1、小组汇报搜集的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搜集到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2、写出一份你最喜欢的食谱: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我请学生列出一份自己最喜欢的食谱:然后向学生询问想不想知道自己的食谱是否符合营养师的要求?

活动3、探究分析食谱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教材46页各种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统计表。小组讨论后说出表格中的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然后完成利用表格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从学生课堂反馈的表现看,学生能够理解教材46页表格中反馈的信息,对表格中数据的解释较清楚,准确。对上面两个练习题的解答条理清楚。结合学生的回答,我帮助学生进行规范整理(教师板书)。

(在第一次进行课堂教学时,我设置了(2),(4)两个小问题进行巩固,但在第二次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我增加了(1)(3)两个小问题,希望能对解决(2),(4)两个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让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的简便方法。)

活动4、探究小明的午餐食谱: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降低学习的难度,我将这节课中分析评价小明食谱中的营养成分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

(三)巩固新知:为了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我设计了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列出式子说出答案。

这个习题较前面的习题稍复杂一些,在解答过程中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互助,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建立解题模型的方式完成。

(四)学以致用:探究自己最喜欢食谱的营养成分合理性

(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我对这个环节的预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并不知道100克米饭是多少?,不知道一个鸡蛋有多重,在第二次教学时,我将收集整理这部分信息作为课堂预习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养成用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又可以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健康知识链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向学生介绍几种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食品。我想,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六)课堂知识小结:我将这节课的小结设计成下面的形式:

学生小结:(今天我收获了..............知识,我在.............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总结和反思这节课,同时通过学生总结,也可以对学生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

(七)作业:第一次课堂教学时,我将作业设置成完成《小灵通》中的练习题,研讨教师认为这样的设计缺乏新意,大家认为将作业布置我为父母设计一个食谱既能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巩固拓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换位思考的形式体验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无私的爱。

我将今天的家庭作业设计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我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设计一份菜单,有机会时尝试给父母做一下。要求学生设计的菜单符合使用人的特点,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请教其他人

(八)说板书:

我所设计的板书主要体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通过板书很容易理解如何计算某种营养物质含量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解题这类问题的模型。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p45-46

⑴让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经历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过程。

⑶通过活动体会数学和生活得联系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众说纷纭)

看来关于营养的知识真是丰富,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板书课题。

2、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他们的资料。注意看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发现。

出示资料。

板书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2、探索新知:

(1)分析每一百克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得到结论: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肉、蛋、豆制品;含有脂肪较多的是豆制品、牛肉、鸡蛋;含有碳水化合物较多的是米饭、薯类、面粉。

出示“选一选”,练习从统计表中读取有价值的信息

算出小明的用餐中共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少克?

(2)出示小明的用餐选择,学生填写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出示12岁儿童所需的营养标准: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分析小明的用餐选择好不好?也就是分析小明的营养成分是否全面而充足。

提出自己的建议。

3、应用提高实践活动

出示2008年奥运会图片,体会到不同的运动员需要不同的配餐,

出示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营养,小组合作制作午餐餐谱

经检测,有一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的蛋白质为50克、脂肪为32克、碳水化合物为160克。

设计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食物,为这位运动员设计一份午餐。

2.计算你设计的午餐中共含有营养成分含量,判断出你们组的设计是否符合这一运动员的用餐标准。(出示食物)

学生按组合作完成,老师巡视。第一小组汇报,第二小组汇报……

4、知识拓展

不但运动员需要重视配餐营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除了配餐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课件出示)

5、小结: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来看,看完后说说你的想法?

生观看图片(胖和瘦)

师: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生1:他们有的太胖有的太瘦了

生2:他们有的营养不良,有的营养过剩

生3:他们的营养不均衡

生4:他们应该注意饮食的营养

师:看来呀,营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营养配餐》。板书:营养配餐

师:根据大家平时的了解和查找的资料,你都知道哪些关于营养的知识?

学生汇报,

师:(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你了解的很仔细,看来大家对营养了解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营养的影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师板书:主要营养成分

师:你了解到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

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三类主要的营养成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100克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统计表,请看大屏幕,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豆制品,(师补充100克食物中);

生2:我发现蔬菜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不高;

生3:我发现米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生4:……

师:那么老师要想多补充碳水化合物,需要多食用哪些食物?

生:米饭、薯类、馒头。

师:看来老师应该多食用面食类的食物。大家桌子上也有这一统计表,请大家拿起来,根据它选择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

(出示)猪肉50克,

生1:选择b

师:同意么

生:同意

(出示)碳水化合物3.0克

生2:选择c

师:同意么?

师:大家对这个读取统计表的信息已经很熟练了,下面是我们学校某一周的餐谱,这是六年级学生小明选择的午餐,四人小组合作算出小明午餐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开始。

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结果?

小组1:蛋白质是27.45克,

小组2:脂肪3.25克,

小组3:碳水化合物41.65克

师:同意么

师:那么根据你的感觉,你认为小明的午餐营养合理么?

生:不合理

师:我们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出示:(12岁儿童营养成分需求量)

师:思考下列问题(出示问题)

生1:蛋白质量大致符合、脂肪、碳水化合物出入较大

师:他分析的很合理,假如是你的午餐,你会怎样来调整呢

生2:多食用一些米饭、馒头等

师:你调整的很好,又可能将来是一位了不起的营养师。现在呢,我们全班同学都来过一把瘾,做一次小小营养师,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08年有举行(奥运会)。在奥运会上项目很多,你看这是什么项目?出示(体操、举重)。他们的配餐能相同么?

生:不能

师:下面是经过检测一位运动员午餐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大概含量。小组合作按照要(1、2、)配餐。音乐声开始,设计开始,音乐声结束,停止活动,听清要求了么?(听清了)开始活动

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站台上)

小组一:我们小组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组设计的很好,营养搭配很合理,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设计

小组二: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组设计也很合理,营养更加合理了,有没有哪个小组没有搭配蔬菜。

蔬菜的这三类营养不丰富,我们能不食用么?

生:不能,它含有维生素、矿物质,

师:(板书:矿物质、维生素等)这些也是我们食物中必不可少的。那么除了配餐,我们用餐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来听专家的建议。

(出示录像)

师:要愉快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身体,祝大家天天都能够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你看好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营养配餐。下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8页《营养配餐》第一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来找出在饮食方面存在的误区,利用是否明确自己的饮食,符合这个年龄段的营养标准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讨怎样才算营养配餐。结合例题、自己选择的食品搭配和为自己设计一份套餐为主线,在本课时中由经验——质疑——科学证明——实际应用,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而且《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学习科学探究过程以及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根据这个要求,本节课突出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计算会评价一份饭菜的营养是否合理,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评价小明的午餐的营养成分是否合理。难点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评价一份饭菜的营养成分是否合理。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合作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更感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通过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分析、合作等习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主体探索归纳法,并适时采用小黑板来优化课堂结构。

本课我分为以下几部分来教学: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对待这一日三餐哪?大家一日三餐都吃肉类,好吗(不好)若吃蔬菜呢?(不行)那么我们怎样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呢?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食堂的饭菜是否合理哪?(学生自由说,合理为什么,不合理为什么。)

下面同学们看一下小明选择的一份午餐是否合理,(教师板书例1)(宫保鸡丁100克,青菜100克,米饭50克)(学生回答是否合理及为什么)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是否真的合理呢?我们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营养配餐。(板书课题)(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现疑问,这样就使学生产生极强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从而激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探索新知:

1、根据以上所讲的内容,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表(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并认识表中说给出的数据,明确每种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教师质疑:同学们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你能计算50克米饭中所含的三种营养成分都是多少吗?(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有哪些解答方法,学生就会通过探讨回忆曾经学过的解答方法,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2、根据我们探讨的方法来计算小明所选择的配餐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几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组内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过程),下面师生共同认识象小明这样一个12岁左右儿童,一顿饭所摄入的营养标准(蛋白质约30克,脂肪约23克,碳水化合物约120克。)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小明的配餐是否合理,(教师总结:通过小明的配餐我们可以发现只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不准确的,要有科学的态度,准确的计算才能确定配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三、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北方的冬天都吃哪些菜?(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位小同学想在星期天为家人做一道营养丰富的菜:白菜炖豆腐,用料是白菜500克,豆腐300克。(教师出示小黑板)同学们你们帮他计算一下这道菜中所含的三种主要营养成分都是多少吗?(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刚学习的知识去计算,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

2、同学们有时感觉我们食堂的饭菜不够可口,如果让你在食物营养成分列表中选择一份配餐,你会怎样搭配呢?(分别找几名自由说,然后教师和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搭配)让我们来评价他的选择是否合理。(引导学生计算并评价)(通过学生身边的事引导他们去学习,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根据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我们认识了怎样的配餐是营养的、科学的、合理的,那么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讨“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配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怎样配餐,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合作互补,共同完成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四、整理收获:

1、学生回顾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总结:摄入营养并不一定只吃好吃的,也不能感觉可口就行,而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计算,使自己配餐更加合理,以便有利我们的健康,也会使正在长身体的你们健康的成长!

五、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对最近食堂某一份配餐进行评价,看一看其中的营养搭配是否符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营养需求,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就会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使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营养配餐(六年级上册p46)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那么就请大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给小明也给你们自己设计一份既好吃又营养的午餐,好吗?

4.作业: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具备了百分数的计算能力和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知识与技能: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自己食谱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性,体会用正确的数学思想分析解决营养搭配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营养配餐活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食谱的合理性。

难点: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诱导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的有关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qing引入:多媒体播放三幅对比照片(第一幅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胖墩,第二幅是两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第三幅是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的菲尔普斯)。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发现三幅图片中的差别,从而引入本节课课题:营养配餐。

(设计意图:通过三幅对比照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很自然会想到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就应该合理膳食。)

活动1、小组汇报收集到的材料: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的资料,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一下你们搜集的成果吧!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共同归纳出人体所必需的三种营养成分,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搜集的信息,既检验学生收集信息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2、学生设计一份自己最喜欢的食谱: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一份食谱是什么?你想知道自己的食谱是否符合健康的标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马上就会有答案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着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3、阅读教材46页各种食品中营养物质含量统计表。

提出问题:你从这个表格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表格中反馈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力。)

巩固练习:利用表格获取的信息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你知道1克牛肉中含有多少克蛋白质吗?

(2)你知道50克牛肉中含有多少克蛋白质吗?

(3)你知道1克米饭中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4)你知道30克米饭中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结合对表格的理解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列出式子(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答这四个问题加深对表格的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4、小组合作探究小明的午餐食谱:

小明中午吃了这样的一份饭菜:

100克炒鸡丁:

100克炒青菜:

50克米饭

请你通过计算说一说小明的这顿午饭合理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47页的表格,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解答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小明的食谱设计成合作学习的形式,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小组汇报结论: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结果。并建议每个小组按照营养师的要求对小明的午餐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教师在经过加工整理,板书,从而达到讲授新知的目标。让学生评价小明的午餐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归纳能力,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

1、米饭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50克米饭中含有39克碳水化合物,则400克米饭中含有_______克的碳水化合物。

2、每100克猪肉中含有9.5克蛋白质,则40克猪肉中含有()克蛋白质。

a.3.6b.3.8c.4.0d.4.2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学以致用: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你最喜欢的食谱符合健康标准吗?如果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食谱中营养成分的计算,使学生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个更加清醒的认识。对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更有帮助的。)

(五)健康知识链接:介绍几种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食品。

(六)课堂知识小结:学生小结:(今天我收获了..............知识,我在.............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总结和反思这节课,同时通过学生总结,也可以对学生本节课的掌握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

(七)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我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设计一份菜单,要求学生设计的菜单符合食用人的实际情况,你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上网上查找,也可以请教其他人。

THE END
1.15种15分钟即享的高蛋白高纤维美味午餐沙拉鸡肉卷饼奶酪这份简单的沙拉食谱能够巧妙地利用剩余的熟鸡肉。 香醋意面沙拉午餐盒 意面沙拉是很棒的外带午餐,有很多机会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制作。 三文鱼蒸粗麦粉沙拉 这种既健康又简单的沙拉是用事先煮熟或者剩余的三文鱼做的。 牛油果金枪鱼沙拉 用这个简单的牛油果金枪鱼沙拉食谱给一罐金枪鱼提提味。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N1V6ML05568E36.html
2.中长跑运动员的饮食营养要领运动员营养配餐食谱 运动员食谱概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https://www.meipian.cn/3wfaeppc
3.营养配餐员范文11篇(全文)营养配餐员的职业定义为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运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配制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餐饮产品的人员。营养配餐员不仅懂营养会搭配膳食, 而且还要掌握相关技能知识如营养调查、食品检验、烹调工艺、成本核算、食谱编制与评价、营养成分分析与食谱调整等。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cgkl034.html
4.膳食营养配餐软件提供专业的营养配餐软件,针对不同人群如幼儿园、中小学、孕产妇、老年人、运动员及慢病患者的个性化膳食需求,实现科学的营养分析与健康饮食管理。http://www.yingyangpc.com/
5.鲜果膳食膳食营养分析软件营养分析带量食谱营养标签“鲜果”膳食营养教学实训系统 协助大中专院校营养专业,进行科学教学、实训管理软件产品 “鲜果”营养健康餐厅膳食管理系统 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创建专栏,包括带量食谱制作、配餐计划制定、营养标签制作、食堂油盐糖管理、营养摄入量分析、营养专业知识宣传以及营养师人员管理等。 https://www.kingboya.com/
6.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有什么区别?(公共营养师发证机构)网上有关“营养配餐员和公共营养师有什么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公共营养师发证机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营养配餐员主要是从事食谱编制和营养餐制作的与烹饪直接有关的工作,不需要很高的职业技能即可从事相关工作; 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咨询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729/181780726892685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