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我国饮食习惯,成人摄取碳水化合物量以其占总量能量的(A)为谊。
(A)55%—65%
(B)20%—30%
(C)10%—15%
(D)60%—70
(A)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
(B)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C)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
(D)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3、下列中哪一项不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C)
(A)含量、消化率
(B)利用律、氨基酸评分
(C)含量、氨基酸模式
(D)消化率
4、居民有许多食物同时摄入后传统食用方法,其中之一是腊八粥,其理论基础是(B)
(A)氨基酸模式
(B)蛋白质互补作用
(C)蛋白质功效比值
(D)生物价
5、体内参加胆固醇代谢的是(D)
(A)葡萄糖
(B)赖氨酸
(C)亚油酸
(D)亚麻酸
6、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C)
(A)储存、提供能量
(B)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
(C)运输胆固醇
(D)解毒
7、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应考虑(D)
(A)蛋白质含量
(B)消化率和利用率
(C)必需氨基酸模式
(D)以上都包括
8、蛋白质功效比值是表示蛋白质的.(B)
(A)表现消化率
(B)利用率
(C)蛋白质含量
(D)净利用率
9、下列哪项维生素参与感光物质构成,缺乏可致夜盲症(A)
(A)维生素A
(B)β—胡萝卜素
(C)烟酸
(D)维生素C
10、5kcal=(B)kJ?
(A)16
(B)21
(C)10
(D)18
11、下面哪种人处于负氮平衡?(C)
(A)正常成年人
(B)青少年
(C)烧伤病人
(D)孕妇
12、某种食物的含氮量为4克,那该种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为(B)克。
(A)4
(B)25
(C)75
(D)64
13、下面哪种氨基酸为半必需氨基酸?(D)
(A)亮氨酸
(C)蛋氨酸
(D)半胱氨酸
14、提倡老年人应多吃些鱼,主要是因为鱼:(C)
(A)蛋白质含量高
(B)饱和脂肪酸较多
(C)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D)口感好,且易消化
15、微量元素是指下列哪一类元素(A)
(A)人体需要量很少的
(B)自然界含量很少的
(C)人体吸收率很低的
(D)人体利用率很低的
16、关于维生素描述正确的是:(C)
(A)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体内完全不能合成
(C)需要量很小
(D)可构成身体组织
17、下列哪些是脂溶性维生素(ABD)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E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有:(ABD)
(A)构成抗体
(B)构成酶和激素的成分
(C)构成骨骼
(D)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
19、血浆和体液中的钙存在几种形式:(ABC)
(A)蛋白结合钙
(B)扩散性钙
(C)离子钙
(D)碳酸钙
(A)甲状腺肿
(B)异食癖
(C)贫血
(D)血红素沉积症
1、营养学上,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A)被消化吸收程度
(B)蛋白质种类
(C)氨基酸分类
(D)蛋白质的生物价
标准答案:a
2、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称量法
(B)微量凯氏定氮法
(C)灰化法
(D)系数计算法
标准答案:d
3、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A)10%
(B)14%
(C)12%
(D)16%
4、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粪代谢氮,不仅实验方法简便,且对人是有一定安全性,这种消化率称为()。
(A)消化率
(B)实际消化率
(C)表观消化率
(D)真消化率
标准答案:c
5、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
(A)消化率Ⅹ生物价
(B)功效比值Ⅹ生物价
(C)消化率Ⅹ功效比值
(D)利用率Ⅹ生物价
6、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以上。
(A)95%
(B)85%
(C)70%
(D)80%
7、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精制糖。
(A)低于,高于
(B)高于,低于
(C)高于,高于
(D)低于,低于
8、食品强化通常有弥补营养缺陷、补充加工损失等()种目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为宜。
(A)1—2倍
(B)1/3—1/2倍
(C)10倍以下
(D)1/2—1倍
标准答案:b
10、食品强化的要求是(),符合营养学原理、食用安全性和感官、工艺、口感、价格方面的`可行性。
(A)明确对象和目的
(B)接受强化食品的人数多
(C)保证食品卫生
(D)强化食品营养价值高
11、主食强化需要在精白米面中强化,所用强化剂有()、铁、钙、赖氨酸、叶酸等。
(A)维生素B1、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2、强化食品的种类有()和副食强化。
(A)膳食补充剂的添补
(B)载体的选择
(C)主食强化
(D)水强化
13、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
(A)细菌污染
(B)食品添加剂污染
(C)化学性污染
(D)有毒重金属污染
14、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一方面降低了(),另一方面对食用者造成危害。
(A)食品价格
(B)食品的卫生质量
(C)食品的可食用性
(D)食品的外观质量
15、根据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将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分为直接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
(A)半致病性微生物
(B)相对致病性微生物
(C)间接致病微生物
(D)弱致病性微生物
16、非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不产毒霉菌和酵母。
(A)沙门氏菌
(B)非致病菌
(C)低致病菌
(D)混合杂菌
17、细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A)细菌的分布
(B)细菌的结构特征
(C)细菌种类
(D)细菌的大小
18、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的标志。
(A)食品中的菌数
(B)食品中细菌种类
(C)食品等级
(D)食品清洁状态
19、菌落总数可以预测()和评定食品****变质的程度。
(A)食品耐贮藏期限
(B)食品保洁程度
(C)食品价格
(D)食品变质率
20、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科的()、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
(A)埃希菌属、黄杆属
(B)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
(C)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
(D)沙雷菌、埃希菌属
21、若食品中只检出含有埃希菌属,则认为食品受人和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A)陈旧
(B)近期
(C)多次重复
(D)既有陈旧又有近期
22、大肠菌群可作为食品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A)杂菌
(B)酵母菌
(C)肠道致病菌
(D)霉菌
1、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为(D)。
A、茶叶
B、磷酸
C、多糖
D、肉因子
2、毕脱斑的形成是由于(D)。
A、核黄素缺乏
B、硫胺素缺乏
C、体内脂质过多
D、维生素A摄入不足
3、人体每天约有多少蛋白质被更新(C)。
A9%
B26%
C3%
D36%
4、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复合碳水化合物(D)精制糖。
A高于
B相等
C不确定
D低于
5、细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C)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A细菌的分布
B细菌的结构特征
C细菌种类
D细菌的大小
6、大肠菌群可作为食品粪便污染、(C)的指示菌。
A杂菌
B酵母菌
C肠道致病菌
D霉菌
7、母乳化奶粉中应脱去牛奶中部分(A),以减少肾溶质负荷,并促进其吸收。
A钙、磷、钠
B乳糖
C脂肪
D维生素D
8、学龄前儿童营养素摄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A)。
A铁、锌、维生素的缺乏
B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C碘、硒缺乏
D钙、磷、钾缺乏
9、人体体格测量资料可作为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不同年龄组选用的指标不同,5—20岁组应选用(D)指标。
A体重
B身高
C皮褶厚度
D身高、体重、皮褶厚度
10、实际体重在理想体重±10%内为(A)。
A正常范围
B超重或瘦弱
C肥胖或肥瘦弱
D无法判断
11、青藏高原筑路工人,长期食用罐头食品,出现下肢皮下出血、瘀斑,齿龈肿胀出血,最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A)
A维生素C
B叶酸
C尼克酸
D硫胺素
12、女,30岁,怕热、多汗、易激动,消瘦1年。查体:消瘦、皮肤湿润,甲状腺增大,随吞咽上下移动,心率100次/分。检验:T3、T4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肿瘤
B甲亢
C甲低
D肺结核
13、甲亢首选的营养治疗是(A)。
A高能量、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
B高钾
C高钙
D高碘
14、WHO在膳食目标中建议,饱和脂肪的能量百分比不能超过膳食总能量的(A)。
A10%
B15%
C20%
D25%
15、孕早期叶酸缺乏可导致(A)。
A新生儿神经管畸形
B母体血脂升高
C新生儿溶血
D新生儿先天畸形
16、为阻断仲胺和亚硝酸盐合成亚硝胺,应同时给于(D)。
A维生素B12
C维生素B2
D维生素C
17、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是(B)。
A甲状腺素
B甲状旁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18、运动后要促进肌糖原快速恢复的最主要措施是(B)。
A3小时内高糖饮食
B5小时内高糖饮食
C12小时内高糖饮食
D24小时内高糖饮食
19、婴儿在几个月龄前不宜添加谷类等含淀粉的食物(B)。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0、高能量膳食最不适合哪一种疾病(C)。
A支气管哮喘
B肺部感染
C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食物中毒的特点(ABCD)
A、发病呈暴发性
B、中毒病人一般有相似临床表现
C、发病与进食有关
D、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没有传染性
E、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有传染性
2、在膳食控制同时,适量增加体力活动的益处是(ABCDE)
A、可改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的分泌
B、有利于机体正氮平衡维持
C、可使人体精神振奋,具有健康感
D、促进体脂分解
E、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
3、平衡膳食是指(ABCD)
A、使膳食者在能量和营养素上达到了生理需要量的膳食
B、全面达到了营养共给量的膳食
C、避免临床上出现明显缺乏或不足症的膳食
D、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平衡膳食
A、钠
B、钾
C、镁
D、酒精
E、钙
5、禽肉的营养特点(ABDE)
A、脂肪含量少
B、脂肪熔点低
C、含氮浸出物少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
E、易消化吸收
6、食物在小肠的吸收主要有被动运转与主动运转两种形式,被动运转包括(ABCD)
A、渗透
B、滤过作用
C、易化扩散
D、被动扩散
E、单一扩散
7、关于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正确的是(ABCD)
A、肌肉越发达,活动能量消耗越多
B、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多
C、劳动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多
E、工作熟练程度低者,能量消耗较少
8、以下为人体条件必需氨基酸的是(AC)
A、半胱氨酸
B、苏氨酸
C、酪氨酸
D、甘氨酸
E、谷氨酸
9、钙过量对机体的不利作用有(ABE)
A、增加肾结石的危险
B、发生奶碱综合症
C、骨质增生
D、骨性关节病
E、干扰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10、胆固醇的生理作用(ABD)
A、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是体内许多重要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
C、能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D、可转化为维生素D3
E、消化蛋白质
11、哺乳期的膳食指南包括(ABCDE)
A、食物种类齐全,且多样化
B、充足的优质蛋白
C、丰富钙和铁的食品
D、足够的果蔬类
E、以煮或煨为主的烹调方式
12、为预防老年妇女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的发生,建议采用富含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包括(ABCD)
A、茶油
B、橄榄油
C、鱼油
D、玉米油
E、棕榈油
13、谷类食物主要提供(AD)
A、蛋白质
B、矿物质
C、维生素D
D、B族维生素
E、维生素C
14、大豆经过加热煮熟后(CE)
A、营养价值降低
B、营养价值不变
C、营养价值增高
D、营养素被破坏
E、抗胰蛋白酶因子被破坏
15、对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包括(ABCDE)
A、有明确的.针对性
B、符合营养学原理
C、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D、保持食品原有的感官性状
E、能适用于各种人群
A、畜禽类
B、乳类
C、蛋类
D、蔬菜、水果类
E、鱼类
17、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ABCE)
A、微生物污染
B、寄生虫污染
C、病毒污染
D、螺旋体污染
E、昆虫污染
18、以提供能量为主的食物为纯能量食物,包括(ABCD)
A、动植物油
B、淀粉
C、食用糖
D、高度酒
E、大豆制品
19、有关肥胖的饮食调控原则包括(ABCD)
A、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B、摄入分配合理的各种营养素
C、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共给
D、丰富的膳食纤维
E、合理的烹调方法,如煎、炸、烧、考和熏
20、记帐调查法的优点(ABDE)
A、操作简单,费用低
B、所需人力少
C、得到的结果准确
D、适用于大样本膳食调查
E、易于膳食管理人员掌握
21、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包括(DE)
A、粮谷类蛋白质
B、植物性蛋白质
C、蔬菜类蛋白质
D、豆类蛋白质
E、动物蛋白质
22、尿负荷试验可用于下列哪些维生素的营养学评价(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