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物都是有毒的,你知道吗

许多网友表示,手机可以验毒,知识可以救命,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屡见不鲜,那么哪些食物是有毒的,我们又应该怎么避免食物中毒呢。

一般来说,食物中毒主要分为三类:细菌性真菌性动植物性

常见症状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

近五年来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约占食物中毒的50%,例如常见的亚硝酸盐中毒。

单次摄入0.2-0.5g易引起中毒,3g即可致死。腌菜作为常见的家庭自制美食就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若制作不当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增高,从而引发中毒。亚硝酸盐由植物中的硝酸盐转变而来。据研究表示,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叶子叶柄,其次是根茎、鳞茎类,再是果实,最后是种子。专家建议叶子叶柄类如菠菜芹菜不宜腌制。

同时加工肉类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比较高,在正常情况下色泽偏暗,而加入亚硝酸盐后肉类颜色会更加鲜艳。

在硝酸盐中毒潜伏期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h,症状以紫绀为主,皮肤黏膜、口唇、甲床最明显。

真菌类中毒:在餐桌上蘑菇是最常见的真菌

另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是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它具有致突变性,能使人成纤维细胞发生程序外DNA合成,动物试验可见染色体畸变、断裂。被列为诱发肝癌的两大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平时生活中应避免摄入霉变、长芽食物的摄入。

动植物中毒:在动物界动物利用毒素进行自我保护或提高捕食的成功率,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蓝环章鱼,就是利用河豚毒素麻痹捕食对象。

河豚毒素(TTX)本质是一种生物碱,在河豚,麦螺,云斑裸颊虾虎鱼等生物中广泛存在,对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可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死亡。若剂量超额摄入会导致全身麻痹不能动。

我国古籍梦溪笔谈中就曾提到“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

植物毒素也常出现在我们的食物中,如皂素。皂素由皂苷,糖和有机酸所组成,是植物的二次代谢产物。皂素导致中毒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作为一种抗营养物质,会破坏包括胆固醇和脂肪的脂类代谢,另外还会干扰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A,B12,D,E的吸收和消化,可能导致腹痛、饱胀、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可能发生呕血,四肢麻木等。

生活中,如四季豆、豆角、荷兰豆、生豆浆都含有较多的皂素,在进食这些食物时,一定要将其烹饪至熟透。生豆浆在明火加热时,温度上至80℃左右后,皂素会受热出现膨胀,并冒出大量泡沫并上浮到表面,营造出一种"假沸腾"的现象,此时豆浆中所含的皂素并没有完全被破坏,喝这样的豆浆也会引起中毒。在清洗四季豆时,人们常常将其两头和连接的侧线去除,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减少皂素的含量,因为这些区域的皂素含量最高。

当然也有一些植物会因长相酷似其他植物而被误食,例如曼陀罗,因长相酷似秋葵而常常被误食,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其主要症状与阿托品中毒症状相似,有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跳增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操不安、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出现阵发性抽搐及痉挛。此外,尚有体温升高、便秘、散瞳及膝反射亢进。以上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12~24小时后进入昏睡、痉挛、发绀、最后昏迷死亡。

那么,我们面对轻微食物中毒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给大家提供以下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催吐。

催吐是食物中毒最主要的紧急处理方法,如果距离进食在1到2小时内,毒物还停留在胃部,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把毒物排除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常见的催吐方法有立即取食盐20g加温水200ml融化冷却后一次性喝下,如果没有呕吐,可以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类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如果进食了变质的鱼虾、蟹类海鲜类食物可以用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起到催吐作用。有的患者还可以用筷子手指,刺激咽喉部引发呕吐,如果食物过硬不易吐出,可先饮清水或盐水稀释后再进行催吐,也可达到稀释毒物浓度的作用。

第二种途径是导泄。

当然还有许多解毒的办法,如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者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灌服鲜牛奶或者其他含蛋白的饮料。

如果进食有毒物质较多,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还是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

大家也不要过度忧虑只要我们健康饮食,合理规划注意营养搭配,从正规途径购买食物我们就能做好自己的食品安全。

THE END
1.降常识食物中毒的警惕与应对识别症状预防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疑为严重食物中毒: 喉部狭窄或者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或高血压急剧升高 肾功能受损,如尿量减少或血尿等现象发生 实例分析:真实案例中的食物中毒事件 案例一:大批学生因吃下了被发现含有致病菌的大蒜而遭遇暴发性胃肠炎。这起事件引发了对学校午餐供应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并促使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https://www.yoocw.cn/zhan-hui-zi-xun/838375.html
2.中毒事件案例(通用11篇)篇1:中毒事件案例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报文件 ×××[×××]×号 签发人:××× 关于X县X村X屯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报告 X X X X X X: X年X月X日下午X点X分,我中心接到X县卫生防疫站报告,该县X乡突发中毒事件,中毒10人,已死亡3人,7例重症病人正在县医院抢救治疗。接到报告后,我中心派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qh6oxfs.html
3.中毒患者个案调查通常在一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后期进行。()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自吸(自蚀)的原因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如果要将a.txt文件的权限变成『-rw-r-xr--』,分别用符号法A.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B.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C.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983af815991419ebf9c72db5f362890.html?fm=bdbdsf34b7ab11a6bf1c66034ccafe711b9b5
4.食品安全宣传周诚信尚俭共享食安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要慎防六种食物中毒:发霉甘蔗、四季豆、发芽土豆、鲜黄花菜、鲜木耳、野蘑菇。其中四季豆、发芽土豆中毒较为多见,应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3MzI3NQ==&mid=2653314911&idx=7&sn=5c89e9345b24f2dfc0dbc2fc771518b7&chksm=8a0fe02c4ee7ff813efecc7d49ae65f22018e351756031a007f772524d31447bc1de45a6e980&scene=27
5.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20231130162322.docx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市**市**镇初级中学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 **年*月*日上午,**市食安办接信称**镇初级中学在晨检的过程 中发现约有**名的学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这些学生在学 校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非常集中,怀疑为食物中毒。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30/8102055016006012.shtm
6.卫生法学试题及答案分章节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 C.食品污染 D.食品微量元素 17.对乙类传染病中的(ABC)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问题:本案例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本案例。 答:本案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为该学生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批准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9574886
7.2024年10月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与舆论热议话题分析报告(合集篇点击查阅<<<社会舆论热议话题分析报告详细内容 4.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简述: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如“西安40多名幼儿呕吐腹泻”、“托管班多名孩子食物中毒紧急送医”、“昆山多所校园发放发霉蛋糕”等事件,引发了家长和网民的强烈担忧。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损害学校的声誉。据蚁坊鹰眼速读网系https://m.eefung.com/company-news/20241108171928462
8.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案例浅析课件.ppt3. 本页资料《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案例浅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https://m.163wenku.com/p-3106369.html
9.医院突发事件案例分析(通用8篇)医院突发事件案例分析(通用8篇) 医院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篇1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https://www.mingkanw.com/w/filewe6n5l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