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亚健康研究现状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亚健康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亚健康大学生颈椎病保健体操研制

一、亚健康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大学生颈椎病病因病理

三、大学生颈椎病的保守治疗

由于大学生颈椎病多为功能性病变,故其经保守治疗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推拿疗法、针灸治疗、理疗、保健体操等。其中,保健体操具有简便易行且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的特点,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具有其他疗法不具备的优势。孙海燕等采用“颈椎病前期调查表”及“颈部功能评价表”调查1252例18-40岁不同行业健康人群颈部健康状况,并将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用自行研发的颈部保健操对试验组进行干预,对持续推广应用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颈椎病发病呈不断上升且有低龄化倾向,在校大学生颈椎功能减退呈菱形分布,80%以上为不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进行颈部保健操锻炼对改善颈椎局部症状效果明显。张茂狮等用自制的保健操对240例患者进行研究表明运用保健操后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对照差异明显。

四、总结

从上述文献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保健体操对疾病及康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长期坚持进行适合自己的保健体操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然而,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体操进行锻炼却很少提及。在创编的保健体操方面,大部分的保健体操没有对练习规格进行详细说明,练习的动作也不是很全面,动作相对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动作名称偏向专业术语化,动作要领不够详细。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患者不能长期坚持练习和出现错误练习,从而影响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舒娜,张柔华,努尔夏提尼加提,王晓东.高校学生颈椎病康复治疗与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2.34:21-22.

[2]强刚,刘茜,潘道友,李涛,王小琴.大学生颈椎健康状况调查与颈椎病的防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03:222-224.

[3]龙国强.太极拳对大学生颈椎病防治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223,205.

关键词:亚健康;肥胖;关系

一、前言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全新的定义:“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受学习、就业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亚健康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发。肥胖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影响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肥胖早期属于亚健康,可见,在亚健康的调查中,应同时注重早期肥胖因素。有文献表明亚健康易可引发肥胖。因此,亚健康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亚健康与体成分的检测,寻找亚健康与肥胖的关系,为改善青年人群身体与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63名,其中男生121名,女生142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库等,过输入“亚健康”“肥胖”等关键词了解本研究已有的成果,学习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了解国内外目前对亚健康与肥胖的研究现状,制定自己的研究路线和方法,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向263名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第二代亚健康自评量表,评测是否存在亚健康,以及亚健康的程度。

3.实验测量法

通过体成分测量仪对完成量表的学生进行体成分的测量。

4.数理统计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亚健康情况见(表一)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263名,按第二代亚健康量表评测发现亚健康人数为102人,占总人数的38.8%,其中男生40名,女生62名;轻度亚健康30人,中度亚健康58人,重度亚健康14人。

(二)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肥胖情况见(表二)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63名中偏胖人数占31.6%,肥胖人数占8.4%,总共达到了40%。

(三)亚健康大学生肥胖情况见(表三)

由表三可见,广西师范大学263名在校大学生中亚健康人群的肥胖率高达59.8%,明显高于总体的肥胖率40%。

四、讨论

[1]王陇德.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33-1034.

[2]刘营.高职院校肥胖生的长效性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任重宇,杨光,白翠瑾,李财福.亚健康主因素诱发大学生肥胖的生物学机制[J].浙江体育科学,2015,(06):97-101.

Abstract:Sub-healthhasseverelyaffectedpeople’sworkandlife.Questionnaire,documents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areapplied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sub-healthstateofthestudentsintheauthor’scollege.Someeffectivemeasurestoimprovethesub-healthstateofthestudentsthroughphysicalculturearediscussedinthepaperaimingtoprovidesomebasisandreferencesforthedepartmentsconcernedtotakeprecautionagainstthehiddenthreatanddecreasethequantityofthepeopleinsub-healthinthecollege.

关键词:学生;亚健康;体育运动

Keywords:students;sub-health;athleticsports

0引言

亚健康(Subhealth)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况,一般是指肌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目前全球亚健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明显威胁到30岁以下年轻人。据了解,目前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60%。在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大学生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宝贵财富,预防和减少学生亚健康的比例,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是大学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汉中职业技术学院08、09、10级各专业随机抽取5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2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分类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由学生会体育部干部分头进行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6份,回收率为97.2%,其中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4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道德方面的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等。尤其是躯体不适及心态失衡等亚健康问题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导致最终成为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案例也呈上升态势。

2.1.1心理亚健康亚健康状态的许多症状表现为心理健康的不良状态,如精神不振、情绪低沉、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波动、烦燥焦虑、失眠、多梦等。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学生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其中焦虑、恐慌最为常见,在与人相处时谨慎小心,患得患失。适度的焦虑有助于维持人格的完整,促进人格的高水准统一,而过度的焦虑会使个体的心理出现种种不适。在这种状态下,若给予适当的干预,亚健康就会向健康方面转化。否则,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调查结果(回收的有效问卷中,选择很大压力141人,占29.4%;较大压力289人,占60.2%;没有压力50人,占10.4%)表明目前我院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回收的有效问卷中,选择很大压力141人,占29.4%;较大压力289人,占60.2%;没有压力50人,占10.4%。

2.1.2躯体性亚健康大学生躯体亚健康有心慌、疲劳、头昏头疼、胸闷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两目干涩等。调查发现我院学生躯体亚健康形势令人担忧,约80%以上的学生有时或时常出现躯体性亚健康问题。(见表1)

2.1.4社会适应性亚健康表现为对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难以协调、紧张,同学、师生不能和睦相处,没有知心朋友,角色错位等。通过对我院学生心理素质的随机抽样调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自我评价问题:很高的占9%,较高占42%,一般占44%,较差占5%,很差的为0%。对他人的评价:很高的占1%,较高占55%,一般占37%,较差占4%,很差占3%。对环境的适应状况:很适应占5%;较适应占62%,一般占30%,不大适应占35%,很不适应的无。在与心理辅导师交谈过程中发现,我院大部分学生均认为自己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和他人评价较高,说明我院学生社会适应性状况良好。

2.2导致我院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分析导致“亚健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它使人们长期处于心理压力过大、超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中;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结构的不断变革,也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化、形式化、物质化的现象,缺乏情感交流、冷漠使人游离健康;自然生态的破坏、城市人口密集、住宅高层化、环境污染等,使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受到伤害,人的健康状况因之下滑为“亚健康”。然而,人们普遍缺乏体育新理念也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

科学而合理的体育运动能强健体魄,培养坚韧、勇敢的品质、自觉接受坚持性、自制力、亦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增强自尊自爱,增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因此,体育运动对于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2.3.1体育运动能磨练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具有疲劳、艰苦、激烈、紧张、抗衡以及相互竞争的特点。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思想意识,可以培养他们沉着冷静、戒骄戒躁、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体育运动不但要战胜外部条件:气候的严寒酷暑,场地器材的简陋等,而且要克服机体自身所产生疲劳以及不适应。

2.3.2体育运动能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活动能使人与人产生“亲近感”,特别是在对抗性的活动中,使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交流和协调更加频繁,这是对个人心理品质进行的严峻考验。在体育活动中,不论相识与否,都可以找到相互交流的手段,一个手势、一套动作都可以交流信息,即使是那些性格不善交际的人,也可以在运动中很快互相理解。

3对策与建议

3.1增强学生的健康与保健意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如:多搞一些规模小、强度适宜、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活动,使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寓体育于娱乐之中,以满足他们对体育的需求,使健康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3.2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导致了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广大学生应该克制和杜绝吸烟、酗酒、起居不规律、逆时而作、乱用药品、偏食等不良行为,提倡主动养生、科学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

3.3适当培养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使人身心放松,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因此,应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完成各种运动的过程中,学会与队友的默契配合和与对手的周旋较量,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美妙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

关键词:亚健康;健康;心身医学;中医;体育运动

1、亚健康现状及分类

亚健康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它的发生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紧张、社会关系复杂等有关,又称其为“文明疾病”或“社会性疾病”。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现代人类遇到危及健康的问题日益增多,各国对健康投入的资金猛增。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每年为心血管这类非传染性疾病付出的医药费用高达数万亿美元。2000年日本国民的医疗健康费用达到380000亿日元。美国1996年政府付出的医疗保健费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8%。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美国每年有600万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澳洲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达3700万。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2000年我国对1800名白领员工调查,有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

2、亚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多年来,健康的概念非常难以界定,以往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将之作了如是发展:“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每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达到安宁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在我国也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为追求高寿命,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残,一样不能幸福生活,因而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美国的R杜博(RDubos)对健康更新的定义为:“人们最切望的健康未必是身体的活力和洋溢着健康感的状态,也不是长寿,而是指一种最适于达到各人给自己所订的目标的状态”。

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现代化的社会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实惠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人生烦恼,身心失调,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如果健康驶向疾病的“生命列车”一旦启动,常常只向前行进,多半是有去无回,所不同的只是“行进”速度的快慢。在从亚健康向疾病的转移过程中,人类健康面临极大威胁,生命质量大打折扣。

3、对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3.1心身医学干预亚健康

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保健组织“凯泽永恒”组织已经推出一项计划,运用心身相互作用的方法对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提供帮助,这一方法已证实非常有效。科学研究已证实,心身联系确实存在。心身失调是因人的心理或情绪而导致或加重的真正的疾病。心身失调包括: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身体症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的或对其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疾病等。专家认为,现在在日常保健中运用心身医疗原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它是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手段之一。

亚健康多为心身性的,心因常起主导作用,而且个体的个性特征也常有着特殊意义。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经认定:具有过分的追求、敌意感过强的A型行为,是促成冠心病形成的高度危险因素。在35―55岁的人群中,具有这类行为特征者,若干年后有10%将发展成冠心病,而此类行为不明显者患冠心病的还不到3.8%。另一方面,惯于自我克制,情绪低沉、悲观,又不太愿意让负性情绪表达出来者(被称作C型行为),其肿瘤发生率比A型行为者高出3倍。

3.2中医干预亚健康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课题《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侯流行病调查》是我国对亚健康人群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5000名35―55岁的普通群众。在摸清亚健康在人群中发生的情况及中医证侯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侯学本底资料库。

3.2.1上工治未病

严格来讲,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学并不专长于治病,而是擅长于调整状态。所谓的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郁证等,其实都是指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历来主张“治未病”,《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强调高明的医生应“先安未受邪之地”,即了解病态的发展可能趋势,积极采取措施,杜绝防范其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中医不仅理论观点十分科学,而且通过近年的积累,形成了丰实有效的防范、调整措施和方法。

3.2.2调整不只是补

目前很多人对亚健康状态纠治的理解就变成了服补品。中医学认为,也许在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但今天,这类单纯的虚弱者已不多见,大多数人只是由于紧张、压力、心理应激,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因此,对于亚健康者来说,重要的是“调整”,而不是“补”,调整代谢、调整免疫、调整心脑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调整心身

功能状态。

4、体育运动纠治亚健康是积极、有效、可靠的手段

根据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提供的材料,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吃药、看病、住院情况的发生率普遍低于非体育人口;他们对自己身体、精神疲劳程度以及对体力衰退的评价,均优于非体育人口。而且,他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好于非体育人口,具有不良嗜好(吸烟、酗酒)的体育人口也明显少于非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在生活中有明显不依赖营养保健品的倾向。

从本质上说,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故进行行为上合理纠治十分重要。体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能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文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益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和弊端,它严重压制了人类的自由天性,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亿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生物机制,从而使人类发生了极大的不适应状况。人类的当代疾病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精神的过渡紧张,脑力劳动的肆意增加,体力活动的日趋减少,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等,都是引起当代疾病的罪魁祸首。

人类的体育活动,是惟一的一种能与这种生活格局相对抗的文化方式。人类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再一次地恢复原来“动物天性”,机能获得新的“自由自在”,才能最有效地抵抗各种“异化”,消除文明力量对自己的“离心背叛”。体育的积极意义和主要的保健作用几乎都是在这个“反抗文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通过体育,人们可以在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质量;可以在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心理学上克服紧张、焦躁和不安;可以在社会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哲学的角度做到真正的“返朴归真”,克服“异化”……。这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之所以被现代医学一步步地包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就是由于它在纠治人类行为疾病、改善人类体质状况的过程中承担着医学目前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健康观念的转变使医学和体育逐步走到一起。医学的主要任务由传统的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逐步向病前干预、防范过度,并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体育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体育运动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行为,造就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可以说体育健身活动不仅是解决身心健康问题、消除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而且它也是最方便、最廉价、最快乐的一种。

[1]杜江伟.“全民健身”与“医学预防”[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

关键词:健康;亚健康;疾病;预防;治疗

一、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心烦意乱,夜里多梦,睡眠质量不高;面色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无光泽;指甲卷曲、月痕不齐、甲面白点;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经常自汗、盗汗;突然感到视力下降,且伴有目胀、头疼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多梦、疲劳、情绪不稳定、用脑后疲劳、耐力下降、困倦、烦躁、健忘、虚弱、活动后疲劳、易激怒、失眠、压抑感、易怒、总怀疑自己有病、思维效率低、易感冒、嗜睡、四肢乏力、不愉、头晕、目眩、抑郁、头疼、腰膝酸痛、脱发。

二、大学生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增大

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兴旺发展的时代,一个情绪负重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迫使他们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再加上目前由于高校扩招、校舍紧张、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容易使人烦躁,心情郁闷。所有这一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二)饮食起居无规律

无规律的饮食和起居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大学生对饮食起居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长期的无规律的饮食起居,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不良嗜好

大学生无论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并迅速向成人过渡的动态变化时期,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其原因:一是学习与竞争的压力较大,以此来缓解压力;二是无具体目的,有从众心理,以此作为时尚和成熟的标志。实际情况主要以后者为主,并占有绝大多数。

(四)缺乏科学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弥补现代生活给人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能调节和改善由于饮食、作息等长期不合理而形成的健康隐患,这一观点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运动缺乏症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肌体抵抗力下降。

(五)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由于人体生物具有周期性,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学生在考试期间表现的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失眠等。

三、预防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当前大学生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对“健康”一词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模糊。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编写合适的健康教育的教材,使学生认识到“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二)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理念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心理障碍

由于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生心理障碍现象更加突出,学校应定期举行有关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讲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现实性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一些学校已专门设立心理咨询,促进自身人格的发展,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四)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营养平衡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大基石。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饮食来预防。专家建议:5大食品每餐都应摄食,种类越多越好;每餐吃8分饱;在愉快的气氛下进餐;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根据身体需要适当补充营养品。

(五)体育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说段

任何体育运动不仅是运动器官在运动,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以至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相互配合进行运动。体育运动能促进全身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从上至下统一协调的锻炼,使人体各级机能得到提高,它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研究表明,强度适当的体育运动,通过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可提高唤醒水平,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摆脱烦恼,对精神不振、心境很差的人具有显著的治疗和调节作用。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心理坚强和自信心,并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通过群体的体育运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愉快,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

四、大学生产生亚健康后的治疗方法

(一)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指用光、电、声、气体、水等因子作用与机体,进行保健的一种方法。首先,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改善局部的症状,如颈肩、腰、腿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如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磁疗等。

其次。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肌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护人体平衡,使不良的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如运用音乐、空气离子、色光等方法,从而改善人体各项生理指标。

(二)精神疗法

精神疗法又称心理调节法,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通过各种方法,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

(三)森林疗法

森林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

(四)饮食疗法

一般来说饮食讲究色、香、味,从现代生活基本条件来看,特别是从科学养生的视角来认识食疗问题,也就是书,人体可以通过食疗,达到阴阳、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饮食应该讲究色、香、味。具体有食养八原则,即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食清淡,忌膏粱厚味;不可偏食,多食五谷杂粮,不勉强进食,不渴强饮食;怒后不进食;饮食不可过热过冷;食后不要做激烈运动;注意食后养生。

(五)针灸、点穴法

1.针灸原理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不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条,以火点燃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2.定穴取穴

针灸首先要定穴、取穴。准确的取穴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种是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来取穴;一种是以患者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某部分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还有一种是把人体各部分的距离,规定为一定的寸,以骨度来取穴,只有确认标志,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与上下,左右邻近穴的关系,才能达到准确取穴的目的。

(六)按摩疗法

按摩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肌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常用于伤科各种痛症。

(七)穴位激光照射疗法

(八)穴位电兴奋疗法

五、结束语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预防和摆脱亚健康是获得健康的前提,亚健康需要整个人类的高度重视,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大学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平衡心理、适当运动、亲近自然等途径预防和摆脱亚健康而走向健康。

[1]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2]朱寒笑.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运动养生;现状;发展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概念应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生殖”五大方面都健康的状态[1]。可以看出,健康并不单纯指的是一个人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完好。人们要达到健康并维持这一状态,就离不开科学的健康管理。

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1.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一种以现代健康观念为核心,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需求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干预的管理服务[2]。中医健康管理是将中医“治未病”传统思想与新的医学模式相结合,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管理理论体系,实现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面的医学服务过程。其内容包括了健康咨询、监测、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养生调治、信息管理等[3]。其管理方法体现了中医特色理论和技术,包括中医食疗、运动疗法等。

1.2健康管理的形成

健康管理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4]。而后健康管理概念推广开来,进入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形成“健康管理产业”。2007年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健康管理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标志着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受到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普遍重视,表明国内的健康管理产业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

2.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思想

2.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行模式

3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3.1强化中医理论,融合传统健身运动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应当重视传承和发扬我国深厚的特色中医文化。在现代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形成融合导引、气功、武术、医学理论为一体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养生运动方法,从健康筛选、促进、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为社会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服务和计划,以期以最低的医疗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3.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患者动态的“望闻问切”,还可研制集智能化、系统化、科研化的中医健康管理软件,实现“跨领域”的诊疗服务,从而实现中医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以先进的科学力量提升服务和管理质量。

3.3建立中医健康基础数据库

3.4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强化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通过主动走进社区,以多种方式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宣教,加大宣传,对个人、家庭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诊疗干预措施,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塑造中医健康管理的“品牌形象”。

3.5规范评估和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评估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11]。而为了确保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对其手段和疗效进行标准定义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养生保健操、理疗、药膳等,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规范标准,以制度化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4结语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处在我国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过渡的地带,年均气温3℃~9℃,降水量250~550mm,雨热同期,光能充足,其间有大通河、湟水、黄河自西向东流贯。其中湟水流域集中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约50%的耕地,60%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14],湟水流经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工农业生产基地。本次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农业生产集中的9个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互助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西宁市管辖,其他6县属海东地区管辖,海拔1600~2900m,主要气候要素随海拔升高,年均温、≥0℃积温、≥10℃积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多。农业生产呈立体布局,农业自然环境表现为垂直地带性的差异[15]。

评价指标的数据标准化由于各指标的含义不同,指标值的计量单位也不同,各指标的量纲各异。为使各种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必须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值法[13]。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必须科学、客观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近年来已有学者在评价体系中使用“组合权重”综合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29-30]。本文分别使用熵值法及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值,然后得出两者的组合权重值作为青海省东部主要农业区县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权重。

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得到研究区9个县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项目层中,湟中县的活力层和组织结构层指数值最大,分别为0.655和0.745,化隆县的活力值最小,其值为0.020,组织结构层指数值最小的为乐都县,其值为0.336;从恢复力指数看,民和县和平安县的恢复力指数为最大,它们的值基本接近(分别为0.697和0.689),乐都县、大通县和循化县的恢复力指数较低,三县间没有显著差异;系统服务的价值指数上,民和县为最大,其值为0.632,最小为湟源县,其值仅为0.039。目标层的综合健康指数说明,研究区不同县域的综合健康指数在0.300~0.600间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平安县>互助县>民和县>湟中县>大通县>循化县>湟源县>乐都县>化隆县。根据健康状态分级,平安县处于“健康”状态,互助县、民和县、湟中县、大通县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是循化县、湟源县、乐都县、化隆县。平安县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处于“健康”状态,但组织结构却处于“不健康”状态。该县干旱指数(逆向指标)评价值很低(仅为0.102),这是造成组织结构评价值低的主要原因。其次该县畜牧业比重评价值也不高,畜牧业比重反映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积极意义。

结论与讨论

实际意义: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忽视了身体的锻炼,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铁球功法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坚持本功法的习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它通过身、息、心的自我调节,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达到保健与体育防治相结合的效果,它既能锻炼身体,又有很高的心理调节功能,修身养性。

理论意义:通过铁球对手掌各穴位的揉动并加以身体的肢体运动,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心神的修养来疏通经络、协调脏腑、扶植正气达到抵御外邪、祛病强身的目的,长期坚持锻炼本功法可以收到习练多种功法的功效。

创编功法技术上应遵循的原则:1.功法练习特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形为基,调息为主,意气相随。2.结构特征:上下贯通,左右对称,内外结合,刚柔相济,柔缓适宜。3.功能特征:健身为主,治疗为辅,对不同的群体以自然为宗旨,在轻松愉悦的练习中达到健身的目的。

研究方案:

1.文献查阅,研究各功法的基本要领。

2.筛选、构思、设计,形成铁球功法的招式套路方案,双手同时各运转三个铁球;四肢曲、伸、展、转的基本功;双下肢单蹲独立伸、展平衡运动。

全套共有20招式组成,即:1)起式;2)左内侧转臂涮腰;3)右内侧转臂涮腰;4)金鸡独立转球;5)左右拗步转球;6)左右扑步转臂涮腰;7)前弓步转球;8)阴阳八卦步转球;9)莲花下腰转球;10)左单肢独立燕平衡;11)左开弓转球;12)左下肢起落;13)竖叉转球14)弓步转球;15)右单肢独立燕平衡;16)左开弓转球;17)右下肢起落;18)左右坐盘转球;19)左右外侧转臂涮腰;20)收式。

3.已确定完整的套路名称及训练要领,并在进一步完善。

4.在方案设计成熟的基础上已用于教学实践检验,并列为学生武术协会的训练项目,现已有30余人业余队员较熟练的掌握了本功法的习练。

初步结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针灸;防病保健;应用

1引言

采取针灸的方法进行防病保健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中医预防学中的重要组成,随着针灸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大和针灸技术的不断成熟,使用针灸进行防病保健逐渐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和认可,而21世纪针灸的发展会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和国际化,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针灸对于防病保健的重要作用。

2针灸保健的历史

3针灸防病保健的特点

首先正如中医所说由于每个人体质的各不相同,其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机能状态也各不相同,利用针灸进行防病保健时也会因为不同的人体机能状态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当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进行针灸就会产生白蛋白上升和血浆球蛋白下降的现象,如果人体处于病毒感染状态进行针灸就会出现末梢循环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和总数突然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还会出现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物质含量增高,而患者的实际表现是抵抗感染能力的增强和恢复速度的加快等。当人体处于不同的血压状态时,针刺保健就会表现出预防高血压和防止血压过低的良好治疗效果,如现代文献研究表明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取双侧公孙,内关进行电针治疗,输出脉冲电流为2-5次∕s的慢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20min,10-20日为1个疗程。观察100例,总有效率为98﹪.此外在进行针灸防病保健治疗之前还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和体质强弱进行辨别,以确保最终的效果和治疗方法的合理性。

其次针灸穴位的选择和针灸手法的不同其防病保健效果也各不相同,最为明显的特点是针刺穴位会表现出相对的特异性和不同类型的手法作用机体时会表现出规律性的效应。具体包括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针刺足三里进行强身健体、预防中风,艾灸神阙进行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和针刺三阴交进行疏肝调血要优于其他穴位的选择。对于手法选择不同对于防病保健效果不同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当选择补法进行针灸时多数人会表现出血管紧张度下降和脉搏速度变缓的现象,而当使用泻法时其表现则恰恰相反。

最后是针灸的防病保健作用还可以分为防病祛邪和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按照作用的不同针灸还可以分为灸疗和针刺两种,其中灸法多用于消除亚健康、补虚和健身益寿,针刺则多用于祛邪、戒断和美容,不同方法的交替使用也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此外当针灸应用于大脑平层、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和丘脑时还可以起到镇痛的效果。

4针灸防病保健的具体作用

针灸的防病保健表现在增强抵抗能力、保持经络通畅、调和气血和消除亚健康等多方面,具体包括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调整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和调整体液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等三方面。首先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和控制的重要方面,通过针灸可以明显改善正常人体体液中免疫物质的含量、血液中杀菌物质的能力和溶菌酶的含量等,此外抗干扰素、血清补体、调理素和血清球蛋白、非特异性免疫物质等也是影响人体抵抗力的重要因素,通过针灸也可以有效调节其含量。所以无论是从免疫学还是中医学的角度,针灸都可以从实用、无副作用和低投入等角度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这对于体质较弱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式。

其次针灸对于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功能的改善已经得到大量临床应用的验证,其中包括针灸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血脂含量和改善血液成份、调整血压等,国外学者还发现通过针刺可以明显由血管危险因子累积导致的整体机体失调症状,在这里针灸作为可以引起人体开放系统物质和内能量变化的信息刺激。针灸还可以作为非特异性传入刺激调整神经系统的内分泌活动和预防休克症状等,最终起到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保健的作用,此外随着脑血栓、脑出血和脑中风等导致偏瘫患者的增多,针灸也已经介入到神经介质传导的领域,而随着经络实质研究和经脉循环线路检测技术的改进,针灸对于结缔组织和经络的影响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揭示。

5结语

[1]宗蕾.针灸保健“绿色”疗法治疗亚健康[J].自我保健,2010,(12):56-56.

[2]张仁.针灸保健防病历史与现状[J].中医文献杂志,2004(01):55-56.

[3]曹彩英.针灸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理论及运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S1):54-56.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业余活动取向调查报告及分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北京地区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工程高校在校工科研究生,随机抽取男生198人,女生164人,共362人。

1.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研究生室向所采访的研究生发放问卷。

(2)访谈调查,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和研究生面谈获取深入的信息。

2.主要内容与问卷

主要内容:

研究生是否有明确的业余活动取向,包括工作日的业余活动、周末活动、寒暑假游玩计划、最偏爱的业余活动、体育锻炼以及学习压力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内容,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

问卷:

您的性别:男(摇摇),女(摇摇)

(1)您周一至周五(工作日)的业余活动主要从事什么

A:借助计算机上网看新闻或玩游戏

B:散步或聊天

C:进入工作室工作D:其它

(2)您周末在实验室工作吗

A:两天都工作B:工作一天C:不工作

(3)您寒暑假有周全的假期游玩活动计划吗

A:有B:没有C:视情况而定

(4)您结婚了吗

A:已结婚B:没结婚

A:体育运动B:基于计算机的活动

C:聚餐或聚会D:逛街购买东西

A:半小时以内B:0.5―1小时

C:1―2小时D:2小时以上

(7)您认为体育锻炼对研究生生活必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

C:可有可无D:没必要

(8)您认为您目前的学业压力大吗

A:非常大B:比较大

C:一般D:很轻松

(9)您认为您的身体健康吗

A:非常健康B:健康

C:亚健康D:不健康

3.调查结果与分析

4.结论

5.建议和措施

研究生们在紧张繁重的研究工作之余,应该拥有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我认为学生和学校应调整策略,积极应对。

(1)从个人角度来说。首先,研究生们应当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其次,应当积极参加群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参加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或暑假企业实习,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享受人生的乐趣;再次,在周末,男生们应当多走出宿舍、工作室,加强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有意识地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2)从学校角度来说。首先,学校应当尽可能地提供便利的体育设施,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运动会和各类体育活动;其次,应当加强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心理辅导,多组织研究生团体活动;再次,学校可举办研究生年度艺术节,鼓励研究生展现才艺。

总之,我们坚信,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及学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校将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青.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剖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27-30.

THE END
1.养生之道“民以食为天”,饮食在养生中占据着基石般的重要地位。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首先,要注重食物的多样性。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各类食物都蕴含着独特的营养成分,没有任何一种单一食物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谷物作为主食,能提供碳https://www.jianshu.com/p/c901675bf74d
2.养生食谱,增强免疫力,筑牢降防线大运简介摘要:本养生食谱旨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助力打造健康防线。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提供营养均衡的餐点,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本食谱注重天然食材的选择,强调食物的原始营养价值和功效,为读者呈现健康美味的餐点组合,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 本文目录导读: https://www.dayunyingshi.com/post/3085.html
3.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感悟9篇(全文)所以在日常膳食中,我会下意识的调整自己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与此同时,也会注意五性(热温平凉寒)、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的协调,让饮食真正服务与我的健康。 三、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的作用不只是强身健体。还能有效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自己的个性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k8aep1y.html
4.降是福※ 疾病如肝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均可影响性功能。 ※ 长期过量饮酒,可能造成性功能低下,出现性冷漠、阳痿等症状。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5-09 |哪些食物能增加精子量 2010-05-06 |为什么口服避孕药要注意饮食营养 2010-01-31 |男性更年期性欲减退如何食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65004_28599554.html
5.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中西医如何协同治疗?患儿防治护理要注意啥?最新四是组织中医药专家,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向社会传播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 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制定中医药防治儿童呼吸道疾病科普指南,着眼于疾病预防和改善恢复期症状,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 对于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治疗有哪些优势? 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40091942
6.每日热点1127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527
7.头条文章将200克蒜约5-6头捣碎,兑入500毫升白酒,放置10-15天。每天2次,中晚饭前半小时饮用,每次10-20毫升,最好是蒜、白酒一起饮用。 大蒜在酒精的化学作用下,产生一种名叫大蒜素N的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凝结的功效,可以预防脑血管和心血管意外疾病,这种方法可以清理血管阻塞,让血管有弹性,大蒜是人体的“清道夫”,能稀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91781784486086?id=2309404391781784486086
8.个性化饮食方案(精选四篇)白色:五行属金,如:牛奶、大米、面粉、鸡蛋和鸡肉类等,此类食物多食可消除身体疲劳,促进疾病康复,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脂肪肝等患者多食白色食物好,尤其是对肺好。黄色:五行属土,营养主要集中在脾胃区,代表食物有:南瓜、玉米、花生、大豆、土豆、杏等,有壮骨强筋之效,尤其对脾胃好。红色:主要含有维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blongx.html
9.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4年第15期)痛风太难忍,防护有妙招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除了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合理的护理同样重要。这里,我们介绍一些痛风护理新方法。 1、日常饮食护理 痛风患者的饮食应以低嘌呤为主,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同时,以食疗促进疾病恢复,例如金钱草车前草茶和薯蓣薤白粥,不仅具有利尿排石的作用,还能有效缓解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