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祖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的GDP也一路飙升。
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90865亿元。
中国人富起来了,这是一个不告而知的事实。
富裕的生活既使得我们吃得越来越好、食物更丰富多样,但很多人也养成了一种辛辣油腻、肥甘厚味的饮食习惯,这不仅使得肥胖成了一个显著的问题,还使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高居不下,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医学和营养学的进步,使得我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合理和规律性,“清淡饮食”这个新概念就被推上了时代的舞台,吃清淡点更健康,这几乎成为了大众的共识?
但对于噬肉如命的人来说要“清淡饮食”就有点无所适从、难于登天了。
其实“清淡饮食”并不说大家只能白粥配青菜、清汤下面、滴肉不占,常见的肉类、蔬菜、水果都是可以吃的。
清淡饮食即不是素食,素食也不一定是清淡饮食。
下面湖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就与大家聊一聊“什么是营养学的清淡饮食”。
中医认为:清淡饮食能清热解暑、补液生津,平衡机体阴阳。
对于大病初愈、手术后、肠胃不好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的患者,医生都建议我们要清淡饮食。
而营养学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
清淡饮食绝不是只吃素不沾荤,它主要表现为“四少一多”,即少油、少盐、少糖、少辣、食物多样化。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清淡饮食最能体现食物的原汁原味,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又减少了脾胃的负担,还能增加了食欲,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低。
1.少油
合理控制用油量,可以用带有刻度的控油壶来控制油摄入。
应避免油炸、油煎食物。油炸食品口感虽好,香味十足,但过量食用容易造成能量过剩导致肥胖。
此外,反复高温油炸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推荐摄入量: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
2.少盐
吃得太咸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身体正常排水功能,水分滞留在体内造成水肿肥胖。
我们要控制隐形盐的摄入,如鸡精、味精、酱油、甜面酱、番茄酱、沙拉等调味品中的盐。
我们还要注意少吃咸菜、咸鱼、咸蛋、香肠、罐头等食品,购买时要留意营养标签中钠的含量。
推荐摄入量: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
3.少糖
添加糖是日常做饭时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等蔗糖,还有甜点果汁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
食用大量添加糖会刺激胰岛素水平急速上升,从而加快脂肪合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味食品,因为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超过50克糖的限量。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
4.少辣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四川人怕不辣”,其实这种追求过辣的刺激的饮食方式我们是不提倡的。
过辣还容易刺激消化系统,让人遭受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折磨,从而影响身体的代谢。那么我们怎样判断辣度呢?
辣椒会辣,是因为其中含有辣椒素(capsaicin)。标示辣度使用的单位是史高维尔单位(ScovilleUnits)。
5.多样化
清淡饮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一是食材要丰富的,应包括杂粮、薯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食物。
二是应该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鸡蛋、牛奶等。
三是要做到主食粗细搭配(粗粮:细粮=1:3)、副食荤素搭配(荤:素=1:4),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全面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确指出: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6.烹调方式的选择
清淡饮食的关键就是合理的烹调,要尽量做到少油,调味要少盐、少糖、少辣。
可选用蒸、煮、炖、汆、拌等烹调方法,应避免油煎、油炸、熏烤等烹调方法。
此外食材搭配也很重要,如肉类最好与低脂、高纤维的菌藻类食材共同烹调,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吸收。
参考文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赵妍.医生们说的“清淡饮食”到底是个啥?[N].保健时报,2017-07-27(003).
冯岚岚,郑旭彤,张海山.大病初愈宜清淡饮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