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二、饮食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人体需要一定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维量元素。如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缺乏微量元素硒可引起癌;缺乏微量元素锌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缺乏维生素可引起便秘。人体对这些营养素需要量不大,但必须保证从饮食中得到全面补充,否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能提供免疫物质牛奶、蜂乳、甲鱼、枸杞、脑等食品含有大量免疫物质,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对婴幼儿、老年人、体弱者尤为重要。

四、饮食能提供大量抗菌物质大蒜、洋葱、茶叶等食品中含有大量抗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五、饮食能提供大量的抗癌物质微量元素硒皮龟、甲鱼、豆浆等食品有抗癌作用,经常食用可减少癌症的发生。

六、饮食能调整人体的物质代谢,使人体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羊肉、狗肉、鸟肉等有助肾阳之效,热量较大,食之可治腰膝酸软,增加抵抗力;银耳、黑木耳能降低血液凝度,有利于冠心病和血管硬化的防治;茶叶具有抗凝血与使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不但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元素血症有明显治疗作用,而且对胃炎病人的血凝状态和纤维蛋白沉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GM(1,1);数据拟合;灰色系统模型;数值分析

一、问题重述

中国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水果和蔬菜品种也日益丰富,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人体营养均衡的意识也有所增强。然而多数中国居民喜食、饱食、偏食、忽视人体健康所需的营养均衡的传统饮食习惯尚未根本扭转,进而影响到果蔬生产。

结合为保障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范围和前面预测的人均消费结果,评价中国居民目前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的年摄入水平是否合理。

二、模型假设

1、在不发生任何农业灾害的条件下,而且能保证社会安定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

2、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食用健康有营养的蔬菜已成为一种时尚。

3、在不发生任何农业灾害的条件下,而且能保证社会安定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

4、假设网络资料都是可靠的能够反映蔬菜市场的基本情况。

5、假设中国居民人口数量给估计预测带来的误差忽略不计。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在短期内不会突变。

三、符号说明(表1)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灰色系统中的GM(1,1)模型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主要是基于GM(1,1)模型的预测,是将离散的随机数,经过生成变为随机性被显著削弱的较有规律的生成数,然后建立模型进行预测。

设数列做一次累加生产序列,得:

建立白化式的微分方程:

设按最小二乘法得到:

其中:B=

得到微分方程的解。

4.2蔬菜的刷选

第一步:做一次累加生成

第二步:确定数据矩阵B及

第三步:求参数a和b(借助MATLAB软件得到的结果)

a=0.004b=339.17

因此得到菠菜未来总产量预测模型为:

其中表示距离初始年的间隔年数,取1,2,

如果对作依次累加生成处理,即

x(1)(2)=x(0)(1)+x(0)(2)

x(1)(3)=x(0)(1)+x(0)(2)+x(0)(3)

数列与原始数列相比较,其随机性程度大大弱化,平稳程度大大增加。对于这样的新数列,其变化趋势可以近似地用如下微分方程描述:(1)

在(1)式中,a和u可以通过如下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

(2)

在(2)式中,YM为列向量YM=[x(0)(2),x(0)(3),…,x(0)(M)]T;B为构造数据矩阵:

(3)

(3)式就是数列预测的基础公式,由(3)式对一次累加生成数列的预测值

可以求得原始数的还原值:

(4)

在(4)式中,t=1,2,…,M,并规定。原始数据的还原值与其观测值之间的残差值ε(0)(t)和相对误差值q(t)如下:

(5)

对于预测公式(3),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它的预测精度。这一预测公式是否达到精度要求,可按下述方法进行精度检验。

首先计算:

其次计算:方差比c=s2/s1

及小误差概率:

4.3引入残差模型的数列预测

原始残差序列(预测数列与原始数列只差)

使用该数据序列建立残差GM(1,1)模型,

引入残差模型的影响,得新的预测序列

在利用最小二乘法作数据拟合中,用的较多的是多项式拟合。即要求出二项式中的A=()使最小。

运用MATLAB同样的方法对产量前10蔬菜2014-1020年进行预测

综合以上预测结果,我们得出如图1所示2009-2020年主要蔬菜的人均消费量。

通过调查2009年—2014年各主要蔬菜人均需求量的数据,来画出各蔬菜人均消费量的折线图,可反应出大白菜的需求量最大,其余虽然需求量没有大白菜的需求量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蔬菜的需求量占有总蔬菜需求量的大半。

五、模型评价

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尽管某些信息不够充分,但同属于一个系统的数据必然是有序的或有特定功能的。(2)、对于一些杂乱无的数据或者夹杂着无规则干扰成分的数据,从灰色系统模型的角度章只需要较少的已知数据,从灰色系统的角度看,这类数据并不一定是不可触摸的,而是将它们看成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按适当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灰色数转变为生成数,从生成数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生成函数。(3)、利用现实性的生成率,使灰色系统尽可能变得清晰。

缺点:灰色系统介于黑色系统与白色系统之间,即系统内部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一般无法建立客观的物理模型,、其作用原理也不明确、内部因素也难以辨别、信息不完全、现象不明显,很难准确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对其定量描述难度大,建立模型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1]陈东彦,李冬梅,王树忠.《数学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张德丰.《MATLAB概率与数理统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3]范金城,梅长林.数据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

[4]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5]张峭,王克.中国蔬菜消费现状分析与预测[J].农业展望,2006,10:28-31.

关键词:膳食;健康;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膳食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日益密切,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开设,能使更多大学生对膳食与健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体质,促进健康发展。

一、“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为全校范围的公共选修课,共32学时,面向的对象基本为新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教学准备时,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将营养知识与其生活密切结合来制订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包括:①基本的膳食营养,介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功能,以故事的方式引导出各种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性;②根据大学生的营养特点,介绍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营养需求,并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③平衡膳食,介绍食物的分类及其营养特点,并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引导,介绍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并初步学习食物搭配与食谱编制的基本原理。

三、“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如通过故事引入营养素的功能与重要性;通过图片展示食物的分类及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动画与影片来讨论生活中的常见饮食误区等。

参考文献:

[1]蔡杰铮,张晨铭,杨猛,刘起硕.北京市大学生营养膳食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3(7):218―219.

[2]张雪莹,秦立强.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教育现状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3):49―51.

[3]罗立娜.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

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党校江苏省连云港市222100

【摘要】本文论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从一般饮食习俗、膳食结构、传统饮食方法等多方面讨论和人体健康的联系,并本着传承祖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利用科学合理的膳食理论解决传统饮食中的不良现象,推进我国烹饪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饮食;健康;营养素;发展

1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人体健康关系中的优势

1.1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看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在我国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1]。

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相对于西方国家因高蛋白,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而导致普遍发生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肥胖病的结果,从反面表明以素食为主,综合平衡的饮食是合理的,正确的。

1.2民间传统习俗中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繁华城市还是美丽的乡村,依旧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食风。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各种节日有着不同的寓意,其中饮食是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不同的节日中,根据不同的特产加工出丰富多彩的食品,用现代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分析,好多节日中的饮食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如食素、节日中荤菜不利于人体健康,食素有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农历腊八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多种收获的粮食和瓜果混合熬制成,通常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红豆、小米、绿豆、小豆、花生、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粉条、海带、豆腐等[2];过年吃的饺子,有各种面粉、蔬菜等,多样性的荤素搭配符合了膳食营养互补原理。

1.3饮食原料的加工操作方法和人体健康的联系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效率的机械加工带动了现代厨房工作效率,但是有很多传统饮食中的加工方法是机械取代不了的。在神农时代,发明了陶器,用陶器作为器皿,对食物原料进行煮、蒸、焖等多种操作,标志着我国的烹饪技术已由简单的烧烤进入蒸煮的新阶段。蒸、煮、炖等,是最益人体健康的。因为它的温度在100℃上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使用蒸煮方法来烹饪食物,避免采用高温的烹饪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致癌物质的危害,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使用铁锅是国人烹饪食物的传统厨具,一般不含化学物质,不会氧化。在炒菜、烹煮食物的过程中,铁锅很少有溶出物,即使有铁物质溶出,对人体也有好处。

2我国的饮食文化和人体健康关系中的缺点

2.2饮食中的营养素摄入不均衡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

2.3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3饮食文化与人体健康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秉承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饮食文化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规范,只有懂得饮食文化,才能谈身体素质;健康是人们最起码的物质保障,没有强壮的身体他能干什么,什么都不会,健康是人们最理想的生活改观,健康强壮的身体,注意各项营养均衡搭配,不食垃圾食品,饮食卫生。

[1]冯磊,沈建.基础营养学[M].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9).

【关键字】饮食;习惯;健康;关系

前言:健康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身体健康,有人说是思想健康,其实都没有错,人类完整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和思想健康,并且影响健康的因素众多。在这里,笔者主要想论述的是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与身体健康密切联系的人类饮食习惯。依靠药物维持的“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在未来社会,只有通过日常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创造的健康才值得提倡,对健康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如果不注重饮食的卫生和合理的膳食搭配,都将导致人类产生健康隐患。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东西很容易满足,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何搭配,怎么吃才能获得健康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大事。

1什么是健康

关于健康,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给出的,它指出健康是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健全的一种状态,评判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对感冒和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牙齿清洁,皮肤富有弹性等,这些表现都与人的饮食习惯有着紧密联系。身体是人最大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诸多人群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健康理念的肥胖症状,是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健康的表现,除疾病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过多摄入营养,暴饮暴食。

2饮食习惯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吃,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怎样吃,吃什么对健康才有好处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吃很多的美味佳肴,很多人经常饮食习惯不一样,不按点吃饭,只吃自己喜欢吃的,并且暴饮暴食,这些对身体健康真的有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笔者以前也很挑食,爱吃肉,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身体发育较慢,肥胖,个子也长得不够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果蔬里面富含维生素,对人体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而肉里面脂肪和纤维含量很高,过度食用容易导致肥胖,伴随肥胖而来就是心脑血管等疾病。学过食物营养学这门课程后,我明白了食物均衡搭配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后我每餐都加强菜品的营养搭配,过去不爱吃的食物只要是对身体健康发育有促进作用的,再怎么难吃,也会坚持吃下去,同时加强锻炼,身体健康状况较之于以前有了很大改观。

3现在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健康饮食习惯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容易忽视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列出一些比较科学的饮食习惯,供大家参考学习。

3.2要注重食物营养的搭配,摒弃过度偏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对自己来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就是美味佳肴,不喜欢吃的就难以下咽。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过度依照自己的偏好来决定食物的摄取,自己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的就少吃,甚至不吃,身体的健康需要均衡的营养来维系,这种择食观只会造成营养的失衡,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3摄取的食物对象要正确。我们吃的食物一定要正确、科学,病从口入,千万不要为了满足好奇或个人口味而去吃一些野生动物,因为这些不是人类使用的食物,野生动物身上通常寄居着一些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寄生虫或传染病,对人体的健康会构成巨大威胁。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的起因就是由于人类非法食物果子狸这类野生动物,导致原本只在动物身上传播的病变异传染给人,造成严重的灾难。

一、学生要明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二、初中“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不同考点解析

1.关于营养物质不同作用的考点解析

例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维生素,而且维生素还具有促进机体生长,修补受损的细胞的作用

B.糖类是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C.油脂能够通过人体内经过氧化后释放出能量,不仅能够维持机体的体温恒定,还能维持机体运动

D.蛋白质可以起到预防疾病、调节新陈代谢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糖的组成,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作用。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使人体保持健康。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正确答案为C。

2.关于营养物质分类的考点解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仅有蛋白质、油脂糖类和维生素,还包括水和无机盐,而这六类又被称为六大营养素。初中“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中考到的知识点,通常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

例2:某学校的食堂午餐菜谱有米饭、酸辣土豆丝、清炒白菜和萝卜汤。

(1)上述食物中包括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油脂、_____、水和无机盐。

(2)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补充各种营养素,因此,学校食堂需要添加的营养食物是____。

解析:大米和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又属于糖类营养素。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白菜和萝卜都属于青菜,因而学生的食谱中并不缺少维生素。而且,清炒白菜和萝卜汤中含有油脂、无机盐、和水。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但学校食堂的菜谱中没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而中学生又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所以,第一题的答案为维生素,第二题的答案是鸡蛋、豆制品或其他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3.关于各种元素影响人体健康的考点解析

例3:以下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B.缺碘易引起坏血病

C.缺钙易发生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

D.缺铁会导致贫血

解析:本道题主要是考查钙、铁、锌、碘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缺锌会导致机体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缺碘容易引发甲状腺肿大,缺钙会引发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而贫血则多是由缺铁引起。所以,正确答案为B。

4.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类考点的解析

例4:周末,小红在做完作业后,准备和妈妈一起做午饭。妈妈告诉小红,午饭除了要做米饭外,还要做家常豆腐、糖醋排骨和蛋花汤。

(1)为了实现营养均衡,小红的妈妈还要在午饭中加一道什么菜?

(2)小红和妈妈将菜清洗完,切好后准备炒菜。但是她发现家里炒菜用的铁锅生锈了,为了防止铁锅生锈,你给小红的建议是什么?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营养素的种类,小红和妈妈做的午饭中,不仅有糖类、油脂、蛋白质,还有无机盐和水,但是却缺乏维生素,所以为了营养均衡,还应该再添加一道炒青菜。关于第二道题,防止铁锅生锈,人们通常会在铁锅表面洁净、干燥时,在铁锅表明涂抹一层植物油,因为可以使铁锅和水、氧气隔绝,从而达到预防铁锅被氧化、锈蚀的目的。

结束语

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书中的知识点,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分清主次,找出重点和难点,还要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和考点进行认真解析,让学生明确书中的重点知识,对于考题类型和考题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做好日常的功课复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美文.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J].职业与健康,1989(06):16-17.

[2]郭震.初中化学教科书常见问题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5(19):51-54.

[3]刘晓瀛.人体内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化学物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3):50-52.

1铁、锌、碘、硒、氟缺乏

1.1铁(Fe)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必需微量元素,它有参与氧的运输和贮存、参与合成细胞色素和多种金属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1]。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在体内参与氧的贮存、运输。Fe2+也是细胞色素的组成部分,参与氧的利用。当机体摄入铁不足时,往往导致缺铁性贫血、电子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紊乱。

1.2锌(Zn)

锌主要以结合状态(大分子配合物)存在于多种含锌酶中,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尤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内含量最高。锌对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细胞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缺锌时酶的活性下降,引起有关的代谢紊乱,使人体发育和生长受阻、厌食,影响生殖、皮肤病变并发炎症、伤口愈合差,味觉减退及胎儿畸形等。缺锌对生长期儿童影响最大,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性发育迟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甚至智力发育障碍[3-4]。

1.3碘(I)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肿大、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还可导致不可逆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克汀病(呆小症)等一系列症状。缺碘可累及整个人群,由于婴幼儿和儿童对缺碘比较敏感,缺碘对他们的危害最大[5]。长期服用碘盐可以防治缺碘性疾病。碘缺乏过去长期被认为是一种地方病,现在认识到它是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2]。

1.4硒(Se)

1.5氟(F)

2铁、锌、碘、硒、氟过量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从地方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失调、某些肿瘤以及新药和营养素,从减轻病状至增进健康和防止衰老,无处不显出生物微量元素的活力,合理发展和利用微量元素对预防和诊断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孙长峰,郭娜.微量元素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28(2):64.

[2]铁步荣,贾桂芝.无机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41-346.

[3]胡焰,韩光宇,王健,等.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初探[J].当代医学,2011,17(31):152.

[4]牛丽凤,刘剑辉.微量元素锌与儿童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35-236.

[5]陆玉培.碘缺乏病防治现状及干预措施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361.

[6]李军,张忠诚.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28(5):15.

[7]何锦,安永会,贾小丰,等.阿坝州饮水中硒和氟元素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J].地下水,2012,34(2):9.

[8]刘斌,刘志红.无机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25.

[10]贺木兰,程海东.孕期补铁导致的高浓度血清铁蛋白对母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1):4632.

[11]王丕玉,刘海潮.锌失衡与人体健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2(7):50.

THE END
1.心学问青少年教育,青春期的饮食与降:营养与平衡脂肪成长全谷物青春期的饮食与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营养与平衡的饮食对于青春期的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探讨青春期的饮食与健康,特别是营养与平衡方面的要点: 一、青春期的营养需求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少年在这一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成长。主要的营养需求包括: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MD21O05562FAT.html
2.膳食平衡与人体降营养学论文(通用12篇)如能经常保持这种平衡,就可能保持身体健康,少生疾病,防止早衰老,以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学习当中去。可见,根据以上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各年龄阶段的不同,以及工作、学习等特点,应合理安排好他们的一日三餐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3:膳食平衡与人体健康 营养学论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z8cf66l.html
3.2024电工杯B题:大学生平衡膳食食谱的优化设计及评价问题3.基于附件3的周平衡膳食食谱的优化设计 在问题2的基础上,分别以蛋白质氨基酸评分最大、用餐费用最经济、兼顾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及经济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设计男生和女生的周食谱(周一—周日),并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 问题4. 针对大学生饮食结构及习惯,写一份健康饮食、平衡膳食的倡议书。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11269/article/details/139176283
4.最新膳食平衡论文(优质8篇)关键词:合理膳食、亚健康、大学生饮食、膳食平衡、营养素 一、平衡宝塔理论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第一层(底层):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http://cooco.net.cn/zuowen/3373664.html
5.课件:大学生饮食营养与降.ppt第五章 平衡膳食 第一节 平衡膳食 第二节 大学生饮食健康状况 第三节 全球十大垃圾食品及健康食品 第一节 平衡膳食 一、平衡膳食概述 又称合理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1. 由各类食物组成 2.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数量足够的各种营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04/6203205043002013.shtm
6.大学生对膳食营养与降认知情况问卷您好!为了更好的了解膳食营养与健康认知的情况,我们正在进行一项问卷调查,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回答4.您是否学习过相关膳食营养学课程? 是否二、膳食习惯(针对大学生一项不好的饮食习惯:不吃早餐,随便三、营养认知(对平衡膳食宝塔的了解) 11.您是否了解“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或类似的营养指南? 非常https://www.wjx.cn/xz/293314387.aspx
7.课程维生素与健康 王茜 ● 3.3 矿物质与健康 王茜 ● 3.4 平衡膳食 王茜 第四章 心理健康 ● 4.1 认识自己 王茜 ● 4.2 大学生人际关系 王茜 ● 4.3 压力控制与心理健康 王茜 ● 4.4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王茜 第五章 睡眠与健康 ● 5.1 睡眠的生理基础 王茜 ● 5.2 睡眠障碍 王茜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e7996788f54b7677e4f
8.《食品营养》课程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各专业对食品营养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课程讲授膳食平衡的理论知识,各类营养素对健康的作用、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各类人群营养、保健食品与强化食品、膳食营养素摄入计算等基础知识,具备编制不同人群的一日、https://www.lsgx.com.cn/yypr/manage_yypr/tsxbkc_yypr/9562.html
9.大学生营养与降论文青春饮食指南青春饮食指南: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论文 如何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 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容易忽视自己的饮食习惯。然而,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每天所需的热量摄入量,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和活动水平来调整膳食计划。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一天分为三餐和两次小吃,以https://www.cudua.com/rou-zhi-pin/906047.html
10.大学生营养与降论文探究新时代青年的饮食习惯与降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也在发生变化。作为社会的未来主力军,如何确保他们的营养均衡、身体健康,对于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社会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为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首https://www.yoocw.cn/gan-xian-diao-wei/129134.html
11.以下关于平衡膳食说法正确的有哪些?按字节编址的计算机中,ouble型数组A的首地址为2000H,使用变址寻址和循环结构访问数组A,保存数组下标的变址寄存器初值为0,每次循环取一个数组元素,数组元素相对首地址的偏移地址为变址值乘以sizeof(double),取完后变址寄存器内容自动加1,若某次循环所取元素的地址为2050H,则进入该次循环时变址寄存器的内容https://www.shuashuati.com/ti/2d3ab29152ad453ca4c9b07862221d98.html?fm=bd86e7dab85a5ac2df231df13e18fff441
12.浅谈营养与降论文6篇(全文)综上所诉,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浅谈营养与健康论文 第2篇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学问群体,祖国的接班人,他们营养素质的上下,将直接影响着祖国的将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气、构成健康的体魄,是顺应将来社会开展的必要前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7wp39x4.html
1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的开发及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与老年相关的专业领域。 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发展路线: 养老护理员:学徒→生手(2年)→熟手(3年)→能手(5年)→高手→大师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