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婴幼儿营养与健康家庭教育指导开本:16开作者:高淑云曾云皓主编定价:89.00
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高清电子书下载请联系(菲勉费)
第一章概述
一、现代健康观
二、婴幼儿健康概念理解
三、婴幼儿健康标志
四、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第一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组成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五、摄入异常对婴幼儿的影响
六、婴幼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第二节脂肪
一、脂肪的组成
二、脂肪的生理功能
三、脂肪的营养价值
六、婴幼儿对脂肪的需要量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物的组成与分类
二、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四、摄入异常对婴幼儿的影响
五、婴幼儿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
第四节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D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二)维生素B2
(三)维生素B12
(四)维生素C
(五)叶酸
第五节矿物质
一、钙
(一)钙的生理功能
(二)钙的吸收
(四)摄入异常对婴幼儿的影响
(五)婴幼儿对钙的需要量
二、铁
(一)铁的生理功能
(二)铁的吸收
(五)婴幼儿对铁的需要量
三、锌
(一)锌的生理功能
(二)锌的吸收
(五)婴幼儿对锌的需要量
四、碘
(一)碘的生理功能
(三)摄入异常对婴幼儿的影响
(四)婴幼儿对碘的需要量
第六节水
一、水的生理功能
三、摄入异常对婴幼儿影响
四、婴幼儿对水的需要量
第七节能量
一、能量的单位
三、婴幼儿的能量消耗
四、摄入异常对婴幼儿影响
第三章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选择
第一节谷类
一、营养价值
二、选择技巧
第二节蔬菜水果类
第三节豆类
第四节坚果类
第五节乳类
第六节蛋类
第七节鱼虾禽畜类
第八节油脂类
第九节调味品类
第四章婴幼儿的科学喂养
第一节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二、成功母乳喂养及母乳质量的保障
三、喂养方法
四、断奶
第二节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
一、概念
二、代乳品得选择
三、奶具的选择
四、喂养方法
第三节婴幼儿辅食
一、辅食类型
二、辅食添加
三、辅食制作的安全与卫生
第五章婴幼儿家庭膳食管理
第一节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指导
一、0-6个月
二、7-9个月
三、10-12个月
四、13-18个月
五、19-24个月
六、25-36个月
第二节零食与保健品
一、零食
二、保健品
第三节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
一、正确饮食习惯
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策略
第四节婴幼儿四季餐饮
一、春季餐饮
二、夏季餐饮
三、秋季餐饮
四、冬季餐饮
第五节婴幼儿食谱编制
一、食谱编制的原则
二、食谱编制
第六章婴幼儿膳食评价
体格指标评价法
二、生化指标评价法
三、营养测算评价法
第七章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膳食指导
第一节营养不良
一、疾病概述
二、常见症状
三、疾病原因
四、治疗方式
五、膳食指导
六、预防手段
第二节单纯性肥胖
二、疾病原因
三、膳食指导
四、预防手段
第三节贫血
第四节佝偻病
第五节便秘
第六节食物过敏
四、膳食指导
五、预防手段
第七节呼吸系统感染
三、治疗方式
第八节腹泻
附录
附录一:儿童生长曲线
附录二:中国居民不同人群平衡膳食宝塔(2016)附录三:0-3岁婴幼儿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2013)附录四:能量和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
附录五: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
附录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健康的小儿应具有10个主要标志: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感冒或传染病。
6.体重和身高在正常范围,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色泽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人的健康具有动态的特点。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与特点并非完全一样,而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时期、甚至是在每天每时,其健康状况也是有一定变化的。婴幼儿更是如此,他们处在身体和心理不断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期望一个两三岁的婴幼儿就具备如上诸方面的特征,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因此,在评价和衡量婴幼儿是否健康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依照上述特征来进行判断,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个体差异,从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明确每个婴幼儿的发展方向,积极地创造条件,努力促使每个婴幼儿都能在身心两方面朝着健康的目标发展。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前提。2019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0~3岁早期阶段是个体生命周期的伊始,是全周期保障健康的首要环节,婴幼儿的健康照护与教育对儿童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更是关乎家庭的健康福祉。《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见附录五)中明确地指出:“要限度地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切实做好托育机构的安全防护、营养膳食、疾病防控等工作。”“保育的重点应包括营养、动作、睡眠、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生活卫生习惯等”。作为婴幼儿的养育者,早期教育工作者,其健康观念、健康知识以及对待健康的态度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教质量,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婴幼儿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