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跨境电商品牌企业增长,聚焦企业出海增长难点与发展路径,量身定制本地化,成本友好,全链路的企业级跨境解决方案,助力商家领航全球市场,激发收入可持续增长
独立站简单来说就是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然后上传商品去出售,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营销,做推广。通过独立站域名或者APP,可以不断累积企业品牌,既可以提升产品的消费者信赖度,又可以为品牌赋能做好铺垫。
相对于第三方平台,独立站的优势有:
通过独立站域名或者APP,可以不断累积企业品牌,既可以提升产品的消费者信赖度,又可以为品牌赋能做好铺垫(就像京东从自营开始,做开放平台后,其品牌优势可以赋能于入驻的品牌商)。
将数据100%留存在自己手里,实现数据安全和增值,目前第三方平台只开放了部分数据,并且很多核心的用户数据是不对卖家开放的,但是在独立站上,所有数据都属于企业,企业除了对数据的安全性有掌控之外,还可以实现数据的二次开发,源源不断的挖掘数据价值。
自主权高,避免规则制约,由于平台是自营,灵活性非常高,不必担心平台规则的变动会影响运营,同时可以通过产品设计,提高商品的溢价空间。
交易佣金成本低,减少了向第三方平台缴纳的交易佣金或年费,同时在支付端的服务费用也相对低廉。
开始做独立站之前,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启独立站。根据各自的产品、供应链、运营能力的不同,独立站的布局思路也各不相同。
独立站运营大致有6个要点:产品、网站、支付、流量、物流、售后服务。与平台不同,独立站要自己建站,可以考虑SaaS的建站平台,然后准备好支付收款方式。流量是网站推广的核心,物流要选择海外仓发货还是国内邮寄,售后的服务也是沉淀用户的关键。
独立站上的产品需要具备独特性、客单价较高、复购率高的特点。产品和其他的大众化的产品要有差异。但若都不符合,起步会比较困难,投入更大而且盈利的周期更长。
Facebook适合社交属性强、客单价较低,冲动型的消费。高客单价的产品不能直接通过Facebook来看转化的效果,而是要综合起来,结合Google的品牌词搜索变化,整个独立的流量变化,销售额和用户量的变化。
1)推荐流量:就是我们常说的“种草/安利”,比如独立站设置推荐有奖活动。
2)直接流量:顾名思义,就是直接进来的流量。新的独立站,开始是没有自然流量的,但是独立站品牌化起来后,就会产生自然流量。
3)邮件流量:从邮件营销中获取的流量。对于海外市场来说,国外的客户对于邮件的体验度更为成熟,客户会更加习惯这种方式来了解网站的信息和活动促销信息。
4)社交流量:来自于社交平台的流量。做社媒营销,前期可能效果不明显,但是当内容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度和直接流量,都会有大的提升。
后期,要做到精细化运营,保证回报率。扩大受众群体,通过独立站活动增加新客户裂变,形成循环的私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