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流动资产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于资产的概念和定义,众说纷纭,其中《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明确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流动资产是其中动态性较强的资产,是在某特定时段内会发生包含变动和运用两种形式的形态变化,具体变化轨迹一般都是在其原本形态及现金之间互相循环,其资本性质就是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实现的。
二、流动资产各属性的评价指标
根据如上所言,流动资产质量有盈利性等四个属性,其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也应该按照这四方面开展,其中的基础表现是以此作为指标选择的维度,同时兼顾各项流动资产组成部分或子项目的具体情况。
在盈利性方面,因为流动资产的盈利往往是多种流动资产集体发挥合力的结果,所有流动资产各部分构成的整体收益指标为主,具体对应指标是流动资产净利率,即流动资产净利润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率。另外,存货的毛利率也能反映企业盈利的产生过程,属于可用指标。从评价倾向方面来说,这两种指标均为正指标。
在存在性方面,具体可供选择指标有五:
代号指标名称反映内容指标属性
C1存货流动资产率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在比重负指标
C2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货币资金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适度指标
C3资金回笼率应收款项回收速度和效率正指标
C4异常流动资产比异常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负指标
C5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适度指标
从内容上看,在如上五种指标中重点是考虑的资产结构,同时又在内里里考虑其具体结构情况的真实性;从范围上看,C5为整体意义上的指标,其他四个均属单项层面的指标。
在周转性方面,具体可供选择指标有四:
Z1存货周转率企业资金具体利用效率正指标
Z2应收款项周转率企业资金管理运用效率正指标
Z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企业现金周转有效性正指标
Z4流动资产周转率企业流动资产整体上的运用效率正指标
如上四个指标其实是流动资产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周转速度和效率的反映,除了Z4为整体意义上的指标外,其他的均为单项层面的指标。
在安全性方面,具体可供选择指标同样有四:
A1速动比率衡量企业偿债能力适度指标,参考值为1
A2现金比率流动资产用于即时性偿债的能力适度指标,参考值20%
A3经营现金短期偿债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正指标
A4流动比率企业财务状况健康可靠性适度指标,参考值为2
如上四个指标除了A4为整体意义上的指标外,其他均为单项层面的指标。与如上三大类的指标倾向不同,安全性方面的指标多为适度指标,有具体的参考数值。这说明资产的安全性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在确保基本安全的基础上以接受部分风险换取企业盈利。
三、建立流动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流动资产具体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为流动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并不是体系本身,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如下三种原则的坚持中完成三个步骤。
首先,确定具体框架,坚持整体性原则。其实,宏观意义上的框架及详细内容已经由上一部分的系列指标基本确定,具体的选择确定需要特定组织根据营业内容、管理结构、治理体系、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决定。不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其最基本的表现是要确保盈利性、存在性、周转性和安全性四大方面的指标俱有,缺一不可,最本质的表现是要确保逻辑意义上的整体严密性,防止出现评价盲区。
刘雅洁(1989-),女,山东泰安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渠道管理;绩效评价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营运资金(workingcapital),也叫营运资本。GeorgeWilliamCollins(1946)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研究营运资金,将营运资金定义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值。国内学者毛付根(1995)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营运资本进一步细分,认为企业的营运资本即为本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并将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值定义为企业的净营运资本。
根据以往的研究,营运资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持有的现金、预付账款、应收账款、有价证券以及各类存货等,被视为广义的营运资金,也被称为总营运资本。它是一个反映经营周期内各种活动所需投资的具体的概念,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总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总额)。
狭义的营运资金用企业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值表示,也被称为净营运资本。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特指某一项资产,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国内外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大多采用净营运资金的概念,因为与广义的营运资金(总营运资本)的相比,净营运资本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在一个经营周期中的资金净额占用,便于企业掌握自身资金的运作情况,从而了解自身财务的风险程度。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外研究综述
(1)关于营运资金管理内容和作用的研究
(2)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主要以衡量企业各项流动资产的周转效率为主,因此采用的指标以流动资产周转率为主。这种评价方法没有涵盖营运资金中的流动负债等项目,使企业难以从全局角度把握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以及存货等因素对营运资金的影响。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也以单纯的数学方法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KeithV.Smith(1973)归纳的八种营运资金管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新的评价体系开始出现,比如Richards和Laughlin(1980)提出的现金周期指标。由于该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状况,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Pass和Pike(1987)认为营运资金管理是对流动资产以及流动负债的管理,管理的目标是为保持盈利水平和流动性,因此使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组合来定义营运资金。HillMatthewD(2010)认为营运资金管理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动,因此在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BrandenburgMarcus(2010)研究了供应链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价值增长的影响,并试图通过构建的模型予以量化。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最近几年,基于实证分析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学者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研究。刁伍钧等(2011)采用白酒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其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孙建强等(2012)采用中部地区的356家上市公司(2010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其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
(2)关于营运资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郁国建(2000)提出应建立一种集成的营运资金管理战略评价体系来弥补以往采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周转率这三个财务比率进行评价所带来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采用营运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又被细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以及采购渠道三个环节。同时,自2007年起,王竹泉及其团队采用该评价体系,每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这些调查报告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该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同营运资金的总体管理绩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2]孟凡利,李学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去向何处[J].财务与会计,2011,2:卷首.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营运资金的概念
营运资金,又可以称为“营运资本”,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企业在流动资产上所投放的资金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预收票据、预提费用、其他预付款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去除流动负债所剩下的那部分余额,其可以用来提供短期的资金周转,或者是供日常使用。营运资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代表了一个企业所能够承担的风险能力。
2.营运资金管理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是企业资金总体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之一,营运资金的运转情况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营运资金在固定资产的周转中起到了一个传输的作用,其价值的实现是在其价值分次转移在产品价值中实现销售收入后实现的。营运资金是通过生产、销售、回款等环节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价值与流动资产的价值捆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这些货币资产中而原有固定资产的价值与新增加的价值转化为的货币资金可用于新的投资或者增加资产规模,原有流动资产的价值可以运用到下一次资金循环中。所以,营运资金周转是固定资金甚至整个资金周转的基础。营运资金是否有效运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界定的各种各样的目标也就没有所谓实现的问题了。
二、A中小企业与上海地区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指标分析
1.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现状
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均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公司位于,B公司位于上海市。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具有相同的企业规模,相同的行业经营性质,排除区域差异及经济文化差异,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在一些营运资金管理指标中,应该具有相似性,A公司和B公司在营运资金管理指标上却有很大差异。
2.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指标
下表列举了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的一些关键指标,从表可以看出,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资产总额相当,说明规模相似。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8%和42.5%;应收账款分别占流动资产的28.6%和19.7%;存货分别占流动资产总额的29.1%和31.2%。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应付账款分别占流动负债的80.8%和43.4%;预收账款分别占流动负债的1.5%和17.3%;短期借款都为零。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分别占资产总额的42.7%和11.7%。
表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指标单位:元
3.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营运资金指标对比分析
(1)总体营运资金指标分析
A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为1,029,523,616.50元,B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为1,381,189,419.51元,A中小企业营运资金为439,761,925.96元,占资产总额的42.7%;B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仅为161,030,367.41元,占资产总额的11.7%;A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比例上都显著的高于B中小企业,自治区A中小企业营运资金比率显高于上海地区的B中小企业。
(2)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指标分析
A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存量为137,658,757.00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26.8%;B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存量为384,321,341.18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2.5%;B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存量显著高于A中小企业。A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量为147,092,056.20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28.6%;B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量为178,067,818.95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9.7%;A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量显著高于B中小企业。A中小企业存货存量为149,564,110.80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29.1%;B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量为282,492,807.27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1.2%;A中小企业存货存量水平与B中小企业存货存量水平相持平。
(3)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指标分析
A中小企业与B中小企业短期借款存量均为0。A中小企业应付账款存量为59,664,343.63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80.8%;B中小企业应付账款存量为52,677,175.44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43.4%;A中小企业应付账款存量显著高于B中小企业。A中小企业预收账款存量为1,103,182.35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5%;B中小企业预收账款存量为21,007,457.44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7.3%;A中小企业预收账款存量水平显著低于B中小企业。
三、A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融资,即资金的融通。本文所涉及的融资是狭义上的融资,即资金的融入。融资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三项核心内容之一,另外两项分别是投资管理和分配管理。在这三项核心内容中,融资是整个企业的资金运作的起点,并且通过融资获取所需的资金是整个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前提。因此,融资策略的选择对于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是生死存亡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流动资产是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置存的资产,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资产有着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形态多样化等特点。流动资产的管理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如何采用合适的融资方式来对流动资产进行融资也是公司一项必须要解决好的课题。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重要性更是愈发凸显。我国目前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在流动资产的管理能力存在不足。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样的,既有传统体制固有的问题,也是由于一定程度上对于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研究不发达的缘故。
本文将采用风险中性的假设来逐步推导,试图寻求一种适合风险中性世界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并逐步延伸,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流动资产融资方式。
综上所述,本文将结合中国国情和风险中性理论,来深入研究流动资产融资理论,以寻找出合适的资产融资策略。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的介绍;其次是理论的回顾,这部分将对国内外传统理论研究进行介绍——三种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分类,此外,也将对在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中得到广泛运用的风险中性假设的理论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进行完全风险中性世界假设,进而推导出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的对于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新认识;第四是放开假设条件,进而假设出一个介于完全风险中性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有限风险中性世界;第五部分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寻求合适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最后是对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和对本文的局限性进行解释。
第二章理论回顾
流动资产概念与特性
流动资产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置存的资产。这些资产可以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循环一次,即可以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等等。
流动资产的定义和所包括的项目,便使得流动资产拥有以下几点主要特性。
其一,是周转速度较快。在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流动资产一般可以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其二,是变现能力较强。这在流动资产的诸项内容的构成中可以看到,现金项目自不必多谈,存货等项目可以通过销售变现。其三,形态多变。流动资产往往从货币形态开始逐步通过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经由多种形态如实物形态、债权形态等最终回到货币形态。
(二)传统流动资产融资理论——三种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分类
在斯蒂芬·A·罗斯所着作的《公司理财》一书中,对传统的流动资产融资的策略做了总结。在传统流动资产融资理论中,斯蒂芬·A·罗斯认为流动资产可分为永久性流动资产和临时性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是指公司的营运循环跌至谷地时,公司依旧持有的流动资产,投入其中的资金是长期的。而与之相对,临时性流动资产是指会随着营运循环中季节性和循环性波动而变化的流动资产。
可以将之形象的刻画成下图:
如图2-1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总资产需求曲线呈波动向上,并且这种波动趋势无任何规律可寻。在总资产需求曲线的波动向上的过程中,有一条向上的波动区间,在这一区间的下限以上部分,就是临时性流动资产,在这一下限以下部分,就是由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构成的永久性资产。在图2-1中,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被严格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事实上这两部分都是永久存在的,并无明显界限的,只是固定资产在短期内不会上升,而永久性流动资产会随着经营业绩的上升而逐步上升。
在如何解决流动资产融入资金的问题的实质是资本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权衡,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融资策略——保守型融资策略、进取型融资策略和适中型融资策略。
保守型融资策略采用了温和的策略,认为公司的稳健重于盈利,因而不仅以长期性资金(如股本、长期负债等长期融资)融入固定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更是以永久性资金融入临时性流动资金。只有部分的临时流动资产通过临时性资金(如短期借款、短期有价证券等短期融资)融入。
如图2-2。
进取型融资策略则是走到了保守型融资策略的对立面,只采用部分长期资金来融入固定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剩余的固定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以及全部的临时型流动资产都采用短期资金来融入。该种经营者往往将公司的利润置于第一位。
如图2-3
适中型是以上两种方法的折衷,以短期资金来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而用长期资金来融通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如图2-4
这三种不同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体现了三种不同的经营者价值观,很直白的体现了三种融资方式。但是其间的高下,并无法直接通过以上直观的表述得出,要结合确实的环境来得出。
以下,我将引入风险中性概念来进一步进行解释。
(三)风险中性世界概念发展回顾
风险中性定义始见于金融领域,主要用于对期权、期货的定价。风险中性假设和风险中性概率在赫尔的《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证券》等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书籍中常有出现,风险中性概率在DarrellDuffie的“DynamicAssetPricingTheory”中有所描述,风险中性和风险中性概率在宋逢明着的“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中也对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风险中性最初是在Black-Scholes微分方程[注1]中出现。
[注1]Black-Scholes方程的公式为;
其中Ct为t时刻看涨期权的价格;St为股票t时刻价值;X为股票的执行价格;
N(d2)为风险中性世界中期权的执行可能性,X·N(d2)为执行价格乘以支付执行价格概率;St·N(d1)·表示以下变量:风险中性世界中当执行时股价高于执行价时,该变量等于股价,其他情况下都为0。为股票价格波动的标准差;
,。
约翰·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产品》第11章,第216页,(华夏出版社)
在此以后,该方程还额外提出了一个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这个世界就是风险中性世界。在风险中性的世界中,我们就可以用任意的收益率来代替预期收益率,进一步我们可以用无风险利率来替代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此后,有学者证明把在风险中性世界中求出的Black-Scholes微分方程解放到风险厌恶世界中时也是有效的。在风险中性的世界中,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投资世界的风险中性假设便是指世界是风险中性的,世界是风险中性的便蕴涵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为不要求风险补偿的无风险利率。
以上是风险中性在衍生证券定价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此后,Hull从实用角度(1993),Wilmott、Howison和Dewynne从微分角度(1995)对衍生证券定价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使得风险中性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但其使用范围依旧被局限于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定价领域。
(四)风险中性概念定义
风险中性在之前的Black-Scholes微分方程在期权等衍生证券的应用的介绍中已经基本给出了基本描述:
风险中性是指投资者对于任何投资项目不考虑这一项目所包含的风险,不要求风险溢价,只要求无风险回报率的情况。
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中性的世界被称为风险中性世界。
风险中性世界是与现实的经济环境不同,现实的经济经济环境被认为是风险厌恶世界。在现实的风险厌恶世界中,投资者并不会无视风险。对于风险厌恶者往往会规避高风险的项目;而风险偏好者也不会只要求无风险回报率,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投资项目中所包含的风险程度,要求不同的风险溢价,以寻求风险补偿。
本文所采用的风险中性定义与在衍生产品定价中采用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在此后的论述中,将不再涉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仅仅借用风险中性及风险中性世界的定义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三章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的对于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新认识
在对原有传统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分类和风险中性世界进行介绍后,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假设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完全风险中性世界的假设
在对风险中性世界的概念进行介绍后,我在此处定义一个更为具体的“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以方便此后的分析,并且区分下文我将定义的“有限风险中性世界”。
对于“完全风险中性世界”,本文作出以下假设:
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所有投资者没有风险溢价,对于任何一种投资都要求相同的投资回报率,而无论其风险高低。
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没有风险厌恶或偏好的行为,即投资者不仅不会因为风险的上升而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并且对任何的项目都会进行相同的投资,而不会选择拒绝进行投资。
市场是无摩擦的,资金的融通没有交易成本,即融资的唯一成本是对于资金供给者的投资回报,即股利和利息。
发行股票或债券没有准入门槛。
不存在政府,即没有政府的市场干预与任何税收问题。
在此处,对于“完全风险中性世界”的假设非常苛刻,与现实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对于简化讨论过程有着重大的帮助。
在对完全风险中性世界进行了假设之后,实施上排除了以下几点因素:第一,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第二,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因素。在进行了如此的假设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项投资项目的价值的影响仅仅被限制在了流动性方面,这样就有利于我们简化对于问题的讨论。
(二)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流动资产融资策略选择的影响
在对“完全风险中性世界”进行了定义之后,本文将对市场对于公司采用的对于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的选择的反应进行分析与论述。
1、进取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分析
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本文首先对于进取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进行分析。在进取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中,如2.2节所述,企业往往通过冒险的手段,不仅以临时性资金融入临时流动资产,更是以临时性资金融入固定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只有部分的通过永久性资金融入。
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里,通过4.1节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样一个风险中性世界中,融资成本只只取决于流动性,即长期资金的融资成本高于短期的融资成本。这样的话,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改变,则尽量采用临时性资金会貌似会更有利。
但是,采用临时性资金短期融资是否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呢从目前主流的财务学中来看,将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划分为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等。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一般不会对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因而真正受到影响的因素是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以下将从这两方面开展分析。
2、保守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分析
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对进取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进行分析后,本文将通过对进取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和与其相反的保守型融资策略进行比照。
在保守型流动资产融资策略中,如2.2节所述,企业不愿冒着资金短缺的危险,因而不仅是固定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以永久性资金融入,临时性流动资金也有一部分是以永久性资金融入,只有部分的临时流动资产是通过临时性资金融入。
从偿债能力上来看,由于公司的一部分流动资产是以长期资金的方式融通,因而在一般状况下较进取型流动资产拥有更高的安全系数。但是在“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如前文所述,资金在这样的一个完全风险中性世界中是几近无限的,因而同样是抗风险能力是无限,因而事实上保守型和进取型在这个世界中的偿债能力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