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是实现合理营养的重要途径,营养食谱的制定是营养配餐的关键环节。
食谱制定依据
本食谱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及《学生餐营养指南(WS/T554-2017)》为依据,并结合我省具体实情制定该食谱。
食谱适用年龄段的划分
目标人群为小学至初中学生群体(6-15岁),将其划分为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6-8岁)、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9-11岁)、初中组(7-9年级,12-15岁)。
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2022)
精准对标营养问题的食物安排
对标贵州省饮食习惯及营养餐口感问题。本食谱引入了贵州特色菜肴:烩土豆、酸汤食物,并在传统制备的基础上对其营养缺陷进行了改进。
对标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不良问题。在食物安排上每天均有蛋类及一种以上的肉类供给。同时兼顾合理营养的多样化原则:每个午餐食谱均提供6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提供20种以上的食物。
对标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的问题。在食物安排上每周摄入一次动物肝脏,小学生每周摄入一次鸡血或猪血,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深绿色新鲜蔬菜,改善铁、钙、叶酸的利用。
对标小学生消化生理的问题。小学组学生,其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小学组的午餐制备中更多地采用蒸、炖的方式加工动物性食物,更多采用切丝的方式准备食材,以利于同学们消化吸收。
对标解决不同经济水平的需求问题。考虑到经济水平的差异,考虑了“5+0”“5+2”两种不同的营养餐标准。“5+2”营养餐引入了鱼、虾等食物更利于学生的健康。
对标不同季节的营养健康问题。食谱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季节食材供应的特点及不同季节学生主要的饮食与健康问题,制定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带量食谱。
关于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应牢记以下几点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是学龄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
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改善认知能力,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快速上升,增加儿童期、成年期慢性病发生风险。
不健康饮食行为会影响学龄儿童的健康,在外就餐,常吃快餐特别是西式快餐,是诱发儿童超重肥胖的饮食因素之一,过多摄入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增加儿童慢性病发生风险。
奶制品可以促进学龄儿童的骨骼健康。水摄入不足影响儿童青少年认知和体能;足量饮水可降低含糖饮料和能量的摄入。
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学龄儿童患龋齿、肥胖等的风险。
学龄儿童饮酒易引起酒精中毒及脏器功能损害,并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产生暴力或者攻击他人的行为。
增加身体活动促进学龄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预防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