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最大的困扰就是,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随时得放下手边的工作去做别的事情。
二、做事没有方法
我们常运用自己所熟悉或直觉想到的方法做事,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三、周围干扰因素
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如何区别重要与不重要的事情
1.会影响群体利益的事情为重要的事情;
3.会影响绩效考核的事情为重要的事情。
4.对组织和个人而言价值重大的事情为重要事情。(重大包括金额和性质两方面。)
1.对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当然是立即就做
2.而对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不做
3.平时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这是第二象限,常常被称为第二象限工作法)
4.对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选择做。
考虑到不确定性,在不忙的时候,把一般的必然要做的工作先尽快解决。
GTD是GettingThingsDone(完成每一件事)的缩写。来自于DavidAllen的一本畅销书《GettingThingsDone》,国内的中文翻译本《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GTD的基本方法:GTD的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五个步骤:
收集:就是将你能够想到的所有的未尽事宜(GTD中称为stuff)统统罗列出来,放入inbox中,这个inbox既可以是用来放置各种实物的实际的文件夹或者篮子,也需要有用来记录各种事项的纸张或PDA。收集的关键在于把一切赶出你的大脑,记录下所有的工作。
整理:将stuff放入inbox之后,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整理,清空inbox。将这些stuff按是否可以付诸行动进行区分整理,对于不能付诸行动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参考资料、日后可能需要处理以及垃圾分类,而对可行动的内容再考虑是否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如果可以则立即行动完成它,如果不行对下一步行动进行组织。
组织:个人感觉组织是GTD中的最核心的步骤,组织主要分成对参考资料的组织与对下一步行动的组织。对参考资料的组织主要就是一个文档管理系统,而对下一步行动的组织则一般可分为:下一步行动清单,等待清单和未来/某天清单。
等待清单主要是记录那些委派他人去做的工作,未来/某天清单则是记录延迟处理且没有具体的完成日期的未来计划、电子等等。而下一步清单则是具体的下一步工作,而且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多步骤的工作,那么需要将其细化成具体的工作。
回顾:回顾也是GTD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般需要每周进行回顾与检查,通过回顾及检查你的所有清单并进行更新,可以确保GTD系统的运作,而且在回顾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未来一周的计划工作。
金律一:要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
金律二:设立明确的目标
金律三:改变你的想法
金律四:遵循8020定律.
金律六:严格规定完成期限
金律九:学会列清单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首先能让你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不要轻信自己可以用脑子把每件事情都记住,而当你看到自己长长的list时,也会产生紧迫感。
金律十: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
金律十一:每1分钟每1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①制定具体工作目标及重点;
①集中精力;
②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即时处理”;
④有效控制干扰;
⑤提高沟通技巧;
⑥处理好书面工作。
只有这样,那些看起来可能是无法一一完成的工作才能通过我们所完成的那几件重要工作而得到解决,获得最大的收益。
1.掌握工作的关键
2.简化工作程序
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玻璃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个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授笑着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们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问:“现在罐子是不是满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也许没满。”教授不语,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进罐子里,然后又问学生:“现在呢”“没有满!”全班学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说。是的,教授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缓缓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的玻璃罐。
误区一:工作缺乏计划
误区二:不会适时说“不”
所以“华为”一向强调,接到别人的委托,不要急于说“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委托人协调,在必要时刻,要敢于说“不”。
“成功地界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困境还是不会改变。
法宝一:以SMART为导向的“华为”目标原则
具体性(Specific)。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比如,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华为人’”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目标“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就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了。
可衡量性(Measurable)。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上面这个“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出勤、业务量等。
可行性(Attainable)。这里可行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有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一般人在这点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实后者也相当重要。如果目标经常达不到,的确会让人沮丧,但同时也应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激情。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事件分成4类(即建立一个二维四象限的指标体系),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