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自测题六章

A.《中英北京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A.经济侵略B.军事侵略

C.文化侵略D.政治侵略

3.中国近代割去台湾全岛的不平等条约是(A)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A)

A.英国丽如银行B.英国汇丰银行

C.德国德华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

5.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A)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孙中山

C.魏源D.马建忠

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著作是(A)

A.《海国图志》B.《盛世危言》

C.《筹海篇》D.《夷情备采》

8.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A)

A.“救亡”的口号B.实行君主共和

C.振兴中华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标志着中国近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D)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

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A)

A.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B.军事侵略与资本输出

C.政治控制与资本输出D.商品倾销与政治控制二、多项选择

11.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进行武力威胁等,达到了(ABCD)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强占中国租界

C.强租中国港湾D.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E.“西方文明传播者”

12.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BCD)

A.控制中国政府B.操纵中国的内政

C.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D.操纵中国的外交E.操纵中国的军事

13.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ABE)

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传播先进文化验D.传播西方文明

E.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4.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为通商口岸港口城市有(ABCDE)

A.广州B厦门C.福州D.宁波E.上海

15.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都是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B.经济技术的落后

C.文化教育落后D.反抗决必不强

E.武器装配落后

16.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E.林则徐

17.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的主张有(ABCD)

A.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B.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C.设立议院D.实行“君民共主”制度

E.“师夷长技以制夷”

18.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的思想有(AB)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C.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D.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E.科教兴国

三、辨析题

1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错)

20.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对)

1.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A)

A.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B.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C.反对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D.反对英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A)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B.《资政新篇》的颁布

C.西征D.《万大洪告示》的颁布

3.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峰是(A)

A.太平天国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4.《资政新篇》是一个(A)

A.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具有鲜明封建主义色彩的方案

C.具有鲜明小资产阶级色彩的方案D.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方案

5.洋务运动兴起于(A)

A.19世纪60年代初B.19世纪70年代初

C.19世纪30年代初D.19世纪80年代初

6.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

A.冯桂芬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8.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A)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原道觉世训》D.《原道醒世训》

9.洋务派创办的当时国内的兵工厂是(A)

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

C.福州船政局D.湖北枪炮厂

1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

A.戊戌维新B.太平天国

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二、多项选择

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ABCDE)

A、兴办军用企业B、建立新式海军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E、兴办民用企业

2.下列人物被称为洋务派的有(ABCDE)

A、曾国藩B、奕忻C、左宗棠D、李鸿章E、张之洞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

A、康有为B、谭嗣同C、严复D、梁启超E、光绪皇帝

4.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BCD)

A、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水平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E、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5.天京变乱爆发的原因有(CDE)

A、清政府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渗透

B、太平天国军事失势在政治上的反映

C、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D、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E、根深蒂固的封建帝王思想的影响

A、西方基督教教义B、儒家大同思想C、农民平均主义

D、道家无为思想E、法家的法治思想

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BCD)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E、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CE)

A、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B、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

C、口号是“自强”和“求富”

D、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E、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工业有(ABDE)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轮船招商局

D、天津机器局E、福州船政局

10.下列哪些是维新派的主张(ABCDE)

A、积极要求变法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废除八股

D、主张学西方E、主张改变封建政治制度

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D)。

A.太平天国革命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C)。

A.兴中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

3.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C)。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

4.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5.辛亥革命的功绩是()。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A)。

A、兴中会的成立B、1895年广州起义

C、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D、《革命军》发表

7、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

8、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B)。

①民主②民生③民族④民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有要不要(C)。

①以革命手段*清王朝②*帝制,实行共和

③进行民主革命`④进行社会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二、多项选择

11.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ABCD)

A.华兴会B.科学补习所C.光复会D.岳王会E.拜上帝会

1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BCD)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社会革命

1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ABC)

A.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B.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C.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D.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4.革新派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ABC)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清王朝B.要不要*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民族革命

E.要不要*帝国主义

15.革新派和改良派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ABC)

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D.促进了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E.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16.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其代表著作有(ABCDE)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E.《民报》

17.湖北新军中的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装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AB)

A.共进会B.文学社C.同盟会D.兴中会E.光复会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ABCD)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

C.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D.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

E.中国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BC)

A.中国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B.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D.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经济制度

E.确认了无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20.辛亥革命(ABCD)

A.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C.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D.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E.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21.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对)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B.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2.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领导阶级不同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D.革命性质不同

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促进作用B.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D.十月革命的影响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新”主要表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③

6.中共在()上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二大B.三大

C.四大D.一大

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的地点是().

A.北京B.上海C.长沙D.广州

8.1924年初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一大”()。

①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③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④国民*运动的开始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

9.1924~1926年国民党的性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党D.官僚资产阶级政党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10.*给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必须().

A.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B.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提出能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D.独立自主地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二、多项选择

11.关于新文化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给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D.为西方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传入敞开了大门

E.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A.《青春》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庶民的胜利》D.《Bolshevism的胜利》

E.《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3.五四运动发生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D.农民阶级的壮大

E.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4.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A.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学生运动

D.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工人运动

E.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五四爱国运动的右翼骨干

D.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E.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1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B.研究无政府主义

C.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D.到农村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E.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最低纲领是()

A.*军阀B.*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D.走向社会主义

E.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8.新文化运动中,宣传新思想的刊物有()

A.《新青年》B.《先驱》C.《少年中国》

19.中共一大选举的党有领导机构成员有()

A.陈独秀B.张国焘C.李达

D.毛泽东E.李大钊

20.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新派的又一次奋斗

B.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为中国共产党有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E.开创了“民主、科学、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

2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22、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加入,五四运动不可能取得胜利。

23、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1、国民革命失败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立红军开始的事件是:(A)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平江起义

2、确定中国工农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D)

A、古城会议B、“八七”会议C、宁都会议D、古田会议

3、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其成员是:(D)

A、毛泽东、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C、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D、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4、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C)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目前时局告同志书》

B、《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C、《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D、《抗日反蒋宣言》

5、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C)

A、洛川会议B、两河口会议C、瓦窑堡会议D、巴西会议

6、“一二九”运动中成立的先进青年群众性的抗日救国组织是:(A)

A、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B、青年学生救国联合会

C、青年救国团D、社会主义青年团

7、1936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B)

A、中国民权保障问题B、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C、中华全国总工会D、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A、B、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

2、1928年至193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根据地主要有:(A、B、C、D)

A、中央区B、鄂豫皖区C、湘鄂西区D、左右江区E、晋察冀区

3、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A、B、C、D、E)

A、周恩来B、贺龙C、叶挺D、朱德E、刘伯承

4、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的地点在:(C、D)

A、陕北洛川地区B、陕北瓦窑堡地区

C、甘肃静宁地区D、甘肃会宁地区三、辨析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答:正确。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和镇压下,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摧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党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员人数由6万多人减少约1万人。工人运动的高潮暂时过去,党领导的工会会员由革命高潮时的300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农民斗争虽有发生,但分散零落。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后转,追随蒋介石;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也由动摇而脱离革命。革命力量只剩下无产阶级、农民和贫苦的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但这只是暂时的,中国革命必然要继续向前发展,革命高潮必然要到来。

2、“城市中心论”是适合我国实际的革命理论。

答:错误。“城市中心论”是中共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个错误理论。它轻视农村重视城市,否认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幻想依靠工人在城市的武装*取得革命胜利。这种观点完全脱离了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非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权利。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3、“九一八”事变是一次偶发事件。

答:错误。这一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1)它是日本军国主义者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自明治维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日本一直处心积虑地想侵占和征服中国。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呈天皇的“秘密奏折”中更是将侵略中国、占领东北的野心和步骤暴露无遗。(2)它是日本为摆脱国内危机而采取的重要手段。1929年10月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袭击到日本,为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日本决定加速实施既定的侵华政策。(3)它是日本精心策划并有充分准备的。1931年6月,以武力侵占东北的《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正式出台;8月,日本又在东北制造并利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大量增兵东北,完成主要军事部署。“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追随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因而成了革命的对象。

答: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他们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有革命性;但他们又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有动摇性。他们曾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虽然*失败后曾一度附和过*,但他们基本上没有掌握过政权,他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当权派是有区别,我们就应当尽量争取他们,而不能把他们视为革命的对象。

四、简答题

1、八七会议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其功绩是:(1)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清算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2、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何在

答: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起部队沿罗霄山脉南移,途经永新县三湾村时,进行了的三湾改编,10月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在革命低潮形势下,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找到了一条新道路。(2)从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继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新道路。(3)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及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什么

答: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六大关于土地革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至1931年初,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分配的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答: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使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在有关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丧失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有利形势;(2)使党在白区的革命力量几乎损失了100%;(3)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90%以上。

5、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冲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是在()

A、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时B、“何梅协定”签订后

C、瓦窑堡会议期间D、西安事变发生后

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②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③以青年学生为先锋④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6、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

7、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B、在一切日本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8、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晋绥根据地B、冀鲁豫根据地

C、苏南根据地D、晋察冀根据地

9、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凇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10、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其对华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

A、对矿业、钢铁工业等部门实行“统制”B、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

C、控制中国的交通命脉D、将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经济附庸

11、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12、下列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实行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3、下列文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C、中共“八七”会议的决议D、中共遵义会议的决议

14、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5、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二、多项选择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主要有()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八路军和新四军E.抗日民主根据地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有标志是()

A.红军东征回师宣言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E.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8.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A.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B.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

C.指明了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

D.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E.也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是()

A.阶级斗争服从民族斗争B.阶级斗争高于民族斗争

C.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

D.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是一致的

E.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是完全对立的

20.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D.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E.有理、有利、有节

21.“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B.贫农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E.开明绅士

22.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D.*汉*政权

E.消灭地主阶级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为了实现在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有目标,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A.建立抗日民主政权B.在国统区开展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

C.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D.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E.将“人民共和国”改为“工农共和国”

2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根据地建设C.武装斗争

D.土地革命E.党的建设

25.194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发表的著作有()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E.《论持久战》

2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27.抗日民主政权是工农民主政权在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形式。

28、日本侵华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中国尽快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THE END
1.2023202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确答案:D 6、劳动关系领域中突发事件的特点不包括(?)。A.不可预期性 B.群体性 C.利益矛盾性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64879-1-1.html
2.下列关于关键路线中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关键路线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键路径上的所有工作的自由时差都为零。 B.关键路径上的所有工作的总时差都为零。 C.关键路径只有一条。 D.关键路径上的工作时间不可压缩。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aa6fe4c8a13f4f439a7e1b115537614d
3.导航原理科普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2. 以下哪个不是导航系统常用的定位技术?( ) A. 卫星定位 B. 基站定位 C. 惯性导航 D. 声波定位 答案:D 解析:声波定位不是导航系统常用的定位技术。 3. 卫星导航系统至少需要几颗卫星才能实现定位?( ) A. 3 颗 B. 4 颗 C. 5 颗 D. 6 颗 答案:B 解析:卫星导航系统至少需要 4 颗卫星才能实现https://www.doc88.com/p-99054095572653.html
4.关于网络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级建造师题库关于网络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上不可以存在虚工作 B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不存在虚工作 C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不存在虚箭线 D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扫码下载亿题库https://www.bkw.cn/tiku/R1mwW.html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新浪教育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本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 )经验的总结 B.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它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E.它坚持改革开放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 A.二者对立统一 https://edu.sina.com.cn/l/2003-09-15/53266.html
6.高三历史教案设计七篇(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35401.html
7.复件哲学试题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oc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起源的基本观点是( ) A、自从有了生命就有意识 http://read.cucdc.com/cw/37518/52532.html
8.关于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差异说法不正确的是10.【单选】关于UI设计中的心智模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好的UI设计能够使用户的心智模型和UI的交互方式保持一致 B. 提高用户使用软件体验的方法是将目标用户的心智模型和软件产品的功能结合在一起 C. 用户的心智模型指导着用户使用软件的方式 D. 只有互联网的软件产品设计才需要考虑心智模型 https://blog.csdn.net/qq_57907966/article/details/135771427
9.关于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网站导航:试题大全53>正文 题目题型:选答,填空 难度:★★19.2万热度 6、关于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 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79/38903501.html
10.2012年湖南大学管理学原理试题答案解析6. 关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关键路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路长决定了任务所需的时间 B. 一个网络中只有一条关键路线 C. 其路长最短 D. 网络时间优化时应尽量不压缩关键路线上的作业时间 【答案】A 【解析】路线。网络图中由始点事项出发,沿箭线方向前进,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一个网络图http://sc.kaoyan365.cn/sckybk/sckyzt/32590.html
11.道路勘测设计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21、【多选题】关于爬坡车道,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级公路可以不设爬坡车道 B、爬坡车道的终点为载重汽车恢复至容许最低速度时 C、爬坡车道的超高横坡与主线超高相同 D、设置爬坡车道主要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22、【多选题】关于控制点和经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设计路线与现有道路的交叉口是控制点 B、沿溪http://zunyi.ehqc.cn/ask/93_96.html
12.马克思知识点考试题库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301/08/76407869_1019469398.shtml
13.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120、关于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___。(出题:中国科普研究所) A、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C、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答案:A 12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