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制药部课程标准

《营养与健康》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包括相互密切联系的两门学科,即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

本课程处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其前续课程有《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概论》,后续课程有《预防医学实用技术》。围绕本专业面向基层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本门课程定位是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以增强人群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营养与食品卫生问题具体分析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能力,为从事个体和人群营养指导和食品安全等职业岗位任务奠定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于掌握平衡、营养膳食并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配餐设计。其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平衡膳食及配餐基本原则。

(2)能独立进行膳食营养、能量计算及设计。

(3)具备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膳食分析及指导能力。

(二)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1.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2.具有容忍、沟通和协调能力。

3.团队合作好、组织与协调能力强。

4.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知识目标:

2.熟悉各类特殊人群和疾病人群的营养需求、公共营养措施、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能力目标:

1.能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食品营养价值进行评价。

2.能对人体进行各项指标的测量,根据缺乏症的表现,能对人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3.根据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各类人群的营养需要,正确编制不同人群食谱并进行膳食指导。

4.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进行膳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出评价。

5.通过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营养监测方法的学习,能够进行居民营养调查和营养监测。

6.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咨询和教育。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模块

本课程设置2个基础模块和4个拓展模块。

(二)学时安排

教学周

教学内容(或实验实践项目)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学时

1

第一章概述

2

0

第二章营养配餐的理论基础

3

第三章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4-6

第四章不同人群的营养配餐设计

4

6

7-9

第五章特殊人群的营养配餐设计

10-13

第六章营养配餐效果评价

8

14-16

第七章营养配餐管理

合计

16

32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模块

模块一、营养配餐的理论基础

模块二、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二)拓展模块

模块三、不同人群的营养配餐设计

模块四、特殊人群的营养配餐设计

模块五、营养配餐效果评价

模块六、营养配餐管理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按照职业技能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三个的维度目标达成程度不同,将本学科的学业水平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三个水平。

1.优良

一是能较好地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每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配餐所需要的营养基本数据及指导原则;二是较好地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各种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谱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能编制一日带量食谱或一周食谱;三是能较好地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会对食谱的热量、营养素搭配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业综合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

2.及格

一是能基本地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每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配餐所需要的营养基本数据及指导原则;二是基本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各种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谱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能编制一日带量食谱或一周食谱;三是基本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会对食谱的热量、营养素搭配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业综合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

3.不及格

职业技能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三个的维度目标基本未能达成,学业结合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要求明确、重落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整体功能,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

2、课堂结构合理,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疏密恰当,容量适中,教学过程有张有弛,具有节奏和起伏性。根据学情创造性的灵活使用处理教材。

3、知识讲解准确、明白,知识结构清晰、完整、重点突出,提倡精讲多练,落实“双基”教学。杜绝科学性错误。

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双基教学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法为基础,注重教法,具有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巩固性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

4、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讲课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在掌握知识和基础上,学会思维方法,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学生参与活动的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注意发展其多向思维。

6、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7、讲究教学艺术,教态自然,做到声情并茂,教学语言要规模、生动,板书要正确工整,演示操作要规范、熟练,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求知气氛浓郁。

(二)学业水平评价

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多元考核评价为原则,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过程性评价就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三)教材使用要求

1、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有创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并注意教材的思想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2、教材应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有关问题或有关领域的延展思考,启迪学生的遐想空间。

3、教材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注意删减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前沿及实战的内容。

4、教材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教材中的关键、难点、重点,尤其要阐述透彻。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注重实战性教学,借助本系的实训基地、教师外接项目、产学合作企业提供项目,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锻炼。

(3)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学生下厂实训期间进行现场教学。

(4)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学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THE END
1.python毕设校园降饮食系统程序+论文理论意义:本选题研究将对校园健康饮食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如营养均衡理论在校园饮食场景中的应用、用户行为理论与健康饮食选择的关系等,为校园健康饮食的理论体系丰富内容。 现实意义:有助于改善校园的饮食健康状况,通过系统对食品分类和信息的管理,以及饮食资讯的传播,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解决校园中普遍存https://blog.csdn.net/sheji304/article/details/144289362
2.营养午餐实践总结,心得与体会,共享降饮食之道学习总结营养午餐工作总结博客 1、篇一:实验中学学生配餐工作总结我校与富淼餐饮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已超过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用餐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中毒或卫生事件,确保了学生能够健康、安全、营养地用餐,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以及学校及社会的稳定,校领导对学生用餐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2、营养http://m.benbenshu.com/8475Ee93F760.html
3.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4.江海学院人文旅游学院1.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烹饪课程的基本功,具备扎实的营养学、烹饪学和配餐学知识,能够准确推荐合理营养搭配及标准膳食营养搭配方案。 2.营养配餐能力:能够为一般个体及群体编制食谱,对特殊人群进行营养指导和宣教,具备食品营养素的分析检测、营养标签的编制及营养食品开发等能力。 3.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国家营养相关政策http://www.jhu.cn/A05RWLYXY/show.aspx?TypeID=57&ID=1703
5.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1073.pdf实验六-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1073.pdf,实验六 个人日常膳食食谱设计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1. 正确运用已学的普通人群食谱设计原则、我国现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 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成分表》,掌握膳食编制的基本原 则和方法。 2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29/5222221241010301.shtm
6.营养师教程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PPT> 营养师教程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PPT 版权声明:当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等政治元素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立即https://www.99ppt.com/P_228022.html
7.临床营养学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一篇关于临床营养学-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思维导图,营养食谱的编制原则:食物品种要多样,数目充足,防止过量。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临床营养学-营养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246894
8.《设计食谱与指导营养配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在膳食中,一般要求动物蛋白质与大豆蛋白质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以上为好。 A.10%~15%B.20~30%C.30%~50%D.50~65% 6、从事轻体力营养的健康成年女子,能量推荐摄入量为1800kcal/日 ,则编制此女子一日食谱时,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为()kcal。 A、900~1170B、450~675C、1238~1463D、以上都不正https://www.wjx.cn/xz/265536378.aspx
9.食品营养与配餐第2版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从营养评价食物《食品营养与配餐 第2版 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从营养评价 食物选择 食谱编制 营养教育进行介绍 将营养学基础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作者:食品营养与配餐 第2版 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从营养评价 食物选择 食谱编制 营养教育进行介绍 将营养学基础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编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645561157
10.5.1营养配餐概述(课件)第五章 营养配餐 要点提示 1.营养配餐方法———计算法 2.食物交换份法 3.营养食谱的评价与调整学习目标 目标1 学会用计算法进行营养配餐 目标2 学会运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营养配餐 目标3 掌握食谱的营养分析和健康指导能力培养 能力1 会运用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成分表进行相关计算 能力2 会运用计算法和食物交https://m.zxxk.com/soft/42650270.html
11.营养配餐与设计(第二版)本教材分为营养配餐基础、膳食调查,营养食谱编制、不同人群的营养食谱设计、疾病患者营养食谱设计、菜品的科学烹饪、营养评价和营养宣教八个章节,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呈现出完整的理论体系。教材内容的选择尽量做到与行业接轨,与职业资格考核接轨,具有较高的职业指导性。本教材体例新颖,设置学习目标、案例,课堂思考,相关http://tsg.cnyz.edu.cn/p/0/?StId=st_app_news_i_x638408421357638646
12.实践版家庭营养餐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9年,擅长营养科普与教学,出版饮食健康书籍30余部,新浪微博医疗大V,121万粉丝。中国营养科学十大传播之星。 查看主页 课程(14) 实践版家庭营养餐-食谱编制教练课第 14课时 1. 第一讲:格局是营养餐的灵魂 姜丹营养师612次播放 2. 第二讲:儿童/青少年四格配餐法 姜丹营养师444次播放 3. 第https://www.cctalk.com/m/group/89953441
13.“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营养配餐与设计(第三版)《“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营养配餐与设计(第三版)》作者: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社:2023年8月 第3版,ISBN:49.80。本书分为绪论、营养配餐基础、膳食调查、营养食谱编制、不同人群的营养食谱设计、疾病患者的营养食谱设计、https://m.kongfz.com/item/629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