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需要合理均衡的营养。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同时,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为幼儿提供安全合理的食物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适合幼儿吃的食物琳琅满目,那该怎样为幼儿提供安全合理的食物呢?
首先,购买食物要安全。要挑些没有农药残留,没有污染、新鲜顺应时节的蔬菜。不选添加剂或破坏营养成分的食物,少喝饮料,多喝牛奶、豆浆等有营养的食物。
其次,烹调方式要科学。烹饪技术欠缺,菜煮得没味,荤素搭配不好,就会降低孩子食欲。菜切得不够细,孩子难以咀嚼。因此,在质量上要提高烹饪技术。同时,还要把握好孩子饮食的关键期。把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想办法放在他喜欢吃的东西里,或做成孩子喜欢的形状等,让孩子慢慢习惯食物的软硬、色泽和味道的感觉,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二、为幼儿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愉悦的用餐氛围。幼儿的情绪好坏会影响幼儿的用餐质量。要了解孩子这一特点,组织孩子用餐时,应注意:一是在用餐前不宜批评孩子;二是做好餐前引导,介绍当天的饭菜,提高孩子的胃口或食欲;三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性格及习惯,正面引导孩子用餐;四是在用餐期间,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营造一个舒适的进餐氛围。
其次,要坚持为孩子建立用餐常规。孩子很贪玩,玩着玩着就不想用餐了,成人要注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当孩子在用餐时跑去玩,要学着把他从玩儿中引回来,如果孩子不听,宁可让他饿一饿,也不要追着喂。
最后,要建立科学进餐方式进程。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吃得快点,有的吃得慢点。幼儿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减低用餐速度。因此,要学会做些调整,每次进餐时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分先后进餐,一般先供给用餐慢的幼儿,减少干扰,使幼儿安心地吃完自己那一份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