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养生十大秘诀:高僧长寿的秘密新浪佛学

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秦始皇为了能使江山千秋延续,派术士徐福率到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古代的方士为了延年益寿,隐居山林炼食仙丹;世间的芸芸众生也都以不同的方式探求着长寿的秘诀。长命百岁一直是世人所希求的,表现了人类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佛教追求解脱,不追求长寿,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侣、居士多高寿。据《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灿著):自公元232年(三国)~1884年(清朝)的1652年间,生活在全国各地的571个高僧平均寿命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36.1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能达到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实属奇迹。就近现代而言,高寿的僧人、居士也比比皆是,清定上师世寿97岁、广钦老和尚世寿95岁、赵朴初居士世寿93岁、李柄南居士世寿96岁。可以说,这些高僧大德,全是以高龄之相示寂。

佛家的寿命超出皇帝和一般人,可见佛法中隐藏着长寿的因子,这种因子在滋养着佛教信徒的身心,最终使他们的普遍高寿。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探讨,以解析与探秘僧人高寿的原因。

在探讨僧人长寿之谜之前,先让我们看一看世界公认的十大长寿之道。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世界五大长寿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吉亚、中国新疆的和田及广西的巴马进行探访。他们通过对500名百岁老人的跟踪与研究,发现长寿者有如下生活特征:一是心胸开朗,慈善宽厚,知足温和;二是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不偏食,不暴食;三是无不良习惯,少喝酒,不吸烟,适量饮茶;四是热爱劳动,勤快好动;五是生活起居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六是家庭和睦,与子孙关系融洽;七是邻里团结,乐善好施,深受尊重和爱戴;八是居住环境好,无污染,空气新鲜,饮水洁净;九是一生中没有患过大的疾病,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十是家族有长寿史,胎次靠前,多为长子长女。

以上十大特征是不是与佛教文化的某些内涵殊途同归呢?通过研究发现,世俗社会的长寿之道与僧人的禅修生活及所遵从的清规戒律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面逐一分析。

一、慈悲为怀――以善立世的人生理念

佛家倡导“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即以悲悯之心来善待众生。2006年8月,美国密西根大学曾对130名自愿者进行跟踪研究,这些自愿者利用假期在孟加拉的加尔各达救助穷人和残疾者,这期间,他们对自愿者的唾液进行抽样分析,发现在自愿者的唾液里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比一般要高11个百分点,而这种抗体功能能防止呼吸道感染,增强人的免疫系统。他们在另一项实验中还发现,一个常常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往往较大;视别人意见为敌,一触即暴跳如雷的人,血压较容易处于高峰状态。也就是说,一个心胸狭窄,心怀恶意,没有慈悲心的人,生命最容易夭折。佛家“慈悲为怀,以善立世”,可以说与世界卫生组织“十条长寿之道”的第一条“心胸开朗,慈善宽厚”不谋而合。

二、素食文化――低热量的清淡饮食

三、禅茶一味――清火降脂的益寿饮品

佛教僧人都喜欢饮茶。史籍《南部新书》记载: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有个130岁的和尚来到洛阳,宣宗问其长寿之道,和尚答:少时家贫,无药可服,一生惟爱喝茶,日饮百碗亦不厌多。赵州禅师甚至把饮茶上升到“禅”的高度。创立了“禅茶一味”之说,意指禅味与茶味相通。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更爱喝茶,曾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并曾多次将此诗写成条幅赠人或贺会,以启发人们去继承和体会“茶禅一味”的旨趣。茶具有清火、解毒、抗癌、消炎、止渴、利尿等功能,口感清新芳香,提神醒脑而不兴奋,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具有很强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所以茶被称为长寿饮品。大凡百岁老人,很少有不良习惯。基本是“少喝酒,不吸烟,适量饮茶”。尤其是生活在中国的百岁老人,都有饮茶的习惯。僧人多高寿,与爱饮茶不无关系。

四、农禅并举――一张一弛的禅院生活

《百丈清规》中有“农禅并举”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戒规。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传统佛教中,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要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禅宗认为,穿衣吃饭、砍柴挑水,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并举,一静一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使佛法、世法相融合。劳作有利于健康,调查表明,长寿地区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做力所能及的劳作,中国广西巴马的百岁老人――黄卜新,每日不是上山放牧,就是下田耕作,过吊桥比一些年轻人还快;施妈球已是101岁的老婆婆,每天自己摘菜做饭,动作干净利落,令人瞠目结舌。“热爱劳动,勤快好动”是长寿区老人的长寿之道。“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静结合,长命百岁”。佛家“农禅并举”既活动筋骨,又锻炼体质,正是长寿之方。

五、晨钟暮鼓――有规律的作息制度

六、六和共住――和谐的生活圈子

佛家讲求“和”。“和尚”的本意就是“和合为尚”的意思。佛教“和”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六和敬”里,即“身和共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六和敬”在本质上所倡导的即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是僧侣之间彼此共住、共事的原则,也是僧人长寿的因素之一。生命科学已经证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严重的会使人惊恐、痛苦、憎恨或愤怒,特别严重的人际关系还会使人失去安全感。经常处于忧虑、担心、害怕状态的人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精神分裂。和谐能降低人们的心理压力,化解心理障碍,有利于心理健康。佛家的“六和敬”精神,为僧人的长寿奠定了优良的人际环境。

七、深山古寺――优良的居住环境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大多居住在山林里。那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对长寿有特殊的功效。现代科学检测发现,森林中、流水旁空气中的阳离子要比其他地方多得多。2006年,英国民间环保组织测定:在人造山林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在18000个左右;在原始山林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达30000个左右,而城市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才2000个左右。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被称为空气中的“长寿素”。寺庙处在山林里,就是处在充裕的“长寿素”之中,对僧人的身心非常有利。另外,“寿与绿伴”。美国哈佛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通过跟踪园艺工人,证明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常年忙碌于绿叶红花丛中的花匠,比居于花木稀少、空气污浊闹市的人平均多活7年。僧人长年生活在山林里,以绿色为伴,无形之中,就增寿不少。此外,山泉也在起着作用。许多僧人喝的是山泉水,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这也是他们长寿的一大因素。

八、人天师表――受人尊重的高尚职业

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英国前首相、著名政治家丘吉尔,享年91岁。英国皇太后伊丽莎白二世,生于1901年,2002年出世,享年101岁;宋美龄作为第一夫人,享年106岁。这些人在世时,广受世人尊重。据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受尊重的重要之处在于,这种尊重有助于建立内心的力量,非常有利于长寿。”也就是说,他们的长寿,与得到广泛的尊重不无关系。高僧大德,普遍都受到信徒的尊重。他们作为出世圣贤、人天师表,一方面戒守清规,精进苦行;一方面上堂说法,领众薰修;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不仅受到信徒的膜拜,也受到世人的广泛颂扬。一生受到众人的尊重与爱戴,也是僧人长寿的一大因素。

九、心无挂碍――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即:“地、水、火、风”都是虚幻的,因此“心无挂碍”成为僧侣的心灵追求。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北宋无门慧开禅师诗偈“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串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都表现了佛家“一切法都是相上有,性上空,空有不二,当体即空,了无所得”的思想。“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5万名自愿者进行跟踪调查,在对51-60岁、61-70岁的两档人群调查发现:两档人群的死亡率近乎相等,而61-70岁的人比51-60岁的人快乐率却高得多。他们的结论是:前者虽处人生鼎盛期,但浮躁、愤怒、焦虑和沮丧,损害他们的肌体;后者虽孤独,但清净、安逸。这项实验验证了“淡泊寿自长”的道理。佛家的“空心无挂”还表现在与世无争上。佛教史上最一个著名的公案《寒山问拾得》。一天,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笑道:“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佛家就是这样“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够做到与世无争,自然就能够“无争自安,享命百岁”了。

十、习书作画――养神静气的业余爱好

自佛教传入中国,僧人、禅师在读经之余常挥毫抄写所读经文,以此来传播佛教的教义和扩大佛教的影响;尤其是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抄经与绘制壁画是佛教徒很大的一项工作,一些僧人甚至一生都在抄经与画画。因为这个缘故,僧人就与书法、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甚至出现了智永、怀素、石涛这样的僧人书法家和画家。我国的书法,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一种奇妙高超的传统艺术。有陶冶情操、延年益寿的作用。书画家长寿,可以从历代书画家的寿命记载中得到证明。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现代书画家中,80已属“小弟弟”,年愈90者大有人在,如黄宾虹、何香凝、齐白石、林散之、肖娴等都在90岁以上;百岁开外的也不乏其人,如孙墨佛、苏局仙、冯钢百等!僧人都有习字作画的习惯与爱好,他们的寿命普遍高于世人,与常常习字作画不无关系。

僧人多高寿,有许多人以为他们有什么“法力”和“神通”。其实,僧人也是人,他们的长寿也遵循着科学的养生之道,只是他们的养生之道,不是刻意追求来的,而是依佛奉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长寿之道涵盖在博大精深的佛学里,涵盖在世人不太了解的佛法里,涵盖在僧人们所遵从的清规戒律里,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滋养了他们的身心,使他们的寿命普遍高于了世人。当然了,也有一些僧人世寿不是太高,但不能因个别僧人的早逝,而否定佛教文化中所蕴含的养生长寿之法,因为决定一个人生命长短的因素毕竟不是单方面的,它还与人的遗传基因有关,与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与自身的修持有关。总的来说,佛教文化是一种长寿文化,以上十大因素带给僧人们带来了健康与长寿。

THE END
1.道家养生十大秘诀9.沐浴阳光:道家主张多晒太阳,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阳气,增强抵抗力。 10.亲近自然:道家倡导亲近自然,多与大自然接触,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之美,以养生保健。 以上就是道家养生的十大秘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生活中,我们不妨尝试将这些秘诀融入我们的日常习惯中,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21/23/22221674_1111847121.shtml
2.三大养生秘诀(养生十大秘诀)三大养生秘诀(养生十大秘诀) 索菲亚·罗兰是久负盛名的意大利影星,从五十年代起,她就以自己独特的**和杰出的演技,名扬天下。现在,年逾60的她,仍然被娱乐圈公认为“***美女人”。 李敖在《假如我是女人》中写道:“我们每个女人都有三大敌人,**是时间,第二是不追她的男人,第三是别的漂亮女人。其中**憎恨的莫https://m.suntgj.com/showinfo-36-11716-0.html
3.降养生十大秘诀健康养生十大秘诀 “宅”并不就意味是荒废了时间,浪费了资源。更多的人们享受在家中的时光,乐意在家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不过,即便是整日的“宅”在家也要找对方法,如何让自己成为健康宅人,宅得更健康呢? “宅”这个概念源自日本,近两年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已经和最初的意思有所不同。做宅人容易,但是做一个健康https://www.xywy.com/nk/abb1091257.html
4.科学养生十大秘诀?39降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养生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养生的方法方式,所以健康有效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一定要多加注意,比如经常的参加体育锻炼,经常的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养生的目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养生十大秘诀。 https://cm.39.net/a/200114/7752903.html
5.养生十大秘诀活力长寿揭秘养生十大金钥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养生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提倡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来维护身体健康。以下是“养生十大秘诀”,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避免疾病,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均衡饮食:科学营养是基础,每天要摄入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蛋白质、https://www.yoocw.cn/zheng-ce-fa-gui/837718.html
6.道家养生秘诀100条六字诀是道家吐纳养生法,最早出自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通过嘘、呵、呼、呬、吹、嘻的长息吐气之法,以牵动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可调身、调息、调神,形、息、意三者合一,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益寿延年的功 三、养生十大秘诀 第一句:每年体检 https://www.lnky.net/thjq/29222.html
7.道家养生的十大秘诀道家养生是一种利用道家理念来养生的方法,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以下是道家养生的十大秘诀:12 衣不过暖 :穿着简朴、得体和舒适,根据不同时节、气候和修炼境界选择适宜的服饰,保持经脉气血畅通。 食不过饱 https://www.lueshang.com/doc_28418487.html
8.〖养生十大秘诀,10个降长寿养生妙方〗NF宝贝国际生殖中心〖养生十大秘诀,10个健康长寿养生妙方〗【NF宝贝(国际)生殖中心】试管助孕成功,是你试管助孕最放心的选择,专业的服务与领先技术已为数千试管助孕家庭获得可爱宝宝,是一家试管领先的服务公司,13年来为客户提供比较好的试管助孕服务。 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态等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的一https://www.qm120.com/nf/articles/519529.html
9.老年人养生的十大秘诀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不仅要让老年人有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老年健康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养生的十大注意事项。 1.预防衰老病 不要觉得人老了就一定会得“老年病”。其实有许多老人到去世都没生病。这个“老年病”其实是衰老病。老年人由https://m.gmw.cn/2021-01/18/content_1302047659.htm
10.长寿老人中国十大寿星的养生秘诀 2009年10月25日中国老年学会评出我国十大长寿老人,并给他们颁奖。 这十大寿星分别是(年龄排序): 萨迪克.萨伍提,男,122岁;新疆。 努日·喀日,男,120岁;新疆。 郭方姬,女,118岁;海南。 艾萨·吾苏尔,男,118岁;新疆。 王张氏,女117岁;河南。 http://www.100md.com/html/200911/0181/3718.htm
11.古人养生长寿十大秘诀公开在古代医学著作《内经》中,记载了古人养生长寿的十大秘诀,这些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头部保健:古人认为头部是“精明之府”,通过每天梳头可以疏通头部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 二、脚部保健:脚部被称为“第二心脏”,通过搓揉涌泉穴可以温补肾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多种疾病。 https://cont.jd.com/content/1516905
12.铁观音的十大养生秘诀,为你的降保驾护航!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的瑰宝,具有十大功效与作用,包括护血管、防血栓、降血糖、抗肥胖、提神醒脑、抗疲劳、抗癌、延缓衰老等。它集养生、保健、美容于一体,是现代人养生保健的理想选择。 长期适量饮用铁观音,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享受健康长寿的。https://www.coffee.cn/tea/post/223768.html
13.养生SavoirVivre逸夫 (仁楞 Run Run Shaw) 107 岁 养生秘诀 7, 2014ChefCouscous Chinese, Health Leave a comment ://zh.wikipedia.org/zh-sg/%E9%82%B5%E9%80%B8%E5%A4%AB 秘诀有三: 勤奋工作: 90岁前, 每天坚持上班。 他晚年”小劳”有益健康。 笑口常开 : 他说笑是宽容, 也是幸福生活的一https://chefcouscous.wordpress.com/tag/%E5%85%BB%E7%94%9F/
14.美容养生:美媒公布十大抗衰老"老年轻秘诀"美容养生:美媒公布十大抗衰老"老年轻秘诀" 笑口常开。曾有研究人员将几千张表情各异的照片让参试者看图猜年龄。结果发现,人们对“无表情”人的年龄猜测最准确,恐惧表情的人看上去更老,而充满微笑的面孔让人觉得更年轻。 多吃葡萄。葡萄、李子和梨中都含有山梨糖,它是一种保湿剂,有助于皮肤吸收水分和保持湿润http://3g.sdchina.com/show/2974089.html
15.笑口常开多吃葡萄十大抗衰老"年轻秘诀"中医养生如果你觉得自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刊出的“年轻的10个秘诀”http://www.81.cn/zghjy/2014-07/05/content_6035716_3.htm
16.名人都是如何养生的?名人养生方法盘点→MAIGOO知识爱国将领张学良的6大长寿秘诀 1、早起大笑半小时 每日清晨6点,张学良准时起床去登山。在半小时的登山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大笑养生法”。他说,“笑是为了长寿,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快乐。”想快乐,就要把心胸放宽,不要想烦恼的事。心胸放宽,首先要放松,整个心落下来了,身体才会松弛,不再压抑、紧张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1114.html
17.养生十大秘诀降之道不难学养生十大秘诀健康之道不难学 均衡饮食 我们的身体是由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构成的。要保持健康,必须保证每天摄入均衡的营养。早餐应该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选择全谷类面包或者燕麦粥;午餐时应包含蛋白质,如鱼肉或豆制品;晚餐则宜少吃,多进补充夜间消化吸收所需能量。同时,要注意控制油腻食物和高糖食品的摄入https://www.nulad.cn/yin-shi-jian-kang/240606.html
18.养生小秘诀有哪些现代不少人都是忙碌于工作的,所以总是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所以总是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所以我们需要注重一些养生,而关于养生的小秘诀也是有不少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轻松做到的。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养生小秘诀,希望大家阅读一下。 1、保证吃好早餐:不吃好早餐,人体最低限度的血糖维持不足,人就不能充满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82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