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导向意味着什么?|观点
民小编说
03
注重与现实生活世界需要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学会学习
在知识储存上,人不如计算机,不只是储存量有限,而且人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永不停歇、始终如一地进行运算。生命有限,知识无限。如同蜜蜂采花粉酿蜜一样,知识成为个体性力量离不开学习者的主动选择、加工、吸收。当然,这一比喻也是不恰切的,因为蜜蜂采花粉重在结果,把蜜酿出来。人的学习不只是产生新知,更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改造自己的身心组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便今后能更好地采花粉,酿出不一样的蜜。知识最为重要的力量是对人身心潜能的激发与学习机制的改造,是对人性、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是对人自身素养的改进。这时候,知识的内涵也从写在书本上的形式化的概念、原理、公式,变成了人与社会现实互动中的视野、立场、方法,变成了人发现、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智慧、胆识。唯其如此,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个体性力量。知识技能在特定情境中潜移默化成做事的智识、做人的准则,即所谓核心素养。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宋文里等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2][美]托德·罗斯.平均的终结[M].梁本彬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98.
[3]赵汀阳.第一哲学的支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1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