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论文5篇

新闻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肩负着客观、真实传播新闻的责任,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质检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大量的国外信息涌入到中国,新闻记者在对国外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果存在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要坚定自身的爱国情感与政治立场,坚决保持国家的形象不受到损害。此外,部分新闻记者难以经受个人利益的诱惑,在新闻报道中存在夸大、谎报等问题,这种现象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不符。

(二)具有过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新闻记者必须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从复杂、繁多的信息中找到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新闻内容,通过采访与写作将这些信息传播给对大众。新闻在进行语言组织的过程中,新闻记者的写作水平必须突出与扎实,一方面要对新闻内涵进行简介、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要确保新闻内容的庄重、生动,从而能更好地引起大众阅读兴趣。新闻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在采访的过程中能够让对方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同时通过良好的写作能力还原事实真相。

(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普及,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中的信息与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开放,一方面能够让大众更加容易了解社会动态;另一方面也给大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要对虚假报道坚决抵制与打击,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进行报道

新闻记者应该根据实事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在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角度,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够胡编乱造。新闻工作本身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性质,报道内容中应该充分遵照与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等,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新闻记者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行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或者困难,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等进行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自身的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胁。新闻记者应该铭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要不惧危险与挑战,更为客观、谨慎地完成新闻报道,不辱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三)弘扬社会正气

新闻记者要对正义进行坚持,要做到实事求是,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弘扬社会正气。弘扬社会正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当前要求新闻记者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继承与发扬,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弘扬社会正气,能够对社会的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帮助人们积极向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

三、新闻记者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的提升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

新闻记者处于新闻媒体行业形成的文化环境中,避免在新闻媒体行业中混杂入更多的不正之气。因此,要注重培养新闻记者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强化新闻记者本身的主体意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对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实现自身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的提升,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

(四)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新闻报道

新闻记者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不能够道听途说、胡编乱造,要依据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要坚持事件真相,不惧怕社会中存在的黑暗面。新闻记者在对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于不同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不能够进行随意的胡编乱造,一方面要对新闻事件负责;另一方面要对社会负责。

四、总结

新闻记者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记者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使命,在面临社会矛盾的时候应该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从事实出发为群众传递更多真实、客观的新闻信息,让群众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对群众的心声与意见进行表达。新闻记者是国家与群众之间的联结桥梁,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促使新闻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杨威单位: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

一、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新闻行业的一份子,要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规定,工作过程中深入生活、体察民情、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要随时随地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民生疾苦,敢于呼吁正义,乐于鼓励群众,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团结友爱同事,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在新闻宣传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一个很好的监督。新闻工作具有政策性、专业性、时效性等特点,这对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事业道路上要有勇敢吃苦、不畏艰难、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大无畏精神,对于每一个新闻制作环节都要反复推敲、认真审核把好关,一丝不苟地做好新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保障新闻报道的高水准,增加广大受众者的可信任程度。

二、知识与技能素养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化的E时代,人们的生活犹如踏上了信息的高速公路,一路疾驰,一日千里。面对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求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多媒体现代技术的掌握是毋庸置疑的。掌握了现代化的工作工具,对提高工作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E时代呼唤“E”型复合人才的脱颖而出,并要求能快速适应并熟练地对照片、文本、图表、视频、音频资料的科学处理,才能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新时代下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新事新物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快节奏生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更符合新闻工作对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需要。人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方式熟练了,一切就轻车熟路。增强熟悉和掌握方言土语方面的技能,对顺利进行人际交流、提高新闻工作效率十分有利。虽然各方面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技能素养,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若能听懂采访对象用方言、土语叙述的新闻事实,则能加速自己对事物认识过程的完成,若能不时说上一句半句的方言和土语,则必然活跃访问谈话气氛,加速双方在情感上的交流。

三、情感与公关素养

新闻作品要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及具备思想深度、生活宽厚度外,还得有感情的浓度。新闻报道只有情理并举,才有感召力,才有指导性,才能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在信息传播的同时,新闻工作者与受众的感情也在进行传输。新闻传播是一种事实的传播,也是一种情感符号与意义符号的传播。受众在接受信息和阅听新闻作品时,固然要受到理智的指导,同时也要受到情感的支配。新闻职业较之社会其他职业,具有信息灵通、交际宽广、服务面大、影响大责任重等特点。在平时的采访活动中,新闻工作者若是有意识地在社会上编织起广泛的公关网络,同众多采访对象建立起深厚的私人友谊,则采访活动一定会更得心应手,并且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因为,建立起友谊的采访对象会主动积极地帮助新闻工作者,一有新闻线索便会及时提供给新闻工作者;再则,他们接受新闻工作者采访会无拘无束、倾心交谈,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获得若干真实的材料。

四、提高身体素质素养

作者:王艳仿单位:高阳县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

一、新闻记者生存环境剖析

(一)市场化深入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在当今社会,新闻记者的地位其实并不高。从宏观方面来说,沈颢作为21世纪报系的总主编,从北大毕业以后,怀着新闻圣徒的理想迈入了南方报业集团。曾经的他秉承着匡扶正义、服务人民的新闻价值观,执笔写下《总有一种理想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新年贺词,引领着无数青年一身于新闻事业,并将沈颢作为自己的职业偶像。但是随着沈颢职位的晋升,他的理想轨迹开始偏移,职业诉求由新闻理想开始转变为利益至上、金钱至上。

(二)新闻记者社会认可度低,职业压力大

(三)记者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和利益诱惑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说:“新闻记者作为这艘大船的瞭望者,正面临着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面对新型的技术挑战以及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无形压力,这些都是记者面对从未有过的生存强度。在这种强度的挑战下,媒体的领导人就不得不考虑媒体机构的运作和维持。与此同时,媒体工作者在开展新闻活动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利益诱惑,利用记者的采访报道权和批评监督权为自己牟取私利,这些都严重破坏了行业生态和社会秩序。市场压力再大,也不能走违背新闻操守和良知的歧路。在严格的市场竞争机制下,媒体面对经营困境,要想方设法开辟新型路径,不能搞权钱交易,将权利和资本混为一谈。对于这种传媒生态环境的恶劣现象,不仅需要记者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国家和政府也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国家要匡正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努力提升新闻记者的声誉,解决记者背后的苦涩。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广大记者坚持他们的新闻理想。其次,要积极改善记者的薪资待遇。行业的选择和坚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收入,丰厚良好的福利待遇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很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有偿新闻和新闻寻租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刊发稿件的质量。

二、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养成路径

(一)媒体领导人的带头示范作用

作为21世纪报系的总裁,是绝对的行业领导,沈颢理应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和道路远见,但是他却弱化了自己新闻理想的根基,跨越了媒体人的底线。作为新闻媒体的领导,虽然平时业务的接触少了,但是保持新闻圣洁的内心对于一家媒体至关重要。新闻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做媒体领导人就必须少受外界事务缠绕,影响作为一个领导的前瞻性和正义性。一位媒体人分析认为,沈颢成为领导以后,关系人情、部署矛盾、部门纠葛、外界压力、上级威逼都会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促使他走向歧路的因素。

(二)加强基层记者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新闻采编队伍职业素养的建设是新闻媒体想要长期发展的根本大策,对于加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等。对于记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纪守法,坚持职业操守。也许沈颢是整个新闻寻租活动的策划人,但是如果每一位记者保持自身的新闻职业操守,不做影响媒体公信力的事,事件就不会发生。不论是新闻机构或者是新闻教育机构除了需要重视新闻专业主义的培养,更多的应该侧重对记者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

(三)增强社会舆论的监督

(四)多元稳定的薪酬绩效机制和有效实用的奖惩机制

在国内,新闻记者的考核和记者的薪酬是直接挂钩的,一般比较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提供奖金和补助,除了这些,或者提供一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但是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记者的工资不与考评结果挂钩,合同保证工资。或者学习新加坡控股报业的模式,采用工资、奖金、职务津贴以及股票认购等多元化工资收入。总之,待遇问题不能影响记者的工作信心和工作激情。

作者:张波苏雨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第四篇

一、民国女性新闻记者的职业素

彭子冈是民国时期女性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在民国像彭子冈一样的女报人数量很多,这些优秀女性或活跃在新闻界,或深入抗战前线一手拿笔一手扛枪,或以报纸特派记者的身份深入大后方冲破重重封锁,用过人的智慧与胆识深入采访,向读者传达出真实信息,她们身上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熟练的新闻业务素养,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立志从事新闻事业的决心,以及女性身上独有的视角与特色等多方面的职业素养。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熟练的新闻业务技

(三)女性新闻工作者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女性和男性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那时候采访叫跑新闻,也真是跑。子冈出外采访,几乎全靠一双腿,在多雨的山城,一天不知要爬多少个坡,走多少个阶梯,相当辛苦。浦熙修是重庆新民报采访主任,和子冈年纪相若,两人亲如姐妹,经常并肩采访,分别写稿,十分引人注目。”抗战期间,这些新闻工作者穿行在枪林弹雨中,深入采访新闻。

(四)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决心

(五)独有的女性色彩与视角

二、民国女记者职业素养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环境

整个报界的氛围是民国女记者职业素养养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民国初年新闻事业飞速发展,诞生了一批以新闻通讯著称的记者。有民初被誉为新闻界“三杰”的黄远生、徐彬彬、刘少少还有邵飘萍、张季鸾等,他们在新闻业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闻理论也有一定的发展,各大高校开始开设新闻学专业,培养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重要因素。当时的女性新闻工作者来自不同的家庭,知识分子、官僚、军阀、商人、小市民、手工业者、农民家庭等,但是统计资料显示,有出身资料的女记者大都出身于官僚与知识分子家庭。相对于农民、商人和小职员,官僚和知识分子这些家庭给女性记者提供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开放的思想环境。

(二)主观因素

三、结语

一个女性新闻记者的出现可能是个偶然现象,但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期间以“四大名旦”为中心形成的女性新闻记者群的产生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历史。虽然这些民国女记者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她们凛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有胆、有智、有情的工作风格以及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等都是她们作为记者所具有的职业素养,这些是她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当代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女记者借鉴学习。

THE END
1.素养与知识技能能力的区别.docx素养与知识技能能力的区别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素养知识技能和能力这四个概念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之间并非等同,而是各有侧重,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本文旨在探讨素养与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区别,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提升个人综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378436.html
2.素养和技能(精选十篇)中职计算机教师要保证自身素质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学校必须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深入企业实习,或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保证知识结构的时效性。 2.参与教学软件的研发 计算机教师自身具备研发教学软件的能力,所以中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师的优势,开发教学软件。中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多数软件,是由专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go2omt.html
3.知识能力素质是什么知识能力素质是什么 所谓知识能力,是指知识、智能、技能和实践及创新能力等.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和结果,智能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是以知识、智能。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知识能力素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https://www.qinxue365.com/fangfa/540344.html
4.海警人才素质能力分析海警队伍是一支准军事化力量,作为海警人才,要具备军人的特有品质和基本素养,掌握正确全面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军事技术,了解军事高科技知识;精通舰艇技术,会操作海警舰艇主要武器装备;具有应付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熟悉各种海上应急处置方案;具有较丰富的海上战术知识,能够组织实施勤务训练,包括海上巡逻、海上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46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