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教你45种养生茶,喝出健康祛百病!(推荐收藏)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原料:石斛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益胃生津,清热养阴。

用途: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后伤津,口烦渴、汗出;消渴。

原料:生地5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养阴,敛脾精。

用途:慢性肾炎肾病已久,肾阴虚而湿邪阻滞不化,出现阴虚挟湿的症状,腰膝酸软、口渴咽干、盗汗、潮热、苔黄厚腻、水肿、蛋白尿;慢性湿疹。

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绿茶3g。

功能:凉血解毒,散结除痹。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痈疮肿毒。

原料:生地5g、豆卷3g、绿茶3g。

功能:通达宣利,养阴解表。

用途: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

原料:当归10g、红茶3g。

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用途: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晕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

原料:当归5g、黄芪5g、大枣3枚、花茶3g。

功能:养血补气。

用途:气血虚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经不调、经量少;产后气血亏损;病久不愈气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贫血;气虚低热。

原料:当归5g、白芍3g、花茶3g。

功能:养血平肝。

用途:肝硬化血虚有瘀者;痛经;湿热瘀阻之痢疾。

原料:当归5g、苏子3g、花茶3g。

功能:和血,降气,消痰。

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原料:当归5g、羌活3g、花茶3g。

功能:通血脉,散寒滞。

用途:冠心病因风寒诱发而加剧心胸闷痛、上肢酸痛。

原料:当归5g、川楝子2g、花茶3g。

功能:疏肝活血,调气止痛。

用途:气滞血瘀少腹痛、筋脉拘挛;慢性肠炎。

原料:当归5g、柏子仁3g、花茶3g。

功能:养血润燥。

用途:老年便秘;血虚之闭经。

原料:当归5g、白芷3g、绿茶3g。

功能:活血养血,化湿解毒。

用途:气血虚寒之溃疡病、疮疡肿毒、癌肿。

原料:何首乌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后5~10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

用途: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痈肿;瘰疬;痔疮。

原料:何首乌5g、防风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血,祛风,除湿,解毒。

用途:遍身疮肿痒痛。

原料:何首乌5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可不用茶。

功能:益肝肾,养心血。

用途:肝肾不足,心血亏损,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

原料:白芍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原料:白芍5g、干姜3g、红茶3g。

功能:温经止痛。

用途:痛经;寒性胃腹疼痛。

原料:白芍5g、乌梅2枚、木瓜3g、绿茶3g。

功能:敛肝养胃。

用途:胃阴不足,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萎缩性胃炎;慢性泻痢;妊娠呕吐日久伤津;甲亢。

原料:白芍5g、白薇3g、绿茶3g。

功能:养阴血,清肝热。

用途:高血压;阴虚血热之血尿、崩漏、经期发热、蛋白尿。

原料:白芍5g、钩藤3g、绿茶3g。

功能:柔肝清热,平肝熄风。

用途: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原料:五味子5g、绿茶3g。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用途:肺虚喘咳、口干、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

原料:五味子5g、人参3g、麦冬3g、花茶3g、冰糖10g。

用途: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

原料:五味子5g、沙参3g、石斛3g、绿茶3g、冰糖10g

功能:养胃益津。

用途:久痢伤津或热病后伤津。

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

用途: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遗尿。

原料:天门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

原料:天门冬5g、人参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用途:肺气虚阴咳嗽。

原料:天门冬5g、川贝母3g、茯苓3g、阿胶3g、杏仁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清热养阴,解毒。

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

原料:麦门冬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途:肺燥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

原料:麦门冬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或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热。

用途:热病烦渴、鼻出血;咽喉不利。

原料:麦门冬5g、地骨皮3g、绿茶3g。

功能:养肺阴,清虚热。

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

原料:麦门冬5g、半夏3g、人参3g、粳米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阴益气,利咽喉。

用途: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干咳咯痰。

原料:沙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

用途: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原料:沙参5g、麦冬3g、玉竹3g、冬桑叶2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前四味药的煎煮液400ml,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润燥。

用途:燥伤肺卫阴亏,发热咳嗽、口干渴。

原料:玉竹10g、绿茶3g。

功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用途: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机、小便频数,咽喉不利。

原料:玉竹5g、沙参3g、麦冬3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功能:益胃生津。

用途:热病发汗后,当复其阴,以滋养耗伤之胃津;咽喉不利。

THE END
1.中医养生茶素材中医养生茶图片中医养生茶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509个原创中医养生茶素材图片,包括中医养生茶图片,中医养生茶素材,中医养生茶海报,中医养生茶背景,中医养生茶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中医养生茶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1713475.html
2.中国养生茶网,养生茶,中国养生保健茶,中医药茶,体质调理,花草茶中国养生茶网,是知名的养生门户,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精选20多种中国名茶鉴赏方法、分享,如决明子、花草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绿茶 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花果茶、五谷茶、保健茶、滇红、白茶、黑茶、黄山毛峰等。http://www.zgyscw.com/
3.24节气中医养生茶推荐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身心调适领域的重要作用和未病先调、养生保健的特色优势,让“每日一杯养生茶、健康生活每一天”成为生活日常,提升群众的身体素质,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威海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药专家依据威海四季养生特点及规律,制定了“每日一杯养生茶,增强体质助健康”养生方案,请大家结合体质、参考http://www.zotaole.com/zole/vip_doc/26577968.html
4.养生茶秘方中医教你喝养生保健茶四、中医推荐养生茶私藏秘方 三花茶 饮法:三七花1克、玫瑰花2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4克,沸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脂补益的作用;玫瑰花能舒肝解郁、调节情绪;杭菊花可清肝明目、醒脑降压。三花茶有活血降压、舒肝解郁的功效。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56379.html
5.中医养生茶秋季适合养生的中药茶降经验快速问医生概述:现在很多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也是颇有讲究和研究的,对于茶的喝法来说也是很有知识的。人们通过茶来养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但是茶也有很多科学的喝法,就比如说秋季适合养生的中要茶有哪些?哪些的效果是很好的呢?养生是个大学问,带着今天这个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下中医养生茶秋季适合养生的中药茶https://m.120.net/jingyan/8lzqaoskyvwv3lskyv/step/
6.中医茶叶的功效与作用茶香养生:揭秘中医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茶叶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饮品,更是具有特殊功效的药用植物。它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健康和长寿。在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中,有许多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便详细描述了多种茶类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https://www.gztep.com/cha-ye-gong-si/77188.html
7.名中医的冬季养生茶旅游冬季天气寒冷,万物封藏,生机衰退,人体脏腑随之“消沉”,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多个领域的名中医,他们均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结合冬季干燥、寒冷的天气特点,给出了自己常在冬天饮用的茶饮配方,提供给大家养生使用。 护眼:银菊百合茶 https://food.cctv.com/2016/12/19/ARTIa3DjYBL7yJHbk3o4PeFh161219.shtml
8.中医养生秋天的第一杯“茶”秋季养生,从第一口“茶”开始立秋已到,小伙伴们已迫不及待开始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虽好喝,但不宜多喝,秋季干燥,而肺为娇脏,肺喜润恶燥,不耐寒热,此时易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而中医自古有“药食同源”之论,也有“简便验廉”的特色,药茶就很充分的将二者兼得了。在此,县中医院为大家介绍六款适合秋季的中药代茶饮。 http://www.dczyy.cn/content/?2389.html
9.老中医打死都不告诉你的四种养生茶中医在养生方面颇有心得,而且很多中医都很长寿。他们是怎么养生的呢?来看看老中医都推荐的养生方法吧! 一、养胃茶:丁香茶 功效:温中壮阳,下气降逆;养胃,调理胃寒 喝法:丁香茶叶5克,每日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冲水喝。 二、降脂减肥茶:荷钱茶 荷叶可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同时还能兼顾减肥;生山楂片可降脂、降压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568024.html
10.几款中医养生茶的适应和禁忌怎么治?几款中医养生茶的适应和禁忌 ◆玫瑰花茶 干玫瑰花6至10片,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 功效:玫瑰花性温味甘,适合肝胃气痛、胸口腋下胀满疼痛、易怒者饮用。 ◆荷楂菊茶 以荷花(6克)、山楂(15克)、金银花(3克)、菊花(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煮沸即可饮用。https://pianfang.bmcx.com/jikuanzhongyiyangshengchadeshiyinghejinji__pianfangchaxun/
11.老中医打死都不告诉你的四种养生茶权威文章中医在养生方面颇有心得,而且很多中医都很长寿。他们是怎么养生的呢?来看看老中医都推荐的养生方法吧! 一、养胃茶:丁香茶 功效:温中壮阳,下气降逆;养胃,调理胃寒 喝法:丁香茶叶5克,每日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冲水喝。 二、降脂减肥茶:荷钱茶 荷叶可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同时还能兼顾减肥;生山楂片可降脂、降压https://www.cndzys.com/zhongyi/yaoshan/966702.html
12.名中医推荐五款冬季养生茶名中医推荐五款冬季养生茶 冬季天气寒冷,万物封闭,生机衰退,人体内脏“抑郁”,是滋补的好季节。采访了许多领域的著名中医,他们都认为“药物不如食物好”,结合冬季干燥寒冷的天气特点,给出了他们经常在冬季饮用的茶配方,为每个人提供健康使用。 1.护眼:银菊百合茶https://www.rlmeijia.com/health/MJHoaTKSd6Qm.shtml
13.适合九种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喝的养生茶九种不同中医体质的养生茶配方推荐: 一、阴虚体质: 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各10克,开水焖泡30分钟即可。 加入麦冬10克,玉竹10克,沙参10克,麦冬玉竹茶就做好了。 加入枸杞子10克,桑葚子10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五味子10克,车前子10克,益智仁10克,黄精10克,沙苑子10克,刺五加10克,制成五味沙苑茶。https://www.meipian.cn/4w86fk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