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养生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呢?下面试探根据我们的体会,将培养学生良好记忆品质的方法指导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加强记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指导。
二、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
科学的记忆方法,能使人获得牢固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引导他们:
三、运用多种分析器协同记忆。
记忆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调动心智器官和心理机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古人强调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们在进行语文和英语教学时,让学生视、听、读、写相结合的效果要比单一视或听的效果好,再如:学化学做实验时,不但进行了操作,看到了各种光、色,还闻到了气味,甚至尝到了味道,耳、眼、手、鼻、口全都动员起来投入学习,记忆就特别清新。
四、养成自我检查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这是广大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注重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结合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型人才,其落脚点是使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由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的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一般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和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构成。
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它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主要由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等构成。
关键能力,指的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从而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在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等;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自信心、独立性以及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等;组织管理能力,包括预测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协调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等;发展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进取心、上进心、毅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构成。
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也是形成良好专业技能的基础。思想品德素质在职业实践中,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的优劣,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劳动能力的强弱及自强、自立、自尊、自律意识等方面的构成上。
二、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的现实意义
1.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业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为强化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必须综合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以从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娴熟,又注重新时期对职业人心智、技能的训练。所以,在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今后职业实践中具备在职业岗位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从业能力。
2.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创新
专业技能的培养,着眼点应在于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从业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其综合运用技能、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可以这样认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的必然要求。
3.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岗位的相互替代性、新型劳动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都会使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因此,要求从业者以稳定的心理适应职业的变迁。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训练,既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4.世界各国对职业技能的定义
从总体上看,现代职业教育已从单纯满足专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关键技能共有五个方面:学习技能、思考技能、交流技能、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其中包括:沟通技能、实践技能、判断技能、独立思考技能、问题解决技能、信息处理技能、同情心和正义感等基本素质和综合技能;澳大利亚也对劳动者提出了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与工作伙伴合作交流的能力,运用数学和基本技巧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由此可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已成为世界性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所谓专业意识,是指专业工作者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专业思想、观念、情感和意志。专业意识可以使人的专业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可以引发强烈的专业热情,使学生尽早地树立专业意识。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信息,尤其要注意突出专业领域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看到大有发展的未来;二是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努力寻找与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沟通的渠道,真正体现其对“专业”应有的基础作用。加快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达到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强烈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
3.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符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所规定的适用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应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逐步养成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应从四个环节抓起:一是围绕职业活动开发课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求、去发现新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去发现知识、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获得结果,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范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使之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养成;三是加强检查指导,以达到技能规范要求;四是严格考核评定,并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4.推进产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产学合作的途径,加强技术与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其中的关键是要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从而适应企业技术岗位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角色,适应职业环境。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与北京红黄蓝幼儿教育集团、北京爱儿坊幼儿教育集团、北京金色摇篮幼儿教育集团等企业共建了实训就业基地,实行联合办学,实现校企结合,每年吸收近200名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合格后择优录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形成。
5.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慢性疾病患者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护理及宣传教育疗效与影响
Researchonthehealtheducationneed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preservationandrehabilitationinthepatientswhowithchronicdiseasesincommunity
PengZheju
TheHealthServiceCenterofJialingcommunity,GuangyuanCity,Sichuan628000
KeywordsPatientswithchronicdiseases;Healtheduc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althpreservationandrehabilitation;Nursingandeducation;Theeffectandinfluence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随机选取我社区慢性疾病患者300例。男154例,女146例;年龄57~69岁,平均(63.3±6.4)岁。所有患者中包括糖尿病患者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8例,高血压90例,慢性肝病30例。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疗效观察:统计所有患者问卷调查中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宣传教育知识的需求程度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结果
所有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见表1。
所有患者对中医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慢性疾病患者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及作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高,见表2。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主要以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教育、组织讲座以及发放宣传手册为主,另外还可采取张贴海报、电视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健康教育需求率高,对中医养生各方面知识需求率均>90%。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较强,希望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信息。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需求进行中医养生康复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全面的认识康复养生知识并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作息方式及饮食习惯,努力控制疾病发展,促进身体恢复;另一方面可督促患者从自我保健做起,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坚持锻炼身体,遵循四时变换规律进行保健养生、注意情志调养及饮食调护等,最终达到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改善健康质量的目的[3~5]。
另外,调查显示,慢性疾病患者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及作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高。说明患者对如何预防疾病、更好地进行日常养生及药食同补的中医药知识兴趣较大。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慢性疾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对疾病的过程非常了解,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自我保健的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身治疗依从性,能够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类躯体及情绪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时应了解慢性疾病患者的教育需求特点,以改变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其行为管理能力为目的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此外,对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应以家庭化、连续化为主。调查显示>80%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时有家属共同参与。因为家庭生活习惯对患者健康观念及行为有较大影响。中医养生康复教育通过自我保健、自我康复及开展健康行为知识的教育,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对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长期反复的教育及强化才能够实现。因此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养生知识教育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了解保健养生知识,更能够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督促家属共同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培养其正确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钱晔.以中医养生提高生活质量之我见[J].统计教育,2007,31(2):56-57.
2张安玉.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2):95-96.
3傅东波,傅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4.
(韩)黄珍/绘赵阳/译
书中将一个母亲怀胎十月、战胜各种艰辛生下孩子、哺育等鲜活生动的育儿场面,用饱含丰富情感的笔触画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每幅图画都充满了各种温馨与感动。它让孕妈妈减压不焦虑,还能缓解产后忧郁,提高孕妈妈和家人的幸福指数,让宝宝变得更聪明,培养宝宝艺术天赋,也是国内第一本胎教涂色书。绿色环保印刷,用心呵护孕妈和宝宝健康。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李祖长编著
《黄帝内经》为中华医学理论的经典,但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很难从中获取系统的养生知识,往往因为晦涩难懂而放弃阅读,或者只得到一些破碎的知识碎片。而本套书从《黄帝内经》中抽出五大养生理论(包括节气养生、时辰养生、体质养生、排毒养生和疾病预测),自成一体地做了再说明,浅白易懂,便于读者分体系地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知识。
《无器械健身(女性版)》
[美]马克劳伦,乔舒亚克拉克著蔡杰译
这是一本畅销美国、英国、德国的女性健身圣经,是国内超级畅销书《无器械健身》的作者马克劳伦专门为女性设计的、适用于任何体能水平的全效健身方案,5类练习,25级难度,125种训练方法,随时随地都能最有效地健身。美军的体能训练专家马克劳伦教会你无需器材,不用去健身房,每周3天,每天30分钟,就能塑造前所未有的完美形体。
《天生就要练:用2000个动作组合你自己的健身计划》
(法)勒里什著,马青译
《肝病养生保健知识888问》
王静编著
本书针肝病以问答的形式精心筛选出经典实用的888个问题和妙招,重点从认识肝病、饮食调养、中医调养、生活预防等方面入手,教读者如何调养和预防肝病,并为患者准备了实用的、有益的指导方案。作者王静现任煤炭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北京消化分会理事;从事临床及带教工作30余年,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心灵密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春季中医养生知识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
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升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春季养生小知识
1.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2.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3.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4.养脾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5.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中医养生药膳食疗
1.血压高怎么办
除遵医生嘱咐外,下列两个保健食疗方分别有降血压或软化血管功效,都可一试:到药材铺买山楂肉2两,杜仲1两加罗汉果1个。将之煲成汤底。另在街市中购大鱼尾1条,煎香后再加入已做好的汤底同煲,味美而能消脂降血压。瘦肉剁碎,加白背木耳,红枣先煲半小时,加1个切片茄子滚一滚后,再加醋及盐调味。贴士:用山楂干片加少许水浸软后晾干水,再干蒸十分钟,放凉后浸于蜜糖中,可以作口果用,亦有降血压之功。如因高血压而容易头晕眼花,可用猴头菇2两,天麻1两,白芷5钱,圆肉1两,蜜6粒,猪腱12两,老火煲3小时,有防治功效。
2.一般的咳嗽痰多怎么办
佛手片茶
在药材铺买佛手片,煲水泡茶,可收化痰顺气消积化胃气之功。
鹌鹑海蜇汤
鹌鹑2只,猪腱10两,海蜇头6两,川5钱,南杏1两,北杏3钱,马蹄10粒,各料洗净后加入药料同煲3小时。顺气化痰又滋阴。
初起感冒或因头风重而致头晕头痛的食疗方法怎样
购鸡蛋4只,半肥瘦猪肉4两,老姜3片,香花菜6棵。先将老姜切成姜件,香花菜切碎,半肥瘦猪肉剁碎,鸡蛋打匀,油镬烧热加少许油煎熟鸡蛋碎,再加入老姜碎爆香,加盐调味,把香花菜加入略炒,全部加于蛋浆中搅匀,然后煎熟成蛋角或炒蛋。
贴士:
香花菜通常十元八块便有一小扎,购后可拣出叶片备用,有多的存于雪柜中,可随时取用。
看过“春季中医养生秘诀”的人还看了:
1.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春季中医养生原则有哪些
3.春季的养生原则
【关键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及“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健康养生的需求成为继温饱需求之后的又一市场主流趋势和时展热点,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目的特征,满足消费者追求身心放松、心态调整、康体健身、医疗护理要求的新型旅游形态[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七市,涵盖了整个皖南山区,以及皖西大别山区的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怡人,空气质量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发展养生旅游的独特优势。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高品位的山地森林资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山地森林非常丰富,特别是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四大名山最负盛名。黄山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的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集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的巧石、峨眉的清凉于一身。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历来被誉为黄山四绝[2]。九华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齐云山属低山型山岳风景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又和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齐名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又名潜山、皖公山、万岁山等,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此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还有牯牛降、鹞落坪、清凉峰、浮山、妙道山、敬亭山等山岳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二)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不但山岳型景观丰富,水体景区也丰富多样。湖泊有太平湖、升金湖、龙感湖、花亭湖等,风景河流有新安江、青弋江、秋浦河、皖河等,温泉有黄山温泉、香泉温泉、汤湾温泉等。太平湖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湖”。以自然风光与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的新安江有“自然山水画廊”之称。被誉称为“吴楚第一泉”的汤湾温泉,在花亭湖的西北部,日出水1500吨,水温稳定在47.5℃,属偏硅酸锶高温矿泉水,含有偏硅酸、锶、氡、硒、锂和钾、钠、钙、镁及丰富的微量元素。洗浴之后,可达到消除疲劳、镇静安神、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作用,对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有效。此处自古就有“温泉润凝脂,浴汤赛华清”的赞誉。
(三)富有特色的溶洞资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不但有奇峰秀水,还有异洞,特别是皖南山区北部低山丘陵带,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溶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绚丽多姿。著名溶洞有贵池大王洞、广德太极洞以及石台蓬莱仙洞等。这些溶洞西连江西彭泽龙宫洞,东邻江苏宜兴诸洞,构成了我国长江下游喀斯特溶洞富集带[3]。南陵西山风景区、贵池齐山风景区更是以地表岩溶发育而构成岩溶地貌特色。
(四)享誉中外的宗教文化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应化度生的道场,现存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种佛教文物2000余件,各类佛像1万余尊。齐云山道教源远流长,始于唐代,现有道观道房70余座,亭台楼阁遍布全山。此外安庆岳西司空山的二祖禅寺、潜山的三祖寺分别为禅宗二祖、三祖的道场,在弘扬禅宗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佛教、道教都主张修身养性,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养生长寿。
(五)独具魅力的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瑰宝――徽州文化和汉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昌盛不衰近千年,是我国传统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的中医学术流派。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自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学家543人,撰写、编辑了了460多部医学著作,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安医学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主张“调补气血,固本培元”。
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一)森林养生旅游
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山地原生态环境,以山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适居温度、山野菜、中草药等为养生原料,开展徒步登山、日光浴、雾浴、竹海浴、矿泉浴、生态食疗等项目,建设避暑山庄、酒店等配套设施,培育山林养生旅游精品。此外,皖南山区是我国难得的中草药动植物资源宝库,盛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天方雾里青等名茶以及茯苓、铜陵丹凤、贡菊、宣木瓜、潜厚朴、九华黄精、鹿茸、麝香等中药材,可以开发食疗养生旅游项目。
(二)温泉养生旅游
温泉度假是世界范围内健康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依托黄山温泉、马鞍山和县香泉温泉、安庆太湖的汤湾温泉等资源,以体验温泉文化为核心,开发天然温泉、富硒温泉、花草温泉、酒温泉等多样化产品,配备治疗设施及专业疗养师,建设集温泉浴汤、康复疗养、商务会议、水上游乐为一体的温泉养生度假区。
(三)洞穴养生旅游
洞穴一般四周封闭、洞厅宽敞、冬暖夏凉,具有丰富的空气负氧离子、微量元素和地下水资源。用溶洞特殊的环境,充分挖掘旅游洞穴内外潜在的一些特殊功能,如康体疗养、度假、探险等。选取一些远离地下水位及石钟乳发育较差的旱洞,如青莲洞、仙姑洞,开发洞穴温泉疗养、洞穴鱼疗、洞穴沉积矿物质泥浴、洞穴禅修等洞穴疗养产品,依据地势配套建设美食、娱乐、购物设施,将其打造成融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洞穴养生度假区,让感冒、鼻窦炎、哮喘、肺气肿等患者进行定点定时治疗[4]。
(四)宗教文化养生旅游
佛教是一种信奉出世哲学的宗教,讲究佛法、秉承佛性,佛法、佛性立意于自然。中唐以来风靡整个中国的禅宗,改写了佛教的人生哲学,佛教的人生哲学渐渐从禁欲苦行转向适意自然。道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观,讲究修身养性,通过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达到养生的目的。利用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禅宗圣地等开展宗教养生旅游,可以充分发掘宗教旅游资源,让游客游览宗教文化遗址,聆听宗教的养生讲座,做佛教、道教功课,进行禅修。
(五)运动保健养生旅游
(六)新安医学养生旅游
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保健体验基础上,结合观赏、品尝、休闲、游乐、避暑、避寒、康体等形式,以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等目的的新兴旅游,具体包括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旅游、亚健康人群的养生康复旅游和患病人群的疗养旅游[5]。充分挖掘新安医学的养生理论,将养生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新安医学博物馆、新安医学文化养生旅游基地,开发特色医疗保健产品,开发除湿清热宴、养颜美肤宴、养生护肝宴、固本培元宴等养生药膳[6]。
三、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养生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大宣传,树立养生旅游品牌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没有特色的旅游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要根据不同区域特征,不同海拔高度,开发适合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养生旅游产品,可以推出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宗教养生、文化养生、富硒养生等旅游产品。同样是温泉养生旅游,要根据环境特性、温泉水质等发展背景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开发,突出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培养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养生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意策划、宣传营销、项目开发、养生主题酒店经营、康体疗养、养生文化等方面专业人才。有效整合和利用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池州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旅游教育资源,开展养生旅游规划、康体疗养、护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养生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引进人才、组织现有员工进行培训等方式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拥有养生知识的专业的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队伍,加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对游客的服务水平[7]。
参考文献:
[1]颜节礼.我国环境养生旅游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7-379.
[2]张光生.皖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构想[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6):374-375、378.
[3]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导游基础知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9.
[4]吴文智,庄志民.成熟型旅游洞穴持续发展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378-382.
[5]孙晓生,李亮.广东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构建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30-733.
[6]杨力民.国学旅游——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184-18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高等教育发展应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选择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此,21世纪中医类人才的多层次培养更应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对中医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建立培养中医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和保健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背景
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医行业重治疗、轻保健;二是中医养生保健企业资本和规模较小;三是服务结构单一老化,以推拿按摩为主要手段;四是服务标准缺失,市场良莠不齐,存在假冒伪劣宣传和从业人员无序竞争;五是具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目前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必须有一批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执掌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形成一批以国家标准规范服务和技术的大型企业,在挖掘继承中医药传统保健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创新,优化服务结构,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管理体制,在管理思想、方法、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具有全面健康管理功能的保健服务。因此,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唯一途径。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目前中医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分为专科和中职进行分方向培养,同时又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和各自的职业规划,把中医类学生分为医疗方向和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目前,大中专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定位均属前者,定位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的学生则侧重中医技术、养生保健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途径
选择合作的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学校应根据企业资质,认定具有大型资本和大型规模,经营业务结构以中医理论、基本保健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指导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主,并以国家标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社会信誉度较高,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服务管理体制并走上连锁化经营道路的企业。企业还必须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有一支技术优良的带教队伍。
采取“订单式”培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丰富多样,因而养生保健行业的每个企业经营业务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了解合作技术服务特点和人才需求量以便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大专层次的中医类专业属处方类专业,课程设置应满足培养医疗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分阶段到学校进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宣传,公布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相应的工作单位及岗位,物色选拔需要的人才,然后校企双方根据各企业经营业务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以及技术服务特点和职业能力构成、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不同的选修课、顶岗实习和以岗位为前提的培训。
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根据行业需求必须突出实践技能,由企业提供资金、设备、行业技术、部分场地、技能教师,学校提供部分场地和师资,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般可采取三种模式:(1)在学校内建设与企业真实经营环境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的校内实训。(2)企业自身建立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工作过程培训。(3)以企业经营场所为实训基地,
转贴于
校企双方共谋学生职业发展在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中医养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悉以岗位为前提的工作过程外,校企双方还需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或从事技术服务、或从事技术研发、或从事企业管理。企业建立技术服务或管理岗位升级考试制度,使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健康养老;老年人;药膳保健;课程设置;职业工种
Explorationofdevelopmentofeldermedicineaccommodationhealthcareinhealthcareindustry
FANGWenqingGUOShengting
FujianBiologicalengineeringCareerTechnicalCollege,Fuzhou350002,China
[Abstract]Withthearrivaloftheagingsocietyinourcountry,thehealthcareindustrywasdevelopingrapidly,andeldermedicineaccommodationhealthcareinhealthcareindustrybecamesocialdemand.Byanalyzingthecurrentsituationoftheagingsociety,thecharacteristicsoftheelderly,todiscussthedevelopmentandpromotionofeldermedicineaccommodationhealthcareinalllevelsinmedicaldepartmentsatalllevels,alllevelsofcommunitycareinstitutions,andallkindsofhealthmanagement,andtosettheelderlyhealthdietarymoduleinthecourse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ocultivatetheprofessionaltalentsforsocialservicediet.Itwasrecommendedtosetthementorproductiondivisionandmedicateddietoccupationandinstitutionalizedwithstandardizedmanagement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healthservicesfortheelderly.
[Keywords]Healthcarefortheelderly;Elderlypeople;Medicineaccommodationhealthcare;Jobtype
膳学[1]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和食物相配伍,根据药食同源,养医同理的原则寓医药于食。早在《黄帝内经》[2]《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食疗本草》等经典医书中就有关于药膳的记载。现代社会我们充分运用药膳食疗帮助老人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达到阴阳平衡,延年益寿的目的。
1社会老龄化现状
我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几年老龄化发展更为迅速,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针对社会老龄化到来及存在的问题,国家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等。随着国家对养老行业的日益重视,健康养老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的朝阳产业,药膳保健是健康养老的一种重要途径。
2发展老年人药膳保健的思考
2.1老年人群体体质特点
现代研究[3]表明老年人体质特点主要表现为虚、湿、瘀、郁。虚是老年体质的共性,是体质变化规律的自然体现,表现在脏腑经络功能减退、气血津液减少,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抗病力弱等方面。老人痰湿体质形成,多由于老年期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中年以后脾胃渐衰,运化机能减弱、气化功能偏衰,水液代谢失调体内痰湿开始逐渐蓄积,而后天失于调摄,也导致这一病理性体质的形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显著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相对减少,而动物蛋白和脂肪皆属于肥甘厚腻之品,大量摄食肥甘厚腻,则易聚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老年人精神气血渐次日衰,营卫气血运行滞涩缓慢,容易出现血瘀证,加之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或者离退休综合征等原因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情感低落、抑郁。
针对老年人的这些体质特点中医认为培木、固元、调和气血,是老年人保健的原则。
2.2发展适合老年人养生保健的药膳
用药膳的方法来补虚抗衰老[4-5],强身益寿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征,推广适合老年人养生保健功能的药膳,主推滋补类药膳。老年补益药膳[6]可细分为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气血双补的药膳,此外滋阴润燥类、祛湿化痰类,行气化瘀类、健脾益肾、益智健脑类药膳也是老年人经常选用的药膳。老人药膳药材方面要注意选择性味和平、易于消化,不宜过于偏寒、偏热、首选平补之剂。
推广适合老年人的药膳形态[7]。老年人药膳要易于消化吸收,烹制上应做成软食、糕点、饮料等,如粥食类。老年人由于脾胃的功能下降,粥类药膳容易吸收是老年人的首选。可以以稻米、糯米、小麦面粉等为基本原料,加入一定量的药性平和的药物,加工而成,如芡实莲子山药粥,芡实黑米粥、黄精核桃粥等。老年人由于牙齿功能退化,一些松软的低糖糕点特别适合他们。如葛粉糕、山楂茯苓糕、莲子桂花糕[8]。菜肴类药膳的制作由于老年人多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要以蒸、煮、炒的制作方式为主,避免炸、烤、烧,如玉竹炒苦瓜、生地蒸鲈鱼、山药蒸排骨等。
3老年药膳的推广
3.1发展专业医疗机构的药膳服务更具有专业的指导性
3.2发展各级社区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的老年药膳服务
本课题组的老师们在福建上古健康管理公司、福州军门社区、福州洋头口社区开展老年药膳服务调研,调查群体年龄为50~90岁之间的老年人共415名。调查方式参考有关文献[11-13]采用随机调查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药膳保健知识现状、药膳保健需求、药膳类型选择等,调查情况如下。见表1。
调查表明老年人对药膳保健很有需求,特别对菜肴类和粥品糕点类的药膳接受度很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年人对药膳保健知识获取的途径大多为网络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在各级社区、养老院推广保健药膳,凭借比较完善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药膳信息化,根据老人个体年龄、性别、体质、地域等不同,通过计算机采集相应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推荐不同的药膳食疗方案[14]。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药膳养生技术包括药膳药材的功效介绍、药膳制作的技术及药膳养生知识等养生内容的社会共享,提升药膳保健知识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4专业药膳人才的培养
调查结果为医药类高职高专学校药膳营养学理论教学一般仅作为选修课,而不是专业必修课,食品烹饪类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为烹饪技巧,缺乏系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因此药膳营养学必须脱离中医药或烹饪学单一学科的束缚,加强系统性研究,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分化与独立发展,为社会培养专门从事药膳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课题的老师在福州老年大学开展药膳培训服务,根据老年人特点设置不同模块的药膳课程,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高职院校专业药膳人才的培养提供很好的思路。见表3。
5.1制定药膳指导师或药膳制作师持证上岗制度
有关职能部门应考虑在医院营养科、康复保健科、中医治未病科及社区保健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类健康管理公司等机构设置药膳指导师或药膳制作师,并进行持证上岗,从而大力促进药膳师的职业化发展。
5.2制定职业药膳师的职业准入条件
5.2.1从学历、专业和从业年限等方面规范提升入职标准借鉴《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中规定药学(中药学)专业大专生毕业5年、本科生毕业3年才可以报考执业药师,药膳师也可以考虑在准入条件中设置专业要求为大学专科(或大学专科以上)中药专业或者中医专业或者健康管理专业,从业年限一年以上。
5.2.2制定职业药膳师的资格考试科目依据药膳学跨学科的特点,设置考试科目可以包括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营养学、药膳学、烹饪学。并依据药膳师技能结构比重设置各科目的考试分值比例。
5.2.3制定职业药膳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可借鉴执业药师执业注册的继续教育制度,制定职业药膳师的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专业的继续教育,不断学习药膳研究的前沿知识包括药膳制作的工艺改进、药膳新品种的研发等内容。
总的来说,在健康养老产业中发展老年药膳养生是新兴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产业特征和文化底蕴。加快发展老年药膳养生对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彭铭泉.中华药膳纲目[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266-297.
[2]曹玉举,郭永昌.《黄帝内经》药膳理论和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12,18(11):1185-1190.
[3]秦彦,梅晓云.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老年病关系研究概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31-134.
[4]施洪飞,项平.补益类药膳食疗方配方规律与烹饪特点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4):215-218.
[5]刘冬菊.正确应用养生益寿的中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28-529.
[6]黄志信.药膳对亚健康状态之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31-41.
[7]王靖博.药膳食疗剂型浅议[J].国医论坛,2014,29(1):65-66.
[8]文颖娟,邓中甲.中药葛根功效探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72-174.
[9]黄秋云,徐君,潘鸿贞.老年公寓中推广应用的药膳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3):111-112.
[10]潘鸿贞,黄秋云.养生保健药膳应用思路与实践探讨[J].中医药通报,2012,11(3):57-58.
[11]李自民.福州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39-45.
[12]黄俗常.福建地区药膳的发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163-176.
[13]范文昌,葛虹.广东药膳调查统计与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6):2-4.
这是继2005年南方李锦记在新会的一期工程完成后的又一重大项目,据了解,一期工程产值达到50亿元,而二期的产值目标是80亿元,在2009年二期工程竣工后,南方李锦记新会工厂的产值将达到惊人的130亿元。
奠基仪式当天,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南方李锦记董事长李惠森均有出席,而政府方面则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曹礼忠先生、新会区委书记宋波先生、区长吴振鹏先生,表现了高度的重视。
新工厂价值
离2005年产值50亿的新会一期工程建成仅过了三年,南方李锦记的产值80亿的二期工程又开始了动工。新的二期工程不仅要进一步满足南方李锦记产能的需要,还承担着南方李锦记的企业使命――将中华五千年优秀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据了解,南方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将主要用于产品的生产、检测和仓储等,预计2009年10月竣工。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底南方李锦记15周年庆典上,当时李惠森先生就宣布了2008年的这项公司大动作:计划在占地1750亩的新会生产基地又投资1.5亿元左右继续扩建二期工程(科技大楼和新生产线)。
三年后的今天,南方李锦记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要面对市场需求的扩大,50亿产值的一期工程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了。据业内人士透露,南方李锦记2005年在新厂竣工后业绩增长迅速,因此早在2007时新会二期工程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产值达80亿的二期工程将在2009年10月全部完工,这将确保南方李锦记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不会因产能限制而受到影响。
在奠基仪式上,南方李锦记副总裁秦垂新表示,“二期工程的建成,将标志着公司的发展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这个不断成长的平台上,我们将更加有信心实现使命,不断传播健康理念,造福社会,将中国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中草药园使命
在二期工程中,占地30亩的中草药园是南方李锦记走向中草药大企业的重要一步,很多人都知道南方李锦记企业的第二使命――将中国五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中草药园就是南方李锦记实现企业第二使命的承载平台。
据了解,在2007年南方李锦记规划中草药园时,最初的计划是建10亩,但随着南方李锦记的迅速发展,30亩规模的中草药园成了最终计划。
据悉,中草药园内将种植500种中草药,集观赏和典故于一体,并以公司产品使用的原材料为主,选用岭南特色药材。中草药园的构造将结合中国的名山大川、地理地貌进行设计,内部还将设有一块9.6亩的“中国地图”,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由中草药构成的中国地图。中草药园预计将在2009年5月建成。
记者曾参观过南方李锦记新会厂部,其对中草药的学理研究和文化推崇一直相辅而成,新的中草药园也沿袭了传统。秦垂新表示,规划中的中草药园,将融科普教育、养生知识、观赏体验于一体,让有志于传播中草药健康的顾客,在系统了解、掌握中草药知识和养生知识之际,亲身体会南方李锦记实践使命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
参与奠基仪式的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曹礼忠指出,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养生在广东源远流长,广东省政府也历来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对省内中医药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着力于把广东省打造成中医药大省。
曹礼忠认为,南方李锦记中草药园的奠基,展示了南方李锦记对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节的坚定决心,“我相信它的建成投产,必将促进企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同时也将带动我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打造新会基地
早在2005年广东新会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新会区政府回顾2004年工作和成绩时,第一条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实现有效快速增长,投资过亿元的南方李锦记新会新生厂基地就是新会区加紧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
而在奠基仪式上,新会区委书记宋波、区长吴振鹏来到了现场,宋波发表了讲话,“自1995年,享誉全球著名的华人食品集团李锦记在我区投资兴办了李锦记食品有限公司,扎根家乡新会,立志产业报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蒸蒸日上。2005年,其全资独立子公司南方李锦记生产基地也成功落户新会,并不断发展,成功地把新会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食品及保健品生产基地,为新会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锦记集团和南方李锦记公司,在新会建立了规模达1750亩的生厂基地,可以说,李锦记家族整个产业的产能核心都落户在新会。如此次南方李锦记的二期工程施工,李锦记主席李文达亦亲自出席,而在李锦记其他的新会活动中,李锦记家族成员也频频出现。
[关键词]医疗养生旅游发展模式产品开发特色
[基金项目]201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研究”[编号:HNSK(YB)15-21]。
[作者简介]周义龙(1975―),江西临川人,海口经济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副教授,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休闲农业、医疗旅游。
一、引言
作为国际旅游岛和我国的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海南发展医疗养生旅游得天独厚,成为医疗养生旅游理想地区。海南应该抢抓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和国际医疗养生旅游逐渐转向亚洲的发展契机,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快速推进医疗养生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特色医疗养生旅游,将海南打造成为闻名中外的医疗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海南医疗养生旅游发展模式选择
(一)“医院+医疗养生”模式
(二)“景区+医疗养生”模式
海南各大景区一般都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而且景区医疗养生设施且配套服务齐全,一些景区建成的养生保健医疗旅游中心、专科病诊疗中心,对医疗养生旅游的组织和开展十分有利,可为游客提供专门的食宿以及医疗养生保健服务,这为“景区+医疗养生”模式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七仙岭建立国际太极文化养生园等各大景区紧密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和实际条件,积极实施“景区+医疗养生”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医疗养生旅游。
(三)“酒店和度假村+医疗养生”模式
海南很多星级宾馆和中高端度假村开设了提供自然疗法、针灸、推拿、足浴、温泉、药膳和中药美容服务的中医药保健俱乐部,能为游客参与和体验医疗保健提供各种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酒店和度假村+医疗养生”模式应该是海南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的不错的选择。只要改善自身的软件和硬件积极应对,及时推出各种特色养生产品,同国内外成熟的养老养生连锁机构合作,打开养老养生市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海南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就能够在养老养生市场抢占商机。
(四)“宗教+医疗养生”模式
海南宗教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建立宗教医疗养生产品示范基地,实施“宗教+医疗养生”模式。作为海南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文笔峰道教养生文化传承千年,保留丰富的养生方式,拥有完备的养生配套体系,能为海南医疗养生旅游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澄迈的永庆寺、南山等。
(五)“温泉+医疗养生”模式
海南温泉资源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种类齐全,密度之高居全国之首。目前已知并开发的温泉点有40余处,拥有兴隆温泉、官塘温泉、南洋温泉、南田温泉、观澜湖温泉等知名度较高的温泉,并且开发已成规模,多数温泉矿化度低,多属于氟硅型热矿水,富含硫黄等矿物质,并含硒、碘、锶、氡、硒等微量元素,医用价值很高,是开展温泉康复疗养的胜地。海南可以实施“温泉+医疗养生”模式,重点打造万宁兴隆、琼海官塘、三亚南田、保亭七仙岭、儋州蓝洋温泉等重点康体养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