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作品展示!(第一波)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时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作品推荐活动自2017年7月1日启动以来,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欢迎。收到海内外文字类、艺术类、影像类、新媒体类作品以及大学创新、创意产品共计500余件。根据本次征集活动方案的要求,现将经过初步评审后的作品分5个批次进行展示,并诚邀您为喜爱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投票截止日期:2018年1月21日)
1.太极油画
2.图解中医药法
作品简介:2017年7月1日起实施《中医药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基本性法律。尽快普及《中医药法》,让社会公众了解、应用《中医药法》,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作品借助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以原创彩色四格漫画的形式,来阐述《中医药法》条文的精神内涵,旨在拉近社会大众与法律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快速普法的目的。
3.本草孤虚录(漫画)
项目简介:岐黄小萌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做有趣又涨知识的中医药文化故事,打造中医药文化IP,并以此在淘宝上开设属于自己IP品牌店铺——本草虚拟小镇。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与兴起,当今人们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面对着爆炸式的信息流通,在繁忙学习工作之余,被娱乐业大幅度占据闲暇时光。这使得中医药文化作为一种晦涩难懂的文化体系,难以快速在群众生活中普及开来。因此本公司致力于将中医药文化与新媒体文化相结合,以娱乐的方式普及中医药文化。
4.唇粹(产品)
项目简介:本项目灵感源自《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以自然纯净之美为宗旨,返璞归真,研究古方古籍,以自然界各种天然材料为原材料研制各种实用性与自然环保兼得的中药古方化妆品,具体包括:唇膏、口红纸、胭脂、眉粉等系列产品。
5.小儿智能推拿服
项目简介:一款将小儿推拿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智能衣服,分小儿推拿服和智能芯片两部分:
(1)小儿推拿服:采用量身定做的方式在儿童衣服表面增加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椎,丹田等),准确定位.
6.融合中医药知识的“悬壶圣手”网络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项目简介:本创意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而创作的一款综合性医药教育类网络游戏。
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而中医的学习往往任务繁重,枯燥无味。本游戏软件重现了辨证论治、修合制药的过程,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应用中医药知识,寓学于乐,把中医药学子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锻炼四诊辩证、处方用药等,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7.海派中医地铁专列
作品简介:“海派中医地铁专列公益宣传”(项目编号:17dz23022900)是上海市科委2017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得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大力支持。将海派中医文化引入地铁,是我们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一次全新尝试。“海派中医地铁专列公益宣传”宣传内容涵盖各种作品形式:文字类、艺术类、影像类、新媒体类。
8.阴阳五行牌
作品简介:这是一款将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和中药文化与牌的游戏规则结合的娱乐学习工具。作为一项中医文化新产品向广大中医院校学生推荐为教学或者闲暇时娱乐学习产品。是为了顺应现在中医药文化发展,推出的一款牌来作为承载中医文化向社会推广。
9.漫说治未病
10.《中医药文化》工作坊
11.“越人健康小宝”健康状态辨识平台和健康管理系统
作品简介:“越人健康小宝”健康状态辨识平台和健康管理系统是基于手机、PAD等工具,在10-15分钟内对自己或家人健康状态进行采集和自动辨识,通过网络实现个人和家庭的中医健康管理。“越人健康小宝”功能具有以下特点:全覆盖、个性化、可测量、可重复。
12.神针(剧本)
作品简介:此剧本以20世纪70年代在美华人针灸医师罗景祥的遭遇为主线编制的故事。他在美国充分发挥一名医生的责任和良心,坚持使用针灸为中美人民解除疾病,挽救生命,发扬光大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期间遭遇里根州长禁止加州针灸法通过,并被陷害入狱一系列的挫折,等等。他和剧中其他20位各个国家、族群、年级、性别不同的人物共同经历了这个有意义的时段,在心灵、境界及认知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蜕变、升华。最终,1075年,针灸医术终于得到美国政府及人民的承认。罗景祥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新的征途。
13.《英国中医》学术期刊
作品简介:《英国中医》是英国出版的连续出版中医学术期刊,为英国中医师学会会刊,被大英图书馆等所收藏,是英国及海外最有影响的中医学术期刊之一。
14.针灸的科学与艺术
作品简介:金观源主持的“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出版的以现代科学语言并且运用漫画形式图文并茂地解释针灸机制的小册子。
15.《话说国医》(第一辑)
作品简介:《话说国医》(第一辑)丛书,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每省(直辖市、自治区)自成一卷,分批、分期,陆续推出。丛书分则可审视多区域内的中医步履,合则能鸟瞰全国中医学之概观。按照几经论证、修改、完善过的统一范式组织编写。丛书的每卷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长河掠影,讲述中医从数千年的历史中走来,如何顺利穿越历史的隧道,贯通历史与现实连接的链条,是每卷的开山之篇;第二部分——历史人物,是对各地有代表性的中医药历史人物的褒奖之篇;第三部分——往事如碑,表现的主题是在中国医学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重大事件;第四部分——百年沉浮,是对1840年以来中医药发展概况的回顾和陈述。
16.《长白山养生文化》系列丛书
作品简介:《长白山养生文化》系列丛书包括《长白山民俗与养生》、《长白山民间故事》、《长白山中草药故事》、《长白山冰雪文化》、《舌尖上的长白山》五本,全书均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其中《长白山民俗与养生》通过将长白山特有的民俗与养生相结合,每一个民俗文化中都渗透着丰富的健康养生知识。《长白山民间故事》以民间传说的形式将长白山优美独特的风景再现,打开长白山民间故事。《长白山中草药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将生涩难懂的中药的功效、名称的由来呈现给读者,使广大的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就学习到了实用的中药知识。《长白山冰雪文化》通过介绍长白山冬季山区生活常识,及冰上娱乐、运动项目及冰上运动养生知识,并结合活灵活现的的图片将长白山的冰雪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舌尖上的长白山》从食用野生菌类的营养作用、食疗功效、适宜人群、现代研究及常用的食疗方等五个层面,介绍了长白山特有的具有代表性、食用与药用价值都非常高的野生食用菌13种、参类5种以及其他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食材。
17.《中医典故(共4册)》
18.郑氏妇科和闵氏伤科
19.虞山医学流派藏珍集萃
作品简介:《虞山医学流派·藏珍集萃》以常熟中药博物馆为背景进行编著,共有《藏品》、《处方》和《医人志》三个分册,其中《藏品》分册收集了不同时期的中医药器物图片近200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用途、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处方》分册集中了常熟地区自清以来的近百位中医师的中药处方,其中不乏名人名医收稿,既有医学价值,又有书法价值,更具文化价值;《医人志》分册,是自宋以来常熟地区约1100多名中医的名录(现代有部分录入)以及师承概况,共计16余万字,为虞山医学流派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一本书读懂体质养生
21.中医药健康旅游宝典
22.补药吃对才健康(含补气药、养阴药、壮阳药、补血药)
24.中医本草之韵
25.把好大夫请回家
26.享受中医
27.中医的名义
作品简介:作者长期悉心研究中医药,倘佯于杏林之间,将诸多感悟思考凝诸笔端,力图全方位探究岐黄之术的发展,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让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国相得益彰。本书共分7篇。天时篇,呼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破制约发展的坚冰,为中医发展松绑。道地篇,中医会不会亡于药,中药有药谁来医?中药是药不是草。传承篇,让中医药薪火相传,代有传人,期待杏林春色满园。诺奖篇,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医药扬帆远航,诺奖并非中医发展的鸡血。未病篇,上医治未病,防胜于治,国人慢性病井喷,要当好的自己的保健医。国际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走出去更有戏,提供的是全球健康的“中国处方”,世界需要中医药。协同篇,西医一条腿长、中医一条腿短,中医西医各有所长,摒弃对手思维,协同发展,实现一碗水端平。中国特色国情决定了医改的中国式办法,中国式办法离不开中医药。
28.诗人草
作品简介:《诗人草》是作者通过查药书、读历史,用心品读每个关于中草药的传说故事创作的诗歌,再现了中草药的美丽故事。其中包括以中草药名字组成的原创歌词,已经陆续有几位作曲家进行谱曲,并由明星歌手录制完成了好多首。《佛手花》、《花木兰》、《四季歌》等歌曲由歌手们亲临多种场合进行了演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者希望成为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员,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资源,宣传中医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爱上中医药文化。
29.中医养生精粹
作品简介:本作品发表于《侨园》杂志。内容包括季节养生、十二时辰养生、跟古代医家学养生三个模块。季节养生包括秋季养阴篇、秋季防燥篇、冬季养藏篇、冬季养肾篇;十二时辰养生从子时到亥时,每月介绍一个时辰,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经络五个方面介绍养生知识和方法;跟古代医家学养生分别介绍了岐伯、张仲景、华佗、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医家的生平及养生思想和方法,全面展现古代医家的养生特色,传承养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