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你知道哪些中医常识呢

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

人的生长发有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软,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

人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中医养生食疗配方

8款中医食疗养生方帮你外养肌肤内养脏腑

1.轻微干咳

春暖卷帘永昼长,池塘碧艳卧鸳鸯。这是百合花盛开的美丽。更气两从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这是说百合的对人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经、为清补之品。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解热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

2.心神不宁

莲子的寿命很长,历代很多本草著作都认为莲子可以延年益寿。《神农本草经》列莲子为上品,可以颐养天命。莲子的作用补肾、健脾、养心、安神、抗衰老。用莲子配白茯苓、淮山药、糯米、陈仓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每日服食能延年益寿。

3.面色晦暗

银耳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5-6克,脂肪0.6克-3.1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纤维2.6克,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2、胡萝卜素、胶质蛋白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仿衰的作用。

4.稍有痰火

唉!秋梨膏啦!秋梨膏啦!胖子吃了能变瘦,瘦子吃了能变胖,赶考的吃了肯定能考上,不想考上的人吃了永远也考不上。解放前,秋梨膏在南方诸省就是这么叫着卖的。秋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具有润肺清痰、降火除热、镇静安神、降低血压、消炎去痛的作用。

5.身体虚弱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他所含的皂甙有显著的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能力。尤其在人们出现阴虚少气、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况,而在煮粥或者炖肉中放入一些西洋参,不仅能镇静秋燥,还能温和滋补。

6.体态臃肿

苹果中含有的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还具有吸附胆固醇,使之随粪便排出体外的功能,从而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秋天食用。

7.肌肤无华

营养专家认为,蜂蜜是集全部营养于一身的天然食品,富含生命活动所需的活性物质和水分,在中药中能调和白药,也就是说,它可以将营养物质带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多食用蜂蜜不仅可以外养肌肤,还可以内养脏腑。

8.口干舌燥

喝上一杯发酵适中,不寒不热,性平的乌龙茶,能够有效地消除夏天身体所淤积的余热,恢复津液,让人感到口中润泽,周身滋养。而且也可以通水利尿,对于暑热湿气的排除也非常有效。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做好7个按时

按时睡觉

很多人觉得不困的时候不需要睡觉,他们认为只有意识到困了才应该去睡觉,而其实人体感觉困的时候是大脑发出的疲劳的信号,不应该等到觉得困了才去睡觉。我们应该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够保护我们的大脑,还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同时保证了高品质的睡眠,从而减少失眠的出现。

按时吃饭

许多人平时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都不会按时吃饭,一定要等到觉得饿了才去吃饭。这种情况容易对我们的肠胃造成损害,同时也会降低我们的抵抗病菌的能力。这是因为正常摄入的食物在我们的胃当中只停留4-5个小时,所以人在感觉到饥饿时,胃里面其实已经没有东西了,这时候胃粘膜会对胃液进行消化,这样很容易造成许多胃病的出现。

按时休息

按时锻炼

我国近年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质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即青壮年患者日益增多,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他们不锻炼、吃得过多和喝酒过多有关。所以,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

按时喝水

口渴,提示体内缺水已颇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据调查研究,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患便秘、尿路结石者明显减少于不常饮水的人。而且,还对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有预防作用。因此,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黏稠、冠心病和中风病人,以及对水相对需要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和婴儿,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按时体检

每年的健康查体中,经常发现相当多的严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所以,要定期去医院体检。

按时如厕

很多人都是当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这样做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而受到损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粪便和尿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导致自家中毒。因此,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对痔疮病人也有益处。

结语:通过小编给大家总结的这些中医养生知识,相信大家对中医应该不陌生了吧!进入秋季以后,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很快,大家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健养生。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地人生!

THE END
1.中医养生知识上述的养生健身之法,虽然仅限于中医养生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其中不少成功之处,均在于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足以提供我们借鉴学习。 健康素养提示 健康素养第七条: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食用。在选择保健食品时,应当注意.保健药品不能治疗疾病,所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4/19/64937631_1141158790.shtml
2.中医养生知识大全100条121003002234567128 14091011121312314151617181920 21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41 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2249347.html
3.中医养生大全100条最实用的养生知识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是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维持健康的一种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掌握一些中医养生知识,我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本文将为您介绍100条最实用的中医养生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养生的方法。 1. 水果养生 多吃新鲜水果,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帮助保持身体健康。https://life.yxlady.com/Health/202408/771854.shtml
4.每日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养生小知识5、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7、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8、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9、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11、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2、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13、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3629723541918
5.中医养生常识100条十大常见养生错误→MAIGOO知识摘要:机器,保养得好,不出问题不说,还能用得久长,用得出效率。人的身体健康,也需要保养,也就是养生。我国的养生文化,理论丰富,实践多样,流派纷呈。掌握适当的养生理论,勤于实践,使我们践行养生之道的一条指导性原则。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提供100条中医养生常识以及十大常见养生错误,教你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养生。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5298.html
6.学养生必须懂的100条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养生之中医基础知识100条 【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中医|学养生必须懂的100条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100条,学养生最好懂一些 ? 中医|学养生必须懂的100条中医基础知识 学养生,必须懂的100条中医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153217_1115752009.html
7.中医养生100个常识(中医养生知识百科全书)生活知识2、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01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爱美人士必看的100条健康养生知识 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久住。 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容易水肿。 植物不要放在关门窗的卧室。 睡觉不要把窗子全关了。 一年做一次体检。 牙刷三个月一换。 一周至少运动2-3次。 http://xg.yglsr.com/post/28172.html
8.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201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旨在提高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公民健康水平。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内容紧扣中医药特色,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等,介绍了公民适宜掌握的中医药基本知识。 https://www.zh.gov.cn/art/2023/10/12/art_1229740935_59310153.html
9.中医保健知识宣传栏10篇(全文)三种模式各有特点:院校教育优点是中医药知识能够广泛的传播和共享,并为学生打下较为全面的基础,能够培养大批的中医药毕业生,但通过教材讲授的普通院校教育培养出的大多是掌握显性知识的中医人才,而且缺少名师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因此很难造就熟练把握和运用隐性知识的中医大家。师承模式能够侍诊名师左右,心领神会老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t1i3x2q.html
10.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1.老中医100条养生小常识,非常实用,收藏起来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个体户小常识 德可恒德,非常恒德;衡可恒衡,非常恒衡 20种开店的技术配方,多种配方精准到克,厨师先收藏起来备用 至道养生,科学养生治未病 离世13周年,重温乔布斯的100条思考 评论 我来说几句 全部1条评论 欧先生 共勉。 20-07-24 1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06263426&efid=KVcXP-QA4i__QrwhpC_ROg
12.中华养生站专注于中医经络穴位,中医药养生知识笔记的网站中华养生站大力弘扬中华5000多年中医国粹,为广大网民介绍全面的养生保健知识,通过针灸养生,中医穴位,穴位养生,中医养生,健康养生,日常保健,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养生名人等方面讲解养生之道,将养生之道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养生,延年益寿,保持生命健康活https://www.cnysz.com/
13.中医保健知识宣传讲稿(精选6篇)篇2:中医保健知识宣传讲稿 食物中毒的预防 1、深入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可利用多种形式普及有关卫生知识,使之家喻户晓,认清食物中毒的危害性,掌握各种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2、发现食物中毒后,应及时按《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方法》的要求,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0c9t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