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11.01
冬季养生包括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实调养、运动调养、防病保健等方面!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眼于一个“藏”字。
一、精神调养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为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意思是欲求精神安静,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做到如同对待他人隐私那样秘而不宣,如同获得了珍宝那样感到满足。如是,则“无扰乎阳”,养精蓿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三、饮实调养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从五味与五脏关系有之,则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因为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由于冬季重于养“藏”,放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四、运动调养“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是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还须指出,在冬天早晨,由于冷高压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逆温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上下对流活动,工厂、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废气,不能向大气层扩散,使得户外空气相当污浊,能见度大大降低。有逆温现象的早晨,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为佳。
五、防病保健冬季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进补的方法有两类:一是食补,一是药补,两者相较,“药补不如食补”。不论食补还是药补,均需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有针对性,方能取效。具体补法详见“药物养生”和“体质养生”等有关章节。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除了注意精神、饮食运动锻炼外,还可用中药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预防作用;黄芩可以预防猩红热;兰花草、鱼腥草可预防百日咳;生牛膝能预防白喉。这些方法简便有效,可以酌情采用。冬寒也常诱发痼疾,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等,也多因触冒寒凉而诱发加重。因此防寒护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颜面、四肢的保健,防止冻伤。
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处于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适应来年春天的生机。人体的消长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同化大于异化。因此,冬季养生应注意
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着眼于一个“藏”字。
(1)起居调养: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方面要顺乎自然,宜早睡迟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迟起以维护阴气。要注意保持室温恒定,室温低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容
易感冒,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衣服要随气候的变化增减,内衣以棉质为好,外衣要宽松,鞋袜不要太紧;注意保持手脚、耳郭的温暖。
(2>饮食摄养:冬季饮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食物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滋阴潜阳、热能较高的膳食,龟、鳖、藕、木耳、核桃、生姜等都是有
益食品。要注意摄取含维生素较高的黄绿色蔬菜类。养生学家提倡饮食养生宜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食后摩腹、缓行百步,这也值得我们借鉴。
(3)精神养生:严冬之时,木枯草衰,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欢,易患冬季情绪抑郁症。因此,冬季要多参加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
(4)运动护养:严冬来临,体内各种节律都有下降的趋势,锻炼可使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抵抗疾病的丙种球蛋白增多,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
冬季气候寒冷,可根据身体状况及爱好,选择适合锻炼的项目。
(5)保健防病: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在此时进补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气,增强抵抗力,为下一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食补,一是药补,最
好以食补为主,必要时再行药补。不论是食补或药补,均需依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不可滥补。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冬季寒冷,补肾正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冯时茵介绍,枸杞子归肝、肾经,立冬后吃点枸杞子能很好地补肾气,平补阳气,养血益精。
枸杞子甘杞、红耳坠,夏、秋两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枸杞子用于医药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宁夏枸杞子名声不小,与长白山人参、琼珍灵芝和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宝。
冬季养生你了解多少
冬天要少吃咸味食物,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物,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