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养生思想教师资格笔试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教师资格的笔试考试中会出现相应的考点,对此,我们分析了一些重要考题,各位考生定要提前知道!

一、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发端

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保就是护利御害,养就是扶正祛邪,就是要保证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平衡和适应,也就是“天人合一”。养生涉及许多方面,张湛讲的“养生大要”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室、反俗、医药和禁忌等十项。其中的啬神、爱气、导引、养形就属于人的生命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可见,在中国的养生体系中,人的生命体的自我活动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形成了一套关于人体运动锻炼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它是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的有目的的活动。这种身体运动是为养生长寿服务,即以养护生命使达最长期限为目标的体育活动。由于它以养生保寿为目标,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中国养生体育。

二、主要养生学派

我国养生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几千年发展,形成了许多学说流派。养生家历代皆有,既见于医家,亦见于文、史哲诸学者中,可谓名贤辈出。其主要流派有:

1.静神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以安静调养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的学派。静神思想倡始于老子、庄子,他们提出“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理论,并编制了导引、吐纳等一整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老子》说:“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所为不死之药”。《黄帝内经》继老庄之后,第一次从教学角度提出静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主张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神气,这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派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静神可以抗衰延年,因为神主持生命,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主张神气清静风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要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动,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

2.动形养生学派。该学派主张以运动形体来保养生命。《吕氏春秋》强调精气神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如《尽数篇》:“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该学派主张动,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肿、为风;处目则为蔑、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胀、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蹶。”

3.调气养生学派。该派的宗旨是调气(调养真气)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身体,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提倡以调摄真气来病延,开了该学派的先河。该学派认为,气是生命的要本和动力,充满全身,无处不到,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

4.固精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主张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因摄肾精为主要途径,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先秦时养生学家管仲首先提出固精思想,他在《管子·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他还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自归”,即节欲存精,这为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派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及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阴精贵在充盈固秘,则人体得养,精力旺盛,强健长寿。肾精难成易志,赖脏腑之精的充养才能旺盛不衰。固精的前提和关键是收心和正心。因而主张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

5.合度养生学派。该学派是主张通过合度去泰的方法,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战国后期思想家、养生家韩非提出:“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去要,乃为圣人。这即是说,谨慎从事本职工作,静待天命归,不要超过额定限度。反之要失去限度,任其纵横,最终必然会损伤身体乃至性命。所以养生必须“去泰”,也就是舍弃某种安泰的享受。美味佳肴,吃起来很顺口,但往往于身体不利。修饰妆容,大可取悦于人,可又要损耗精力。“故而去泰,身乃无害”。合度,即是合乎尺度,度可释为计量标准,合度也可以说是适中不走极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说:“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宜夫。”孔子主张动静结合,要有节度。清代名医董凯钩,十分重视调摄之术,主张切忌极端的“动”或“静”,贵在静中寓动、动中寓静、动静结合、尺度适度。现在看来这符合科学和辩证的养生保健观,对今人有很大启示。

三、传统养生内容与特征

传统养生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按《实用中国养生全书养生方法卷》分为8类。

1.情感调谐

人的情绪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改变人的脏腑功能状态,从而导致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变化。情感调谐法主要讲述如何将消极的情绪因势利导地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以保证人体精神与心理上的健康。情感调谐包括:①自我调谐;②人际关系;③宗教、自由。我国养生学非常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七情—一喜、怒、忧、思、悲、恐、惊为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无病时可因情感活动过激而致病,既病后又可因情感过激而加重病情。因此《内经》强调在养生锻炼时,过激而致病,既病后又可因情感过激而加重病情。因此《内经》强调在养生锻炼时,不仅要练形,而且要练神。我国养生学十分重视“养生莫若养性”,所谓“养性”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去掉私欲杂念,保持乐观情绪、开朗性格、高尚涵养,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是我国养生之道的核心内容。

2.生活起居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的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衰也。”这段经文对饮食、生活起居如何进行养生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人的身体好比一部精密的机器,只有有节奏地运转,才能减少损失,永葆健康。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合理安排一天的休息、饮食、睡眠、生活卫生、身体锻炼,使之形成制度化和养成习惯,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重要意义。休息方式中主要是睡眠,我国养生说十分重视睡眠的科学,认为:“少寐乃老年人大患”,主张老人以睡眠长为好,而且创造了许多诱导睡眠的好方法。

3.饮食调理

4.房事调谐

房事即性生活,也有称“房室”、“阴阳”、“合阴阳”、“交婧”等。《孟子·告见,房事不是可以忽视或弃而不顾的生活小事,它处理不当同样可以致人“半百而废”。因此,古人有言:“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致死。”所以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一向重视房事的调谐养生。房事调谐主要包括:节欲保精;行房有度,合房有术;房事宜忌等内容。

5.劳动运动

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通病不和生。”劳动养生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劳动和各种运动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方法。劳动运动包括:①劳动健身;②古代健身运动;③现代健身运动等。祖国养生学向来重视劳动与运动对养生的重要意义。而且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运动,古称导引与按踽。导引为主动运动,按踽为被动运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为预防“民气郁瘀而滞着,盘骨瑟缩而不达,特作舞以宣导之”,舞也是运动锻炼的一种形式。明代思想家颜元更明确指出:“一身动一身强”,运动可以“畅其积郁,舒其筋骨,和其血脉,化其乖暴,缓其急躁。”“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人体保持健康、不断更新的基本条件,而劳动和运动,则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极重要因素。国外也有人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6.气功调谐

气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祖国医学珍贵遗产的一部分。气功不但可以防病治病,增智益寿,还可以涵养道德,陶冶情操。气功的种类很多,但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过程,增强了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系统的协调性,疏通经络气血,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气功调谐主要包括:吐纳、导引、内养、保健等内容。

7.经络穴位

经络六位养生法是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中医学的治疗手段进行养生的一种方法。针刺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热力,灸灼、薰熨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按摩是通过“按”、“拿”、“点”、“推”、“揉”、“拍”等方法,对人体各部位经络、穴位进行推拿,而起到运行气血、疏理经络、健身祛病的功效。三种方法各有所长,运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酌情选用。

8.药物调理

中药大多是天然物质,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和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服药也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调理可分有病调补、无病强身两类。由于人体的身体状况、虚弱类别的不同,在运用药物调理时必须遵照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否则将造成“一日误补,十日不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进行药物调理养生时,最好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安全。药物调理包括:(1)补气;(2)补血;(3)补阴;(4)补阳。

四、我国传统养生方法

1.睡眠健脑法

2.环境护脑法

工作或学习的环境对于养护大脑十分重要,夏天要选安静清凉的环境,而冬天则要求保暖、空气流通的环境,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会很好反之,如果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温度超过34℃),不但效率低,而且大脑的消耗会明显增多,对大脑十分有害。

3.食物健脑法

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的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一般说来,凡是能促使人体血液呈现碱性状态的食物,都具有健脑的良好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含卵磷脂、脑磷脂、谷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脑活动功能,延缓大脑衰老,此类食物有蛋黄、大豆、蜂蜜及富含dha(22碳6烯酸)的食物,如沙丁鱼、大马哈鱼、贝类、淡菜(又称蛏子)等。

另外,脑的大敌是烟酒,因为烟酒能“毒害”脑细胞,导致大脑代谢异常,加速脑细胞死亡,为此,健脑防衰老的第一要素,必须下决心戒除烟酒!

4.良好坐姿健脑法

科学研究发现,坐姿不端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血流缓慢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既影响工作效率,又会伤害脑神经,正确的坐姿是背要直,腰要挺、头要正、脚要平。

5.静修动练健脑法

对于脑的养护,古代养生家主张静修和动练。“静修”就是静坐冥想,古人认为,修炼静功达到高级层次时,会出现“河车逆运”、“还精补脑”的奇异效果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多批自愿受试者进行“静坐冥想”训练,一百天后发现其中80%的人的记忆力得到提高,其中约1/3的人,脑中分泌的“内啡肽”(又称快乐素)明显增加,感到心中快乐,说明静坐的健脑效果应当肯定。

“动练”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也能改善心理状态,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健康长寿充满信心。在中国民间流行的“动练”方法有五禽戏、八段锦、武当太乙仙鹤功,武当太乙天鹰功,大雁功和太极拳等,最简单的是玩铁球、踢毽子、爬山、慢跑等,甚至编织也有利于大脑的保健。

6.节欲健脑法

传统养生学讲究“天人相应”,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随季节而变化,提倡适度节制性欲,以蓄养人的精气神,有利于健脑安神。倘若性生活放纵,则会导致脑力虚亏,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神智性障碍。特别强调在冬季应做到“藏精葆元”,因为冬天时人体能量比夏季大为减少,而抗御严寒又要消耗很多能量,会明显的显现出“能量不足”,所以应当停止性生活。

7.科学用脑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人的大脑应当经常使用,脑子越使用就会越灵活。但用脑应做到“劳逸结合”,不要使脑子过度劳累,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脑(学习或思考)一小时后,休息10分钟,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轻松的音乐,或是远眺风景,或是静坐冥想。

8.光线适中用脑法

光线太强烈时,对脑细胞的刺激太大光线太弱太暗时,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受到抑制,工作效率则会降低。在光线适中的场合学习或工作最有利于护脑、健脑。

清晨到户外散步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充分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与肌肉。在大脑疲劳时,听一下音乐,或观赏一下绿草红花、蓝天白云,也有利于松弛紧张的大脑,做到劳逸结合。

THE END
1.“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我国的医疗现状,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科学养生的基本原则,课程内容简介。 1.掌握:学习营养与保健的意义和作用,科学养生的基本原则。 2.熟悉:科学养生的基本方法。 3. 了解:我国的医疗现状,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 重点:科学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https://sky.qfnu.edu.cn/info/1037/1499.htm
2.中医五行养生培训中医五行养生培训课程本课程中选取了五行理论中与养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做讲解,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保养做主线,分别阐述各种颜色的食物对五脏的补益作用,每个季节应该重点保护的脏器,各种口味的食物对五脏的不同影响,各种情绪对五脏的作用等。 一、中医五行理论概述 1、五行的基本概念 http://www.hke123.com/nxkc/Detail_13429.html
3.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这一次课程有一大特色,我们排除万难为大家呈现素食健康养生美食。原来美味也可以是全素的! 【课程纲要】 一、总论及药食同源 1. 所有食物及药材的中医分类法 2. 五行的介绍 3. 中药分类及效用 二、现代饮食误区揭秘——我们该怎麽办 1. 重要的正确饮食观念 https://shop42337308.youzan.com/wscvis/knowledge/index?p=columnshow&alias=3nqkppthvsn9g&kdt_id=42145140&reft=1577090741020_1577090746893&spm=f.83120836_f.83120834
4.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课程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周学时2,学分2,第四学期开课。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护理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临床营养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2)掌握基础营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妇幼及老人营养、临床疾病营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r431c8b.html
5.课程孙思邈食疗养生漫谈 辛宝 ● 1.7 现代食疗的未来谈 辛宝 第二章 识食 ● 2.1 五谷为养麦为先 辛宝 ● 2.2 五菜为充疏肠道 辛宝 ● 2.3 五果为助滋养足 辛宝 ● 2.4 五畜为益话补养 辛宝 ● 2.5 骨头汤真的补钙吗? 辛宝 ● 2.6 饮食平衡观的中医解读 辛宝 ● 2.7 食物的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cbc96788f54b7676a41
6.〖老人礼物,送父母31种长寿礼物〗NF宝贝国际生殖中心17. 养生班课程 养生班课程可以帮助老人学习养生知识和养生技巧,可以选择一些老人感兴趣的养生班课程,如太极拳、瑜伽等。 18. 社区健身卡 社区健身卡可以帮助老人在家附近进行健身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可以选择一张适合老人的社区健身卡,让他们方便地进行健身活动。 https://www.qm120.com/nf/articles/533696.html
7.中医养生学超星尔雅答案2023版100分–xuexianswer.com【单选题】()被养生家称为天然的白虎汤,性寒凉。答案:西瓜 A、胡萝卜B、苹果C、黄瓜D、西瓜 4 【判断题】孔子认为食物要吃的精细一些,肉要切的细一些,这样才有利于咀嚼和人体消化。()答案:正确 2.2.4 《吕氏春秋》(第五讲) 1 【多选题】《吕氏初秋》中“六淫之害”是指风、寒、()。ABCD http://www.zzfmdn.com/article/1236848
8.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营养与保健专业教学计划(9)能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上报和紧急处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http://www.zherong.gov.cn/zwgk/tzgg/202206/t20220627_1636598.htm
9.饮食营养知识范文11篇(全文)在养生类科普图书中充斥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而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需要从酸性和碱性食物的称谓和原理说起。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1o970uy.html
10.《解密100种食物的养生妙方[精品]》最新章节白糖解密100种食物的养生妙方日知图书 | 《国医绝学健康馆》编委会4.9万字 医学内容简介: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疗法在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自我疗病和保健的传统医术。其以简便易学、效果灵验成为中医自疗 目录108章查看目录 免费版权信息 免费Part 01 谷物类 免费粳米 https://m.zhangyue.com/detail/118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