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二、节气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2.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3.打春牛
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三、节气养生
1.起居养生
虽已立春,气温仍然偏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防风保暖仍是此时养生的重点,俗语里有“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的说法,这个季节里人们不应急于脱去冬衣,而是依旧要注意防寒保暖。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后,自然界万物欣欣向荣,这时应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放松形体,否则会伤肝。
2.饮食养生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中药和食品,中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3.情志养生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在五行(木、火、土、金、水)属木,五脏(心、肝、脾、肺、肾)中与肝相应(备注: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调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因此,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4.中医防病保健
与春季相通应的为肝,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摘自《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3年第2期
四、精彩推荐
(一)追随节气读诗歌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十四节气诗.立春正月节》
(唐)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新霜。
冰泮游鱼乐,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立春诗》
(宋)朱淑真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日郊行》
(宋)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1.《风日有清欢:立春雨水》节选
立春前两天,我梦见了昆明的巷子和米轨。自己的影子长长地落在铁轨上,铁道两旁开满了红的凌霄,紫的玉兰,黄的迎春。身后的天空是马上要黑下去的淡蓝,一朵云迷路了似的停在半空中,夕阳给它好好镶了金边。对面走来两三个牵着小孩子的大人,手捧着小仙人掌,就像从梦的深处过来,又像直接从春天里走出来。
……
原来古往今来,一年年的祝福都是如出一辙,所谓成年人的天真,无论多少余恨都归于“残腊”,也就是即将翻篇的旧年;而新年自应“百事谐”,更兼“风月入诗怀”,端的富贵且不流俗。但这首诗除了许愿,也还暗含许多具体的风俗劳作。比如生菜卷饼也即春饼,古时候就有“咬春”的习俗。古人将生菜春饼放在盘中以示“迎春”,做好后又必将置好的“春盘”馈赠四方友邻。
——摘自《福建文学》2023年第2期
长按识别阅读全文
2.《立春·梦马》节选
被薄雾笼罩的灰白色梦境里,一匹比雪更白、比冰更剔透的白马,扬起比玉石更玲珑的马蹄,奔驰在正在解冻的冰河之上。蹄声过处,白雾升腾,冰花如莲,河面瓷瓶般绽裂,冬的封印被一一解开,水草、水蛇、河蚌、螺蛳、蝌蚪、鱼、虾、蛙、龟一一醒来。一条河身披闪闪发光的流水昂首奔向大海,如一支巨大的画笔在大地上蜿蜒,笔落处,磅礴的春的画卷徐徐展开,海天交接处,霞光打开亿万道金色大门,迎雁阵归来。
醒来,见母亲依然伏在缝纫机前专注地做着一件新衣。三十三岁的母亲,这个玉环岛楚门镇有名的裁缝,要赶在除夕年夜饭前,缝制好所有顾客早在几个月前预定的新衣,然后,赶在大年初一日出之前,赶在立春唤醒玉环岛之前,为她的三个孩子赶制好新衣,让他们能穿着新衣,在鞭炮声里迎接新的一年和又一个春天。她俯冲的姿势、专注的神情、脚踩缝纫机发出的”哒哒”声,像我梦中的那匹白马,正独自穿越除夕这最后一个也是最寒冷的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