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为了享受酣睡到天明的幸福,失眠的朋友,可试试中药材,缓解睡眠困难或睡眠障碍。
二仁蜂蜜茶
缓解睡眠困难或睡眠障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张卫推荐“二仁蜂蜜茶”。
材料:25克酸枣仁、12克柏子仁、1~2勺蜂蜜。做法:酸枣仁、柏子仁捣碎后用纱布包好,用水煎煮10到20分钟,待水变温后加入1~2勺蜂蜜,临睡前趁温服下。小贴士:失眠的药物睡前服,治疗失眠效果会更佳。
注意:酸枣仁并不是人人都适用。酸枣仁味酸,中医认为酸性收敛,所以如果有实邪,比如说风寒、风热感冒或者体内有热毒,出现口疮、痈疖等,就不太适合用酸枣仁。
五味子代茶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詹志来推荐“五味子代茶饮”,解郁安神补益。材料:黄花菜9克、北五味子6克、大枣3个。
做法:倒入原料煮水烧开,放温后即可饮用。注意:如果您有口舌生疮、口臭、便秘的情况,就不要服用这款代茶饮了。
龙骨牡蛎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仝延萍推荐“龙骨牡蛎汤”,原料: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桑葚10克、白芍10克。
做法:先将白芍和桑葚提前浸泡15分钟,然后将龙骨和牡蛎先放入药锅中煎煮,注意是加冷水,水量高出药面约5厘米即可,火候为先武后文,也就是说先用大火将药物煮沸,然后调成小火再煮,煎煮30分钟之后,把泡好的白芍和桑葚放到壶里一起煮。火候依然是先武后文,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即可。
一剂药方要煎煮2次,煎煮完,可将2次药液合并混匀,然后分2次服用。
小贴士:药煎好后分为2份,每份大约200毫升,早上建议饭后30分钟服用,晚上建议在睡前1到2个小时服用,不宜在睡前才服用。
注意:如果是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比如患者有乏力、懒动、大便偏稀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是淤血导致的失眠,这些患者可能在失眠之外,还会出现头疼、胸闷等症状,这时就不适宜单纯服用这个方剂,需要请医生进行辨证处方。
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归脾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刘宗莲介绍,失眠可归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治疗中药方比较多,如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归脾汤等。
龙胆泻肝汤,可用于属肝火扰心证的失眠,由龙胆草、黄芩、泽泻等组成,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有利于改善不寐多梦,伴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等病症。
黄连温胆汤,可用于痰热扰心证的失眠,由黄连、竹茹、枳实等组成,有利于清化痰热、和中安神,可改善心烦不寐(心中烦热,失眠的症状)、胸闷脘痞、泛恶嗳气(打嗝),伴头重、目眩等病症。
归脾汤,可用于属心脾两虚的失眠,由人参、黄芪、白术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有利于改善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伴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等病症。
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上述方药需要由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