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从脾胃开始时政

即将到来的“立冬”节气宣布秋季已接近尾声,而秋冬交替的时候正是脾胃多事之季。我们该如何保脾护胃,10月30日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太阳神集团举办的“健康大讲堂”,特邀请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黄穗平教授,为大家献上主题为《秋季胃肠疾病预防及保养》的精彩讲演。

脾胃盛衰影响抵抗力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黄穗平博士介绍,在中医藏象学说中有“脾胃”一说,脾为五脏之一,胃乃六腑之一。古书《灵枢·五味》记载:“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有赖于脾胃运化。黄穗平说,中医所讲的“脾胃功能”与西医学所讲的“消化功能,胃肠功能”有共通之处,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中医所讲述脾胃的功能除了包括西医学的消化系统的全部功能,还包括循环系统的部分功能。

中医有“脾主运化”一说,是指脾具有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食物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和运送到全身的各脏腑器官组织,发挥其营养作用。运化水液则是说脾对水分的吸收、运化转输和运送到全身各脏腑器官组织,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是正邪相争的结果,其中正气是关键。黄穗平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是人体正气的重要部分,《金匮要略》言“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指脾胃在四季中为人体抗御外邪中起着重要的防卫作用。脾胃的盛衰,关系到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黄穗平引述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其著作《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因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都可能损伤脾胃。黄穗平还提及,生长在中国岭南地区的南方人相对更容易出现脾胃问题。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脾胃均属土,且脾为阴土,故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特性为喜燥而恶湿。岭南当地的天气以潮湿为主,湿邪侵犯人体时,最易伤害脾阳,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

秋冬季脾胃易损

接下来我们谈谈秋冬时期的脾胃问题。黄穗平介绍,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致使脾胃负担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昼夜温差逐渐增加,加之秋收季节瓜果增多,易引起腹部着凉,导致脾胃功能的异常。而秋季肃杀之气加重,也会引起一些人情志方面的波动,从而影响脾胃功能。因此秋季人们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在中国24节气中,10月23日是降霜,这之后冬意渐浓。黄穗平说,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冬季时,自然界阴气盛极,阳气闭藏,万物蛰伏,草木调零,冰封大地,自然界的万物都处于冬眠状态,生机闭藏,养精蓄锐。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冬季也处于一年中最缓慢的水平,气血趋向于里,毛孔闭合,排汗减少,精气闭藏。

冬季气温低,且昼夜温差悬殊,人体受到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胃肠粘膜血管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均有所下降,会出现反酸、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果秋冬季不注意生活习惯及饮食的调养,极有可能伤及脾胃,引起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养脾胃注重一个“和”字

谈到秋季脾胃如何保养,黄穗平总结出一个“和”字。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人体的各种生物钟、生理指标及其控制机制也随之而变,这是天人呼应原理在人体上的具体体现。

秋季养生,应早睡早起,并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登高、慢跑、快走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而对于年老体弱的人群,可以早晚练习中医的养生功,或选择在园林中或江边湖畔散步。总之要多亲近大自然,只有在大自然中运动,才能更好地感应自然万物之气,做到与天气相合。达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这一养生最高境界。

秋季脾胃养生要注重精神、起居、运动、饮食等各方面的调养。保持平和的心态是精神调养的主要方面。很多人对季节变换很敏感,进入秋季容易出现“悲秋”、“伤秋”的情绪。秋季花木开始凋零、草枯叶落、大雁南飞、动物入蛰都可触景生情地引起愁绪,产生凄凉、苦闷之感,诱发消极情绪、灰色心理。所以,有一个平和愉快的心境,对胃肠的保养及胃肠疾病的预防有着较大的好处。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之气。

而秋季并不适宜大运动量锻炼。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样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

在饮食方面,黄穗平说则要注重一个总的原则:宜少食辛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因为辛辣食物,容易使内火亢盛,易致伤阴,所以在秋季燥邪易伤阴之时,也应少食辛辣之品。

《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为宜,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人体内的正气。应选择一些温润平和,健脾益胃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芡实、山药、莲子、百合、天冬、枸杞等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增强机体抗病力。秋季由于气温下降,脾胃运化功能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摄食上宜少食煎炒肥腻之物,多食清淡之品;少食腌制之物,多食新鲜食材。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摄食。摄入的饮食物应干净清洁。

食补为主,药补为辅

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好时节。冬季时,人体顺应自然界气候变迁,以收藏为主。人体此时的新陈代谢减慢,肠胃吸收功能好,摄入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利用率高。因而,此时进食补品,多能收到很好的滋补功效。民间对此有言:“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补充足够的热量来御寒。冬季进食宜选择营养丰富、富含热能的食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多食温热食物,少食寒冷食品。温热类食物具有温经助阳、活血散寒的功效,常见适宜冬季服用的温热类食品有羊肉、鹿肉、狗肉、葱、姜、蒜、荔枝、桂圆、核桃、板栗等。

冬季的进补可分为食补和药补两种,一般而言“药补不如食补”,冬季进补以食补为主,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的各类食物进补。除此之外,冬季还需要补充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食肥甘肉类,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防止饮食偏嗜。

药补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药物来进补。气虚人群,可以选择人参、黄芪、党参、白术、五爪龙、茯苓等进补;血虚人群,可以适当进补熟地、阿胶、当归、何首乌、龙眼等药物。

阴虚人群可以适当选择生地、枸杞、西洋参、百合、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等药物进补;阳虚人群可以适当选择鹿茸、杜仲、肉苁蓉、仙茅、巴戟天、淫羊藿等药物来进补。以上药物选择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合理加以选择。药补时一定要慎重,药补不当,反受其害。

南方日报记者李劼

秋冬食疗养生小秘方

■小贴士

健脾八宝粥

材料: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等份,大米500克。

制法:先将药物水煮,滤渣后加入洗净的米煮熟即可。

服法:早餐食用。

作用:益气养胃生津。

山药大枣粥

材料:茯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服法:分三次佐餐食用。

作用: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

生地粥

材料:干生地30克(或用生地黄汁50毫升),大米100克,生姜汁适量。

制法:将生地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地黄榨汁约50毫升,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姜汁,再煮一、二沸即成。

作用:养阴生津。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15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生姜数块,羊肉数块,葱,食盐,香菜等调味品数量。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连同生姜,当归,黄芪,党参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炖,至快成时放入食盐,葱,香菜等调味品。

作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很好的温阳补气,祛寒保暖作用,适宜于寒冷的冬季服食,可治疗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贫血及手足冰凉等症。李劼

THE END
1.专题秋冬季如何养生秋冬季如何养生 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每家每户都有老年人。整个社会都要爱护和尊敬老人,老人是社会的责任。那么老人的身体也是很脆弱的,已经进入秋冬季,老人在秋冬季更应该锻炼身体,关注养生之道。下面就由小编给您讲讲老人秋冬季如何养生吧。【查看全文】https://mip.ziyimall.com/so/67090-1/
2.秋冬养生PPT秋冬养生ppt模板下载觅知网提供大量秋冬养生PPT模版,秋冬养生PPT素材,秋冬养生幻灯片在线下载,更多精美秋冬养生ppt模版下载,尽在觅知网。 秋冬养生推荐热门搜索最新内容 中药养生PPT秋冬PPT中医健康养生养生馆PPT中医经络养生养生海报PPT中医秋季养生三伏天养生PPT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中医春季养生中医冬季养生中医养生背景中医养生讲座秋冬季疫情防控经https://www.51miz.com/so-ppt/1621979.html
3.秋冬话养生“冬藏,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所谓“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 秋冬养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情志: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秋属金,主敛肃,应于肺。一般而言,秋天https://www.hzszyyy.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432
4.春夏秋冬怎么养生好呢虽然现在广大朋友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了,但对养生却也分了季节来进行。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养生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注重养生。因为每个季节都会有一些疾病隐患困扰我们,所以春夏秋冬怎么养生好呢?针对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时间希望广大朋友和我一起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685566
5.秋冬养生的好处有什么给身体带来哪些作用39降网秋冬养生的好处有什么 给身体带来哪些作用 核心提示:一旦进入到秋冬季节,天气会越来越凉,随着人们身体抵抗能力的降低,很容易就会给身体引起疾病,造成多方面的危害。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在秋冬季节进行养生。那么到底秋冬养生的好处有哪些呢?能够给人们的身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http://care.39.net/a/161128/5059690.html
6.降科普秋冬养生正当时,这些保健方法请收好脚暖:如果脚部受到了寒气入侵,就会反射引起上呼吸道血管的严重收缩,我们人体的抵抗力就容易降低,病毒则会趁虚而入,容易感冒。 3、秋冬滋补养生 冬天进补,古已有之,经过夏季酷暑消耗之后,冬天进补能很好的滋补身体亏损情况,对来年消耗具有很好的储存功效,令身体更健康。但是,秋冬进补有讲究,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补https://www.pdsey.com/article/613.html
7.秋冬养生重点:秋收冬藏秋冬养生重点:秋收冬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既是古人用来提示农业生产的一般顺序、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以外,也是中医四季养生的重点。这很好理解,如果把我们的身体看作是一棵树的话,那么春天就应该萌芽伸展,夏天正是生长茂盛。到了秋天,养分开始回流往根部,末端的枝叶开始掉落以减少养分的丢失;而冬天则更甚,所有https://www.myzx.cn/article/126978
8.秋冬适合养生秋冬适合养生 没错,我开始养生了,哈哈哈哈 最近半年,感觉自己的头发掉了好多,说压力大吧,感觉好像也还好,但是就是不知不觉的开始掉头发 记得初中的时候头发又黑又长又多,大人们都夸我头发好 现在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 头发感觉长度好像总是那么一样的,然后头发数量感觉也很少,已经逐渐演变成秃头少女了https://www.jianshu.com/p/50ebdf334890
9.7个养生事项要知道秋冬季到了应该如何养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10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