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护阳健脾祛湿一个都不能少

常言道,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了阳气才能身体充满活力。而进入三伏天之后,天气炎热,吹空调、食冷饮、饮凉茶,加之晚睡晚起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使得阳气受损。同时,暑湿也最伤阳气。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聂斌强调,在夏季避暑之时,也不忘扶阳,可以让人舒心度夏不被寒气侵扰。

如何保护好阳气?除了在日常生活上少贪凉,注意保养外,聂斌更推荐外治法扶阳,他认为这些方法简单、方便且调理身体的效果较为明显。

第一件事:暖背

聂斌介绍,当风寒入侵人体时,背部是首当其冲的。背部受寒,就会出现腰酸背疼、肌肉抽搐等问题,并可能导致下肢关节及内脏等的不适。在背部的脊柱两旁是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的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第二件事:艾灸(火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聂斌说,背部艾灸疗法,距离皮肤两厘米,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施灸,由于艾绒持久发热,而且透热性强,因而用于穴位灸比较适合。补阳时选背腰部取背俞穴,每次艾灸30分钟,可以起到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2、健脾祛湿让你精神爽

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腕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专家认为,脾虚易惹湿,湿气又易伤脾。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所以在小暑时节,既要清热祛暑,更要注意健脾化湿。

该如何健脾祛湿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教授王清海认为,食疗首当其冲。如果脾虚湿气重,可以经常用淮山、茯苓、炒扁豆、陈皮、黄芪、党参等健运脾胃的药材煲汤。另外,若加入砂仁等芳香醒脾的药材,更能达到活跃脾胃运化的作用,这样祛湿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脾主四肢,多做肢体运动锻炼可健脾胃、祛湿气。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室内,身体很少流汗,在早晨天气好时,多外出做运动,因为太阳是最廉价的化湿剂,任何“有点喘、流点汗”的运动,就可以把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都有助气血循环,增加身体的代谢。

第三:按摩穴位。足三里穴(双侧小腿外侧,在外膝眼下方四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经常点揉、刺激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运化水湿的作用。

3、起居晚睡早起中午小憩

4、运动宜静不宜大动

5、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火气通心,夏季火气旺盛容易伤心阴。火气还干扰心神,加重烦躁易怒的情绪。紧张的工作后,适当闭目养神,排除杂念,能够达到养心和放松身心的目的。另外,遇事不急躁,保持平和心态,自然能够体会心静自然凉的妙处。

饮食篇

1、多吃苦味食品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苦味蔬菜清心泄火。夏季多吃莲子心、苦瓜、苦菊等苦味食物有利于养心。另外,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红色入心,还应将红色食品如红豆、西瓜、西红柿等应季水果列入到夏季食谱中,能起到养心调神的作用。总之,夏季饮食的总体原则是少油腻,少辛辣,清淡饮食。

2、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所谓“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伏天吃伏羊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民间有“喝上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入伏喝羊肉汤是以食为疗的一大创举。羊经过冬春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其肉炖出的汤味醇、膻味小。夏日湿热,人们食欲减退,在此时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汤,可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食后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浑身毛孔通透,五脏六腑的湿热、寒气、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身体内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三伏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外面的阳气也在进入身体,使经脉畅通,体内各系统能良好循环,身体就会健康。羊肉本身就有滋补作用,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补品补虚健体,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3、头伏饺子二伏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民间传统的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东晋史家孙盛撰《魏氏春秋》说:“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4、三伏天祛湿健脾食疗方

(1)扁豆薏米瘦肉汤

材料:适量瘦肉与蜜枣、赤小豆、薏米、扁豆、葛根、玉竹、陈皮放入煲内,加适量水煲约两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祛湿功能较强的药食同源的食材要数扁豆。常饮此汤可健脾祛湿。

(2)砂仁薏米淮山粥

材料:砂仁、薏米、淮山加少许大米煲粥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常吃淮山粥,健脾胃而水湿渐化,其祛湿的功效不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虾蟹等海鲜也会助长湿气,不如用鲤鱼、鲫鱼这类有祛湿功效的水产替代。很多热带特有的水果如菠萝蜜、榴莲、芒果都属于助湿之物。

(3)健脾糕

材料:山药250克,莲子、芡实各120克。

制作:以上材料共研细粉。将其与粳米粉、糯米粉一起拌匀,加清水揉成面团,制成糕状。蒸熟后撒上白糖当作糕点吃。

功效:连续服用对健脾大有裨益。适用于脾虚、腹泻的老年人、儿童以及上班一族长期食用。

(4)山药芡实莲子粥

材料:粳米50克、芡实50克、山药50克,莲子少许

制作:将以上材料加水适量后煮成粥,加少许糖调味即可。

功效:调理脾胃,同时对失眠有改善。

注意事项

01、三伏贴敷有讲究哪些人不宜贴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为天人相应;人的内外是一个整体,为内外相应。”随着“三伏”到来,自然界阳气升腾,人体阳气也达到最旺盛的时候,此时通过穴位敷贴调节脏腑功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开始贴三伏贴,希望冬病夏治。专家提醒,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不能盲目“跟贴”。

02、三伏天是失眠高峰期睡个好觉靠这个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失眠的高峰期,天气越来越热,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不少人晚上睡不好,甚至失眠,白天无精打采。失眠会引起疲劳感、情绪不稳,反应迟缓、头痛、四肢无力、眼睛肿痛等症状接踵而至,使得整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在不过度的情况下,“喜”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所以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当然,如果实在睡不着,不妨试试这些小方法:拍打上肢内侧;粗盐水泡脚;脚踩豆按摩。

03、经常吹空调耐热能力差防中暑千万别大意

现在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会记得自己当年上大学时,晚上在宿舍热得睡不着,就起来冲个凉,然后倒下再睡;再起来冲凉,再睡。但现在大学宿舍里没有空调家长也会集资来安空调。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恒温环境中,耐热能力就会明显减退。因此,经常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让机体有适当出汗的机会,对锻炼和提高人体的耐热能力是有益处的。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最主要的预防手段就是尽可能避免暴晒,特别是老年人、儿童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差的人,天气太热时最好不要在阳光强烈时出门。有些人因为需要,一定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则要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出门时要做好遮光防护工作,比如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保持充足睡眠也有利于预防中暑:夏天日长夜短,人们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能得到放松。

THE END
1.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关于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可以用炒山药、炒薏米、炒莲子、炒扁豆、炒芡实,这些各30g左右,和薏米一块熬粥喝,其他的大米也可以,但薏米疗效会更好,有健脾气作用。还也可以和小米一块熬粥,可以根据口感适当的加点大枣,大枣有健脾益气、补气养血以及安神的作用。还可以用山药,将山药蒸熟,山药可以健脾益气、补肾、补肺气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6A4A44mmg04.html
2.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权威文章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 健脾祛湿食疗主要包括了红豆薏米粥、冬瓜汤或者是绿豆百合薏米粥,在使用之后可以达到保护脾胃以及去除湿气的效果。 1、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粥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了红豆薏米,在熬成粥喝了之后,营养价值是比较丰富的,而且红豆还具有利水除湿以及健脾祛湿的效果,能够帮助体内的寒气排出体外,对于胃寒所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036988.html
3.湿气最怕的7种菜,每周坚持吃,祛湿健脾,少生病,降过秋冬!秋冬季节是调理湿气的最佳时机,不仅能为来年春夏打下基础,还能有效减少感冒、关节疼痛等季节性疾病的发生。健康是一种习惯,祛湿健脾从现在开始,让身体轻盈起来,迎接一个健康的秋冬。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050066774914920&wfr=spider&for=pc
4.健脾祛湿食谱一览表图健脾祛湿食谱一览表图 【概述】 健脾祛湿常见的食物有薏苡仁、山药、赤小豆等,但应注意食疗效果有限,无法替代药物起到治疗的功效。 【常见食物】 薏苡仁:具有利水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之功效。 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益气机、补养阴液)、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之功效。http://m.xgys.cn/detail/jd4d1e26ba48f04c.html
5.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问答健脾祛湿食疗的食谱来源:美咯(Meilo.cn) 2022-10-27 8534人阅读 问题描述:( 男, 48岁 ) 最近这几天我出现不思饮食、大便溏稀的现象,到医院检查说是脾虚引起的,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哪些? 医生回答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通常有扁豆、冬瓜以及红枣,这些食物具有消热化痰、健脾利湿的功效,https://mip.meilo.cn/health/588137.html
6.中药芡实的功效与作用芡实祛湿食谱中药芡实的功效与作用_芡实祛湿食谱 一、中药芡实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一,也是广东十大道地药材,产于广东省肇庆的芡实又称为肇实。 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芡实“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聪目明。久服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216293.html
7.如何祛湿好推荐健脾利湿的食谱1、如何祛湿好 推荐健脾利湿的食谱 体内湿气重,要注意祛湿排毒,以免诱发疾病的发生,而且也会导致身体不适。体内湿气要如何去除?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法来调理,效果很明显,来看看这些推荐的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疗方法,可以调理体质,还可以健脾胃。 1、白菜干茶树菇扁豆薏米汤 材料:白菜干、茶树菇各30克,扁豆、薏米各20克https://jun.nongdiantong.com/article/fd/454748
8.夏季健脾祛湿的三大食谱–易康网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 参考膳食 1.芡实 又名鸡头子,是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芡实性平和,药味甘涩,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 芡实就是一种适合春季食用,以达到健脾祛湿食疗功效的食物。 选购:芡实应挑选颗粒饱满、表面无破损、无附着粉状细粒的为最佳。 烹调:芡实有新鲜、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201448
9.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消化不良,腹满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除了口服健脾祛湿的药物治疗以外,现在的人更助重于食疗养生,脾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2694615.html
10.春雨绵绵湿气加重健脾祛湿首选5食谱养生之道降资讯春雨绵绵湿气加重 健脾祛湿首选5食谱 下雨的日子一长,除了室内的地面、墙壁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外,许多人还感到浑身不得劲,更有些人会出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腹痛溏泄、头重如裹、身重或肿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患者可以采用下列比较简单的食疗方,一般可收到较好的效果。https://www.myzx.cn/jiankang/show/62027.html
11.秋季养生祛湿健脾胃3款食疗秋季养生祛湿健脾胃3款食疗 秋季养生很多人都把重点放到贴“秋膘”上,但是怎么贴秋膘才科学呢?秋季祛湿健脾胃吃什么好? 夏去秋来,脾胃的休息季节 一般说来农历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后便属秋季。但七月的天地变化有其独特性,继大暑之后,虽然立秋而暑气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诗云:“火云犹未教奇峰。” https://www.unjs.com/w/125624.html
12.步骤图健脾祛湿补髓固肾益精的食疗汤的做法将芡实、薏米、淮山、莲子放入猪脊骨里一起炖煮(我是放进破壁机里炖煮,没有这个功能的也可以用炖锅煮),慢火炖煮约一小时,苹果等炖煮40分钟后加入,鲜百合等炖煮50分钟后加入。 步骤5 一碗能健脾祛湿、补髓、固肾、益精的食疗汤就可以开吃了哈!https://hanwuji.xiachufang.com/recipe/104300981/
13.(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食疗方子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膳核心提示:(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食疗方子,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膳?10款祛湿药膳名单如下:薏米赤小豆汤、冬瓜鸭架汤、马齿苋蒲公英粥、藿香粥、百合荸荠粥、玉米须白茅根煲猪肚汤、海带冬瓜汤、三豆汤、红白鲫鱼汤、半夏陈皮茯苓汤。 (10款祛湿药膳)十大中医祛湿气最好的食疗方子,10款除湿健脾胃的药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6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