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会通过血液到达脑内。从而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因此,不管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只要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行了。
二、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兔疫功能。
三、防治动脉硬化
四、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据对全世界人类癌症死亡率进行的分析,人们发现癌症的死亡率与硒的摄人量成反比。居民血液中含硒量较高或吃含硒量较丰富的食物的地区,总的癌症死亡率要低于那些居民摄人硒少的地方的死亡率。
五、延缓衰老
鸡蛋含有*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养生药膳也都离不开鸡蛋。例如,何首乌煮鸡蛋,鸡蛋煮猪脑,鸡蛋粥等等。
鸡蛋是人类理想的天然食品,但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因为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以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六大原则找出食物中的“好”脂肪
构成脂肪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多达几十种。这些脂肪酸中,欧米伽3对健康最有益。众多国内外研究显示,摄入欧米伽3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助预防心血管病;还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记忆力。此外,多吃欧米伽3脂肪酸,心情好,不抑郁。
那么,哪些食物中欧米伽3含量丰富呢台湾《康健》杂志近日刊文推荐六大原则,帮你找出身边的“好”脂肪
原则一:多吃深海鱼
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一周吃两次,是最直接有效的补充方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多产自寒带的深海,包括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秋刀鱼等。清蒸或清炖较好,既不会严重地破坏欧米伽3脂肪酸,又能杀死寄生虫和病菌。
原则二:多吃深色蔬菜
不必惊讶,蔬菜也含脂肪。研究显示,深绿色蔬菜和藻类,如马齿苋、紫苏、海带等富含的亚麻酸也是欧米伽3脂肪酸的一种。在外就餐,别忘了点盘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的同时,还摄入了多种抗氧化剂,一举多得。
补充阅读:
土豆四大功效推荐4种健康吃法土豆美容护肤妙方女人美肤必用肉食素食大比拼拒做极端主义者女人常吃番茄有效预防乳腺癌六大原则找出食物中的“好”脂肪上一页1
原则三:多吃豆类和干果
原则四:食用油要换着用
常见食用油中,花生油、玉米油、葵花子油是欧米伽6含量较高的油,而橄榄油、菜子油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在*必需的脂肪酸中,欧米伽3与欧米伽6的比例以1∶4到1∶6为宜,所以油要换着吃。现代人普遍摄入欧米伽6较多,因此,台湾马偕医院营养师赵强建议,增加欧米伽3脂肪酸的摄入量,有助维持体内必需脂肪酸的平衡状态。六大原则找出食物中的“好”脂肪上一页12
原则五:少摄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动物性食物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大大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最好不吃肥肉,瘦肉一周吃2至3次为宜。
原则六: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
经过氢化过程做出的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风险。
一些加工食品常暗藏反式脂肪酸,应多加注意。首先,没有奶油香气的奶油蛋糕可能采用人造奶油,含有反式脂肪。其次,饼干、糕点、面包的营养标签,若标示着“0胆固醇”,则多半含有反式脂肪,不可多吃。再次,冲调咖啡的奶精若用植物油制成,也可能含反式脂肪,应谨慎购买。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但普通人对于营养尚存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你也是这其中一员,则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内容!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五、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六、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七、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八、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九、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