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骊姬曾以含乌头的肉饲狗以验其毒
·载植物178种,动物160种
·动植矿物,功用
·菟丝、茯苓、菫等
·独食之则杀人,合食之则益寿。配伍用药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药也,其实菫也,桔梗也,鸡廱也,豕零也。
·247种,产地,形态,贮藏,制剂,炮制,配伍用药等
·菫叶异小,赤茎,叶从……
·公乘阳庆传淳于意
·神农本草经
最早记录在梁·阮孝绪《七录》中,多种本草经
单味药叙述体例和内容范围的确立
药名,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别名,生长环境等,炮制
上中下三品
序录和具体药物各自分立,形成总论与各论的书籍形式
序录十三条理论原则
分类原则,配伍,七情,四气五味,采收,鉴别,调剂,用药及服药法等
·名医别录
魏晋间诸名医对本经的增补“附经为说”
增补相当于本经一倍的药物
补充性味,功效,记载产地名称,采收时月和粗加工方法
·蔡邕本草东汉·蔡邕
·李当之本草魏·李当之
·李当之药录魏·李当之
·吴普本草魏·吴普
·王季璞本草经梁以前·王季璞
·新集药录梁·徐滔
·秦承祖本草刘宋·秦承祖
·药辨诀东汉·张仲景
·赵赞本草经梁以前·赵赞
·随费本草梁以前·随费
·谈道术本草经钞刘宋·谈道术
·……
·本草经集注南梁·陶弘景
按统一体例整编了混乱的早期重要本草
使本经原有的理论纲领变得丰满,并创设了一些新的项目如诸病通用药,七情表等
把药物的自然属性用于分类药物,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实七类
对药物形态和产地等问题的大量意见
药物辨识内容大量收入
采用朱墨分书、小字增注的文献出处标识法,使药学内容源流清晰,是非各有所归。
·胎胪药录
·小儿用药本草王末抄集
·痈疽耳眼本草要钞甘濬之
·四家体疗杂病本草要钞刘宋·徐叔嚮
·雷公药对
·徐之才药对
以众药名品,君臣佐使,性毒相反,及所主疾病,分类而记之。
·药忌
·药总诀陶弘景
·神农采药经
·桐君采药录
说其花叶形色,兼述采药时月和所采入药部分
·入林采药法
·太常采药时月
·太常采药及合目录
·太清草木集要陶弘景
·南方草木状晋·嵇含
最早的地方性植物志
·种植药法
最早的药物栽培专著
隋书·经籍志
·种神芝
1400年前就能人工培育菌类植物
·本草病源合药要钞刘宋·徐叔嚮
·本草病源合药节度刘宋·徐叔嚮
·制药总诀?
·雷公炮炙论刘宋·雷斅
载药300种
炮制,鉴别
第一部系统的炮制专著
·北方生酱法,杂藏酿法等
·黄帝杂饮食忌
·食经
·老子禁食经
·四时御食经
·食馔次第法
·膳馐养疗
·食疏晋·何曾
·江餐馔要刘宋·黄克明
·食方南齐·刘休
·芝菌类
灵芝瑞草像东晋·陆修静
神仙芝草经
灵芝瑞草经
·金石类
服石论
序服石方
服玉方法
太一护命石寒食散
·大蒐神芝图
·芝草图
·神仙芝草图
·神仙玉芝图
·灵秀本草图源平仲
动植物图均有
·神农本草例图?
·食图
·神农本草属物
·本草经轻行
·本草经利用
·药法
·药律
·本草经类用
·依本草录药性
·诸药药性
·本草钞
·药目
·药目要用
·本草夹注音
·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重新编修
·第一部药典
政府颁行的官修本草
编写方式
上禀神规,下询众议
普颁天下,营求药物
进一步完善本草编纂体例
新加注文谨按
新药条文新附
正文、药图、图经三部分各自成册,相辅而行
扩为九类,草木→草、木,虫兽→禽兽、虫鱼
对药物品种及其他内容进行了全面订正
增补了新药114种,包括许多外来药
·药图659
·本草图经659
·拾掇遗逸药品至少692种,参考书籍116种
李时珍评: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微。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记载十剂
·对新修本草校补
补充注释
引述图经
增添新药14种
对本经七情内容统计归纳,十八反之源
·药性论627·题甄权撰
君臣佐使属性
附方
对脏腑经络肢体等特定部位作用
制药方法
·日华子本草923
新归纳药性
凉性53种,敛、涩、滑等药味
首载延胡索、自然铜、仙茅等
药物质量和炮制
·节要性本草
药性要诀702·王方庆
删繁本草杨损之
删繁药咏江承宗
本草性事类杜善方
本草括要诗张文懿
备急千金要方·药录纂要孙思邈
·医家义疏之学
·本草音义
姚最
627·甄立言
659·孔志约
李含光
存少量佚文
殷子严
·本草注音杨玄操
·本草音
·诸药异名隋619·僧行距
旧唐书记作诸药异名释行智
·石药尔雅唐·梅彪
·药名谱后唐929·侯宁极
·四声本草唐·萧炳
岭南采药录近代·萧步丹,仿照其分类药物
·胡本草755·郑虔
·海药本草五代前蜀925·李珣
·南海药谱907·佚名
·淮南王食经隋·诸葛颍
淮南王食目
淮南王食经音
·新撰食经
马琬
741·崔禹锡
朱思简
·食法904·严龟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唐·孙思邈
·食疗本草713-741·孟诜撰张鼎增补
·食医心鉴859·昝殷
·膳夫经手录856·杨晔
饮食卫生习惯及食物宜忌
·被医心方引录
·采药图
·杂药图
·仙草图
·药图
徐仪
新修本草本
·天宝单方药图755·题李隆基制
·图经
·日本国见在目录所记
·何首乌传唐·李翱
·印刷术
传写变版刻
保存编纂体例
·补充了134种药品和一些注说、引文
·开宝新详定本草973刘翰、马志等
·开宝重定本草974+李昉等
·1057年,校正医书局成立
·1060·掌禹锡等
·补漏,增99种药,引文广博,体例严谨
全国药物大普查
·本草图经1061·苏颂
首次合药图与图经为一
世界上第一部雕版药物图谱
采用天宝单方药图将用药(附以处方)、辨药(附以药图及形态解说)相结合的办法撰写
·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1092·陈承
嘉祐本草+本草图经
补充己见
·增引240余种文献,拾掇开宝本草和嘉祐本草所遗余的554种药物(7种为唐慎微新增),全书载药1748种。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大观本草)1108·艾晟
校刊证类
补入陈承之说和自己的十余条资料
·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政和本草)1116·曹孝忠
校勘大观
版片被金兵掳至北地,金元屡刊,流传最广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绍兴本草)1159·王继先
流传极少
重在考订药性和药效,提炼诸药运用要点,提要“绍兴校定”
·对嘉祐本草等进行全面订补
·理论阐释
辨正药物,探理穷源
金元药理研究期前奏
·药物基原、药材质量、炮炙制剂、用药方法等
·元代书商张存惠重修政和本草时,将本草衍义逐条散入其中。
·在本经+名医别录730种基础之上补充365种,合1095种
·内容范围没超出证类本草
·明清疏解神农本草经之滥觞
·证类本草中的隐微之物388种
·证类节编本
·名体性用四项解说,是本草著作分项归纳内容之嚆矢
·按药学专题归类总论内容
·对各药编以序号
·统一以内容性质为序
·本草正经王炎(1138-1218)
神农本草经的第一个辑佚本
·本草图经
比例失真
·节要本草图1063·文彦博
·彩画本草1252·尹氏
·(皇宋)五彩本草图释注文1227
·履巉岩本草1220·王介
临安慈云岭附近206种植物药彩图
现存成书最早的彩色本草图谱
比例匀称
·制药法论
·用药总论指南(和剂指南总论)南宋·许洪
论合和法
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
宋代常用药的炮制方法,简便实用
·修治药法魏炳
庞安时之门人,附于伤寒总病论书末
·易简方王硕
卷首
·本事方许叔微
卷末
·鸡峰备急方张锐
卷1之后
·天香传1022·丁谓
沉香专论
·彰明附子记1100·杨天惠
附子的栽培、形态、制法等
·菖蒲传
·灵芝记
·通志·昆虫草木略1161·郑樵
·橘录韩彦直
·桐谱陈翥
·笋谱赞宁
·菌谱陈仁玉
·荔枝谱蔡襄
·扬州芍药谱王观
·蟹谱傅肱
·糖霜谱王灼
·疡医本草1222·颜直之
·本草简要歌1227
·食时五观1105·黄庭坚
·食珍录虞悰
·玉食批1127·司膳内人
·本心斋蔬食谱1265·陈达叟
·中朝食谱陈达叟
·山家清供林洪
·食鉴1161·郑樵
·膳夫录1161·郑望之
·食治通说娄居中
·谷菜宜法1265·宋诩
·大宋本草目
最早本草著作专门目录书?
·梦溪笔谈·药议沈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草笺要1208·许洪注
·全芳备祖1253·陈景沂
·药理体系化的先行官
·注解伤寒论
·以素问为依据
·以形色性味体为主干,五行五色五性五味五体为右侧支(脏腑对应),真假深浅急缓厚薄润枯为左侧支(人体纵向部位对应)。
·提到归经,未成体系
·药理体系化的领路人
层次丰富但带来机械刻板的弊病
·药象阴阳
时卦季节用药
引录许多素问内容来阐发五味五臭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用药本四时
建立药物归经与引经体系
引经报使学说影响最大
药性分阴阳升降
诸品药治主治指掌
将人身法象与药物法象相联系
·李时珍评: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张元素弟子
·用药根梢身例
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而梢降。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述类象形者也。
把经验演为普遍规律
·用药酒洗曝干
生升熟降
用寒药治头面及手梢、皮肤疾病时,须酒炒以借酒力上腾;而病在咽之下,脐之上时,须酒洗之;病在下时,宜生用。
·药类法象
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归类
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
·随证治病药品
以症为纲,列举常用药
通俗化简洁化
·李东垣弟子
·咀药类
炮制
·易水学派诸家药理学说集成之作
·简要求实
·探求药物命名及功效的义理
多论药物的阴阳及五行属性,据五行判断其归经入脏及功效主治
·至元增修本草元1284·撤里蛮、许国桢等
似在政和本草基础上的补订
·本草元命苞元1331·尚从善
基于大观本草,摭其切于日用者468
·丹溪药要1368·赵良仁
·本草发挥1368·滑寿
·本草发挥1368·徐彦纯
分部同证类本草,270种
·饮膳正要元1330·忽思慧
蒙古族膳医
北方少数民族特色
营养专著
论方药图相结合,简便实用
元代唯一附图本草
·日用本草元1331·吴瑞
·三元参赞延寿书·卷三饮食有度元1351·李鹏飞
饮食有度的养生方法
·山居四要·养生之要元1360·汪汝懋
·本草歌括元·胡仕可
以便童蒙
后经元1368·何士信、明·熊宗立增补,版本众多
日本·冈西为人评:后世续出的药性歌之端绪
实际更早,但此书流传较广
·本草节要1378·叶子奇
基于类编本草集注崇安,钩玄提要、折衷补阙
·草木子·观物叶子奇
·本草集要1496·王纶
载药545种
上部总论,将证类本草·序例内容与金元医家药理说糅合起来,明代本草首见
中下部为各论
中部按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人分部
无知之物排前,有知之物列后,人为万物之灵以终
以类相从,以病列方,被本草纲目借鉴
下部按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分门
按功效二级分类
一书两分类法,也属首创,方便检索
着眼于用药,不涉及药物形态
·本草会编1522·汪机
·本草蒙筌1565·陈嘉谟
明中期影响最大,授徒课本
附以歌诀,以便记诵
分类仿本草集要,附药图(取自证类本草)
载药742种
保证药物知识的完整性
对药材鉴别、贮藏等专题讨论
药材作伪,绘制30余幅药材图,补充药物产地与采收内容
“卖药者两只眼,用药者一只眼,服药者全无眼。”
多附己意,颇有发明
本草蒙筌撮要1565·蔡承植
·本草品汇精要1505·刘文泰
基于证类本草,分项解说,减少重复
各药条文分24项,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治禁代忌解膺
1358幅工笔彩图,其中至少366为新增药图
三级分类
非从实际,套用皇极经世模式,收效甚微
藏于深宫,未得刊行
·本草约言1520·薛己
以类志约,载药287种,偏临床,分类沿袭证类本草
·汤液本草李暲
·类证用药1405·戴思恭
·本草集略1442·解延年
·本草证治辨明1451·徐彪
·药性要略大全1545·郑宁
·释药1547·程伊
·本草拾珠1549·万全
·本草正讹1550·袁仁
·药性准绳1556·贺岳
·药性会元1594·梅得元
·医说会编·用药药戒1493·周恭
辑药论59条
·医经大旨·本草要略1556·贺岳
摘录金元所论药物70种
·补增本草歌括元·胡仕可原编明1446·熊宗立增补
·1516·傅滋
·1510·严萃
寒热温平四赋
述药240种
最早刻本医要集览
与张元素的珍珠囊合刊
明1540·高儒百川书志著录1卷本东垣药性赋,托名
明末·殷仲春医藏书目著录2卷本药性赋东垣撰
·1560·冯鸾
·四种不同形式药性歌赋
前2卷医方药性
此后流传的雷公药性赋的蓝本
四性药性赋
分部药性赋
……
后2卷医方捷径
诸品药性赋
增补分门别类药性
·将东垣药性赋扩味加注,厘为4卷本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补辑的(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合刊
·社会上最流行的中药入门读物
清元山道人识雷公药性赋,内容与钱本无差
·240首
明·邵达增入明医指掌
清·张仁锡增注而成药性蒙求
·400种
原载于寿世保元·本草门,后有单行
·344种药物的骈语
·506联骈语,1000多种药物
·390种
存于沈应旸明医选要济世奇方卷9
·750余首
·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书考八百余家,古代本草的渊薮。
剪繁去复,绳谬补遗,析族区类,振纲分目。
·个人研究心得,格物穷理
千古之下,窥其奥典而阐其微者,张洁古、李东垣二人而已。
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
品种考订
·序例系统整理归并药学理论
·分类,以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列
进化发展思想
·衍生
本草纲目注释沈长庚
最早注本
本草正讹补遗徐昇泰
纲目博议1626·卢复
·摘取纲目452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炮制等,结合对药材本始(基原)的考订
·绘制379幅药材图
·药材经验鉴别专著
·收录证类本草常用药及少数未载药共490种,按证类本草原部类排列
·自撰续序例,专论33篇,7门
·鄙弃宋金元盛行之运气学说,较少受儒理影响
开新派风气之先(从金元者为旧,复古神农为新)
·重视阐发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所载功效主治
多从药物的生成时月与环境、性味阴阳、五行归经、实际疗效等角度,结合脏腑理论,推演药理。
·疏解经文+临床配伍用药
每药解说
疏
主治参互
简误
·集常用药581种,附药图530余幅,约180余幅为药材图,保存大量医方
·遍游遐方,登堂请教。访问148人,并将其姓氏、字号、籍贯开列于卷首
集取当代人药论,不囿于古,注重当代用药实际。
·药理专著
金元药理的再提高
李延罡评:区别发明,诚一世之指南。
·药母
书有字母,诗有等韵,乐有音律
八法辨药:体色气味形性能力
再分
全书分13门,气血肝心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
·以佛理结合儒理来阐释药理
选药谨严,详于辨析药物功效主治
循名索理,尤好以药物外形、生时生境等附会推演
·各药分覆参衍断,议药365种,本经222,后世143
·发明,专治监治
·本草集要本草切要疑为同书异名
·91种伤寒论用药,每出新见
·追随金元医家,以运气、阴阳、经络统贯诸药的解释
别无新见
·歌括
·制法备录
炮制专篇,炮制十七法
127味常用药材制法及50余种制剂,简明实用
·药性准绳以69种病证为目,罗列诸药以别其功用
·论药43种,笔记体裁,因名求义,比类象形,穿凿附会处多
·药性解1619
323种,简述性味归经主治,按语中注解用药要点,对金元本草药论多所辨证
天启二年钱允治为之增补,将雷公炮炙论散入,更名为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本草征要1637
收入医宗必读
361种,常用药物功能主治要义
·本草通玄1655
361种,论理切实,多用药经验,纠前人之谬
·300种,着力辨析临证用药宜忌,对药性比较、配伍、炮制等也多有议论
·以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为药中四维
抨击喜凉忌温的偏向
·560种,强调引经补泻
前五卷按五脏分部,后五卷按效类药,各卷分温补寒补温泻热泻性平五类,其分部仿兵书列阵之法,然少有新见
·药论43条,议论纵横,学验俱富,常折衷前人矛盾之说
·虚药药物专论,21味
介绍宜用忌用酌用不必用审用偶用不可用之药
·药性书
·脉药证治
·古庵药鉴
无新意
·救荒本草1406·朱橚
此类书中最富成就者
414种可食植物,各附一图,解说其产地形态性味良毒食用方法
基原考订和用法
农学植物学
·茹草编1582·周履靖
不为救荒
102种植物,各一诗一图,辑录诗文典故
·野菜谱1530·王磐
60种,附写生绘图,附诗情调凄苦
·野菜博录1622·鲍山
435种,绘图记用,多参救荒本草野菜谱,多实际经验
·救荒野谱补遗姚可成
野菜谱更名救荒野谱,又补入60种,故名之。
各附一诗一图,注有产地或形态
·食物本草1520
385种,八类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各载性味功效
首载落花生丝瓜等
薛己本草约言·食物本草
·食品集1537·吴禄
342味,七类,改编薛己本草约言·食物本草,附录多补自饮膳正要
·药性全备食物本草1593·吴文炳
食物459种,附品100余种
·食物辑要1619·穆世锡
·上医本草1620·赵南星
食物230余种,辑自本草纲目
·山公医旨食物类施永图
·食物本草1638·托名李杲编李时珍校
食品1679种,中国食物本草之最,且记各地名泉654处,辨其性用
·厚生训纂·卷二饮食1549·周臣
饮食宜忌
·易牙遗意·食药类1582·韩奕
膳食制作
·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1591·高濂
明代药膳重要参考书
珍异药品1591
·食鉴本草1566·宁源
·养生要括1634·孟笨
·滇南本草1449·兰茂
最多达458种
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民族用药经验
云南植物药的品种考订
·南产志1586·何乔远
闽书·卷150、151,有日本单行本
共载南产物品334种
·金华药物镜商大辂
·神农本草经会通1495·滕弘
辑注,兼收非本经药物
·神农本草经1616·卢复辑佚
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辑佚本,辑药365种
以本草纲目所出神农本草经目录为序
·本经注疏1660·乔三余(在修)
·本草纲目修治,文字量超明代任何一部炮制专书
·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1573·王文洁
768种,综合性,药图+炮制太乙曰
雷公炮炙论宝藏论
·雷公炮制便览吴武
·新刊雷公炮制便览1593·俞汝溪
968种,内容平庸
证类本草节略本,间引雷公炮炙论条文
·炮炙大法1622·缪希雍口述庄继光整理
439种,引录雷公炮炙论172条,补充了后世制药法
注意辨别药材真伪优劣,备载反恶畏忌,兼论成药运用及煎药法
·雷公炮制药性解1622·李中梓撰钱允治订补
·太医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1644·余应奎
639种,雷公云条文232条,辑录条文最多,编排形式同证类本草
·炮制诸药性解1644·苏万民苏绍德
·历代最丰富,专门图谱较少
救荒本草414,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1358(工笔彩图),食物本草467(工笔彩图),本草蒙筌500+,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774,本草纲目1109(1110,1122),茹草编102,本草原始379,野菜博录435,本草汇言530+(药材图180+),野菜谱60,救荒野谱补遗60
金石昆虫草木状1620·文淑
1070种,1315幅
本草图绘周祜周禧,彩绘,摹自文淑画卷,本草品汇精要之转绘本,存73
·庚辛玉册1426·朱权
金石草木可备丹炉者,541品,分金石部灵苗部灵植部羽毛部鳞甲部饮馔部鼎器部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3·赵学敏
补本草纲目未载之药716种
·草药纲目汪君怀
·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
植物专著
从资料到分类都多参考本草纲目
收植物1714种,较本草纲目多519种
品种考订,附图精美
连结传统本草植物药和现代植物学之间的桥梁
·本草汇笺1660·顾元交
删本草纲目之浩繁,取本草经疏之精要而成,注重临床药性功治。
·本草洞诠1661·沈穆
·本草述1664·刘若金
影响较大
药义明辨苏廷琬
本草述录张琦,蒋溶又加补辑
本草述钩元杨时泰
载药501种,重药效药理
·本草汇1655·郭佩兰
专明药性
·握灵本草1682·王翃
简明入门读物
·药性纂要1686·王逊
续补家传经验验方
·本草备要汪昂
清代影响最大的普及本草
400余味,形色气味、主治功效、采产炮制等
·本草从新1757·吴仪洛
改订增补本草备要
·医略六书·药性切用题徐大椿
参本草备要及本草从新,更趋简要,别无新意
·得配本草1761·严西亭等
阐述药物配伍独具一格
·脉药联珠药性考1795·龙柏
本草纲目增补改编本
新增291种,姊妹篇脉药联珠食物考
四言歌诀,以浮迟沉数四主脉为大纲,草木金石等为部类
·法古录1780·鲁永斌
·本草辑要1790·林玉友
·类经证治本草1827·吴钢
·务中药性1844·何本立
·药性粗评全注1896·黄彝鬯
·本草择要纲目1679·蒋居祉
·本草纲目类纂必读1672·何镇
·本草纲目摘要1669·莫熺
·读本草纲目摘录1883·徐用笙
·本草纲目易知录1885·戴葆元
·本草释名类聚佚名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王道纯
清代唯一一部官修本草,水平低劣
资料主体本草纲目,体例依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经疏辑要1809·吴世铠
·药品辨义李延罡校补尤乘增订
药品化义之续
·多从其生成、性味形色及与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药理
·尊经,有矫饰附会之处
·厚古不薄今,介于旧派与新派之间
·托名叶天士,广为流行
·论药重在药与疾相应,把药之气味、功效与人体脏腑功能紧密结合
·对药物产生疗效的机制予以探究,角度多样,论述活泼,时出新见
·崇经,略失客观
·方药结合,过于造作
·针砭时弊,观点鲜明,颇多新见
·用药经验丰富,纠正时弊,论述切实且不失深刻,然崇古蔑今
·将张志聪、叶天士(姚球)、陈修园三者本草集成一书,又附刻徐大椿百种录,为此派药学论述的精华。
·反对附会虚玄之说,论药以药之气味形质四字推勘而出,尤重临床效验
·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
·以经典本草为经,经典医方为纬,结合个人医疗经验,把药、方、病结合起来。
·南阳药证汇解吴槐绶
·本草思辨录周岩
·神农本草经原文药性增解田伯良
·神农本草经赞叶志诜
·注解神农本草经汪宏
·神农本经经释姜国伊
·神农本草经校注莫文泉
·神农本草经指归戈颂平
·康熙·过孟起
·嘉庆·孙星衍
水平最高
·1844·顾观光
·1865·黄奭
·1885·王闿运
1942·刘复
·1885·汪宏
·姜国伊
·脉药联珠药性考脉药联珠食物考龙柏
部头最大诗歌体本草
·本草诗笺1739·朱钥
不蔓不枝,流畅脱俗
·本经便读黄钰
·本草便读1887·张秉成
质量上乘,近600种,对语夹注
·药性蒙求1856·张仁锡
诗注结合,参照明医指掌·药性歌续予补订,要言不繁,切于实用
·药性赋何岩
家传启蒙读物,脱胎于明·珍珠囊补药性赋,分温热寒平四性
·药性集要便览岳昶
·药要便蒙谈鸿鋆
·综合性医书附
医宗说约·卷一药性炮制歌蒋示吉
经方衍义·卷五本草挈要史树骏
纂修医学入门·卷三药性赋屯子
乐知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三、四本草药性何梦瑶
医学五则·二集药性简要廖云溪
·归经入脏为人为总结之作,无特异性,临床用药按功效检索药品者更多,流行一阵后少人问津。
·分经本草岳含珍
·本草分经分治唐千顷
·本草分经吴应玑
·药性分经盛壮
·寿世医窍1838·陈仲卿
以十二经及冲任督三经和营卫等分纲,类列药物,简注药性。
·十剂表1840·包诚
首创用表格形式介绍药物,纵为十二经,横为十剂,分经与性能交叉的分类形式,即沈金鳌要药分剂的十剂分类与经络分类结合起来的方法。
·本草分经1840·姚澜
以十二经及命门、奇经为纲,又设不循经络药品,类列诸药
各经之下分补和攻散寒热六类
设总药便览,按草木虫鱼等14类备载药名,下注归经,便于检索
·引经便览夏翼增
分经+歌括,引经药诀
·医学辨正张学醇
·本草分经张节
分经药名录
·笔花医镜江涵暾
分脏腑类药之滥觞
·本草分队吴古年
五脏六腑十一类,下再分补泻凉温,每类又有猛将次将之分
·药性摘录·常用药物文晟
分经封猛将次将
·本草害利凌奂
以本草分队为基础,补入药物毒副作用及误用之遗害
·痘科
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痘疹药性赋冯兆张
治痘药性说要孙丰年
痘科药物专著最有特色者
个人实际经验,少有陈说,尤多痘科饮食物介绍
痘疹药性牛凤诏
·小儿科
幼科铁镜·药性赋幼科摘要夏鼎
·伤寒杂病
伤寒药性赋蒲松龄
医学家枨·本草因病分类歌王铨
·饮食须知朱本中
卢和、汪颖食物本草之增删本
·食鉴本草题费伯雄
尤乘寿世青编·食鉴本草病后调理服食法,石成金略加修订
·食鉴本草柴裔
明代食物本草摘录
·日用菜物屠道和
节编上者而成
·食物本草会纂沈李龙
本草纲目+采访所得,也多袭取施永图山公医旨食物类内容
载600余种,分味治附方,简述作用,普及性食物本草
·脉药联珠食物考龙柏
1202种,四言歌诀,服用方法+个人经验,对食物作用机制多有新见
·调疾饮食辨章穆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300余种,经验之谈,高水平
·每日食物却病考1896·吴汝纪
·卫生食表1910·张宝书
·膳食类
食宪鸿秘朱彝尊
醒园录李化楠
随园食单袁枚
养小录顾仲
中馈录曾懿
·人参谱1766·陆烜
·人参考1778·唐秉钧
·人参图说1802·郑昂
·参谱1808·黄书灿
·附子辨罗建亨
·本草汇郭佩兰
208幅,药材图居多
·转绘自本草纲目
本草汇笺顾元交
食物本草会纂沈李龙
本草备要汪昂
本草求真黄宫绣
·集验简易良方1827·德丰辑
莫树蕃校订,编草药图经
载药60种,文简图拙
·草木便方1870·刘善述
川东地方本草,508种,每药一图,集药物土名及用药经验,学术价值较高
·本草简明图说1887·高承炳
基于高锦龙本草图经
存1805幅,其中300余幅转绘,余皆写生,原比例,结构严谨,气韵生动,精细入微,学术价值很高
·生草药性备要何谏
广东
·草药图经莫树蕃
福建
·草木便方刘善述
四川
·一隅本草孙兆惠
云南
·东瓯本草李芑
浙江温州
·贮香小品·卷四尝草分笺万后贤
日常贵重中药的鉴别法
·伪药条辨郑肖岩
生药鉴别专著,药材真伪优劣鉴别,好书
·本草万方针线蔡烈先
本草纲目中方剂的索引
·本草求真·卷后目录黄宫绣
·本草分经·总药便览姚澜
·增补药性雷公炮制1809·张斗
名不符实,综合性节要本草,炮制内容较少
·修事指南1704·张叡
200余种药物炮制方法,大多辑自本草纲目,无新意
近代以制药指南国医制药学等名予以翻版
·备用药物佚名
28种制品,有特色
·100余种西药
·当时最完备的西药书,且介绍了药理实验方法
·编译日本医药书籍
家庭新本草
食物新本草
化学实验新本草
药学纲要
普通药物学
·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引进国外药学知识,初步运用近代药物学解释传统药学,针砭时弊
·328种,阐释机制融贯中西,独具一格
·中药共性问题讨论,兼带比较中西药学不同,在反畏、引经等问题上多有新见
·药性论陈周
批评取类比象
对五色归五脏等理论有异议
·分气血、阴阳、脏腑身形等138门
·用药、保养、调理及饮食起居之禁忌,甚切临床实用
·400余种,按功效分14类,简明实用
·药味别名录1919·曹瀛宾
按药名首字分类以便查索
·药名汇考1932·虞哲夫
依辞源笔画检索体例排列药物
·著园药物学1919·杨熙龄
炮制鉴别用药,炮制制剂最优价值
·中国制药学1938·杨叔澄
杨熙龄之子,全面实用,近代制药学佳作
·饮片新参1935·王一仁
饮片专著,亲自尝验以定形色性用
·神农本草经注论1929·孙子云
·本经集义1932·吴保神
内容较丰富,汇辑了明清药家精论
·中国医药汇海蔡陆仙
资料丰富,侧重于药性药效的探讨,吸收了一些西医药知识为之注解
·内经药瀹张骥
对内经种药学理论论述汇辑类编,系统整理
·中医十八反之检讨1936·张文元
对十八反有关文献的系统整理
·雷公炮炙论辑本张骥
当时唯一的雷公炮炙论辑本
·研药指南何舒
歌括,普及读物
·四川高等国医学校
·台湾中药学讲习会
·浙江中医专门学校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
·上海中医学院
·天津国医函授学院
·天津国医专修学院函授部
·广州中医学校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光汉中医学校
·广东省立国医学院
·广东保元国医学校
·北京中药讲习所制药学讲义
·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工具书
词目约4300条,汇集古今有关论说,资料性较强
·一名药性大辞典
·综合性
·传统本草,徒有虚名
·近代第一部药典,1930年5月
·以美国药典为蓝本,编纂人员多为西药人员,忽视了中药收载,缺乏中国药典特色
·岭南地方本草
·分类仿萧炳四声本草,药物首字的平上去入归类
·植物基原参考近代植物学著作
·记药物产地最详,多为广东药品,包括数十味西药
·附近代动植物基原图形
·形性、成分多采近代科学研究成果
·赵燏黄
中国新本草图志1930
逐药研究其分类学
祁州药志1935
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华北之部)
蒙古本草药之原植物1941
蒙疆所产本草药材关于其原植物之考察
·药用植物考1922·王遹声
·本草疏证钟观光
·汇症药用植物学温敬修
·中国药物标本图影1935·中国医药研究社
·经济药用植物学1945·刘宝善周太炎
·药用植物学1949·李承祜
·医药植物学刘宝善
·中国北部之药草沐绍良
·药物试植报告1936·镇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设药物试植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