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即是指在此节气中,小螳螂破卵而生;喜阴的伯劳鸟感阴而鸣;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炎热正盛,阴气始生”,把握好这个节气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养生保健。
祛湿气,注饮食。
在芒种节气后期,我国南方地区会出现较长的阴雨天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梅雨季节。梅雨时节,天气潮湿,在这样的天气湿气很容易乘虚而入,因此,人们要尽量少呆在潮湿的地方。在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夏季饮食勿过咸、过甜。
此外,芒种时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一些生冷、油腻的食物应当尽量不吃或者少吃,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祛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甘露消毒丹等。
防暑气,适运动
芒种时节,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大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为此,在炎热的芒种时节,我们应当晚睡早起,接受阳光照射,适当锻炼:既不可以整日呆在空调房里,防止罹患“空调病”,也要避免午间过度活动,防止中暑的发生。因此,对于办公室一族,我们建议要适当的活动,不避日光;而对于长期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朋友们,则应当午间小憩,避开一天之中暑热最盛之时。
此外,“汗为心之液”,暑热较盛,难免出汗较多,此时应当注意多饮水(淡盐水、绿豆水等)补充体液,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养心气,安心神
芒种时风火相煸,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实就是夏天调整情绪的一个办法。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应当调整呼吸,使心神安静。在芒种期间,我们应学会保持积极心态,尽量少发火。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培养兴趣,如音乐、游泳或者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书法等。内心清静,气定神闲,心态平衡,安静处之,防止情绪起伏,是芒种之时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正如《黄帝内经》所记载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养生让我的身体更健康,不出现其他的一些疾病,因为我们现在不管年轻人也好,年老的人也好还是小朋友也好,我们是病不起的,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关键我们的家庭结构太小了,承受不起这样子的打击,我一个中年人上面有四个甚至有八个老人需要我供养,我这一生了病怎么办,下面还有俩孩子得养着怎么办。所以每一个健康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就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注意这个养生,养生并不难,它是在你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24小时之内都有养生的内容,你也许中午吃完饭走两步这就可以是养生,不要觉得养生离我们很远,好像养生就是终南山修道,不是那个样子的。
中医养生的原则:1、“预防为主、扶正避邪”。注意调养精气、清静养神,并注意避邪气,避免各种伤损性命的因素;2、“动静互涵、形神合一”。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让我们精气气血畅通、形体健壮,必然精神饱满,生理功能正常而精神旺盛,又能促进形体健康;3、“审因施养、三因制宜”要注意顺应四季、昼夜的变化、顺应地理环境,合理改良生存环境;4、“以五脏为本、杂合以养”。五脏健康是形体健康的根本,养生强调保养五脏,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汤是广东沿海区域人的心头好,而且那一片的人也非常地擅长煲汤。女人天生和男人不一样,每个月的月经期让女人经常出现小腹不适的状况,很多女人都有贫血的情况,推荐女性在月经期可以多喝点四物汤和当归红枣鸡蛋汤,可以让月经不再痛苦,也可以改善贫血,对月经不调的女性有很大的帮助。不少女性有气血不足的问题,表现为贫血、手脚冰冷、内分泌失调等,平时一定要注意调理,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
秋冬季节可以吃山药、羊肉以及姜枣茶等食物养生。1、山药:山药性平味甘,归肾、脾和肺经,具有固精止带、益气养阴以及补脾肺肾的作用,秋冬季适当的吃一些山药,能够滋阴补虚。2、羊肉:羊肉含的胆固醇和脂肪
冬季可以喝排骨汤、鸡汤、猪蹄汤还有鱼汤。1、排骨汤抗衰老,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