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冬季,老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热,洗后最好喝一杯热开水。正确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过10分钟。
3、老人冬季要适当多吃些薯类,以补充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粗纤维。冬季的蔬菜除以大白菜为主外,还应多吃些圆白菜、萝卜、豆芽菜、油菜、黄花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此外,在主食上多吃粳米、玉米、小麦、黄豆等,在水果上多吃些热性水果,如苹果、橘子、椰子、波萝、荔枝、桂圆等,也可补充维生素。
4、应多吃些富含无机盐的食物,如虾米、虾皮、猪肝、芝麻酱和香蕉等。狗肉、牛肉、羊肉是老年人冬季滋补佳品,还有母鸡、蹄筋、牛奶、豆浆等,都可增加热量。比如牛肉加黄酒、葱、姜用沙锅炖熟,吃肉喝汤,或者是火锅涮羊肉。还有鸡肉、鱼类等都有利于强筋壮骨。
一、衣
1、及时增加衣物,循序渐进地减衣。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退化,血管弹性下降,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几率也比较高,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当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人体的血管会发生收缩,这会导致血压上升,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血压升高也会导致心脏泵血阻力更大,让心脏承受更大的负担,可能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猝死。
所以,老年人是冻不得的,在冬天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在降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增加衣物。就算温度回升,也不要骤减衣物,一定要慢慢减,以免身体突然受寒而发生不适。
2、三个关键部位要保暖。
头、胃、脚,这三个部位的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①头
老年人的头发一般比较稀疏了,保暖效果就不是很好,而且头部的皮肤薄、血管多,非常容易受寒。
在中医的理论中,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所以头为诸阳之会,也是阳气最容易往外散发的地方。
所以,头部的保暖十分重要。如果头部受冷,脑部血管收缩,很容易引发老年人的脑卒中等疾病。
在冬天,老年人可以戴个帽子来进行保暖,如果遇到特别冷的天气,围巾也是必不可少的。
②胃
冬天来了,大家在家里都喜欢安排火锅,吃火锅就难免会多吃点肉,肉是种很难被消化的食物,而老年人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又比较弱,一不小心多吃点肉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胃部还受寒,引起胃肠道痉挛,更加加重胃肠道症状。
所以,老年人在冬天可以穿一件贴身的背心来保护胃部,以免它受寒。
③脚
正所谓,寒从脚起,脚底是我们体内很多经络的交汇点,所以,脚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就算是在温暖的室内,老年人也应该穿好袜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应该选择稍微宽松的袜子,因为老年人的血液本身就比较粘稠了,循环能力不是很好,而脚部血液循环相对来说更差。如果袜子太紧,很容易造成脚部的血液流通不畅。
二、食
1、不要盲目进补。
大家都认为冬天应该进补,尤其是虚弱的老年人。但是,前面也提到了,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整体变差,对“补品”的消化能力变弱,如果吃羊肉牛肉等肉类蛋白吃得过多,反而会出问题。此外,脂肪也应该适量摄入。
而且,冬天吃肉都喜欢做得比较重口味,吃肉吃辣易生内热,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冬天容易咳嗽的原因。
2、新鲜蔬菜水果仍然少不了。
而新鲜蔬菜水果富含水分、纤维素和维生素,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好处。
例如,如果老年人在冬天容易咳嗽,可以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对肺比较好,例如柠檬水、山楂茶等。
如果觉得水果比较生冷,也可以将水果煮熟,像苹果、梨都是冬季常见的水果,炖或蒸着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3、不要吃剩饭剩菜。
很多老年人都比较节俭,这一餐没吃完的饭菜,留到下一餐甚至是第二天吃。而他们认为冬天气温比较低,饭菜也不需要放冰箱来进行保鲜,但却忽略了室内是温暖的。温暖的温度下,细菌疯狂繁殖。这就导致一些老年人在冬天容易拉肚子。
三、住
1、清晨起床需慢点。
早上的6:00到10:00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老年人在冬天一定要慢慢坐起来和起身。
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早睡早起,但其实冬天可以早睡晚起,因为早上的温度都特别低,可以等温度升高一些再起床。
2、室内温度需适宜。
对于老年人来说,室内温度不可以过低,但也不能过高,一般控制在18-25℃之内就行,最佳的温度是20-22℃。
3、室内需要经常通风。
虽然冬天冷,但是常通风也是很必要的。如果空气长期不流通,细菌繁殖显著增加,再加上冬天干燥,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四、行
1、出门谨防跌倒
如果遇上雨雪天气,地面就特别容易湿滑。所以,老年人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滑。老年人的骨头是比较“脆”的,如果跌倒,骨折的可能性很大,不少老年人就会因为跌倒而丧命。
2、坚持适度锻炼
对老年人来说,在冬天也要进行适度的锻炼,但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①不要太早出去锻炼。
许多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但冬天的早上气温太低,容易造成一些危险。最好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出门锻炼锻炼。
②锻炼前需要充分热身。
虽然推荐老年人散散步就行,但是也不乏很多老年人老当益壮,身体很硬朗。再硬朗的老年人,也改变不了关节、骨头、肌肉已经退化的事实,如果运动幅度比较大,一定要先进行充分的热身。
③运动强度需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去逞能了,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以免引发意外事件。
④雨雪天气应该在家锻炼。
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要想着出门锻炼啦,可以在家做做伸展运动,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走动走动。对老年人来说,这都是很好的居家运动方式。
3、口罩是出行必备品
冬天又是疫情的高发期,而老年人又是这次疫情的易感人群,所以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呀!
1、出点汗
老年人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老年人在冬季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3、防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精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尤其年纪大的老年人,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5、早睡早起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6、多喝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