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易产生“悲秋”。,秋季养生,6,所以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如天气好的时候,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秋愁。,7,四时与五脏的关系,春应肝木夏应心火长夏应脾土五行秋应肺金冬应肾水,8,秋季人体的特点,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秋天养生的重要原则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秋季养生原则:生津润燥,以益肺养阴。,9,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
3、主。,五彩蜜珠果,10,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秋季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11,秋季的起居保健,秋季慢添衣。“秋冻”是含有积极意义的健身办法,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一方面可以锻炼机体的耐寒能力,另一方面可避免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使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12,秋季的饮食调养,秋季饮食总原则: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为主,由于天气干燥、气温渐凉,宜多
4、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巩固摄人体内的正气。,13,秋季的运动保健,不宜大运动量锻炼。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不要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14,秋季养肺方法,多吃白梨、白萝卜、百合、莲藕、银耳等白色食物。多饮汤水: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培土生金法:参苓白术散(虚则补其母),15,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16,秋季饮食保健,17,秋季特点,秋季是从立秋
5、至立冬三个月,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秋季天高逐渐变凉爽,秋风一起,雨水变少,气温下降,空气变燥,人体发生一些“秋燥反应”。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18,秋季饮食原则,1.养阴、生津、润肺2.减辛增酸3.饮食适量,忌暴饮暴食4.经常食粥,适时进补5.辨正施补,整体施补,19,秋季饮食,A.合理调配膳食,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如:柿子、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银耳、甘蔗、梨、藕、乌骨鸡、豆浆等。B.适量摄入鱼肉、牛肉、鸡肉、鳖肉、鸡蛋、鸭蛋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20,C.多吃一些酸味水果和蔬菜,如苹果、
6、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果品和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米、海带、蘑菇等。少食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防止耗伤阴血津液而加重口唇干燥的感觉,21,秋季进补原则,一、辩证施补1、虚症者可进补2、无虚症者不能进补3、有外邪或实症者不宜进补4、虚实夹杂者,以虚症为主者,可适当进补,22,二、虚者补虚,阳者补阳,三、整体施补,四、食补优于药补,五、适宜补充切莫过量,23,不同体质选择不同食品,1.寒性体质益补味甘性温热食品黑豆、生姜、佛手、刀豆、大枣、茴香、韭菜、核桃、芥菜、羊肉、狗肉、鸡肉、鹿肉、虾、泥鳅等。2.热性体质益补味甘苦性寒凉食品鸭肉、鹅肉、兔肉、牛奶、螃蟹、蜂蜜、芝麻、大麦牙
7、、百合、猕猴桃、柿子、梨、罗汉果等。,24,适当服用保健食品和中药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补肺气,养肺阴,益肾精、疗虚损。沙参:除寒热、补中、益肺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麦门冬:清心润肺、养胃生津,25,1、秋梨汤:新鲜鸭梨洗净切块,加水煮汤,每天喝几次。宜于干咳频繁者;2、菊花饮料:白菊10克放入茶杯中,加少量白糖,用沸水冲泡3至5分钟,温凉后饮用。能改善咽干喉燥;,秋燥美颜食疗方,26,3、芝麻木耳汤:黑芝麻10克炒熟,木耳3克泡发,加水煎煮,调入适量白糖食用。适用于大便干燥;4、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防止皮肤粘膜、眼睛
8、干燥。,27,5、四鲜素烩:南瓜片、山药片适量,烧熟后加入番茄片、黄瓜片。能祛热润肠、健脾通便,适于大便干结;6、百合银耳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适用于干燥秋季食用。,28,冬季养生,29,冬季人体的特点,自然界中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来养精蓄锐。人体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阴阳消长代谢相对缓慢。冬季养生原则:敛阳护阴,以固收藏之本。,30,冬季的特点阳气内藏,生机潜伏冬季的五脏归属:肾肾的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水,肾生殖等。,31,冬季的起居调养,冬季宜早睡晚起,
9、最好等待日昢以后再开展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护阳固阴,预防疾病发生。,32,冷面、温齿、热足养生法,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漱口,牙齿长久;热水洗脚,强似吃药。,33,冷面:是指用冷水(水温20左右)洗脸。中医认为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所以称“头为诸阳之会”。冷水洗面,还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冷面养生法,34,温齿养生法,温齿:是指用温水(水温35左右)刷牙和漱口。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给牙齿和牙龈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长期用凉水
12、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投资少、见效快。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40,进补原则,应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和情况,选择进补方案原则一:药补不如食补原则二:因人施补,41,食补方法,平补:选用性气平和,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这类食品性能平和,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病人均可食用。温补:用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
13、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可帮助温阳,从而增强体质。清补:用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螺蛳等,有清火作用。,42,气虚者的进补策略,气虚指全身或某些脏腑的功能衰退所表現的证候表现特点:面色晃白,头晕目眩,气短懒言,語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且劳累后上述諸症加重.,43,补气药物:高丽参、西洋参、党参、黃芪山药、白朮、大枣。补气食物:糯米、小米、大麦、黃豆、蚕豆、猪肉、牛肉、鸡肉、鲤魚等,44,血虚者的进补策略,血虚指全身或某些脏腑器官因血液供应不足失其滋养所表現的证候表现特点: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手足麻木,舌质淡,脉细无力
14、。妇女出现月经量少或闭经。,45,补血药物:熟地、何首乌、当归、枸杞子、龙眼肉、桑葚、白芍、阿胶补血食物:鳝魚、乌贼、羊肉、麻油、菠菜、木耳、葡萄、龙眼,46,阴虚者的进补策略,表现特点:形体消瘦,咽干舌燥,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失眠,腰膝酸软,手足发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男子可出现遗精,女子可出现经少、经闭或崩漏。,47,补阴药物:麦门冬、百合、黑芝麻、龟板、鳖甲、玉竹、石斛、沙参补阴食物:鳗魚、鲍魚、鳖、田鸡、燕窝、海参、鸭肉、貝类、梨、黑芝麻,48,阳虚者的进补策略,表现特点: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冷痛,虚喘,耳鸣,小便清长,夜尿多,黎明泄泻,舌质淡嫩,苔白。男子
15、可出现阳萎早泄,女子可出现宫寒不孕,白带清稀。,49,补阳药物:鹿茸、蛤蚧、冬虫夏草、核桃、杜仲、狗脊、紫河車补阳食物:虾、麻雀、韭菜、羊肉、狗肉、冬虫夏草等,50,进补六戒,戒乱进补补而戒腻补而戒偏外感戒补戒以贵贱论英雄戒惟补而补,51,高脂血症、脂肪肝食疗药膳,菊花山楂茶:菊花10克、山楂30克、普洱茶10克。沸水冲泡,每日1剂。清热、降痰、消食健胃、降脂。桑荷茶:桑叶10克、荷叶10克、茶叶10克。将桑叶、荷叶搓碎或切碎,煎水冲茶。用于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等。玉米胡萝卜粥:玉米粉、胡萝卜、粳米。将胡萝卜切丁、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和,粳米煮沸后加入玉米粉和胡萝卜同煮为粥食用。健脾化滞,降脂润肠。,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