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胶、黄原胶这些胶类添加剂都是合法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领域属于增稠剂,这种“拼接肉”并不算食品安全问题,不管是肉还是胶都是安全的,只要是正规厂商出的就不必担心,可以放心的吃。
这几天,朋友圈里一条消息被炒的火热,标题大意为我们吃的牛排等牛肉制品都是用胶水粘的碎肉。这则新闻波及面颇广,前日我喂儿子吃块牛肉,也被岳母追问这是不是“胶水牛肉”?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老司机”来说,肯定不会上这当,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杜绝,不妨跟着我来学习下吧。
“胶水牛肉”里面的胶水都是啥?
其实媒体报道把这些牛肉称为“胶水牛肉”真的是有些冤枉了,因为卡拉胶、黄原胶这些胶类添加剂都是合法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领域属于增稠剂,而且大部分胶类添加剂都是天然增稠剂。比如卡拉胶就是红海藻提取物,黄原胶则是以玉米淀粉、蔗糖等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获得。
厂商能随便添加“胶水”吗?
为什么刚才要强调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呢?
另外,厂商使用添加剂主要是为了改良食品,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并不是随意添加。拿咱们这次新闻的主角“胶水”来说,合法添加剂里增稠剂很多,但并不是每一样都适合某一类食品。
厂商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好最佳的使用量,贮藏温度以及烹饪温度的变化,PH值的影响等很多因素,并非任性的随意添加,那是小作坊做的事,所以依旧要再三强调这件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有必要说一下的是,并不是所有写了添加黄胶原的就是碎牛肉拼接的,有些添加剂其实是添加到酱料包里增稠的,有些即便加在肉里也只是从食品改良角度考虑。
如何辨别“胶水牛肉”?
网上有些有很多“望闻问切”的法子,写的都过于玄幻,比如用手触摸肉,然后观察回弹一类的,这一类的说法都太过主观,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
1:直接看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是国家强制标注,企业不得隐瞒,所以直接看肉食品的食品标签,一切内容都会一览无遗。
比如这是某品牌的猪排,我们可以在配料表中发现黄原胶,黄原胶就属于新闻中提到的“胶水”。
这是某品牌的牛排,配料表中标明含有卡拉胶。
在看食品标签时还需注意的是,有些食品标签会分开写,比如酱料包的配料表和牛排包的配料包是分开写的。另外,这个食品包装不容易发现配料表,因为它正好被外包装纸中间多出来的部分遮挡,需要翻起来才能看到。很多人有看营养标签的习惯,但同时看预包装食品的配料表也很重要。
2:避免购买精美包装好的
我们去餐厅吃牛排,他会有腌料、酱料等等,做酱料是个麻烦的事,餐厅一般都是熬制一大份,很多人想在家吃又不想太麻烦,于是预包装好的牛排就出现了。
他们的特点是已经预先腌制好,或者是搭配了酱料包,对于厂商来说这样的做法只是增加了商品价值。
3:直接买品牌的冷切
品牌的冷切一般包装比较单一,外包装除了商品名称外,一般只有以下内容
食品标签中配料表一栏只有牛肉,余下部分就是厂商信息等。而且观察肉切面的话,基本上纹理是一个方向(方向一致),拼接肉一般纹理搅乱。
4: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这样一旦发生纠纷也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有些消费者由于不信任,对于一些大品牌的冷切肉也怀疑他是否是拼接的碎肉,如果你真的发现他们有违规行为,并且标签没有写明的话,可以向工商部门要求索赔,有很多人通过这样的行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种“拼接肉”并不算食品安全问题,不管是肉还是胶都是安全的,只要是正规厂商出的就不必担心,可以放心的吃。
相比“生肉”市场,“熟肉”市场就显得良心很多,各位读者有兴趣可以去超市看看各种酱牛肉和熟肉制品,几乎都添加了胶类增稠剂,但是价格却低了很多,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养成阅读食品标签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它是一个食品最直接的身份证,你会看清很多厂商的套路。
某品牌熟肉配料表
嘿,以上就是新一期的【剑眉专栏】——由健身教练、营养达人剑眉带来的健身科普专栏,本专栏每周四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定期来春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