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和火锅是绝配,回到家吃一顿热滚滚的火锅简直不要太爽,火锅简直就是人类之光,当然肥牛卷,也是火锅的灵魂,但是你知道吗,你买的这些牛肉卷很可能是让人谈肉色变的拼接肉!
拼接肉
如果经常吃拼接肉会给我们身体很多造成潜在的危险,其主要表现有两条
第一条
众所周知,拼接肉就是由可食用的胶水黏到一起的,一般配料表都会有写,像卡拉胶、海藻碳酸钠、TG酶等这种粘合剂,虽然这种粘合剂是合法的,而且官方也承认这种重组肉的添加剂不会造成健康风险,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别过量添加,禁止过量食用。但是!这就会有一个问题,这些添加剂,不仅可以作为胶水粘肉,还可以作为‘保水剂’保存肉类水分。
以拼接牛排为例,拼接牛排加了这个保水剂,就
卡拉胶
能保证牛排在煎烤过程中锁住水分,防止牛排烤着烤着变小,变老。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防腐剂,到底是作为“保水剂”让牛排更嫩,还是作为“凝固剂”来重组牛肉,这是无法鉴定的,那想要两全其美,就得过量添加,而这样最后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
加就完了~
同样,还是以牛肉为例,因为是拼接肉,是由碎肉块粘到一起的,这里的碎肉块可能是牛肉也可能是鸡肉,也可能鸭肉等等等,当然到了在孙二娘手里还能,加一些“问题肉”,而这些都会引发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细思极恐。
如果这个商家很良心,加的都是牛肉,那么问题又来了,以牛排为例,一般大家吃原切牛排都会整个7.8分熟的,为什么原切牛肉敢吃半生不熟的?
这是因为细菌不会进去原切牛排的内部,即使不熟,我们吃下去也不会有风险!
但是拼接肉就不同了,在重组过程中,细菌很有可以进入牛排内部,在内部疯狂繁殖,当我们再买回家,想要整个7分熟牛排时,其中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拼接的牛肉卷也是相同的道理。
而且这还会引发一个问题,工厂为了保证他的产品不能把人吃出事来,那么除了保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控温等问题,就要在拼接的过程中添加防腐剂,虽然咱们国家标准中对于防腐剂有严格的限量,只要适量添加,对人体还是安全的,但是这也不能保证一些商家为了利益会打破底线,因为这种打破底线的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在选肉的时候尽量选择具有更高的食品安全保障的原切肉,那如何区分原切肉和拼接肉,我给大家总结了3点!
第一点
看名称,非常简单粗暴
整切肉和原切肉真假分不清楚
市面上所有名字含“整切”字样的肉大多都是拼接肉,这些商家为蒙蔽消费者,用文字游戏让你误以为整切肉就是原切肉,诱导你购买,你说他把碎肉弄到一起,然后再切开不就是整切吗?完全挑不出他毛病,所以不管超市怎么推销,网店怎么优惠,带着正切这两个字的尽量不要买!
第二
看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
GB与SB
经常买肉我们会遇到SB和GB开头的标号,二者的区别在于标号GB2707开头的“鲜(冻)畜肉”,就是原切肉的身份编号,配料表里只有牛肉,没有其他任何配料。
以SB/T10379开头的“速冻调制食品”,在配料里除了牛肉,还有一些佐料、食品添加剂等辅料。所以遇到SB开头的加上配料表里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尽量不要购买!
第三
看外观
重组肉的纤维短而分散,而且大小形状一致,特别是在烹饪的时候因为拼接肉的胶水有保水剂的功效,所以汁水也会少一些。还有在涮火锅时候,如果肉下锅后捞起来比较松散,还呈现出碎片状,基本上就是拼接肉了!如果捞起来还是一块整肉,恭喜你这是原切肉!
显而易见
不过我认为真的到了下锅这一步看出来了,我觉得也没啥必要了,因为马上就要下肚子了,唯一补救方法就是做熟一些。
以上呢就是避免踩坑的三个方法,各位朋友赶紧点赞收藏一下吧~
最后肯定会有朋友问为什么又会有拼接肉的出现。这是因为拼接肉是用碎肉块
拼的,其生产成本比原切肉要低很多,售价也比原切肉更便宜,更容易击中消费者想吃牛肉又嫌贵的痛点。
现在就连很多大型食品公司,以及一些餐饮集团,都耐不住成本诱惑,使用拼接肉。这种肉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营养流失。最关键的是如果你买到用“黑心肉”添加牛肉香精后拼接而成的假牛肉,就不仅仅是这个肉没营养这么简单了!这就真的危害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