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带别名藕鞭、藕尖、藕梢、藕梢子、藕苗或藕肠子等,是湖北莲藕和子莲产区家喻户晓的水生蔬菜,主产于湖北的江汉平原,如天门、洪湖、仙桃、潜江、嘉鱼、沙洋、京山及武汉等地。每年春夏季节,藕带是许多家庭、宾馆、酒店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实际上,采食藕带的习惯古已有之,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莲藕》篇记载,藕蔤名藕丝菜,“五六月嫩时,采为蔬茹,老则为藕梢,味不堪食。”这里“藕蔤”、“藕丝菜”就是藕带。我国食用藕带的主要是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地也有,河南亦有部分地区近年开始种植和采食藕带,越南的部分地区也有采食藕带的习惯。湖北为藕带主要种植区域,其他地方的种植规模不及湖北,可以说,藕带是湖北地区最具传统特色和地区特色,且产业优势最为明显的一种水生蔬菜[1]。
藕带的植物学身份
从植物学角度来讲,藕带是莲的根状茎(Rhizome)。Janick[2]的专著《园艺学》(HorticulturalScience,第3版)中,对根状茎的解释为:“根状茎是水平着生的地下茎。有的根状茎节间短缩、肉质肥厚,如鸢尾属(Iris)植物;有的节间伸长,呈细长条形,如百慕大草之类的草皮草。通常,根和芽从根状茎的节部抽生。”莲的根状茎有2种形态,莲株生长前期,根状茎以伸长生长为主,“节间伸长,呈细长条形”;莲株生长后期,一旦条件适宜,则根状茎以膨大增粗为主,表现为“节间短缩、肉质肥厚”,即形成了人们常见的藕。莲株这2种形态的根状茎在植物学上称为同源器官。
准确地讲,藕带是莲株生长前期形成的幼嫩根状茎,其“节间伸长,呈细长条形”,产品器官仅仅为根状茎顶端的一个节间及顶芽。如果持续采收完所有新生藕带,则莲株不能形成“节间短缩、肉质肥厚”的藕。
藕带的药食价值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洪湖和武汉产区采取新鲜藕带进行分析,发现藕带含干物质4.82%~5.29%,粗纤维0.51%~0.79%,蛋白质0.80%,总糖1.47%~1.60%。藕带颜色白、质地嫩、口感脆,宜炒食,亦可蒸食。
关于藕带的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藕蔤(藕带)“气味甘,平,无毒”,并引用宋·苏颂《本草图经》,谓“藕带生食,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解酒食毒。”另外,《本草纲目》还引用汪颖的《食物本草》(1620年),谓藕带有“解烦毒,下瘀血”的功用。《本草纲目》还介绍说,藕带“功与藕同”。
藕带的中英文名称中文名
在我国现有的蔬菜学教科书或其他蔬菜专著中,均未将藕带视为一种蔬菜列出。作为一种已经形成较大规模产业链的蔬菜,为了便于交流,有必要统一藕带的中文名称,以选择知名度较高、应用地区广、无概念歧义、业界普遍接受的概念为准,根据这个标准,“藕带”是比较适宜的通用名。
知名度。利用搜狗、百度及谷歌3个搜索引擎,精确搜索网页,得到表1。表1中,搜狗和谷歌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网页条目数均以“藕带”最多,与其他多数名称之间存在数量级的差别。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条目数以“藕鞭”最多,其他条目数在100万条以上的名称分别为“藕肠子”、“藕带”及“藕尖”。
应用地区。根据调查,表1中所列7个主要名称中,“藕带”应用地区最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均普遍采用,其他名称则有一定区域性,如“藕尖”主要在湖北天门、京山、沙洋等地应用;“藕肠子”主要在湖北仙桃、洪湖及嘉鱼等地的部分地区应用。
概念歧义问题。表1的名称中,有些名称容易引起概念歧义或混淆。“藕鞭”容易与栽培学上的藕鞭(莲鞭)混淆,栽培学上除藕之外的所有根状茎均称作“藕鞭(莲鞭)”,而不论其是否幼嫩或具有食用价值;“藕尖”亦可指藕的顶芽和叶簪;“藕梢”和“藕梢子”也可用来指藕上最早形成一段膨大节间;“藕苗”也可以用来指种藕;“藕肠子”有时也可用作栽培学上“莲鞭”的俗称。
业界接受程度。在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界,目前普遍接受的名称为“藕带”,如在历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经费项目“水生蔬菜行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及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中,均将“藕带”作为通用名。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术界,几乎没有使用“藕带”之外的其他名称;在加工业界,也普遍使用“藕带”。
英文名
Tenderrhizome:直译是“幼嫩的根状茎”。根据前述对Rhizome的定义,Tenderrhizome也可用来指青荷藕(Greenleaflotusroot)。再者,Rhizome这个词显得太过专业。
Lotusshoot、Lotussprout:直译为“莲茎”及“莲芽”。但在植物学中,Shoot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3],Sprout指Shoot的初始状态[4],Lotusshoot及Lotussprout均不能准确对应藕带。
Younglotusroot:直译为“嫩藕”。Lotusroot是莲藕通用英文名称,也指“藕”。因而,Younglotusroot指青荷藕,而不能用来指藕带。
Lotusrunner:直译为“莲纤匐茎”。美国奥本大学莲项目组专家来湖北考察后,将藕带译为Lotusrunner[5]。在植物学中,Runner指匍匐茎(Stolon)的一种——纤匐茎,确切而言是“具有长节间的匍匐茎”。匍匐茎是在地面上生长的,而不是在水下生长的。Janick[2]的《园艺学》介绍“匍匐茎是在地面上水平生长的茎;纤匐茎是具有长节间的匍匐茎,抽生于植株基部或冠层,其部分节位上能抽生根系和茎叶,如人们熟知的草莓,其植株具有典型的纤匐茎。”国内的水生蔬菜专著中,也有将“根状茎”和“匍匐茎”概念混淆的现象。显然,将“藕带”翻译成Lotusrunner,从植物学概念来讲不妥。
藕带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及产业优势的中国蔬菜,将其名称翻译成英文时,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又要便于中国人使用,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植物学概念。最简单、最实用的翻译,应该就是音译——Oudai。这种情况,在其他中国原产蔬菜的英译名中已有不少先例,如大白菜的英译名“Bokchoi”(Pakchoi、Bokchoi、Pakchoy)、芥蓝的英译名“Kai-lan”等都是我国粤语的音译。至于对外介绍,在初期可以配合英文解释,譬如,Oudai,tenderslenderrhizomeoflotus或tenderslendershootoflotus(莲的幼嫩的细长根状茎或营养茎)。相应地,湖北现已规模化生产的“调味藕带”可译为“SeasonedOudai”。在湖北省有关地方标准制定过程中,已根据建议,将“藕带”的英文名称音译为“Oudai”。
参考文献
[1]刘义满,柯卫东,钟兰,等.湖北地区的藕带产业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1(7):47-49.
[2]JanickJ.HorticulturalScience(3rded.)[M].SanFrancisco:WHFreemanandCompany,1979.
Sprout#Botany.
[5]Orozco-ObandoW,TiltK,FischmanB,etal.Asecrettreasureinourbackyard:ediblelotus.TheWholeWorldGetsIt,ButtheUSA[J].IWGSWaterGardenJournal,2008,23(4):14-18.
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7B00)
刘义满,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水生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推广研究员,从事水生蔬菜花卉研究与推广工作,
E-mail:Liuyiman63@163.com
记者日前从省农牧厅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我省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增加,上市提前外省市场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