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s'DaycomesonSeptember10theveryyear.Onthedayweusuallygiveourteacherscardstoshowourthanks.IthankthemforhelpingmewhenIamintrouble,andIthankthemforteachingmehowtobearealman.
Ofcoursetheyareveryfriendlytoeveryone.Theyalwaysgetonverywellwiththeirstudents.Theyarenotonlyourteachersbutalsoourfriends.Theyloveusverymuchandwelovethem,too.
2、教师节双语祝福语:
Ateacheraffectseternity;hecannevertellwherehisinfluencestops.——HenryAdams
一个教师对人的影响是永恒的。——亚当斯
ThisisTeachersDayandatimetobegratefultoallteachers.Thisprofessiondeservesthespecialrecognitionandrespect.Thereisnomoreappropriatetimethanthistohonouryouandothersinyourchosenfield.Youhavemyeternalgratefulness.HaveahappyTeachersDay.
时逢教师节,是向所有教师表达谢意的日子。这个职业值得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尊重。此刻是向您及您的同行们致敬的最佳时机。我永远感激您。祝节日快乐!
forallthegreatthingsyousayanddothebestteacher’sawardgoestoyou.
因为您的身教言教,颁给您最佳教师奖Wewishtoshowourgratitudeandthankswithasmallgift.HappyTeachersDay!
我们送您一件小礼物,以表我们对您的感激之情。教师节愉快!
Youarelikeathirdparent.Weallloveyouandrespectyou.
关键词:创新教学;手抄报制作;教材使用
手抄报是近几年在中小学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手抄报不仅要有报头设计,还要有板块设计,更得有中心内容。可以说,一份手抄报体现的是作者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3Thisismysister”谈谈手抄报的具体运用。
“Unit3Thisismysister”的语言目标要求是:介绍他人、确认人物。所以,课文在1A中要求“在图中找到这些人物,将单词与图中人物匹配”。学生通过看图片,学习单词,并要知道单词的对应人物。在1B中,课本要求通过结对活动轮流介绍家庭成员。以下内容围绕介绍人物展开,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认家庭成员,后面又设置了通过相片向别人介绍家庭成员的活动。所以,这一节课基本任务是要掌握介绍人物。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在甲班按照常规流程讲解,发现学生学习热情不太高,甚至有的学生有点没兴趣、应付的苗头。怎么办?在乙班讲课时,我换了一种讲课方式,我先把“Unit3Thisismysister”的1A学完,学生对各家庭成员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初步掌握。然后,我布置学生动手制作一期手抄报,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要求有图片。一听说制作手抄报,学生的兴趣忽然被调动起来,他们跃跃欲试。我对他们说,后半节课做不完,可以课后作为家庭作业继续完成。谁都想把自己的家人画得漂亮一些,介绍的精彩一些。但是,许多学生对自己家庭成员的绘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怎么办呢?他们想了各种办法。有的把他们家的全家福贴在手抄报中央,有的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把全家福照成图片再打印在设计好的方框内。可以说,一份手抄报不仅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调动了家庭成员的参与,再次拉近学生与家人的距离。可以想象,这一期手抄报质量是相当高的。
学生交回作业后,我挑选一些好的,当堂展示。作业得到展示的同学,心里美滋滋的。我又让他们当堂给大家指着手抄报上的人物逐一介绍。各家的家庭成员不一样,介绍时也各有特色。学生当时积极性挺高。这个环节完了以后,我又让学生互相对调手抄报,互相提问,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教材成功地得到加工和创造性使用,结果乙班的教学效果比甲班好了许多。后来,我把课堂上展示过的手抄报又张贴在教室里,学生通过交流,忽然对英语有了一种新的情感。
关键词:兴趣;有效性;趣味化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讲台上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我们跟学生再三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学生依然会有不交作业的情况。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学生,虽说已经进入了初中,但其实都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小孩子。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非常单纯,不带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他们学习一切东西,其实都是从兴趣出发。只有他们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才能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完成作业也是一样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学生感兴趣的呢?
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应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形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英语作业趣味化。
英语作业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口语化作业和书面化作业。
一、口语化作业
传统的口语化作业一般都是让学生回家读单词、背单词、读课文和背课文。但学生到底有没有去读?有没有去背?通常很难去检测,尤其是当家长不怎么懂英语的情况下,口语化作业更是变成了一纸空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种方式,让学生录音,把教师每次布置的口语化作业录下来。教师在听完学生作业后,还可以录上一些自己的评语,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新式作业不仅让学生新奇不已,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完成作业的欲望,把传统的“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但具体我们可以布置哪些任务呢?
1.A、B、C――我的精彩瞬间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兴趣、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时,就应该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我们可以提供“A、B、C”作业。今天布置熟读Unit1课文里的对话,那么当学生不仅熟读好了课文里的对话,甚至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能自编新的对话并且清晰流畅地朗读出来,可以视为“A类精彩”;如果只是模仿录音有感情地朗读现有的对话,那么可以视为“B类精彩”;反之,如果跟读录音后,不算太流畅,但大致能够读下来,那可以视为“C类精彩”。总之,只要是学生自己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教师都应当给予鼓励。
2.英文歌曲――我也行
有些学生虽然学习不是很在行,但是对唱歌情有独钟。学唱英语歌曲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一方面,可由他们负责寻找适合传唱的英文歌曲;另一方面,可由他们来教唱这些英文歌曲。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相信这项作业,学生会很喜欢。
二、书面化作业
如果说传统的口语作业让学生无所适从、有空子可钻,那么传统的书面作业则是让学生深恶痛绝、敷衍了事。平时大量的抄写单词和句子训练,考前一张接一张的复习试卷,都让学生对英语望而却步。难道我们的英语作业真的只能这样去布置吗?我看未必。布置一些精彩的无声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实用的英语,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相对于口语化作业,书面化作业其实可以更加丰富多彩。
1.设计英文手抄报
记得有一回上完了OxfordEnglish8BChapter2Cartoons这一课后,因为年级有个手抄报比赛,因此那个周末就布置学生回家设计一份以cartoons为主题的手抄报,没有其他作业。学生一下子就沸腾了!头一次周末不用布置试卷类的作业,相反以手抄报代替,他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本来以为,只是让他们轻松一个周末,对手抄报的质量也没多大的指望。哪料想,下周一过来发现,英语作业交得前所未有的整齐!而且从质量上来看,虽然平时交上来的书面作业很敷衍了事,但不经意间这一次让他们做一张英文手抄报,简直让我大吃一惊!想不到,平时那几个不怎么愿意读书的懒虫,还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查资料、上网、绘画、排版等,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
他们还会把自己非常喜欢的英语辅导报刊中出现的英语智力竞赛题、猜谜语、学习小窍门、韵句和英文歌曲塞到这些手抄报里面去。真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那之后,我们又将这些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小报纸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让大家相互欣赏杰作,激发成就感,巩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通过编写英语手抄报,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课堂,甚至超越了教师。学生不仅从中尝到了乐趣,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连平时懒得动手、动脑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小试身手。
2.做简短英文调查
完成调查任务能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运用起到强化的作用,而且容易操作。譬如,我们学习了Whereisyourpenpalfrom?Wheredoeshe/shelive?Whatlanguagedoeshe/shespeak?等句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朋友作一番调查。调查如下: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同桌、班长等进行调查,调查表如下:
完成调查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在完成调查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句型用于实际活动,提高了语言水平。此外,学生因为要互相调查,因此也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亲情和友情都得以升华。
3.英文收集大比拼
要学生肯学一样东西,首先是兴趣,其次是给予相应的成就感。而“英文收集大比拼”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平时闲来无事,可以让学生去找找身边的英文,看谁找得最多。学生会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英语,如VCD、DVD、KFC、VOA、BBC等。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又要注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设计有趣、活泼的作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感悟。虽然这样做并一定让学生马上爱上英语,但至少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的世界更大些、更宽广些,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些、更鲜亮些!教书要用心,教师的心有多大,教室就有多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造空间就有多大!
参考文献:
儿子的提问勾起了老公的回忆,他说:这一块是我7岁那年爬到树上给家里摘果子的时候摔的,这一块是我10岁那年第一次放牛时被牛踢的……
爸爸,你好棒哦!我要是有你这么勇敢就好了!儿子说。城市里的孩子被呵护得太多,爬树放牛在他们看来是极高难度的事情。
从没有见过孩子如此崇拜的眼神,我心里一动,便想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说:那你想不想知道妈妈小时候的事情呢?
当然想!儿子一脸兴奋。
于是,我搬出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张张荣誉证书来,有比赛获奖的,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我一一地告诉他这些证书自己是怎么得来的,然后对他说:儿子,妈妈不聪明,可一直很努力,所以才会取得了这些成绩。
也许清楚了我的意图,儿子没说什么,“哦”了一声,便自觉地进书房写作业去了。
老公冲我会心一笑,说:我想啊,既然咱俩的成长能给孩子提供正能量,那么,何不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咱苏家的“家史”呢?
你觉得有意义吗?咱家祖宗可好几代都没有声名赫赫的大人物,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了啊!我提出了质疑。
老公立即纠正我的观点,说:有空的话我建议你去看看央视制作的寻根专题片《客从何处来》,很感人的。其实,普通百姓家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我们的祖宗就算没经历过传奇,但真实生动,同样可以丰富乃至矫正我们的认知。让孩子与祖先“对话”,了解其家庭历史,能培养孩子的家族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其更快地成长呢!
老公说得不无道理,于是那个周末我给儿子布置了一份作业:采访爷爷奶奶及叔叔们,并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做一份关于家史的手抄报!
儿子对这份特殊作业很感兴趣,当天便直奔爷爷奶奶家。
小家伙的第一份手抄报完成得很好。我看到儿子笔下的爷爷是最受崇拜的。老人家出生农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爷爷曾主动辍学。后来有机会当了兵,他在部队努力好学,因此很快便被提了干。最让孩子敬佩的是,爷爷还参加过中越战争,在猫耳洞被敌人飞机的投弹炸昏死过去,醒来时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他却一直坚守在战场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手抄报里的奶奶也不赖,她勤劳能干,操持家务有方,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居然将3个子女全部供了上大学!尤其让人吃惊的是奶奶的多才多艺。她没有上过一天艺术学校,却自学成才,能唱会跳,成为乡里的文艺骨干。年轻时她戏唱得特别好,在老家附近一带很有名气,也就是因为这个才被爷爷看上了。
当然,手抄报里的叔叔也是很厉害的。他从小就有志气,11岁就离开镇里到县城读寄宿学校。当时他英语基础特别差,上课时根本听不懂,可经过几年的努力后,竟然成了学霸,高考时考了全班第一名!
我和老公也出现在手抄报里了。对于老公的形象刻画,仅限于那几块疤痕来历的叙述;而关于我的文字也不多,只出现了一小段如何关心他爱护他的内容。
我和老公对这份手抄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把它珍藏进了“家史”博物馆(其实就是以前的书柜加了把漂亮的锁)。见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如此重视,儿子一脸自豪,他说:爸爸妈妈,我想更多地了解咱家“家史”,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老公想了想,从柜子里翻出一本家谱递给他,说:如果真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先认真地看看这个!
儿子如获至宝,立即拿去认真地翻阅起来。
过了几天,他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没想到咱们苏家一族还出过不少名人呢!尤其是文人!比如说唐代的苏味道,北宋的“三苏”!
哦?你竟然还知道苏味道?我故作惊讶地说。
那当然!我爸说了,苏味道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9岁就会写诗,还当过大官呢!儿子自豪地说。
要不你就去找找资料,再给苏味道和“三苏”做一份手抄报放进咱家“家史博物馆”怎么样?我跟儿子商量道。
儿子高兴地答应了。领到任务后,他便丢下所有心爱的游戏,全神贯注地收集资料做报纸去了。
两天后,儿子的报纸就完成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手抄报,而是网上下载打印的文字,然后一小张一小张以剪报形式做成的。上面的内容主要是这几个名人每个时期的诗词,当然还有少量的书画作品和一些轶事。
儿子平时贪玩,不爱阅读,所以一写作文就犯愁,因此看到这份报纸后我意味深长地说:从苏味道到苏轼都这样厉害,看来咱苏家在文学方面还真有遗传哪!宝贝,你也要好好学习,让自己将来也成为“家史”里让后人引以自豪的文人哦!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模式改变减负
一、改变传统的“抄单词“为“用单词”
许多老师在教完每堂课后,常布置让学生抄单词的作业。抄单词虽能起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单词。但问题是:在抄单词时,某些学生的“心”不在单词上。我曾让学生抄单词10遍,结果发现许多学生抄到最后几遍时,把本来正确的单词也抄错了。这种机械性的作业,往往达不到老师布置抄写时的作业目标。学以致用,学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掌握所学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快乐有效地掌握单词,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抄单词”模式,创设应用单词的情景,让学生“用单词”。
1.让学生给实物贴单词标签
对于一些抽象的单词,我也让学生贴小标签在相应的实物上,比如big,small,tall,short,old,new等形容词。我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形容词的含义贴在合适的实物上。
2.绘制单词卡片
把单词贴在实物上的方法只适合于某些特殊的单词,大部分的单词都无法使用这种方法。为此,我常让学生绘制单词卡片。卡片分正反面,正面写上英语单词,反面写上中文解释或绘图。卡片的制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乐趣,有助于记忆单词。我常让学生互相交换卡片来记忆单词。这样做使得学生在制作卡片时书写和绘图都很认真,因为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卡片得到学生的夸赞,而且记忆别人的卡片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使记单词的兴趣保持长久。
3.编写不同形式的词汇表
许多老师在教完每个单元后,都是让学生按词汇表机械地抄写本单元的单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使学生主动乐于复习本单元的单词,我作了新的尝试:让学生为本单元词汇表中的单词重新设计词汇表。书本的词汇表是按教学顺序设计的,而教完一单元后,学生没有必要再按原来的顺序去记忆单词。如果学生能从“被动的抄写”变成“主动的编写”,设计出自己的词汇表,就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单词。我采取的单元词汇表编写的主要做法有:(1)按单词在字典中出现的先后编写;(2)按单词的意义分类编写;(3)按单词的词性编写;(4)按单词的字母长短编写;(5)按单词的发音分类编写。对词汇表编写出色的作业,我常把它重新打印,注上作者的名字,发给全班同学。这样做,不仅激励了全班同学编写词汇表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记单词的热情。
二、改变传统的“背课文“为“录课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在课堂教学后,老师们总喜欢布置笔头作业,而忽视口头作业。即使布置了口头作业,也往往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为了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我要求学生将口头作业录音,然后上交录音作业。录音作业因为富有趣味性,又要上交给老师,学生都很重视。我的主要做法如下:
1.分组
虽然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农村的家庭,但是农村还有一部分家庭没有电脑,所以我把学生分组,将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分为同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头作业录音。由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担任组长。
2.培训
3.检查
收到小组长发来的录音作业后,我会在自己的电脑里播放学生的录音文件,并把语音语调好的作业进行复制。
4.反馈
在上课时,我常播放复制好的录音作业,让全班同学欣赏。这使录制的学生感到无比的荣幸,也使其他学生得到激励。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我还设置了最佳模仿奖和最佳搭档奖。为了得奖,学生们非常重视录音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录了好几遍,这不仅提高了语音语调,而且熟悉了课文内容。
三、改变传统的“单一练习”为“多样练习”
单一练习往往使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产生疲劳感,久而久之会导致后进生抄袭而好生却吃不饱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一不良后果,我在布置练习时很注重练习的多样性。
1.根据学生的成绩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我把班级的学生按成绩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学习了有关水果的词汇之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第一种作业是画出最喜欢的水果的图片,并在下面写上该水果的英文名称,供成绩较差的C组学生完成;第二种作业写出你喜欢的水果和不喜欢的水果,供成绩中等的B组学生完成;第三种作业是写出你喜欢的水果和不喜欢的水果,并说明理由,供成绩好的A组学生完成。作业内容的分层,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上各得其所,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2.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
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类进而布置不同层次作业的做法,虽然能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但也会挫伤一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于是,我有时候会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做,后进生也有机会选择难度高的练习,挑战自我。一旦这种好现象发生,我都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3.提供情景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练习
日记是体现个性化练习的常见作业模式。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词汇量和认知能力有限,布置写日记的作业可操作性不大。但我认为,老师完全可以通过降低要求来布置适合于小学生的日记。我常让学生用一句话、两句话或者几句写下某天所发生的事情或感想,而不是非得要求写一大段。我还教会学生如何上网或翻字典查阅生词。经过长期的日记练习,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活动和想法,让英语走向生活化。
综合上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树立新的作业观念,不断优化作业的设计,布置创新的作业形式。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重在变化,即作业的类型要变化,作业的内容要变化。重在适度,即作业量要适度,作业的内容要适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他们所能承受的作业任务。重在科学,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既要书面作业,又要安排有声作业,要把书本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知识的有效利用得到最大化。
【关键词】课外活动;自我展示;以生为本
一、引言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小学英语教学自然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第七点是: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
一、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有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2.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喜爱参与性强的活动,是以其对课外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是为了兴趣和好玩而参加活动,并带有尝试性的特点。可根据其特点开展英文歌曲比赛(班级或个人)、英文故事比赛等。小学高段学生喜爱表演,可以组织编排课本剧。当他们融入课本剧后,就会想尽方法演活角色。表演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想说、要说到会说、乐说的过程。
如:英文课本剧《丑小鸭》、《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盲人摸象》等
在英文课本剧的编排中,可以适当地拓展原有内容,赋予这些经典儿童故事和成语故事新的生命力。丑小鸭可以由一只变为两只,他们一个是自信的,一个是不自信的,闹出了许多笑话。当然,最后这两只丑小鸭也要明白许多道理。还可以想象一下“拔苗助长”之后的故事。“拔苗助长”的那个农夫的后人是如何处理“苗”与“长”的矛盾的。
3.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定一个大主题,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全校性或分年级或分学段完成。也可以定一个小主题,1到2个月,分年级或学段完成。
如:校园英语周
二、以生为本,以德育教育为切入点组织英语课外活动
如:英心义卖
通过英文义卖活动,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如:保护环境的英文标识或英文手抄报的制作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方面的“英文标识”或“英文手抄报”,是实践作业的有效尝试。在布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三、以生为本,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中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如:小学英语评价手册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外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注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活动的情况。
四、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如:英语“趣”配音
大赛可分为海选赛与复赛两个阶段,以年级为单位参加比赛。可通过现场配音、评委老师当场点评的形式,为喜爱英语、喜爱配音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并使他们对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和配音艺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促进校园的英语交流和外国影视、配音文化的传播。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是小学英语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为本,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开拓,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成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待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玉倩《浅谈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小学教育2013.72.吴文淦《在英语课堂中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xxjxsj.cn/article/48945_2.html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