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识扶霞应该都是从她的第一本简体中文作品,同样是何雨珈翻译的《鱼翅与花椒》开始的。
《鱼翅与花椒》从2018年下半年出版至今,获得了大量荣誉,入围多项好书排行榜,目前销量已近20万册。而在扶霞为《鱼翅与花椒》四处宣传的时候,就曾经透露过会有新作品问世,何雨珈当然也成为翻译的不二人选。于是,在三年之后,我们便推出了扶霞飞遍全球、尽享美味后写就的《寻味东西》。
辣椒油是每道川菜的“口红”
肖一之老师说,在伍尔夫的名作《一个人的房间》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
Onecannotthinkwell,lovewell,sleepwell,ifonehasnotdinedwell.(如果你吃不好,那么你想也想不好,爱也爱不好,睡也睡不好。)
因此在伍尔夫看来,食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当你尝试突破的时候,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你得去克服自己,或者用扶霞爸爸的话来说,“你得去忍受很多格斗系数很高的食物”,有时候也会有很多惊喜。比如土耳其炖蛋:上面是一个水波蛋,下面白色的是酸奶浆,红色的部分就是辣椒油,所以它是蛋加酸奶加蒜加辣椒油的组合,再配上坚果碎和薄荷,非常美味。辣椒油在四川叫做红油,它就是每一道川菜里的“口红”。淋了红油的土耳其蛋就仿佛被涂上了来自四川的口红。因此,突破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会发现意外的惊喜:一个四川人吃一道土耳其菜会感觉非常温馨和舒服,有一种没有想到的美好。
宫保鸡丁与左宗棠鸡的故事
在《寻味东西》的封面上,扶霞手里拿的这盘菜是宫保鸡丁。《寻味东西》里面专门有一章讲不同的宫保鸡丁,因为这道菜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中餐世界都太出名了。
何雨珈说,很多地方都在争抢这道菜的由来:因为丁宝桢是在四川当总督的时候,监督他的厨子做出了这么一道菜,所以四川人肯定认为它属于川菜;但丁宝桢是贵州人,在山东也当过官,他的厨子也是山东厨子,所以山东、贵州、四川都争相成为宫保鸡丁的发源地。其实三个地方的做法非常不一样:山东的宫保鸡丁重勾芡,贵州的加入了当地传统的糍粑辣椒,而四川是很正规、很讲究的糊辣荔枝味。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世界著名”但唯独在中国很少见的“湘菜”——左宗棠鸡。在美国的中菜馆都会吃到这么一道菜,中国人在吃的时候会很困惑,因为在你的口感里它跟绝大多数的美式中餐一样,其实就是把鸡肉切块之后挂酱油炸,做得比较差的饭店的左宗棠鸡感觉就是劣质韩国炸鸡的味道。扶霞通过左宗棠鸡讲述了一个很奇怪的故事,一个中餐的世界旅行的故事。
打破东西饮食文化隔阂的扶霞
《寻味东西》的一开始还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扶霞带着几位顶尖的川菜大厨去了顶尖的西餐厅“法国洗衣房”,结果大厨们表现出各种不爽,最后的结局就跟大家很熟悉的中国人出国的故事一样:焖了一锅饭,配着老干妈吃了下去。东西饮食文化间的隔阂显露无遗。
而事实上,扶霞做出的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把这些厨师介绍到了美国,在他们做川菜的时候,她在旁边用美国人能听懂的英语、那种地道的表达方式、专业的文化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她把这些东西解释清楚之后,西方人就更容易接受和尝试了。
《鱼翅与花椒》的英文版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问世了,世界各地对它公认的评价是:扶霞以“一书之力”扭转了外国人对中餐的看法。在那之前,大部分西方人会说左宗棠鸡、咕咾肉就是中餐的代表。还有一些猎奇的人,会对鞭菜很感兴趣。但这些东西根本不是我们的日常饮食。
扶霞是一个以中国为故乡的外国人,她用一种很本土的方式将正宗的中餐介绍给外国人。她到四川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爱她,因为她就是单纯地热爱美食,她去哪里都很喜欢钻人家的厨房,去哪里都在为川菜做宣传。扶霞年轻的时候在四川烹饪专科学校学习过,得益于在这个地方比较严格的训练,她从刀功到火候,所有的基本功、味型、基础知识等都非常专业。她也是伦敦很多川菜馆的专业顾问。
关于“美食荒漠”
对于真正热爱美食的人哪里都不会是美食荒漠,扶霞曾经开玩笑说英国才是“美食荒漠”。对于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英国暗黑料理“仰望星空派”,她就很惊讶,说这个东西确实存在,但没想到在中国这么出名。其实英国人平时是不吃的。
扶霞的《寻味东西》令我们再次打开了看向世界的眼睛。希望不久之后,我们可以在成都、上海、北京……在所有她朝思暮想的中国城市里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