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以旧知带出新知,便于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与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对于新旧知识的掌握。以教授八年级下册Unit2“WhatshouldIdo?”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以“谈论问题及提供建议”为话题,谈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相应的建议、并能为自己和他人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且由于本单元承接八年级上册Unit2“What’sthematter?”中有关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我首先呈现一幅Alice感冒发烧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谈论问题以及提建议的表达方式。Teacher:What’sthematterwithher?/What’sthetroublewithher?/What’swrongwithher?Student1:Shehasafever.Teacher:Whatshouldshedo?Student1:Sheshoulddrinklotsofhotwater.接着再呈现同学之间争吵,一女生感慨衣服过时的图片。Teacher:Andwhat’swrongwithBob?Students:Hearguedwithhisfriend.Teacher:Sowhatshouldhedo?Students:Heshould...从而从谈论“疾病提建议”转入到了本单元的主题“谈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提建议”中来,与此同时,又学习了本课时出现的“arguewith,outofstyle”等新词组。
四、创设情境导入,身临其境
创设适合本课的情境,可让学生身临其境,点燃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教授八年级下册Unit8“Whydon’tyougetherascarf?”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如何给别人买礼物以及用各种句型建议别人买礼物。因此,我创设了要为我老公买生日礼物的生活情景。Teacher:Hey,guys.Areyouhappytoday?Students:...Teacher:I’mgladtohearthat./Me,too.But/Becausemyhusband’sbirthdayiscoming.Iwanttobuyhimagift.ButIdon’tknowwhattobuy.Canyouhelpme?WhatshouldIgetmyhusbandforhisbirthday?然后引导学生用“Howabout/Whatabout/Whydon’tyou/You’dbetter/Youshould...”回答,我再用“That’stoo.../They’retoo.../Thatsoundsgood...”对学生的建议予以评价。整个过程学生参与热情相当高,个个为我献计献策,充满想象力的学生们,总能想到让人哭笑不得的礼物,让我惊喜不断。
五、设疑悬念导入,启迪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导入环节设置悬念,无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以教授八年级下册Unit4“HesaidIwashard-working?”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是围绕“运用间接引语转述他人话语”开展教学活动的。在上课之初,我点击幻灯片响起了手机短信的声音,假装自己收到了弟弟Allen的信息,并将自己事先设好的手机信息通过投影仪,呈现给大家“Hi,Selena.I’mgoingtovisitmyfriendtonight.”我特意问大家“WhatdidAllensay?”由于是新知识点,学生未能一下反应过来,因此,我将句子写在黑板之上“Allensaidhewasgoingtovisithisfriendtonight.”借此将间接引语的表达结构呈现,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用法。接着再点击幻灯片又响起了手机短信的声音,假装自己再次收到了Allen的信息。不过这次,并不马上点击进入查看内容,而是让学生运用间接引语猜测我弟弟发我的第二条短信。此时,整个课堂沸腾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大胆地进行了猜测,在练习间接引语表达的同时,启迪了他们的智慧,训练了大家的发散思维能力。
摘要: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根据教材内部评估标准,通过教材结构、任务类型、素材真实性和任务实用性四方面,对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使用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教材评价分析
一、引言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英语教材包括所有有目的用来提高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输入材料,英文常被称作materials,其中包括教学中所使用的教科书,及与之配套的教辅资料,如练习册、录音带、卡片、教学多媒体等等。与之相对的是狭义的教材,即英文所称的textbook或者coursebook,主要指代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课本或教科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常作为语言课程的基础进行系统学习。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我国也将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目前,市场上初中英语教材主要有外研版,人教版,仁爱版,冀教版,译林版,牛津英语等。面对眼花缭乱的教材市场,我们应该具备教材评价和分析能力,作出科学的调整和取舍,整合各种资源,真正实现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更加科学地认识各种教材的优缺点,我们应该了解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只有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来对教材进行革新性、批判性地使用,以致有效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目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建议,中学英语教材应该具有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一般而言,英语教材的评价主要由内部评价(internalevaluation)和外部评价(externalevaluation)构成。内部评价是指教材本身的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外部评价是指教材对某一群体的适用性。笔者主要从内部评价标准出发,结合《课标》对人教版Goforit教材八年级下册七单元“Howdoyoumakebananamilkshake?”为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教材分析与评价
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describeaprocessfollowinstructions,笔者对应《课标》(四级)发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有以下几点:
分级目标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指令等。
听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
说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写能写出简单的文段,如指令、规则。
本单元的任务的设计是否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课标》以上要求,笔者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对本单元进行分析:
1.教材的结构。人教版教材goforit主要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共有10单元,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分为SectionA,SectionB,Selfcheck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笔者以七单元为例进行分析,详见表(一):
表(一)
2.任务类型。本单元任务涉及到听、说、读、写、做五个方面的,详见表(二):
表(二)
A:Doyoulikelettuceinsandwiches?
B:Yes,Ido.
A:Doyouliketomatoes?
B:No,Idon’t.
这段对话明显缺乏真实性,首先两个人的对话不会直接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进入“Doyoulike...”这个话题。其次,在对话中B简单地回答“yes”“no”,这显然这不是一个真实场景的对话,这不符合正常交流时话轮转换原则。实际生活中,B肯定会积极引出新的话题,不然给人一种不情愿、不乐意的感觉,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四、结论
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材进行了评价分析,希望通过以上评价与分析,教师能将教材评价和选择、调整与取舍的理念植入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评价、分析、调整与取舍,总结出相对稳定的经验、规律,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目标评价
一、目标为导向的语法学习的必要性
1.初中英语语法的必要性
(1)从学英语的环境来看,必须学语法。我们学习英语缺乏习得目的语的环境,所以必须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从学英语的目的来看,要学好语法。听说读写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语法进行。新中考语言运用部分就涉及语法填空这一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并根据语境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2.初中英语语法教与学的现状
大部分学生语法学习跟着感觉走,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缺乏目标或者说目标模糊的语法学习显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低
效的。
3.目标在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1)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目标是教师教、学、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策略,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导教、导学、导测的功能。
(2)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导向教学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习者学习驱动力的激发,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身终身受益。
(3)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就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的探索与实施
为有效地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我尝试着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方面:即目标的制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目标的评价(教师的反思,学生的反馈)。那么,我想作为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
(2)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学问题)。
(3)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测评问题)。
(4)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
同时教师要明确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把上面的三个方面细化为五个步骤:即定标(目标的制定)、导标(引导落实目标)、测标(目标的检测)、补标(目标的矫正)和达标(目标的达成)。以下我将以初中阶段现在完成时这项语法为例进行分析。
1.定标
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那么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目标的结构应该是行为类别+教材内容。比如初中阶段英语5级语法知识目标:
(1)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
(2)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3)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这样的总目标既有认知性目标、智能性目标,又有德育性目标,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将总体目标细化到现在完成时的教学中,也就是落实到教育目标这个层次中,我把它表述为:现在完成时学习目标。
(1)明确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意义;
(2)识别现在完成时句子中的标志性提示词;
(3)区别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
(4)理解并掌握现在完成时的使用语境(输入层面,即听,读);
(5)使用恰当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有效组织信息谈论过去的经历(输出层面,即说,写)。
在对现在完成时教学有了一个总的目标后,下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重难点等。在接触初中教材后,我把初中阶段所有语法知识点做了梳理,发现现在完成时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8,Unit9,Unit10的重点语法项目。具体内容为:
此外,我又对所任班级学生的现在完成时情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并进行了摸底练习。比如,针对新中考题型语法填空题我们自编练习中有一题是这样的:Mygrandparents(16)
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能有效开展预习工作,更好地进行课堂师生互动,达到知识吸收的最大化。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外语研究者结合交际教学法,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以任务的完成为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达到了语言学习与运用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作用:
1.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奉行教师至上,教师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讲授知识,学生只能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则突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一方面,这样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它给予了学生“做”的主动权,使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开流的机会,不利于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更加突出了语言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方法重在实际应用,在任务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交流实践中去感知、认识、运用语言,充分实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相结合,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作用。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具体过程
1.设计任务,引导学习
2.组织练习,巩固知识
3.交流心得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互动;交流
倡导任务型原则,利于活化资源和丰富过程,使得学生有更为明确的目标方向;协作化互动,利于学生增强认知感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综合语用技能。紧扣学生英语学习难点和重点,推行多元化和层次性任务引导,能使得学生在主动交流感思和积极互动中增强实践体验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情境氛围。
一、导学单预设任务,查找疑问
先学后教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教学经验,体现了生本主义原则指导下以学定教的原则。利用导学单预设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在我查找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疑惑,自然就会减少教学的难度。
创设导学单任务,使得学生彻底从依赖教师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如,在译林版《英语》(下同)七年级下册Unit5Amazingthings的“ReadingTheghostinthepark”教学中,可通过导学案引导引导的形式来建议学生阅读此文。针对学生对阅读理解的不同,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学任务:Doyoubelievethereghostintheworld?Doyoulikestayinthepark?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阅读素材内容,找出其中相应的表达内容,帮助学生深化整体理解感知。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运用笔记的形式圈画出自己的疑难点,给他们提供自我归纳整理的机会。
导学单预设任务,使得学生在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主动调整自我学习感知的策略方法,帮助他们生成综合运用的策略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不同,创设多元化和层次性任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选择,帮助他们强化理解感知。建议学生结合导学单内容,主动归纳提炼,查找疑问。
二、互动式探学任务,破解难题
任务探读,“探”字是核心,是关键。围绕学生的英语阅读过程,有计划列出探读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在反复交流和主动对话的过程中,将讨论意见吸收转化为自我积累运用,真正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问题探究综合能力。
互动式探究,使得学生在享有更多话语表达机会基础上,相互协作和学习,强化理解感知。如,在八年级下册的Unit2Travelling的“ReadingAWelcometoHongKong”的教学中,围绕“WhatdoyouknowaboutHongKong?”和“Ifyouwereaguider,howareyougongtointroduceHongKong?”建议学生进行同桌交流,让他们在说出自己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感知体验。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就“Fromthearticle,whichinformationareyouinterestedin?”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在自我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主动筛选相应的词汇段,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悟。通过群体合作,使得学生在彼此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深化整体理解感知。
互动式探究,帮助学生在掌握相应知识要点的基础上,主动延伸学习思维,让他们在不断丰富认知方法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在彼此讨论交流中主动概括和提炼相应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主动整理的过程中升华感思。尊重学生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能够结合各自的归纳意见主动表达观点,强化整体感知和综合运用。
三、活动性丰富任务,实践互动
注重任务的实践性和动态化,引导学生在主动尝试中拓展延伸,更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体验。通过活动来再现课程知识点,让学生在彼此互动扮演中获得体验,能使得他们在主动灵活运用英语知识中增强深度和广度。
创设活动性任务,更能够使得学生走出静态文本的牵引,让他们能够有更多自我展示和发展创新的机会。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1Friends的“ReadingBestfriends”实践活动运用中,我以“Aninterestingstoryaboutmyfriendandme”为主题,要求学生能够上台演讲,帮助他们拓展延伸课程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以“Whatwouldyouliketosayyourgoodfriend?”和“Howmuchdoyoulearnfromyourgoodfriend?”为主题,开展写信活动,让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形成敏锐的语言感知。
总而言之,任务化探读使得学生在获得丰富语言感知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有效抓住重点主动协作交流。多为学生设计多元化和层次性任务,引导他们在彼此互动中强化理解感知,增强体验。多建议群体协作,帮助他们在自由探学中主动修正和完善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