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嘴上说着中年人才养花养草,身体倒是很诚实

在“搞园艺”这件事上,中年人们正在失去ta们的垄断地位。

工位上有一盆空气凤梨,合租屋的玄关旁则是绣球花,手机里的养树app每日打卡,卧室里没有琴叶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人在朋友圈说,将两米高的植物搬到四楼出租屋里,放在提前划定的位置那一刻,才真正感觉到自己在异乡“settledown”了。

RahmanHak-Hagir

抬眼看看四周,植物已经变得随处可见。豆瓣里以“botany”或“gardening”为关键词的游戏应用超过了100个,类目涵盖生活、财务、新闻、教育与娱乐等;打开淘宝搜索“室内植物”,置顶推荐已由原生态的苗圃实拍变成了ins风的桌面柠檬树与油橄榄…种种迹象都在告诉我们,养植物这件事正在年轻化的进程中。

BrookeDiDonato

为什么人类会喜欢植物?有人将这份天生的亲近感追溯到了远古狩猎时代,植物在茹毛饮血的时期象征着水源、果实与庇护所,这种宜居与安全的直接联想已经被存进了人类的基因里。

另一部分科学家则从花朵颜色、芳香物质、分泌阴离子与释放氧气,甚至绿色视野率等对人的精神状态影响加以分析。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将城市里的道旁树讽作一种“树木的‘文明化’”,在《吾国与吾民》中,他把国人对植物的喜欢归因于骨子里的“归田”幻想,这份幻想的源头则是千年科举制度。

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父母长辈们的“园艺情结”。退休后的园艺活动,是ta们在新的生活空间下再现自己来处或归处的田园牧歌。那通常是经过美化的,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有人痴迷蝴蝶兰,有人热爱金桔树,有人沉迷多肉,而有人对瓜果蔬菜、小葱蒜苗念念不忘。

年轻人的情况则不同。Ta们成长于城镇,沿着城市化水平的轴线由低至高流动。ta们在喜欢着植物的什么?如何定义自己和植物的关系?从与植物相处里获得了什么?

一、没有植物感觉心里空空的,你有这种症状多久了?

1.(已炸号的)针针:他说他是社交网络的幽灵

植物是一种很好看的东西,它好看的点正在于,它很不“人”。如果非要拟的话,它会有一些类人的状态和性格,但对植物来说,硬要比也很降格。

去年上播客的时候说过,因为我是海南人,熟悉热带植物,喜欢他们身上的延续性。北京的气候对热带植物不友好,在北京那会儿家里有3台加湿器和12台补光灯,杭州就没有这个问题。从北京搬到杭州时,我只带走了一盆独苗,现在杭州家里的植物都是新置的,大概80多盆,数量只有以前的一半。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做的喷淋系统会自动浇水五分钟。

现在家里基本达到了动植物友好共荣。有一窝蚂蚁集中住在某盆花里,有次也看到过一只瓢虫,改芬儿(我的猫)因为从小和植物一起长大,基本也对它们视若无物,相安无事。

要说故事的话,之前在北京有过一盆很大的春羽,大概两米多高,种了快一年的时候,有天它忽然就开花了。那个佛焰苞的外层是苞片,里层才是花柱,但是花柱非常离谱,雪白无暇且有20公分。春羽的花柱是可以自体发热的,有时温度可以到30℃,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就很不文明,那个夏天连续开了很多棵,当然了,够我在朋友圈炫耀大半个月。

这是针针家里的植物墙:

这是针针的春羽:

2.Evelyn:她在澳洲与满院子的多肉为伴

我和多肉的关系有点像是,我照顾它,它长到可爱一点来治愈我。看到它们挤在一起的样子就会觉得很开心。喜欢多肉可能就是因为它肥。

PiaRiverola

多肉这种沙漠植物其实对天气很敏感,不能淋很多雨,之前家里还没有挡雨棚的时候,一碰上下雨我就会疯了一样特别着急,我男朋友还特别不理解。平时出门回到家,会条件反射拉开门去看看它们,现在越养越多,偶尔也会在eBay上卖卖自己培育出来的多肉,这种时候,尤其是每次把它们从土里轻轻铲出来送走时,就会有一种贩卖小生命的感觉。

这是Evelyn的多肉小花园:

这是Evelyn贩卖过的一株小生命:

3.Clare:她说自己最爱的植物是杂草

隆重介绍一下拟南芥,做研究的会称它为“模式生物”,很多关于植物的生物学或者遗传学实验都是用它作样本,相当于植物界的“海拉细胞”,人类社会的张伟或李明。

之前养它是为了喂兔子,以及偶尔做培育实验,因为我是学植物学的。这种草是真实的很好养,甚至称不上养,只要种在泡沫箱子或者红色塑料盆里就行。我对植物本身还挺冷感的,但是不知道为啥一直挺中意这种草,可能就是因为它很路人吧。普普通通,自己忙着生忙着死,加班回到家守着它们发呆也不觉得丢人。兔子已经去世很久了,拟南芥活了一茬又一茬。

这是图册上的拟南芥:

图源知乎用户@BioArt植物

4.Summer:她总爱穿着吊带裙清晨浇花

我想证明自己可以养育一个东西,类似一种“pre养孩子”的阶段,如果它死了,其实也不会太有感觉。坦白说,开花这件事和你怎么养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季节才是最关键的,但过程中你可以浇水松土,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并且假装这些行为很有效。

虽然我经常种的是花,但我最喜欢的是薄荷,因为它很容易种,就像在种空气,并没有什么期待但却可以长得很好又很香,然后经常会带给你采摘的感觉。

这是Summer的阳台:

如果仔细找,角落里的确有一盆薄荷:

5.V:她给番茄听歌,这样番茄比较好吃

是真的,之前读到一篇英文文献,说舒缓音乐环境下的植物更加可口,我在我家阳台上的黄瓜和番茄身上都试了试,总之成熟的果子不难吃!

这是V的番茄:

这是V的黄瓜:

6.小强:在苏州,他种了一棵红枫

很早以前我就决定要在苏州种一棵树,最好是在岸边,颜色会跟着季节变化,秋天的时候,火红色隔着河岸也可以远远望见。半大小孩可以在树下乘凉,老年人偶尔坐下斗一盘象棋。

于是我就真的种了一棵。

这是图册里的红枫:

这是小强游戏里的红枫:

二、别问,问就是爱过(种过)

1.Waffle:她和君子兰反目成仇

很早以前我妈妈的头像是我在雪地里的一张照片,但是有一次,她养的君子兰时隔三年开了花,把她激动坏了,于是之后她的头像就变成了君子兰。

所以我平时虽然也养植物,但我一定不养君子兰,哼。

这是摄影师Padre_moovi拍摄的君子兰:

这是Waffle的妈妈如今的头像:

小苏:她说养植物让她明白了自己不适合养植物

我奶奶,我妈,还有我在的小区,长得好的盆栽里几乎都是鸡蛋壳,大家会用蛋液给植物提供营养。以前看到我妈特别喜欢植物还很不能理解,但这有点像半生瓜,有天突然想逛花市,然后就开始了。想想大概发生在离开家以后,有了自己的空间时。

到我自己养的时候,除了蛋,我也会把茶叶倒进去。之前养过一盆斑叶竹芋,土是在我小区里面用勺子挖的,因为买她的时候忘记买土。我清楚记得那天下着瓢泼大雨,偷来的土几乎接近于泥。

MariettaVarga

喜欢植物可能因为生活中遇到太多不喜欢的人吧,植物安静,会以你对待她的方式对待你。在家我们就是两种静物,各自独立,然后共同存在于一个空间。

虽然但是,我一开始养过的植物都已阵亡。也会难过,我会觉得问题一定是出在我身上,她天生无辜。所以那之后,我基本就决定保持观赏型喜欢了,不适合的东西就是不适合,喜欢植物和喜欢养植物是可以分开的。

这是小苏redesign的一束捧花:

这是小苏的斑叶竹芋生前照:

3.小江:她种植一种生而带有献祭感的草

大学时有一次我去看病,医生问诊时顺口问了我的专业,我说我是学园林设计的,那个医生说,跟植物打交道啊,这个专业真好,学什么都不要学那种跟人打交道的。

唉我现在的工作的确就是跟人打交道了。上学的时候学过的那些育种,分株现在也用不上,但它给我留下了某种习惯,每次走在北京的街道上,会习惯性去辨认那些路过的植物。在法国留学的时候也会种种迷迭香和九层塔。

9年前我在法国领养了一只猫,于是也开始养猫草。我家的猫喜欢各种细长的绿色植物,甚至包括葱和韭菜。我平时会从网上的农贸市场买些大麦和黑麦颗粒来自己种,基本上清水里泡一晚上,然后放进土里每天浇水,15天左右就可以吃了。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生命体在非常快的未来就会走向终结,而终结它的又是跟我情感羁绊更深的猫,所以对猫草也不会产生什么情感。这么说的话,有点像食物链的金字塔。

这是小江的猫,叫太医,猫草在他的肚子里:

这是猫的欧盟护照:

4.Jasper:小时候他曾在浴缸里种水草

结局自然是爸妈一顿毒打,不过后来那个浴缸废弃后被搬到楼顶阳台上,每天风餐露宿,竟然真的就水草丰茂了。

这是他想象中水草的样子:

这是如今的浴缸:

5.李老师:他扼杀了很多小雪松

这是forest里的柠檬树:

这是他的累累罪行:

6.小宁:她说自己喜欢植物但不喜欢土

喜欢没有土也可以长很好的植物,因为它们看起来干净。之前专门去搞了一小缸荷花,居然真的给它开出来了一朵,那天特别喜气洋洋把它剪下来插进瓶子里,然后逢人就说自己的莲花开了,一定是因为家里莲里莲气。

不过在我这么宣称了之后,它很快就在瓶子里自闭了:)

这是它想开的样子:

这是它自闭的样子:

7.唐四:他遭遇了淘米水困境

之前我奶奶会因为爷爷失手把淘米水倒掉而大发雷霆,印象里家里的花花草草都是淘米水浇灌出来的,所以我坚信,养好植物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用淘米水。

这是家里淘米水浇出的花:

这是唐四的花盆:

三、树有灵性?说起这个我就不困了

1.佳期:她有一棵胡杨

种树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想到树和想到其他植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树可以一动不动但是一直存在在那里。我有时候想,我在几十年里在很多个城市之间卷来卷去,它却在一个离我很远的地方安静地站着,晒太阳,它就像我的本体。等我以后去世了,我希望把自己埋在那棵树下。

这是电影《第一次的离别》里的胡杨:

这是佳期的胡杨:

3.小刘:紫藤树让她与表弟重归于好

表弟马上念初中了,因为处在叛逆期,这个崽跟家里每个人都关系紧张。那天我在家庭群里随手发了一张紫藤照片,他忽然主动来找我讲话,并且迅速跟我勾肩搭背达成友谊共识。紫藤于是成了我的近期锦鲤王。

后来我才知道,他最近沉迷《鬼灭之刃》,立志练成炎之呼吸。

《鬼灭之刃》中的紫藤花:

小刘拍的紫藤花:

3.miya:她对银杏树有心理阴影

工作后买的房子在顶楼,顺势造了个屋顶花园种了棵小银杏。有次偶尔听说银杏是分雌株和雄株的,不知道怎么动了恻隐之心,就在家里那棵孤单的银杏边上又种了两株不同性别的。

好家伙,那年银杏真的一夜之间开始挂果,果子快成熟的时候会掉在地上发出恶臭,那种气味比石楠还要震撼人心。当事人现在的心情就是很后悔,这就是秀恩爱的人(树)才会散发的恋爱的恶臭吧。

这是你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银杏:

这是喜结连理的银杏:

4.艾可:她抽打了家里的枇杷树后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JillBurrow

那会儿读了一篇名散文《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带着朴素的格物致知的想法,回到家里就拿着撑衣杆对着枇杷树一阵猛抽,现在都记得那时花谢花飞飞满天的盛况,然后那年枇杷树的挂果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后来猝不及防被告知要搬家,住进高楼后自然失去了院子。院里的枇杷树因为太过高大遮挡光线,也被我爸挥手砍掉。再后来自己无论搬到哪里,始终都没有再种过任何植物了。

这是摄影师ágiSzabó镜头下的樱桃树:

枇杷树已经仙逝,这是艾可从前的一棵苹果树:

5.小黄:她相信那棵树上驮着一个家族

我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在她长大的那个村庄,村口有一棵400多岁的黄桷树。她小时候经常和同村的孩子爬到树上,挂在他的四根伸向四方的枝干上玩。枝条很粗壮,每年春天黄桷树抽芽,叶蕾外的那层嫩粉色叶果果皮是她最爱的零食之一。

那棵树站在村口最显眼的位置上,每个新嫁娘都会首先走过它,它的身后是成片的李子园,春天时全是花,端午时全是果。那棵树也被认为是村里最富庶那家的家族树。到了我可以爬树的年纪,偶尔暑假会回去,膝盖也会被它的树皮刮破,我妈会说,没事,和她小时候受伤的位置差不多。

但之后年轻人渐渐都离开了那里,也带走了他们的小孩,村里只剩下老人,树也不再有人爬了,那棵树逐年显出一副老掉的样子来。有一天深夜暴雨,黄桷树被雷电劈中,只剩了主干与一根枝条,每年春天尽力挤几片叶子。村里的人都说,那个家族怕是要败了。就像是故意要应验一样,家族里的年轻人相继早夭,老屋现在过半都空了,农田没人耕种,逐渐荒了,村也荒了。

树木是有灵的,被人议论得久了,就真的会泄露一些人类看不到的肌理来。我妈讲完这个故事对我说,自然的智慧和直觉高于人类千千万万倍。如果哪天你决定种下一棵树,你得好好对它,关照它但别过度,最重要的是尊重,就像它尊重你一样。

这是小黄妈妈生活过的村庄:

这是那棵衰老的黄桷树:

2020年6月,一本名为《阳台人的植物生活》的书乘着后疫情时代“宅”经济的浪口出版。作者伊藤正幸在扉页上写,“植物们冷眼旁观笨拙的人类,忽然花开。”随着越来越多人搬进城市洋房,阳台植物的兴盛已经不可逆。作者写给了阳台人“暂且的十条戒律”,第一条是“愿适度疼爱”,第六条是“只要浇水总能成活”。和植物的相处之道竟透出点中青年隔空和解的意味来。

SuzanneSaroff

在各种列给年轻人的100件此生必做的事情里,“吃一次螺蛳粉”偶尔会替换掉“去一次拉萨”,“买一次基金”可能也会替代“蹦一次极”,但“种一棵树”在每份长长的清单里始终屹立不倒。我们姑且相信其中一定有某些未被言明,但与日月同生的道理。对逐渐失去种树条件的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种一株植物或许同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祝广阔土地上的梭梭树、刺桐、扁柏、梧桐、香樟、木棉、沙柳、槐树、月桂、红树林、小白杨等林木统统节日快乐,也无差别地祝苍耳、朗德木、熊童子、金樱子、沿阶草、牵牛、绣球、郁金香、鸢尾、桃花梨花与杏花等所有的植物春天快乐。

参考资料:

1.好奇心日报:据说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养植物了,这是为什么?

THE END
1.10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推荐光是在当当,这套书就有将近7000条评论,你就知道它有多受欢迎了。当你害怕、难过、自卑、嫉妒……的时候,该怎么办?它来教宝宝给自己最好的情绪管理。 22.《月亮,生日快乐》:孩子跟月亮对话时,请闭嘴 法兰克·艾许著,明天出版社 在孩子跟月亮对话时,请闭上你认为他无知无趣的嘴!因为全世界最懂得跟月亮谈心的https://www.meipian.cn/38vrcu9w
2.你最好待在家里用英语怎么说水滴英语作文网"你最好待在家里"可以用英语表达为 "You'd better stay at home." "You'd better" 是 "you had better" 的缩略形式,表示 "你最好"的意思。"stay at home" 意思是 "待在家里"。 例句: You'd better stay at home and rest, you're not feeling well.(你最好待在家里休息,因为你不舒服。) https://www.adreep.cn/ask/452370.html
3.最受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老师,你读过几本?风吹或不吹 草木都在动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里小学 徐丽娟 “亲爱的莫非同学,我是你的同学冯韵达。我好羡慕你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想你一定是很有耐心的人,很认真很专注的人。虽然我们不曾见面,但我已经把你当作我们班上的一员。我最喜欢你的那首《立冬的诗》,我想知道立冬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http://jjzx.jxedu.gov.cn/wechat/website/newspage.htm?id=16b6be53-2687-47d5-bbf2-0a36c3f3cc37
4.英语演讲稿英语每日一说:你最好待在家里,外面一定很挤。你最好待在家里,外面一定很挤。 发音要点:croweded adj. 拥挤的;塞满的 v. 拥挤(crowd的过去分词) 【短语】 crowded item 重叠项 Crowded trade 拥挤交易 crowded traffic 拥堵的交通 朗读:Ken老师,美籍外教,熟悉中美文化,有多年的口语教学经验。 这篇材料你能听出多少?点击这里做听写,提高外语水平>> http://m.hujiang.com/en_speeches/p1141742/
5.100句上古神文案,文案入门必读常常有人问:文案有没有捷径可走,最好三天速成的那种?我只能笑笑,作无奈状。 在我是文案新人时,也常焦虑不安,恨不得一年入门,两年得道。但我自知没有一点就通的天分,只有相信勤能补拙的天真。待经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般的炼狱,才总算悟得一二要领。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8931-1.html
6.人生必读的100本书《第22条军规》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小查理的小镇里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由伟大的巧克力发明家威利·旺卡所拥有。工厂非https://www.360doc.cn/mip/516893798.html
7.我在泰国买房投资的经历一路就在海滩边上,地段最好,主要就是希尔顿酒店啥的 二路嘛公寓就比较多了,LZ当初主要是看中了The Base这个楼盘,开发已经几年了,目前都是二手房,去了后发现,好贵啊,之后选择了别的楼盘,这个后面我详细说。。。 三路多数公寓房和酒店挺多的。 芭提雅市区地图 https://www.douban.com/note/68885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