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翔派,2014年末创办,截至2016年10月,企业已完成商业模式、深度合作模式、单店销售模式的建立。近日,“饮翔派”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乔景资本,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推广品牌推广和扩充团队。
2017年,“饮翔派”将在华北、西北、华南地区全面铺开高效运作。
八年深耕细作把握行业痛点
初见倪浩是在“饮翔派”的新办公地点——东华大学科技园。
“刚搬过来还没来得及装修,准备等春节期间大家放假了,我们再开始装修。办公区在最里面,我们现在谈话的地方未来会规划成‘客户体验专区’……”谈起已经起步并逐步发展的“饮翔派”,倪浩的话语是轻快的。
让利餐厅赋健康于消费者
倪浩进一步研究餐饮渠道发现,如今的饮料行业渠道成本高,最终导致餐厅被动地卖同质化的饮料产品,饮料无法议价,毛利率不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餐厅消费很难喝到真材实料的、有差异化的天然饮品。
“我们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口感层次丰富,而且可操作性强。”在采访现场,倪浩调试了两杯雪梨银耳饮品。果冻般的饮品入口绵滑,有银耳的颗粒,带着淡淡的雪梨清香。“在配送加工饮品原料的同时,我们也会提供这样一套标准化操作工具,专业饮品顾问团队给予现场指导,帮助餐饮企业更好操做现调或鲜榨五谷/果汁类产品。”
倪浩介绍说,“饮翔派”的饮品90%无添加,原材料的采集和口味的调配、研发,是保障饮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在鲜榨冷链类、天然生物提纯类、发酵类等不同现代工艺上拓展新品类。”
回归产品秉承“匠心”精神
百分百无色素的玉米汁、自带清甜的青稞饮料、河北雪花梨等,看似简单,但无论是原料的选择,还是口味的研发,都力求展现品牌的精益求精。
“越是简单的东西,我们就必须做到最好。”倪浩强调说。
在访谈中,“饮翔派”对于新鲜玉米粒的执着,让小编见识到了这一团队对原材料的高标准。
自去年开始,团队找到专门的供应商,开辟试验田,种植不同种类的玉米。“玉米的收成是一年两季,我们要求供应商精细到时隔七八天采摘一排,根据玉米不同的生长期采摘、品尝、实验,严格注重玉米粒颜色、口味的标准化。”倪浩说,在尝试了百余种玉米后,他们终于找到国内最好的玉米粒。
“现在市面上冷冻或者罐装的玉米粒容易发生二次糊化反应,导致玉米粒颜色变化、纤维破坏,打出来的玉米汁质地稀薄、缺乏口感。我们的这款玉米粒可常温保存,并领先行业使用日本水域杀菌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饮翔派”的这款玉米汁在进入餐厅进行加工时,完全不用过滤,口感保证的同时,避免了过滤网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
超越了市场上冲泡型玉米汁饮料,节省了现场刨玉米的劳动量,在避免使用易滋生细菌的过滤网的同时,完整地保留玉米的原汁原味,使饮用者感受到很易下咽的谷物纤维。倪浩对这款饮品的市场销售前景十分看好。
贴近需求创新品类无止境
除了对原材料选择、加工、调试过程的精益求精外,“饮翔派”饮品的品类研发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是N次方的延续,不停地创新。比如山楂,新鲜是种状态,晒干又可作暖饮,如果打碎、发酵、再发酵呢这些不同的状态可研发不同风味,这是宇宙级的创新,这辈子都做不完。”倪浩提及研发新品时眼里满是激情。
一季8-10个新品的速率,海外顾问也与本土研究融合,包括首席技术官在内,每个人都有积累灵感的储蓄罐,“饮翔派”的办公室也将划出客户体验区帮助研发工作。
据介绍,目前与“饮翔派”合作非常不错的企业有小南国、探鱼、大董、小辉哥火锅、鱼非鱼等区域,乃至全国的餐饮龙头企业。
做“好”企业事业亦是理想
有了团队多年餐饮B2B市场成功经验的背景,上游专业OEM合作伙伴,下游餐厅客户能够高效打通,依赖的是中间直销团队和地推人员对品牌的推广。倪浩很有信心,认真扎实地带领着团队,以海天、联合利华为榜样,理想成为百亿级的企业。
对于未来规划,倪浩说,10月“饮翔派”宣布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乔景资本,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推广品牌推广和扩充团队。2017年饮翔派将在华北、西北、华南地区全面铺开高效运作。下一步,公司会完善建立品牌端,但拒绝“砸品牌”,而是做接地气、惠及终端的好品牌。在他看来,未来市场的营销趋势是口碑和社群营销。
当然,他也会考虑用众筹等互联网手段的方式发展经营品牌。“‘饮翔派’的理想是想做个‘好’企业,不求伟大,不求赚多大的钱,但求‘好’。”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断努力,不弃高标准,‘饮翔派’这一事业终能从涓涓细流变成尼加拉瓜瀑布。”倪浩饶有情怀地憧憬着,他希望自己退休的时候,一生能有所缅怀,不枉创造了这份自己热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