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晓敏杨雨萌编辑|马斯琦策划|周松
据融360发布的《一线城市Z世代投资者行为调研报告》显示,一线城市95后中超过50%的人在18岁-20岁进入资本市场接触理财,而它们中有超6%的人愿意拿出收入的70%去投资股票和基金等品种,有超80%的人都购买过基金,超30%的人群炒过A股。享受了良好经济发展红利、成为新消费主力的年轻人,投资意识已然觉醒,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借助网络、社交媒体获取投资信息。
00后投资坐拥300万资产
拉群推荐产品收益堪比“基金巴菲特”
这位没有官方“财经博主”、“知识博主”等任何认证、在个人发布的内容中也没有投资、学术背景、个人职业身份的介绍,与理财无关的笔记就是美食照片的用户,收到的夸赞比质疑更多。笔记中的投资回报数字刺激着用户,嗅到财富机遇、接收到致富信号的用户们开始留言求教,“大佬你准备进哪只基金”“求推荐基金,准备投入了”“可以收徒弟吗”“请先告诉我如何赚100万?”
于是这位自称记录投资日记的博主也“施教”了,在置顶并收获1600多点赞数的一条笔记中,公开了他的持仓情况,笔记中插入的账户资产界面截图显示,其投资了多个股票基金、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拥有近300万元资产。
而在题为“私募赎回啦半年收益率11.76%”的笔记中,博主写到:“这个跟踪中证500的私募,已经拿了半年,当初投了200万,赚了23.5万”并在插图中透露该私募产品名称。此外,在其他笔记中,该博主都或多或少透露着自己新投资的股票基金、目标仓位等投资计划以及的哪些股票稳健的评价等。
同时对方提供了一个表格,内容为该博主投资组合的收益,表格信息显示该博主投资的两个基金组合中有一个名为“首付变全款”的基金组合大约年化收益率达到25.27%。
网络信息显示,去年走红,被称为“基金界巴菲特”的网红基金经理张坤自2012年运营到今年的混合型基金易方达中小盘的平均年化收益为26%。
轻信者勿入“杀猪盘”
损失数十万、遭遇5个跌停板
而不少下了赌桌的用户直言被骗。有小红书用户表示,跟着小红书推荐的基金买入,一路跌到底,感觉自己被所谓的大V坑了。
在其他平台如微博上,也有网友吐槽在小红书上刷到几个基金博主发帖劝人加仓,但该网友再看次日行情时,该博主所推荐的基金已然“一篇绿油油”。
一位小红书用户发布笔记称,自己轻信理财类博主的荐股,陷入“杀猪盘”。被引流入客户群之后,群主自称基金老师,用话术煽动群成员花钱办理会员,可以推荐“金牛股”。实际上这支股票是提前注资的小盘股,群成员注资七千多万之后,骗子趁高价抛出,完成盈利,可投资者都被套牢,损失在20%左右。她还提到,自己损失了十多万。
和原笔记博主相似,用户损失的不止入会费、入群费,有用户相信了“基金老师”购买了推荐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后“遭遇5个跌停版”,表示再也不相信别人。还有用户指出“入过两个群,发现群里说话一模一样,大部分说话的都是托儿”。
曾有小红书“投资”博主获罚
平台认证难约束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和第三十二条分别规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证券投资顾问不得同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作出买入、卖出或者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
今年4月12日,某博主就因违反上述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活动获重庆证监局罚单,罚单显示该博主为华西证券某员工,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等级证券投资顾问的情况下于2020年6月-11月通过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买卖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
从种草社区成长起来的小红书,不扶持绝对头部,koc是平台生态的主力军,相较其他平台小红书的koc拥有更充裕的流量、更多的商业变现价值和机会,这也意味着拥有较其他平台koc来说相对更高的话语权和对用户的影响力。这客观因素基础加财富诱惑,这也是不少用户盲从轻信,最终导致损失的原因之一。
而早在今年2月,小红书方面也曾向媒体表示,“平台会严格审核,严禁出现荐股荐基、私募不得公开宣传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内容。”今年8月,小红书正式开启博主认证,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小红书平台认证为“财经博主”需要提供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至少一种执业资格证书。
理财、投资有门槛,用户在信任前应学习,但在社交平台通过未认证的博主学习绝非捷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