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孩子能走多远,坚持做一件事,都能在自我实现之路上有所收获。对孩子来说,拥有一个“走在风口上的童年”,也未尝不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10后”博主正在悄然崛起。
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小学生博主”层出不穷,主题覆盖面很广:美食、穿搭、妆造、读书、开箱、游记、音乐、手账……
许多孩子在做博主这件事上,专业程度完全不输给成年人。
他们深谙“流量密码”的话术:
2020年,腾讯育儿发布的《网红经济对青少年的影响》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孩子有刷短视频的习惯,近五成孩子想成为网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被互联网养大的孩子
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5年来,我国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
这一代孩子,是被网络养大的。
无论有没有手机、父母准不准上网,小学生的口中充满着“网络梗”
小学生圈流行的“闺蜜家族群”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领域。
网络充满流行气息和独创新意的内容,极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哪怕一个班上只有几个人接触短视频,也会飞快扩散。
就像这个视频,小学生在班级活动上表演“主播带货”,话术娴熟语速飞快,表情和动作都像极了李佳琦,把主播神型都拿捏住了。
“拍一盒粉笔送两盒够不够?”“不够!”“不够送一个水壶,平时不管装水装咖啡都可以,这个水壶可不可以送给大家?”“可以!”“三盒粉笔加一个水壶送给大家,给不给力?”“给力!”“来3、2、1上链接!”
“全民直播”热潮下,孩子对“流量密码”仿佛有一种天然灵敏的嗅觉,不但学得快,还能学以致用、玩出花来。
图片中的这个小学生,拍了一条起号视频,全部内容只有16个字——
还有这个火遍全网的小学生跳舞的视频,节奏把控也是一流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10后”的孩子浸泡在互联网中,天生具有网感,天然就有当博主的潜质。
小学生博主身处
网络的“黑暗森林”
然而,如今的互联网充满各路“牛鬼神蛇”,小学生“触网”存在更多风险。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隐患。真人出镜的短视频中,难免会引来不当言论、人身攻击、骚扰私信,使孩子过早接触这个世界的黑暗面。
《新闻与写作》刊物在2023年第4期刊登过一篇论文,通过观察研究网络上的小学生群体发现:来自网络用户的认同极不稳定,自我形象塑造一旦遭到破坏,会使小学生们陷入自我怀疑。
平衡好学业和兴趣、不盲目追求数据,很多大人都无法做到平衡和淡定,更别说心智尚未发育完成的小学生了。
另外,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小学生缺乏判断力,容易被一些信息带跑偏。
我有一个11岁的来访者,咨询中多次辱骂班上一个女同学“绿茶biao”,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形容她呢?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
她说:“不清楚,但我看到大家都在说,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词。”
网络信息流太复杂,很多孩子穿梭在这些信息流里,把网络对话当成日常对话,导致交流障碍。之前也有语文老师抱怨说,小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网络烂梗”,影响语言表达的规范。
就像我这个来访者,她在班上多次辱骂同学,被老师多次批评,但她屡教不改。同学们都认为她不好相处,但其实她只是不理解那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只能靠自己“野蛮生长”的孩子,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热潮,常常会陷入巨大的焦虑迷茫。
不仅如此,真人出镜的短视频,也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有一次她跟我抱怨,说发现女儿经常会收到莫名其妙的私信。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会问她家住哪里,在哪里上学,甚至还让她发自己的近照给对方。
不谙世事的女儿发了几张自己的照片,还告诉对方自己12岁。要不是父母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刀切女儿“触网”不现实,她只能连夜给女儿补上网络安全这一课,并把私信功能关掉,并严令禁止女儿不能在网上透露自己的隐私信息。
即便做完这一切,她还是后怕不止。
做博主也是一种能力学习
尽管接触网络有很多风险,但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孩子做博主好处还不少。
比如,孩子拍摄一条vlog,要对着手机摄像头诉说生活细节,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呈现出来;
然后打开视频剪辑软件,把几十个碎片视频剪辑在一起,过程非常考验耐心、意志力、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等等。
剪辑完成后,还要创建短视频账号,过程中需要与父母、客服、同学沟通;
一个完整的短视频制作、发布、运营过程,蕴含着认知策略的更新换代。
在做博主的过程中,她自学拍摄、剪辑,写文案,构思转场,一个人活成了一整个团队。
通过“做博主”,孩子可以将某个活动从“头脑外”的活动,转换成为“头脑内”的活动,从而拥有了更高级的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育儿、教育博主,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到短视频制作中来,让孩子也体验一把“自媒体思维”。
走在时代前面的孩子,
后面跟着父母
打开手机,人们看到孩子做的短视频,看不到的是孩子父母的资产、认知和格局。
就像小学五年级的博主“小学生Vita君”,被授予“B站知名科技UP主”,一条“小学生教你学编程”的视频总播放量740万。
他的爸爸是科普专栏作家、资深技术图书译者。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5
新的一年
继续成为懂教育的父母
点击图片,进入下单页
12个教育话题
从根源上理清思路
其中既有脑科学的原理、也有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认知科学的发现。用这些专业知识去武装大脑,成为内核更坚定的父母。
当12个月过去,在365天的陪伴下,渐渐建立稳定的内核,直面孩子成长带来的各种挑战。
每天一个教育理念
通俗易懂,轻松掌握
越来越觉得,父母的认知高度,决定孩子人生的高度。在有高度之前,你得先有认知。
蓝橡树教育日历坚持6年的初心,就是帮中国家长找回教育常识,把「送分题」答对。
比如:
家庭教育的难度在于,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家庭也都不一样。你很难照抄别人成功的经验,只能将这些理念内化,运用起来才能如鱼得水。
待办事项每日小结
得心应手的每一天
蓝橡树教育日历,除了让你日有所思之外,也可以成为你得力的生活助手。
今年的日历延续去年备受好评的「备忘录」和「小结」功能。在设计上大气简约并存。我们坚持多功能、可持续的经典实用、多场景使用路线,送人也非常体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