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广州漂泊已三年有余,出租屋的马桶年年堵,马桶维修已成为每年的固定支出,且占支出的大头。可以说,同龄人在养猫养狗养纸片人,而我在养马桶。
就在十一月的某个深夜,马桶再次意外堵塞。原本打算像往常一样,隔天叫人上门维修,但命运给我开了玩笑,凌晨三点,腹痛多次传来,只想立刻马上飞流直下三千尺!
干等不是办法,justdoit才是面对焦虑最高效的方法,于是我做了这25年以来(可能是)最重要的决定——我要自己通马桶。
“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所以电影看多了,我也“知道”如何通厕所。
拿出用于溶解排水口头发的马桶疏通剂,一股脑全倒进马桶。就像说明书上保证的,30分钟内定能溶解令下水口堵塞的纸巾。
半个小时过去,当我再度打开马桶盖并满怀期待地按下冲水键时,我看到的不是畅通的下水,而是逐渐上升的水位。
我慌了,黏着的块状物呼之欲出,试图将我包围。
我拿出房东留下的宝物皮搋(chuāi)子,想借着破碎残留的物理知识,利用压强将空气推入下水道口从而疏通马桶。可当我对着马桶口猛压再迅速拔起,如此反复几次后,期望中通畅的咕咚声没有出现。
这次,那黏着的块状物真的不开玩笑,真的将我(小)包围。
请大家脑补一下棕黄色的百变怪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加特林菩萨随喜赞叹。人一紧张就会开始胡言乱语,冷静!必须冷静!
在即将放弃自我拯救,打算下楼走3公里到公共厕所享受王菲女士的待遇时,我想起了万能的小红书,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办法!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掏出手机开始搜索。情况之多之复杂,可见同是天涯堵塞人。
苍天,怎么还有堵塞可乐的
在看了一堆通马桶笔记后,我选中一个看起来高赞且比较靠谱的经验来尝试。
“用厚塑料袋将马桶刷套住→再用胶带疯狂缠绕直至保证不会漏气→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撸起袖子就是干!”
图源小红书@dongdong
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牛哇!
为了让人生的第一次通马桶有点仪式感,增添一丝悲壮气息,我还戴上口罩、眼镜和一次性手套。
目视已经快成灾难现场的马桶,我两眼一抹黑,拯救马桶3.0行动正式开始。拿着新装备猛杵马桶口。还不到三分钟,咕咚一声传来,水位终于开始下落。我成功了!这简直比加工资还要快乐。
一切来得太突然,已是凌晨4点。胸腔写满“超!厉!害!”三个大字的我,甚至忍不住把夜尿频多的舍友摇起来,立刻体验一遭,but最终只是留言了我的深夜壮举。
40分钟指37分的1.0+2.0
以及3分钟的小红书通马桶3.0
以前,路通财通事事通,现在,马桶通身心通事业通。半个月后,我真的来到了跳海通马桶,从线上作者转为了正式院办。
在选题会时,院办傻宝提到了日本的万事屋,并提议每个月总会堵一两次厕所的跳海可以发展副业:“正值今天厕所又堵了的佳节,一台管道疏通机的成本,只要接两次疏通马桶的单子即可回本。”
看来老话说的没错,当上帝为你修好一个马桶时,就会又弄堵另一个马桶。过后,我讲述了3分钟怒省二百大洋的励志故事!院办们纷纷觉得这个副业计划可行,我还成为二把手。
随后,一些不仅接自家单还可以接整个越秀区单的构想在会上大肆蔓延,并逐步带偏整个选题会议。我深信,桶通身通财运通的道理,跳海大院,我事业的起飞板。
后面聊嗨了,傻宝还问起我为什么会从上一份工作离职?
这可以算得上另一段“不妙经历”。简单来说,就是我被前公司炒了。往复杂里说,就是我被无理地炒鱿鱼了。
曾经我是一枚PPT纺织女工,每天朝十晚六小日子十分舒坦,直到老板的妹妹开始掌权,一切都变了——穿吊带裙和短裤在公司要被约谈,迟到要扣工资了,还是在发布新制度之前就扣了我的工资,这可不能忍。
梅开二度
某天下午,一份打印好的规章制度在公司内流传签名。我再也坐不住,拒绝签名,但也很快被约谈了。
“你为什么不肯签名?”
“这份制度不合法律,即使是我迟到了公司也只能按比例扣除我迟到时长的工资,而不是按你们算的直接扣一天半天的工资。”
“公司有公司的规章制度,你在公司就要遵守公司的制度。”
“公司大还是法律大?”
……沟通失败,不欢而散。
我提出了离职,很快,一份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丢到我桌面。我看着证明书上那句“对工资及劳动关系问题不存在任何争议”笑出了声。
劳动仲裁材料准备笔记
图源小红书@啊我怎么还没睡
隔天一早,我按照小红书上看来的仲裁材料笔记,带上各种资料的复印件,便去到银行打印工资流水,随后便直奔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看到我准备好的材料,工作人员还感叹一下我准备得十分充分。很快,在我提交申诉后不到48小时,公司就提出了调解,我追回了被克扣的工资和赔款。再到后来,便有了赋闲在家学习通马桶的事故。
听完我的辛酸讨薪史后,院办傻宝发出感慨:“看来这红色软件太万能了。以后我要是被老板或者生活那啥了,我也可以那啥回去。遇事不决,上小红书学!”
我表示同意,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我一样遇上不争气的马桶、倒霉无良的前公司。但也有不少少男少女会在小红书上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找到相应的解答对策。TA或许是炸厨房小白,又或许是拍照苦手......
常言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如何在生活费有限,宿舍还禁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下,吃到除了食堂之外更多好吃的食物?
一个小功率的小电锅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必备器物。
天天食堂外卖的叫生存,这才叫生活
即使家里寄来和她大眼瞪小眼的海鲜,妹仔都能灵活面对,打开小红书,开始补课“鱼要怎么处理”。
最终,在教程下,她一步一步去鱼鳞、取鱼腥线、掏洗内脏,最终完成了处理鲜鱼的人生大挑战。“今年年夜饭我觉得可以给爸妈打下手了,毕竟我连鱼都会处理了!”
除此之外,东山口的婉君(化名)最近恋爱了,但拍照技术一直不咋滴。
梁启超有言:“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再加上从小听到大的八字美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得,只要想学,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小红书上冲浪一番,从入门到进阶,有不少保姆级教学,提供调色思路,让你知道这个色温为啥是这样,那个HSL为啥又要那样调。
一趟学习之旅的结束,便融会贯通。
图源小红书@LouisLee
与此同时,忘退订nomo会员体验,误花了188元成为年费会员的杰西卡,也在这里找到了摄影指南,让她离专业人士又近了一步,也让这笔“冤枉钱”变成一个美丽的误会。
上懂哈苏503CW,徕卡M3,又懂康泰时T3、富士NaturaS月光机......就连bb机都快搞懂了。
“花188大洋买的年费会员,都因为倾囊相授的老师们,而让我拥有18800元的美妙体验感。”
图源小红书@梁旖珈。
一方面给老板省车费,一方面我们也能高效办公,美照取景地就在家门口,早早了事,美美下班看落日。
在东山口工作三年的地头蛇院办小马,仍会被里面提及到的一些“隐秘的角落”而扩充认知:
半年前,小马还发现了她刚收藏不久的线路,第二天,她的推也来这块宝地拍视频了!
撕心裂肺痛哭流涕:“我简直错过了一个亿!我本有机会成为入镜的无名路人。”
图源@GNZ48
要说小红书在这些年有什么变化,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变得更加的“多元”且“有用”了。
院办表妹在小红书看“广州哪里能吃到正宗的螺蛳粉”,院办傻宝在用公司网络搜寻“优秀的简历应该如何写”,我在查“广州公司年会场地推荐”,有2亿人的生活经验可以参考,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在不久后的将来,我相信不管是离谱的或是更高深的问题,也能在上面得到解答。
一个好用的生活经验搜索引擎
曾经看过一句话:“借取经验而不是购买经验的人是幸运的。”前人的经验总是能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除了在遇到问题时看看别人的经验作参考,我也时常在百无聊赖的时候翻翻小红书,看看有什么生活小经验可学,或是在上面捕捉选题灵感。毕竟周总理说过,灵感这种东西,“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