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燕君YanJun马蕾孕哺育收录于话题#宝宝辅食72#科学育儿65
相信大家都了解:在宝宝约6月龄时,家长们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开始给ta添加辅食。
何为辅食?
即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
对于7~12月龄的宝宝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约1/2~2/3得能量来自辅食。单靠母乳或者配方奶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就需要辅食一起来打配合。
刚开始添加时,因为辅食量比较少,提供的能量有限,为了保证喂养质量,需要吃完辅食后紧接着喂奶,让宝宝一次吃到饱。
这样能避免宝宝总处于半饥饿状态,对辅食不感兴趣,进食量少;到了喝奶时又未完全饥饿,对喝奶也不感兴趣,这样不利于建立规律的饮食。
1岁后,营养均衡多样化的辅食已能替代奶成为主角,为宝宝提供各种营养素。奶类虽然不是主食,但用来维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总能量里来自奶类的部分也是接近一半的,母乳仍为宝宝提供理想的营养及抗体。
再有人说你的母乳营养不够,请这样怼回去!
需要多少辅食和奶?
也许有家长会烦恼:我知道辅食和奶都很重要呀,但是到底宝宝需要多少奶?需要多少辅食呢?
关于辅食量,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
关于奶量,我们来看看各机构是如何推荐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月龄
奶量/天
哺乳次数(约)
7~9月龄
>600ml
4~6次
10~12月龄
600ml
3~4次
13~24月龄
约500ml
2~3次
美国儿科学会
8~12月龄:660~960ml
12月龄以后:540~600ml
香港卫生署
母乳时宝宝最佳的天然食物,所以家长应选择以纯母乳喂哺宝宝。
6个月至2岁,宝宝由以饮奶为主逐渐进展至均衡及多样化饮食的阶段。
到了1岁,多样化及均衡的固体食物已能代替奶成为主食,为宝宝提供各种营养素。
1岁后,孩子可饮用牛奶。家长可选择让孩子饮全脂牛奶(3.25%或3.5%);全脂牛奶可以是鲜牛奶或全脂奶粉;亦可用其他奶制品,如乳酪、芝士等。2岁后,可饮用热量较低的低脂奶(1-2%);5岁后可饮用脱脂奶(0.5%)。
1至5岁的孩子,饮奶的分量每天约两杯,共360至480毫升。每天可饮三次,每次半杯(约120毫升)。这分量已足够提供每天所需的钙质。
若奶量过多,会减低孩子进食其他食物的兴趣,难以养成进食多样化食物的习惯。
若孩子常吃较多绿叶蔬菜、豆腐等钙质丰富的食物,饮奶分量少于两杯,亦能摄取足够所需的钙质。
按需喂养
看到这样的建议亲喂的妈妈们可能就会觉得疑惑了:我咋知道到底喂了多少呢
在宝宝还没开始添加辅食前我们一直都是按照【按需喂养】,就算添加辅食了,喝多少还是应该交给宝宝决定。
母乳喂养时提倡按需哺乳,添加辅食的时候也一样。无论是辅食量,还是辅食次数,都请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就算是以上的机构给出了范围,但就像人有高矮肥瘦一样,饭量奶量也会有差异。相信大家在喂养过程中会发现宝宝可能这一餐吃的多下一餐吃的少,无论是奶量还是饭量都会有波动,千万不要被这些数据给束缚。
辅食何时替代一餐奶?
我们都知道添加辅食的过程就是辅食慢慢取代奶类的过程,所以当宝宝能稳定吃一餐较多的辅食而不会很快饥饿,就可以逐步替代一次奶。
多数的宝宝在满7月龄时,辅食可以成为单独一餐。而这次辅食里我们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辅食,考虑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要包含主食、肉禽鱼、蔬菜水果类。
而且这餐奶也是孩子引导我们替代的,即在吃完辅食后孩子主动不喝了。
虽然我们常说一周岁前是以母乳为主,辅食为辅,辅食喂养量以不能影响正常奶量为准。但并不是在周岁那天奶突然就退位了,奶和辅食转变过程贯穿整个辅食添加过程。随着辅食量的逐渐增多,奶量逐渐减少,就会出现我们前面说的替代一餐奶。
奶类,是宝宝多样化饮食中的一部分。丰富的膳食搭配是营养均衡的保证。同时,为了获得均衡的营养,我们也不能忽略提供丰富多样化的饮食。
辅食和母乳是战友不是敌人,两者为宝宝生长发育都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在宝宝不好好吃奶的时候不应急于添加辅食,同时也不应在宝宝不愿意吃辅食时就断母乳。
我知道当家长的很希望啥事都有个“标准”来参考,来缓解心中的不确定。但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人有高矮肥瘦,饭量奶量自然也会有差异。
总而言之,只要宝宝沿着ta的曲线合理生长,健康快乐就好了。相信自己作为妈妈的本能,尽情去享受这段时光吧。
end
作者
美国儿科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香港卫生署
足不出户,解决母乳喂养难题:
全国首家母乳喂养线上视频咨询平台,已服务全球过万名母乳妈妈,好评率达98%。所有咨询师经专业培训,严格选拔,遵循亲密养育理念,以妈妈之心的情怀,陪伴和支持母乳妈妈。